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361章 任务完成

作品: 大秦之战神降临 |作者:可爱 |分类:奇幻玄幻 |更新:12-31 17:31|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00txs.com)

第五天如期而至,这一天天空罕见的没有下雪,一缕缕金光璀璨的晨曦从云层中破空而下,洒遍全城,顿生暖意,让人浑身舒畅。

这一天赵辰早早就命人准备好了銮轿,华丽高贵,却又显得素雅淡然,配合赵辰的风姿气度,相得益彰。

赵辰坐在轿子中,在一众剑卫护卫之下,以及王越贴身保护的阵容中缓缓朝着王宫走去,此时的街道上空无一人,四周早有看上去精神抖擞,铠甲鲜明的将士在一旁把守,严密、戒备森严,毕竟事关燕国以及秦国两个国家,更何况赵辰的地位可是不容小觑,没有人愿意和秦国无辜结仇,所以一切需要慎之又慎。

“踏踏踏!”赵辰坐在舒适的銮轿中,闭目养神,平静莫测,随着侍从以及剑卫的不断前进,一路上所遇到的大臣官员或者是将领都是小心翼翼的闪避开,没有一个人胆敢和他争抢。

不管是看他不顺眼的,还是有心讨好的,没有一个人准备在这种场合为燕国招惹大敌,所以都是按耐住心中的情绪不忿,退一步海阔天空。

而赵辰丝毫没有理会这些,他整个人神思冥冥,无踪无迹,飘渺无情,沉浸在武道之中。很快赵辰一行就得以来到王宫之中,随着大流一直走到大殿外一处甬道处,随着銮轿的停下,赵辰这才睁开双眼,缓缓落脚,走出轿子,朝着不远处的宫殿走去,而王越则是依旧紧跟其后。

燕春君阁下,久违了!”

赵辰走到一旁的大殿外空地上对着一身朝服肥硕的燕春君打招呼。

燕春君看见赵辰之后也是赶紧大步上前,露出一丝丝讨好的微笑,对着赵辰回礼道:“殿下多礼了,殿下请!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殿下请放心!”

燕春君先是寒暄一句,然后再小声的对着赵辰说到。赵辰听到后也是胸有成竹的点了点头,燕春君随后带着赵辰向着四周靠拢而来的大臣一一介绍打招呼。

而赵辰也是做到了有礼有节,温文尔雅,让所有人都感到十分的舒适。燕春君也是为赵辰的应对感到惊讶欣喜。赵辰不仅游刃有余的处理这些关系,还没有扫落他的脸面,反而大大的替他长脸,一众大臣也是明白他的隐含意思,都来讨好燕春君。

很快燕丹也是赶到这里,他自己独自一人,只有三三两两的大臣将领前来迎接,反观这里确实一番热火朝天的谈论,笑声晏晏。燕丹心中十分不喜,不由得皱着眉头,心思翻滚。

不一会,一声钟鸣,清脆宏大,大殿缓缓打开,所有的朝臣都赶紧站好队伍,准备入内朝拜燕王。

很快随着内侍的通传声,一众大臣井然有序的缓缓入内,最后再一声响亮宏大的朝拜声中燕王坐毕。随后朝臣起立,跪坐在一旁,朝会随之开始。

“秦国使臣出使燕国,此乃大事,众位臣工与寡人一同召见!来人传召秦国武安侯入殿!”燕王对着底下的众位大臣严肃的说道,声音慷慨有力,不复以往。

所有大臣听到这一番话都不由得坐直了身子,他们知道真正的高潮,大事即将到来!

“宣秦国使臣,武安侯赵辰殿下入殿!”

一声尖锐的唱喏声传出,站在殿外的赵辰整理一下衣袍,这才大步的走进大殿,整个人气宇不凡,平和淡然,不卑不亢,对着燕王躬身抱拳行礼:“秦国使臣赵辰,见过燕王!”

赵辰行礼完成之后,就站直了身子和燕王对视着。

燕王看着眼前的这个男子,也是觉得十分的不同凡响,果然不愧是秦国的大将,俊杰。

他虽然对赵辰那样直视自己的无礼举动感到有些恼怒,但是因为秦国的强大,他也是不敢随意处置,所以就让人取出坐垫,让赵辰跪坐回话。

燕王的这一举动恰好证明了弱国无外交这一句话,外交一事大大依靠其身后的国家国力强大与否,若如秦国这样的强国,不管是何人都不敢无视他们提出的意见,或者是追究一些无礼的举动,因为你身后有着巨大的靠山,说话自然也有了底气,没人敢忽视。

赵辰当仁不让的一把坐下,依旧是平静的看着燕王,没有立刻说话。燕王此时也是觉得有些棘手,本来他的计划是由秦国使臣第一个提出要求,现在赵辰没有说话,自己只好率先出招了,虽然看上去会有点讨好害怕秦国的样子,但是为了江山社稷,燕国的前途,也是不得不如此。

“不知武安侯此次前来,可有要事?秦国是否有事商议?还请武安侯直言!”

燕王有些低声下气的询问道。燕王的这一举动让不少大臣,特别是燕丹心里感到十分的难受,身为一国之君,面对秦国的竟然要这样低声下气,实在是作为臣工儿臣的无能。

燕丹心里不由得痛恨起那些无能的大臣,以及燕国此时的实力太过于弱小,以至于需要这样讨好。

赵辰看见燕王的这一举动,也是知道是时候了,不能太过火,不然恐怕就连那些拉拢的大臣都会不乐意,所以赵辰也是正色地对着燕王说道:“启禀燕王在下奉秦王之令特来与燕国结盟,约定明年共同进攻赵国之事!不知燕王意下如何?”

赵辰直接开门见山的说到,此言一出燕王还有一些事先不知情的大臣都是心中猛然一震,眼中惊讶万分,没想到他前来燕国竟然是为了这件事,难怪!

秦国已经灭韩,接下来他们的目标不是赵国就是魏国,看来他们已经下定决心要伐赵了。

“赵辰这个难道就是你的目的?与燕国一起攻伐赵国?该不会是把燕国作为棋子马前卒吧?”

燕丹终于明白赵辰此次前来的目的是什么了,赵国实力不弱,秦国如果想要减少伤亡,燕国就是他们的最好打算,可以从后方突袭赵国,使其首尾不能相顾,无法集中兵力对抗秦国兵锋,没有了全国之力,如何能够对抗凶猛强大的秦国将士?

“这?不知秦王如何计划?有何安排,可否详细说明?”

燕王虽然震惊,但是心中却也是有所意动,事实正如赵辰所言,燕王这几年在赵国身上吃了不少的亏,他可是恨极了赵国,总想有一天能够一雪前耻,不过虽然如此但是他也是有所顾虑,他也是担心燕国会被秦国利用,所以这才按耐住心中的意动,仔细的询问道。

毕竟燕国的实力已经经不起太大的折腾了,他身为燕国之王,也是有这个自觉以及顾虑。

赵辰听到燕王的话后,也是心中微微一笑,他知道燕王肯定是已经有所动心,只是不敢确定,害怕有诈。

想到这赵辰就继续开口把之前和燕春君所言再次复述一遍,所完之后燕王也是大为震动,甚至还有些不敢相信,竟然有这样的好事?

其他的大臣再次听到赵辰亲口所言的事实,也是议论纷纷,这可真是一件大好事,如果成功燕国恐怕会再次振作起来。在做的众人都是一脸激动,甚至一些将领还跃跃欲试,想要在其中分一杯羹。

全场恐怕只有燕丹一人心有猜测,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不由得暗自冷笑:“秦国的目的根本不是这一点点土地城池,而是放眼全天下,以嬴政他的雄心壮志,雄才大略,怎么可能让燕国占这个便宜呢?

他们只是需要燕国的拖延吸引注意力罢了!就算如赵辰所言在赵国有所斩获,但是在赵国这个天然屏障消失之后,燕国就直接暴露在秦国兵锋之下,这些土地还守得住吗?

恐怕就连整个燕国都要落入秦国之手。可笑!都是一群鼠目寸光之辈!”

燕丹心中不由得感叹,虽然他已经猜到了赵辰的目的,但是他能说吗?

说出来有人愿意相信吗?毕竟这是他的阳谋,一场大大的利益好处摆在面前,大家都是一口气准备先吃下去,谁会去想吃掉之后所带来的后果。

燕国已经在赵国身上尝过多次的苦果,如今终于有一个好机会可以一雪前耻,不管是燕王还是臣民都会奋不顾身的抓住,人啊,都是只注重眼前的利益。

他们都知道一句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他们而言赵国就是近忧!

可是他们不知道这是一个为虎作伥的行为,有时候那遥远的远虑甚至比起其他更为可怕。铲除了一只狼,却引进一只虎,一只足以吞噬掉一切的饿虎。

赵辰看见燕国朝堂之上的这一幕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看来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只等待燕春君他们的发力。

想到这赵辰又看了看燕丹,发现他一脸沉思,眼中若有所悟,他知道燕丹看来已经知道了他的目的,但是这有什么用,这可是光明正大的阳谋,只要燕王以及其他大臣动心了,燕丹呵呵!他的意见可比不上那样多的人,毕竟他还只是一个太子罢了,他的意见不是最重要的。

“不知燕王意下如何?”赵辰再次询问道。

燕王这才反应过来,他知道不管愿不愿意,也不可能立刻说出来,虽然他自己是愿意的,他也知道秦国的信誉还是不错的,可是他也需要和大臣商议一番,毕竟他也不能够随意专断独权。

“此事寡人需要和一众大臣商议一二,才可做出决定。武安侯还是先行回府等候,寡人作出决定后会命人通知的!”

燕王看了一眼底下众人,这才借口拖延道。

赵辰听到这话,不由得嘴角挂起一抹诡笑,他知道此事基本上已经成了。

“既然如此,在下就等待燕王的好消息!在下告退!”赵辰起身缓缓后退离开。

在赵辰离开之后,整个大殿再次陷入了一片宁静之中,谁也没有说话,只有那诡异的宁静,伴随着众人的呼吸声,悄无声息。

“不知诸位爱卿有何看法?此事是否同意秦国使臣所言?诸位爱卿可以畅所欲言。”这时燕王看了一眼底下的大臣,第一个开口打破沉寂,询问众人的看法。

“启禀大王,此事本君认为可行,从秦国的使臣所言来看,不管是成功或者失败燕国都不会有任何损失!如果成功的话,燕国就可能会再次崛起,有了前进的机会!”

燕春君第一个发表自己的看法,听到燕春君的话后,燕王也是不由得赞同的点了点头,对于这个弟弟他还是十分满意,平时对于他也是十分信任,更何况他所言不虚。

很快在燕春君之后又有一个大臣起身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微臣也是认为此事可以一试,攻伐赵国既不用燕国作为主力,而是跟在秦国之后,并且还是在秦国占据优势的情况下才进攻,而在局势尚未清楚地时候,可以按兵不动,我们就可以审时度势,三思后行,这可是一个大好的时机,所以不容错过!”

这位大臣说完许多人都在不停地附和道,他们都同意这件事。

而这时一个燕国将领也是起身说道:“燕国本来就是一直和赵国不怎么对付,如今在燕赵边境本来就有不少驻军,一直驻守在赵国代郡附近的右北平,渔阳等地。

如今秦国的要求也是不过分,只要把渔阳等地的军队集中在代郡附近进行威慑,按兵不动,对于燕国其他城池郡县的布防也不会造成影响,如果成功的话,我们就拥有了一个南下继续进攻的桥头堡,也是能够增加人口,耕种的土地,毕竟燕国苦寒,此乃对国有利有益之事,无有不赞同之理?”

这个将领说完之后,不少将领也是随之符合,既不需要多多增派兵力,也不用做为主力出头,而如果成功可是大功一件,名垂青史,在他们看来这简直就是在赠送功劳一样,他们可不会拒之门外。

燕王看见大部分朝臣议论纷纷,虽然各有见解,但都是大同小异,都是表示赞同,就连一些老将也是认可此事,燕王心中不由得感到十分欣喜,在所有人之中他是最想要一雪前耻的,在他成为燕王之时,可是没少在赵国手上吃瘪,如今终于到了雪耻的时候,只要做成这一件事那可就是一件足以告慰先王的大事。

所以燕王也是直接开口说道:“既然诸位爱卿都是赞同此事,那就如此决定吧!寡人即可派人通知........”

“父王且慢!”燕王准备直接下令同意与秦国结盟之时,突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从底下传出,所有人都把目光看向来人,原来说出这句话的是燕国太子燕丹。

燕王看见燕丹的阻止,也是十分不喜,不过他还是按耐住心中的不耐,询问他的意见。“太子有何不妥?”

燕丹也是看见了燕王眼中的不喜不耐烦,可是为了燕国的未来,他还是忍不住劝解道:“父王,虽然此事十分诱人,看似对我燕国有利,可是这也只是一时之利,如果赵国灭亡之后,燕国恐有覆灭之危!

赵国虽然与燕国有着深仇大恨,可是赵国却也是抵挡秦国兵锋的屏障,当今天下除了赵楚两国仍有余力对抗秦国之外,天下可谓是无人可挡。如果赵国灭亡,那秦国就可以借着赵国的土地攻伐燕国,此乃大不利之举,请父王三思!”

燕丹说完之后,燕春君第一个站出来呵斥道:“简直是危言耸听!此时正是燕国从整旗鼓的大好时机,怎能因为你的一面之言而断送掉呢?

还赵国是燕国的屏障,那岂不是说之前几次攻赵都是错的?那燕国岂不是要向赵国俯首请求保护?真是不知所谓!”

燕春君借着他的漏洞,直接呵斥他,并一针见血的指出燕丹口中的破绽,并把矛头指向他,借此暗指他不安好心隐射燕王之前决定的几次伐赵是错的,让燕王心生怒意。

燕丹听到后,顿感不妙赶紧出言反驳道:“不是,儿臣不是这个意思!赵国.......”

还没等燕丹说出口,就只听见彭的一声,燕王一下子站了起来,所有的大臣都惶恐地跪倒在地:“大王息怒!”

“父王息怒!”燕丹也是赶紧跪倒在地。

“赵国!赵国!一口一个赵国!要知道你是我燕国的太子,不是赵国的的!

竟然一直帮助赵国说话!那岂不是代表寡人昏庸无能,之前几次伐赵都是错的了!

简直是一派胡言!燕丹你太让寡人失望了!你好好回家反省反省!三个月内不得上朝!

此时就这样定了,燕春君你负责和秦国使臣谈判,就说燕国同意这件事!其他人不得再议!退朝!哼!”

燕王一脸愤怒的对着燕丹怒吼道,他直接下令赞同此事,随后气呼呼的起身离开了。

“恭送大王!大王万岁!”所有大臣都是赶紧跪拜恭送。

燕丹也是跪倒在地,他听到燕王的怒骂,也是十分沮丧,他可是为了燕国的未来,可是没想到,竟然会这种结果,他知道这时的父王,是真的生气了,自己身为他的儿子竟然和他公然唱反调,还暗中隐喻他的政策不行,这简直是奇耻大辱,让他十分恼火。

燕丹有些呆愣,他没想到自己费尽千幸万苦想要改变这一切,却依旧是无能为力,这让他心中黯然沮丧,有些灰心丧气。

燕丹独自起身孤单的走出大殿,返回府邸。

而这时已经离开的燕春君则是十分兴奋,会和那些拉拢的大臣一起来到府中开始大肆庆祝召开宴会,并派人把消息告知赵辰。

而当赵辰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他正在蓟城中闲逛游玩,丝毫没有半点紧张,因为他已经早早预料到此事成功的必然性,所以听到这个消息也是无动于衷,丝毫没有半点惊喜。

这时候天色已经开始慢慢变暗,赵辰一行自从早上在朝会上呆了一两个时辰之外,其余的时间都在蓟城之中四处观察游玩。

而现在夜色即将降临之时,赵辰却正带领着属下来到蓟城西郊一处华丽素雅却又装饰精美辉煌高大的楼阁,这座楼阁占地极广,四周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既有达官显贵又有商贾巨富。

所有人都是鲜衣怒马,衣着华丽从四面八方朝着这里涌来,可谓是人潮涌动。

自那楼阁顶部的屋檐上垂落下一条条美丽炫目的彩带,门前十六个大号的红灯笼挂在门前,左右各有八个。随着夜色降临开始绽放出耀眼的红光,大气磅礴,门正中的那块牌匾也是经过重新装裱,显得极为光鲜亮丽,富丽堂皇。

而此地正是燕国著名的风月之所“妃雪阁”!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秦之战神降临 (00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