阅读历史

第 6 章

作品: 百媚千娇 |作者:三春景 |分类:幻想奇缘 |更新:03-15 18:45|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00txs.com)

到谷雨这一日,杨家上下天不亮时就开始准备出门踏青的诸般事宜,除了杨宜君一个,大家都很重视、很热情。或者说,正是因为杨宜君在这种事上没兴趣,这才让其他人更重视!大有一定要让自家娘子趁着踏青结一份好姻缘的意思!

这一日早,杨宜君照常起床,陪着父亲母亲吃早饭,待会儿大家要一起去踏青。踏青是为适龄的青年男女准备的不错,但家里也会有长辈、小孩子一起去,只不过不在一块儿活动罢了。

临出门了,杨段骑一匹白马,周氏带着杨益乘轿子。播州就如黔地一样多山地,坐马车远不如乘轿子舒服,山间中等人家不够钱置办轿子的,也会准备两人挑的滑竿。本来红妃也该乘轿子的,不过她不喜欢,自己骑了自己那匹宝贝红马‘飞霞’和父亲杨段并肩出行,轿子则是空着的。

杨宜君的空轿子后是几辆青壁大车,里面坐着婢女嬷嬷和仆妇,她们还管带着待会儿踏青要用的东西。另外,这列车队之外还有一圈家丁、小厮、马奴,好在队伍行进速度不快,他们步行倒也跟得上。

踏青照例是在城外芙蓉江边河原上,水草丰美之处。快要到达目的地的时候,一顶轿子的窗帘忽然被揭开了,里头一个妆扮得鲜花一样的女孩子朝骑马的杨宜君招手:“十七姐!”

杨宜君今日戴了帷帽,不过根据她的家人认出她来也不奇怪。转头看去,原来是堂妹杨蔷。

播州杨家在杨宜君父亲这一辈是兄弟五人,除了播州候杨界这个发妻嫡子,以及杨段这个继妻嫡子之外,还有三个庶子。杨宜君在族中的序齿并不用排所有的族姐妹,那样的话人数太多排不过来的,要排只排真正的堂姐妹,也就是父辈五个亲兄弟的女儿。

杨蔷是杨宜君二伯的女儿,排行十八,只比杨宜君小两个月,两人关系还不错。

索性离踏青的地方不远了,杨宜君干脆下了马,杨蔷也下了轿,两人手挽手站在了路边说话。而另一边,杨段也下了马,因为他遇到了一个故友,此人名叫孟华,当年同属周门七博士之一。

孟华早年间入中原,得到了大燕开国皇帝高齐的赏识,做了近臣。后来高齐急病去世,换了高晋上位。高晋不能说是正常上位,对哥哥在位时的旧臣多有防备。孟华见机不对,便早早寻了个缘故辞官了。

孟华如今常住家乡蜀中,但也常常出蜀游历,杨段有几年没见过他了。

孟华身后跟着一个青年男子,在双方寒暄一会儿之后,孟华便介绍道:“这是我家子侄,名叫赵淼——这是你杨世伯。”

赵淼看起来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生的俊美异常,他原来站在孟华身边已经引得很多来踏青的播州仕女暗暗偷看了。至于那些播州贵族青年,则是有些不爽地打量着这个生面孔。

赵淼并没有一般年轻人来到新地方的拘谨,甚至在他的神色里看不到一点儿年轻人看到长辈的恭顺。但他的礼数又挑不出一点儿错处——高高大大的年轻人站在那里,似乎什么都不在意,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满场美丽的女孩子。

这和同龄的青年是完全不一样的,他显得游刃有余,又百无聊赖。

杨段对于优秀的年轻人向来是欣赏的,笑着摸摸胡子,点了点头,然后又向杨宜君和后方轿子里招了招手。杨益和杨宜君走了过来后,杨段才介绍道:“这是你们孟世伯的侄儿赵淼——这是犬子杨益,还有小女,家中行十七。”

戴着帷帽的杨宜君脱去帷帽,叉手行礼,因为眼前是少见的生面孔,她还多看了几眼,但也仅此而已。

赵淼看到杨宜君的脸,似乎惊讶了一下——这让他整个人一下变得有点儿不一样了,就像是一匹最好的播州马,比别的马高大有力,能飞跃过山头,能踏碎山岩...既漂亮,又精力充沛、十分危险。

没人会觉得赵淼的反应奇怪,事实上,他的反应仅此而已,已经显得很内敛了。

杨宜君很美,而且她的美一点儿也不懂得收敛。看到就会让人联想到骄阳霁月,日月当空,无可以与之争辉者!

谷雨时节是赏牡丹花的时节,所以牡丹也被称作谷雨花。昔年洛阳牡丹成国色,牡丹自然就是无可争议的花中之王——其实这种张扬的美不那么符合华夏的趣好,但这种美又太过无争议了,让人不选她都不行。

而现在,杨宜君就是河原上百花仕女中的牡丹。

只是打了下招呼,杨宜君就被堂妹杨蔷拉走了...今天是来踏青相亲的,杨宜君不喜欢,但别的女孩子可是很喜欢的!早不知多少日子就准备起来了,都穿了自己最亮眼的衣裳,梳了最美丽的发髻!

“贤侄不妨也去走走,不必陪着我们。”杨段在学堂之外是个很亲切的长辈,见赵淼一个年轻人,便指点他去男女相亲的那片区域。就算是不相亲,那里也多的是玩乐的同龄人。

‘赵淼’其实对踏青游玩什么的并不感兴趣,但对于装作孟华的子侄在这里陪笑,也没什么兴趣。便‘顺从’了杨段的意思,告辞离开,往青年男女多的区域而去。

清明谷雨时分踏青,可以玩儿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秋千、风筝、投壶、蹴鞠、捶丸、马球、射箭、拔河...都有人在。而趁着这样欢快热烈的体育游戏,青年男女面酣心热之后,佷容易就结成一对姻缘。

或许这些生长于播州的青年男女对此喜爱,但‘赵淼’对此却是一点儿也不看在眼里——赵淼只是假名,他本命高溶。大燕开国皇帝高齐正是他的父亲,而当今的大燕皇帝则是他的叔叔。

虽然因为宫廷险恶,他从小就处在危险之中。但无论是母亲赵娥的维护的原因,还是他那个好叔叔要做面子,他的物质生活都是从来不差的。他可以随意享用龙肝凤髓、绝色美女,过上最荒淫享乐的生活。

这一点他那几个做皇子的堂兄堂弟都比不上。

事实上,他真那样荒唐,可能更合他那叔叔的意。

河原上的青年男女玩的那些游戏对于高溶来说,已经没有一丝‘刺激’了。就像一个人经历了更高等的享受,再想要其感到那种迷醉,那等而下之的享受就不够了。

杨宜君来到之前,河原上秋千架旁围观的人最多——因为今日要踏青的关系,早有人家在这片扎了几座秋千,都是红漆竖架、绿漆横架、彩绳接画板,扎绸花装饰的样子。

打秋千的人是以杨丽华为首的几个女孩子,杨丽华是播州候杨界唯一的嫡女,行十五,比杨宜君要大一岁。

说起来她也是个美人,且因为身份是众女中最高的,天然就能吸引许多追求者呢。

秋千打起来,杨丽华飞到半空中,对推送她的表兄就道:“二表哥,你慢着些,太高了,我腿软了!”

模样真是又娇又俏。

然而杨宜君一来,去到了射箭那一拨儿,立刻许多人就去围观射箭去了——权势能让人在最后做出‘正确’的选择,选那个最好的结婚对象。但在此之外,大家还是愿意去看最美的那个女孩子。

高溶并没有走近射箭的区域,那里围的人也太多了。他只是选了一个相对高的高地,远远观察射箭的情况——看不大清楚人,但即时掌握参与者的射箭成绩是没问题的。

射箭要能游刃有余地拉弓,所以比射箭的一群人中女孩子不多,除了杨宜君外,就只有一个姓梁的女孩子,其他都是男子了。

杨宜君站在偏左的位置,抽箭搭弓的动作很利索。至于瞄准,她根本没有怎么瞄准,全凭感觉放出了箭。另一边站在箭靶旁的奴仆高声报道:“佳射!”

是正中靶心的意思。

之后连射八箭,杨宜君几乎次次中靶心,两次不中靶心,也只是些微偏离了一点儿,称得上‘佳射’。她的成绩其实不算夸张,因为播州贵族子弟都弓马娴熟的缘故,射箭是老本行。而选择在踏青会这样的场合来比射箭,想必也是善于此道的,就更容易出好成绩了。

但就算是这样,杨宜君的成绩也不能说不好。

射箭比赛结束之后,成绩和杨宜君差不多,用的弓更重的男子根本无人在意,男男女女都围着杨宜君说话、祝贺。

当然,相较于男子,女子们有性别优势,在男子们只能看着的时候,她们已经将杨宜君围了起来。

射箭拉弓也是很耗费体力的,杨宜君就在姐姐妹妹们的拥簇下,去到早已铺设好的毡茵上坐下——参与踏青的男女都带着婢女,这些婢女会早早占下休息的地方,铺下毡茵和菀席等等,周围再以屏风和帷幔相隔,形成一个个半封闭的空间。

菀席上的几案上摆着很多食物,都是早准备好的点心,不需要再做料理。毡茵那边的娘子郎君只要需要,立刻就能整治出来奉上。

杨宜君和杨蔷,还有另外几个女孩子围绕着毡茵上的一方小案,旁边有紫鹃端来几盏冰雪牛乳甜汤。众人拿了甜汤,就笑嘻嘻说起了刚才的一些事,不外乎就是哪个公子俊俏,哪个公子性情不好。

另一边,与杨宜君他们一架屏风相隔的地方,高溶正好席地而坐。他本来是随意坐的,听到屏风之后有杨宜君的声音,也有些意外。

在众姊妹的唧唧呱呱里,杨宜君很少说话,高溶大体可以勾勒出她的心思——她对此一点儿兴趣也没有,只不过姊妹们都这样兴致勃勃,她不好扫兴,所以少不得敷衍应答几声。

直到杨蔷怯生生道:“...十七姐,那个与令狐熙、令狐如兄弟一起的朱衣公子是谁家的,你知道吗?”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百媚千娇 (00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