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六十三章 寻找目标

作品: 不一样的三体 |作者:文刀红城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01-12 06:02|
    罗辑自我破壁了,他参透了宇宙公理,他明白了为什么三体人要杀他,他也理解了叶文洁和他见面时说的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没错,他悟了。

    罗辑参透了真理,至于怎么验证这条真理,罗辑有他自己的决定。

    他联系了他在国际联合大会行星防御理事会的联系人坎特,再次见到他时罗辑对坎特说:““这些年,你的头发都白了。”

    “至少在以后的很多年,不会继续白下去了。”坎特笑着说,以前,他在罗辑面前总是一副彬彬有礼、老到周全的样子,这样真诚的笑容罗辑还是第一次看到,从他的眼中,罗辑看到了没说出来的话:你终于开始工作了。

    “我需要一个更安全的地方。”罗辑说。

    “这没有问题,罗辑博士,您对那个地方有什么其他的要求吗?”

    “除了安全,没有任何要求,要绝对安全。”

    “博士,绝对安全的地方是不存在的,但我们可以做到很接近,不过我需要提醒您,这样的地方往往是在地下,所以舒适方面……”

    “不用考虑舒适,不过这个地方最好能在我的国家内。”

    “没有问题,我立刻去办。”

    在坎特要走时,罗辑叫住了他,指着窗外已经完全被冰雪覆盖的伊甸园说:“能告诉我这儿的地名吗?我会想念这里的。”

    ……

    经过十多个小时严密保护下的旅行,罗辑到达了目的地,他一出车门,就立刻知道了这是哪里—一地下车库模样的宽敞却低矮的大厅,五年前,罗辑就是从这里出发,开始了自己全新的梦幻人生,现在,在噩梦和美梦交替的五年后,他又回到了起点。

    迎接他的人中有一个叫张翔,就是五年前同史强一起送他走的年轻人,自从史强因病冬眠后,现在是这里安全保卫的负责人,五年后的他老成了许多,看上去是一个中年人了。

    开电梯的仍是一名武警士兵,当然不是当年那个,但罗辑心中还是有一种亲切感。其实当年的老式电梯已经换成了全自动的,不用人操纵,那名士兵只是按了一下“-10”的按钮,电梯便向地下降去。

    地下的建筑显然经过了新的装修,走廊里的通风管道隐藏起来,墙上贴了防潮的瓷砖,包括人防标语在内的旧时的痕迹已全部消失。

    地下十层全部都成为罗辑的住处,虽然在舒适性上与他刚刚离开的那个地方没法比,但配备了完善的通讯和电脑设施,还有安装了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的会议室,使这里像一个指挥部。

    管理员特别指给罗辑看房间里的一类照明开关,每个开关上都有一个小太阳标志。管理员说,这一类叫太阳灯的灯具每天必须开够不少于五小时的时间,这原是矿井工作者的一种劳保用品,能模拟包括紫外线在内的太阳光线,为长期处于地下的人补充日照。

    ……

    第二天,按罗辑的请求,天文学家艾伯特·林格来到了地下十层。

    见到林格后,罗辑说:“是您首先观察到三体舰队的航迹?”

    “不,不是我,是斐兹罗将军,是他要求我观察三体世界的。”

    罗辑说:“我要同您谈的事情与此无关,我也曾搞过天文学,但没有深入,现在对这个专业已经个热态了。首先想请教一个问题:在宇宙间,如果存在着除三体之外的其他观察者,到目前为止,地球的位置暴露了吗?”

    “没有。”

    “您这么肯定?”

    “是的。”

    “可是地球已经与三体世界进行过交互通讯。”

    “这种低频通讯,只能暴露地球和三体世界在银河系中的大致方向,以及地球与三体世界间的距离,也就是说,如果存在第三方的接收者,那他们通过这些通讯可能知道的,只是在银河系猎户旋臂的这一区域中存在着两个相距4.22光年的文明世界,但这两个世界的精确位置仍不得而知。

    其实,通过这样的交互通讯来相互确定位置,也只有在太阳和三体这样相距很近的恒星间能够实现,对于稍远些的第三方观察者,即使我们与他们直接进行交互通讯,也无法确定彼此的位置。”

    “向宇宙中的其他观察者标示一颗恒星的位置,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做个比喻吧:您乘飞机飞越撒哈拉沙漠时,下面沙漠中的一粒沙子冲您大声喊‘我在这儿”,而您也听到了这喊声,您能够在飞机上就此确定这粒沙的位置吗?银河系有近两千亿颗恒星,几乎就是一个恒星的沙漠了。”

    罗辑点点头,似乎如释重负,“我明白了,这就对了。”

    “什么对了?”林格不解地问。

    罗辑没有回答,而是问道:“那么,以我们的技术水平,如何向宇宙间标示某颗恒星的位置呢?”

    “用可定位的甚高频电磁波,这种频率应该达到或超过可见光频率,以恒星级功率发出信息。简单地说,就是让这颗恒星闪烁,使其本身变成一座宇宙灯塔。”

    “这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技术能力啊。”

    “不,面壁者李杨的侦测系统其实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发射功能,如果那个系统全面建成的话,那将更有利于恒星信息的发送。”

    “或者办法还有一个,但解读这种位置信息所需要的技术水平远高于人类,甚至……我想,也高于三体文明。”

    “请说说这个办法。”

    “恒星间的相对位置是一个重要信息,如果在银河系中指定一片空间区域,其中包含的恒星数量足够多,大概有几十颗就够了吧,那么这些恒星在这片三维空间的相对排列在宇宙中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像指纹一样。”

    “我有些明白了:如果把要指明的恒星与周围恒星的相对位置信息发送出去,接收者把它与星图进行对照,就确定了这颗恒星的位置。”

    “是的,但事情没这么简单,接收者需要拥有整个银河系的三维模型,这个模型中包含了所有的千亿颗恒星,精确地标明它们的相对位置。这样在接收到我们发送的信息后,他们可以从这个庞大的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找到与我们发出的位置构图相匹配的那片空间。”

    “这真的不容易,相当于把一个沙漠中每粒沙子的相对位置都记录下来。”

    “还有更难的呢,银河系与沙漠不同,它处在运动之中,恒星间的位置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位置信息接收越晚,这种位置变化产生的误差就越大,这就需要那个数据库具有预测银河系所有千亿颗恒星位置变化的能力,理论上没问题,但实际做起来,天啊……”

    但对于更高级别的猎人来说,这不是问题。

    “我们发送这种位置信息困难吗?”

    “这倒不困难,因为我们只需掌握有限的恒星位置构图就行了,现在想想,以银河系外旋臂平均的恒星密度,有三十颗恒星的位置构图就足够了,甚至还可以更少,这只是个很小的信息量。”

    “好,现在我问第三个问题:太阳系外其他带有行星的恒星,你们好像已经发现了几百颗?”

    “到目前为止,五百一十二颗。”

    “距太阳最近的是?”

    “244J2E1,据太阳16光年。”

    “我记得序号是这样定的:前面的数字代表发现的顺序,J、E、X分别代表类木行星、类地行星和其他类型的行星,字母后面的数字代表这类行星的数量。”

    “是的,244J2E1表示有三颗行星,两个类木行星和一个类地行星。”

    罗辑想了想,摇摇头,“太近了。再远些的呢,比如……50光年左右的?”

    “187J3X1,距太阳49.5光年。”

    “这个很好,你能做出这颗恒星的位置构图吗?”

    “当然可以。”

    “需要多长时间?需要什么帮助吗?”

    “只需要一台能上网的电脑,我在这里就能做,按三十颗恒星的构图吧,今天晚上就可以给您。”“现在是什么时候?不是晚上吗?”

    “罗辑博士,我想应该是早晨吧。”

    林格到隔壁的电脑室去了,罗辑又叫来了坎特和张翔,他首先对坎特表明,想请行星防御理事会尽快召开一次面壁计划听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