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没想到

作品: 红楼之首辅家的小娇妻 |作者:山村漠漠 |分类:幻想奇缘 |更新:03-16 03:48|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00txs.com)

且说黛玉满眼迷茫的被鸳鸯推着进了内室, 三下五除二的将外裳脱了。

紫鹃开衣柜, 和夕雾、雪雁等捧了五六件衣裳出来, 黛玉选了一件银白底子绣墨竹的,鸳鸯蹙了蹙眉道:“姑娘是要去拜见王妃, 这身衣裳,未免太素净了些,不如穿那件大红色百蝶穿花纹的遍地金的,既贵气又好看, 趁姑娘的肤色。”

归根到底,贾府是不够重视她,压根没把她的孝期当回事, 黛玉当即便拉下脸。

有些话不方便由她直接说出来,黛玉给夕雾使了个眼色。

夕雾会意,礼貌性的一扬嘴角, 道:“不妥。难道鸳鸯姐姐忘了?我们姑娘尚在孝期, 不该穿那些过于鲜艳的颜色。”

说毕挑眉看着鸳鸯, 后面的一句话虽未说出来:难道你是故意让我们姑娘难堪?但鸳鸯也多少领悟到了, 红着脸讪笑一声,道:“是我糊涂了,就依姑娘的。”

于是换了衣裳,又把黛玉摁在梳妆镜前, 仔仔细细给黛玉抹了厚厚脂粉, 用以遮掩发青肿胀的眼圈。

黛玉在心底默默叹口气。

她勤勤恳恳哭了一天多, 除了一小部分情不自禁外, 更多的是叫贾府丫头们看着,好散布给外祖母知道,让她愧疚之余好好管束管束贾宝玉,别三天两头往自己很前凑。如今看来也是徒劳,所有人心里头在意的都是贾宝玉有没有受委屈、或是贾府的荣誉富贵,根本没人在乎她一个外路小丫头的心情。

罢了……

不过,她在贾府一住,少说也得一年半载,总跟贾宝玉住在一个院子里也不是常法,最好还是搬出去,单独居住,再不济,也是同迎春姊妹们一处。这样合情合理,贾府和外面的人都说不出来什么。

但,怎么开这个口……成功率更高呢?

黛玉在心底一阵的盘算……

上好妆,鸳鸯又给黛玉头上插了好几样首饰,弄得华丽不堪,像开屏炫耀的花孔雀一般。黛玉默默将多余的首饰都取了下来,只留一根珍珠簪子,才觉得顺眼许多。

鸳鸯一转身,看见黛玉头上的首饰去了七七八八,不由蹙了蹙眉头,“姑娘如何都取下来了?”

黛玉仰头道:“太重了,而且不好看,我可不想打扮得跟花孔雀似的。”

鸳鸯咬了咬嘴唇,走过去,蹲下身,低声哄道:“好姑娘,别的不戴也就罢了,这个赤金如意的项圈是老太太特为你准备的,须得戴上才是。”

说着便往黛玉脖子上套,黛玉嘟着嘴作出老大不高兴的样子,终究没有拒绝。

要是这个也不戴,鸳鸯又得好一番念叨,黛玉想想还是罢了。

一时来到正厅。还没进屋子,便有一个五六十岁满身贵气的老嬷嬷迎了出来,一把抓住黛玉的手,笑呵呵一打量,道:“这便是林姑娘吧,真是好个模样,这通身的气派,一看便是书香世家熏陶出来的大家闺秀。快请进去吧,我们娘娘正等你呢。”

我们娘娘……

黛玉由此推断出这个老嬷嬷是郡王妃身边之人,怪不得没有贾府仆妇身上的骄横之气。

黛玉心里越加疑惑,从来没有听说过“康郡王妃”这四个字,也从未听爹爹娘亲说过自己家与康郡王府有什么渊源,怎么好端端的,康郡王来贾府,还点名叫自己呢?

一面想一面虽老嬷嬷往里走,不多时便进了荣禧堂正房。

厅内正中坐了一美妇人,一身橙黄色宫装,绛紫腰带,头戴凤冠,十分雍容华贵。黛玉便知道是王妃了,忙躬身下拜,礼还未行毕,便听那美妇人开口了:“快扶起来,不必多礼了。”

黛玉就感到两个人向她走近,不等她跪下去便把她托了起来,送到康郡王妃身边,然后手便被康郡王妃十分友善和蔼的抓住了。

这……是怎么回事?

黛玉悄悄用眼角余光瞅了一下,她确定自己没见过这王妃娘娘。

“你就是林家的丫头?”王妃的声音很温柔,还带着三分亲切,“叫黛玉是吧?别怕,抬起头,让我瞧瞧。”

紧着着是贾母的声音:“傻丫头,愣着做什么,娘娘叫你呢,还不快抬起头给娘娘瞧瞧!”

黛玉一头雾水僵硬的抬起头,满脑子都是问号,怎么回事?看王妃娘娘这架势,她知道我?她身边的女官嬷嬷笑眯眯地看我,明显也知道我?怎么就我一个人蒙在鼓里?他们到底怎么知道我的?我林家和康郡王府到底有没有渊源?

这时,黛玉脑海里忽然闪出一个人来。

七爷?

难道七爷是康郡王?

从爹爹对七爷的态度,以及,康郡王妃脸上挂着来源莫名的和蔼笑容,然后,越是盯着自己看,嘴角越是上扬,甚至还不自觉的点了点头。除了这个,似乎也没有更合理的解释。她早就怀疑七爷应该是什么皇亲国戚了……

于是黛玉理所当然的推理出一个逻辑合理的事情始末。

七爷是康郡王,自己在扬州时见过他几次,鉴于他对自己还比较喜欢,因此知道自己来京城后写书托王妃对自己看拂一二。于是王妃听说自己到京城后,便主动过来瞧自己了。其实以她的身份,根本没必要亲自来,派几个婆子来瞧瞧按理说自己都该感恩戴德了。

黛玉乖巧地由王妃拉了自己的手,故意露出腕上戴着的,当初七爷送她的表礼——产自真真国的崖柏手串。虽然黛玉有八*九成的把握七爷就是康郡王,但还是要确认一下才敢百分百认定。既然这手串是七爷平日贴身佩戴的,如果他真是康郡王,那么王妃一定认识。

但,意外的——

康郡王妃看见手串眼里没有半点波动,显然是没见过。

黛玉:难道自己想错了?那究竟……

不等她进行多余的思考,康郡王妃便摸着她的手道:“不愧是敏姐姐的孩子,如此乖觉可爱,让人看见便忍不住捧在手心儿里疼。”

哎呀,我侄儿这眼光真的不错!这等模样、品性儿,京城的大家闺秀我见得多了,也没有一个能与之媲美的。书香门第林家之女,身份上亦与侄儿相当,简直是天作地和的一对儿。

陆云晏与林如海多年至交来往密切,吴夫人与贾敏当年也常来往。按理说康郡王妃与贾敏应该也常见才是,但贾敏嫁予林如海之时,康郡王妃已被皇后指婚,没多久便出嫁了。之后林如海和陆云晏分别被外放为官,她与亲嫂子也是多年未见,至于贾敏,统不过也不过有两三面之缘而已。但不妨碍她拿这件事跟黛玉拉关系。

不然总不能说我跟林家并无太大渊源,是我侄儿看上林家姑娘养我来为黛玉撑腰的吧。

黛玉震惊:???……所以,七爷不是康郡王。康郡王妃之所以来瞧自己,是因为认识娘亲?

贾母也十分震惊:“娘娘与小女……”有交情,怎么我没听敏儿说过?

康郡王妃微一沉吟,款款的道:“我未出阁时常随嫂子各处应酬,常见敏姐姐。我哥哥与林御史乃是至交好友,嫂子与敏姐姐亦交往甚笃,记得当时我也不过十二三岁罢,敏姐姐还常来我们家呢。”

其实也就一两次而已,不过印象很深刻。毕竟那等出类拔萃、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儿,只见一次亦足以追忆一生了。答应侄儿的请求,也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黛玉是贾敏的女儿。她想看看,贾敏生出的女儿,是何等的风采。事实没令她失望,黛玉简直就是缩小版的贾敏,气派、风度,包括眉梢眼角的神态,都与贾敏当年如出一辙。所以第一次见,她才会这么喜欢。

只是……

这孩子命不好,母亲走的早,父亲纵是疼宠,终究案牍劳形,未必有那个心力,不然也不会千里迢迢送来京城了。

侄儿说她在贾府生活不如意的时候,自己还不大相信,今日亲眼所见,还真是如此。她刚来不久,贾母便引着贾宝玉给她请安,当她提出想见见府里的姑娘们的时候,也只叫来了三春,并没有黛玉。后来还是自己开口,才派人带了黛玉来。

她不是瞎的,黛玉那怎么也遮掩不住的肿胀眼圈,似乎在诉说着她在贾府受到的种种忽视和不公。看来侄儿说的那些,并非夸张。

“敏姐姐的字和画都十分出色,我们还一块写过诗呢,她可不愧是名满京城的才女,次次都夺得魁首。忆起往昔时光,尤自留恋,只是,敏姐姐怎么就……”后面的话不说,大家也知道是什么,都低头沉默不语,同康郡王妃一同作伤心沉重状。

当然,有的是真沉重,有的是假沉重。

黛玉听她提起母亲,心头一酸,早又红了眼眶。

贾母心头的酸涩还没传到大脑,便被另一件事占据了:敏儿既攀上了这等高枝儿,为什么不告诉自己这个当娘的,难道她还防着自己不成?

康郡王妃盯着黛玉的肿眼泡看了一会儿,眉头微微蹙了蹙。

在场之人数她身份最为高贵,自然大家的视线都聚集在她身上。见她盯着黛玉的眼睛看,众人反应不一。贾母悄悄握紧拳头,但整体反应不大,眉毛也没皱,不仔细的人看不出有什么异样,不愧是久经世事的老封君。

王夫人就明显了,眉头蹙着,眼中一闪而过一抹狠戾。

王熙凤先是一愣,继而扬起笑,“妹妹也是个心思细腻的,这都来好几天了,怎么还想家呢?好妹妹,你就放宽心,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再这么三天两头的思父母、想家乡,淌眼抹泪的,别说老太太,便是我们看着也心疼啊!我们府里上到老太太,下到这些姊妹兄弟们,哪个不是把你当至亲呢?”

说着问一旁站着的迎春姊妹:“你们说,是不是这样?”

探春忙笑道:“我一直是把林姐姐当亲姐姐的。”

迎春道:“我也是。”

惜春:“我也是。”

贾宝玉从贾母身后出来,挥着手道:“还有我呢还有我呢,林妹妹是我最亲的妹妹,比亲妹妹还亲呢。”

什么叫比亲妹妹还亲?边儿上的探春眸中闪过一丝不悦,不过很快掩饰过去,并没有人发现。

“昨儿惹了妹妹不高兴,是我不好,我给妹妹道歉。”说着贾宝玉作了个揖,笑嘻嘻的,“妹妹大人不记小人过,就原谅我这一回吧。”走上前想拉黛玉的手,当然是不可能成功的,康郡王妃身边可站了好几个不好惹的嬷嬷、女官。

贾宝玉被嬷嬷毫不留情面地拦住,心里老大不高兴,哼了一声,没敢撒泼耍赖。到底是侯门公府出身的公子哥,平日荒唐归荒唐,尊卑有序的道理还是知道的。

贾母怕贾宝玉再待下去惹出祸来,忙打发他出去。

康郡王妃将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更是气愤。女儿家的名声多重要,贾府竟纵容贾宝玉对黛玉动手动脚,就连贾母也不觉得有什么错,这是在太恐怖了。

本来出于礼貌,康郡王妃不想让贾府太难堪的,但现在……她是看出来了,贾府就是行为下流,用一个字表示,便是:贱。你给他们留面子他们未必念你的好,反倒沾沾自喜,觉得自己高贵的什么似的,把人的好心当驴肝肺。既如此,就别怪她不客气了。

她们不是就想掩饰欺负人的事实吗?她还就非要撕下她们脸上这块遮羞布了。

于是,康郡王妃直接问黛玉眼睛是怎么肿的,是不是有人欺负了她。

虽然康郡王妃自称是贾敏的旧识,但黛玉第一次见她,有些话不好明说。

康郡王妃明白这个道理,便去问黛玉身边的丫头,夕雾、风铃、雪雁你一句我一句不多时便将昨日之事说了个七七八八。

这原本就是事实,很公正的事实,并没有添油加醋,但已经将贾宝玉的无理取闹不遵礼数欺负弱小展示的毫无遗漏。贾母和王夫人脸上都不好看,但也不好说什么,毕竟她们并没有夸大事实。

康郡王妃当即便板了脸,看向贾母:“老太君,丫头们说的……可属实?”

“这……”贾母握拐杖的手都是抖的,“宝玉没有要冒犯黛玉的意思,他还小,懂什么?就是忽然多了一个妹妹,他喜欢的不知道怎样才好了,他……”

还没说完,便被康郡王妃身边的女官打断:“老太君,娘娘问您是否属实?”

“这……”贾母似乎很难启齿似的。

“属实还是不属实?您直接回答便是。”

当着众多下人晚辈下人的面儿被一个年岁不大的女官毫不留情面的质问,贾母觉得很丢脸,羞愧的恨不能找个地缝儿钻进去。但面对王妃娘娘,又不能不答。

“属……属实。”说出这简短的两个字,似乎用尽了她浑身力气似的,猛的一抖,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鸳鸯眼明手过去扶住她,喂了几口水才好。

康郡王妃瞥了贾母一眼,冷笑一声,道:“虽说你们祖上军功起家,但自老国公爷那一辈便注重子孙教育,设家学,聘名师。这些年也以诗书之家、礼仪之族自诩,培养出的孩子按说该知书达礼才是。怎的八*九岁的男孩子不在外面好好读书上进,反倒混迹内帷之中?说句不中听的话,你也别生气,我实在不忍看着你们自坏名声。”

说到这她顿了顿,低头看了一眼黛玉:“你们自己内外不分也便罢了,对亲戚家也是如此,未免多有不妥吧。林家清清白白的女儿来到你们家,你们就该洒扫出清净院落给她居住。可你们是怎么做的?没有单独院落也就罢了,竟然还跟一个八岁多的男儿住在一处,整日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传出去黛玉还见不见人了?”

“这些且不说,就是你们家的姑娘,以后说亲的时候,未免也有挑理儿的……”

她没有往下说下去,但意思已经表达得很清楚了。女孩的名声最重要,一旦家风不严谨的话传出去,贾府的姑娘以后哪个名门子弟敢娶?

贾母满脸通红,颤颤巍巍站起身,一个劲儿的道:“娘娘教训的是娘娘教训的是……老身这就命人收拾院落,尽快让黛玉搬过去。”

“真这样敏姐姐的在天之灵多半也安心了。”康郡王妃左手搂了黛玉的背,右手轻轻抚摸黛玉的头,“我听说,你们家大姑娘如今在宫里呢,还很得皇后娘娘倚重。贵府若真能整肃家风,各处严谨,对大姑娘也是有无尽好处的。”

贾母羞愧之余一阵的后怕,自己糊涂了,竟忽略了这点。元春是荣国府出来的女儿,若是荣国府传出家风不严的话,她在宫中也就上升无望了。这可是关系到家族兴旺的大事啊!

王夫人心头更是一咯噔,不着痕迹剜了黛玉一眼,狐狸精,害了自己的宝玉不说,还想害自己引以为豪的大女儿,门都没有!

当日王妃走的时候带了黛玉一起,她自称贾敏去世前给她写信托她,说将来黛玉若是入京,央她照料一二,她不忍故人之女受委屈,要带回家照料些时日,何时贾府将黛玉居住的院落收拾好,她再把人送来。

怕贾府不同意,她直言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甚至委婉表达出如若贾府阻止,那么毁掉的便不仅仅是面子,还有贾府引以为豪的名誉。

康郡王王妃本来想说话更严厉些的,但是考虑到黛玉还要在贾府住,不好做的太绝。

想到自己及家人名誉扫地、千夫所指的样子,贾母觉得天都塌了,无奈只能由康郡王妃带了黛玉去。

至于究竟有没有贾敏托孤这件事,谁也不敢取证,只能默认如此。

贾母本来想叫紫鹃跟黛玉一块去的,康郡王妃问黛玉:“哪几个丫头是从小跟你长大的?”

黛玉说了名字,康郡王妃便点名叫带夕雾、风铃、雪雁去,顺便把王妈妈也带去了。

紫鹃被孤零零剩下。

马车上,康郡王妃将黛玉搂在怀里,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话,问黛玉多大了,何时生日,喜欢什么,有没有读书,身边有几个丫头,丫头们都叫什么名字、性情如何等等之事。

黛玉都一一如实告知。

康郡王妃笑道:“你只带了一老三小四个人来京城,人手够不够使?”

黛玉:“多谢娘娘挂心,够呢。便是往日在扬州时,平日贴身跟随的也不过三四个而已,至于打水、洒扫之类的小丫头,自己家与外祖家的也没什么区别。”

“叫姑母吧。”康郡王妃忽然道,“娘娘娘娘的,听着未免太生分。平日叫我娘娘的人够多了,不必再多你这一个。”

“啊?”黛玉愣住了,瞪大了眼睛。

姑母?康郡王妃娘娘与母亲姊妹相称,不是该叫姨母么?这……姑母二字,又是从哪论的?

看出她的疑惑,康郡王妃哈哈一笑,“哎呀,是我糊涂了,该叫姨母才是。来,乖黛玉,叫声姨母听听?”

黛玉:“……”

虽然很不习惯,但康郡王妃再三的哄她,她只好硬着头皮叫了一声。万事开头难,叫了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便很顺口了。康郡王妃心情很好,揽着黛玉叫“好孩子”,从车壁的暗格里拿出点心、蜜饯给黛玉吃,一面又道:“我府里虽有两位姑娘,但都不是我所出,她们平日也不怎么亲近我,从今,我就把你当我亲女儿看了。”

黛玉推断,康郡王府该是有两个庶出姑娘,王妃不怎么喜欢。但自己母亲与王妃的关系铁到这种程度了么?可以让她把自己当亲生女儿疼爱。

真铁到这种程度,为何没听母亲提起过?

黛玉心里有些忐忑,总觉得今天发生的一切都太过诡异。

但她又说不出来究竟有什么不对,只好走一步看一步。

康郡王妃又说话了:“我有三个小子,都比你大,你该叫哥哥。府里还有两个庶出的公子,一个大你三岁,一个小你一岁。不过你放心,我们府里男女都是分开住的,便是寻常偶尔碰面,也有长辈在,没有贾宝玉那般手脚不尊重的。房舍我已命人洒扫好了,你挨着我住在东小跨院,安心住,当成自己家便是,什么时候住够了什么时候再回去。”

黛玉一面听一面点头,感激不尽。

才去贾府几天,闹了好几次不愉快。这还是亲戚呢,她都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外祖母和贾宝玉了。半情愿半不情愿的跟康郡王妃出了贾府,她心里是没底的,亲戚家还那样呢,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外人家,她又如何坦然无任何忧虑的觉得自己能适应?

不过当时也没有其他办法……

一路上康郡王妃关怀备至,方方面面都为她考虑好了,甚至连她心底没有说出来的顾虑都为她考虑到了,让她如何不感动?

康郡王妃又问黛玉贾府派在身边伺候的人尽不尽心,二人说着,便不免提到紫鹃。

黛玉道:“紫鹃姐姐伺候我倒十分尽心。”

康郡王妃摸了摸黛玉的头,视线在她身上停留了一会儿,含笑道了一声:“傻丫头。”

黛玉歪了歪脑袋,忽闪着亮晶晶的眼睛看康郡王妃,后者呆愣片刻,“噗嗤”一笑,忍不住揉了揉黛玉白里透红的脸蛋儿。

哎呀,这仙童似的小姑娘可真好玩!黑葡萄般的眼睛一眨一眨,跟会说话似的,皮肤也好柔嫩,摸起来滑滑软软的,令人不忍释手。

黛玉何尝不明白?紫鹃刚到自己身边,自然眼明手快、事事尽心,为的便是取得自己的信任。究竟其心性品格如何,还要慢慢的看呢。自己孤身在外,凡事须得多留个心眼儿,不然恐怕被人卖了还不知道呢。

知道康郡王妃关心自己,心里明镜儿似的黛玉被揉脸也不恼,反而漾出灿烂的笑意:“娘娘~”

康郡王妃“嗯?”了一声,黛玉忙改口道:“姨母。”

康郡王妃这才含笑点头:“这就是了,以后都要这么叫,若你还是想外人一般‘娘娘娘娘’的生分叫法,我可生气了。”说着故意板起脸,做出一副不高兴的样子 。

黛玉心里热乎乎的,又有些好笑,眯着眼睛伸出左右食指去扯康郡王妃两边的嘴角,娇声道:“我知道了姨母,别生气,笑一个嘛,生气就不好看了,会长皱纹的。”

康郡王妃生了三个孩子都是男孩,原就想要个女孩,偏一直没能成功,府里那两个女孩的生母都与她不对付,又被其生母教得满身小家子气,她看见她们也生不出什么爱怜之心。如今见了黛玉,生的粉妆玉琢仙童似的不说,行事也大方得体,玲珑剔透,如何不喜欢?

既生了喜爱之心,如何还经得住她故意的卖萌撩拨,当即便心甘情愿配合着露出笑脸来。

黛玉还说笑得不够自然,叫她再笑开心点。

康郡王妃笑得更开,一面用手指在黛玉脸颊上轻轻弹了弹:“调皮的小丫头!”

黛玉捂着脸笑了。笑完之后心里却有点疑惑,自己今天是不是任性了点?她平常不是这样的,在外人面前她一向是稳重大方、知书识礼的大家闺秀,可不知为何,今儿见了康郡王妃,看见她第一眼,就莫名有些亲切感,不自觉的便有些放肆了。

黛玉认为是她脸上慈爱宠溺的笑太像母亲了。

曾几何时,母亲也是这样,看着她,摸她的脸,对着她慈爱又宠溺的笑。

“怎么了?”康郡王妃慌的掏出锦帕给黛玉揩泪,“好端端的,怎的哭起来了?可是想家,或是受了什么委屈,或是有人欺负了你,别闷在心里,说出来,或许我能帮你呢,便是不然,也总比闷在心里憋出病来强。”

黛玉一面摇头一面擦干眼泪,吸了吸鼻子,捂住眼,调整好情绪才抬头,还是摇头,“我没有什么委屈,就是……”

“就是什么?”康郡王妃着急的问。

“就是看到娘……姨母,便想起我母亲来了。我娘也爱摸我的脸,就像姨母那样,我……”

说着又有眼泪不受控的落下来,康郡王妃忙将黛玉揽在怀里,拍着她的背道:“儿想娘,是再天经地义不过的事了。别说是你,便是那些出嫁的妇人、在外面为官作宰的男人,悲痛交加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哪个不喊娘。多少人七老八十,临咽气前不叫自己的亲儿孙,口里还叫那不知死了多少年的娘呢。好玉儿,你娘没有离开你,她就在天上看着你呢,你要每天开开心心的,把日子过好,她才能安心呢,人终究是要向前看的。”

黛玉点点头,道:“我明白的。”同样的道理,早已经有人跟她说过了,用动画和漫画的形式。陆离,她在心底默念了一遍这个名字,暗道,也不知道他最近如何了。

当日黛玉便见到了康郡王爷,一个四十上下留着美髯的儒雅男子,跟七爷有几分相像,但决计不是同一人。康郡王是当今圣上的堂弟,宗室近枝,那么,七爷多半也是宗室贵胄 。

她还见到了康郡王府内的两个姑娘。大姑娘叫琼华,十一岁;二姑娘叫琼英,九岁。黛玉将这两个名字在心底咂摸了一会,暗道康郡王爷给女儿取名字倒挺有意思,都取自诗经,而且是同一篇。

二人都规规矩矩的跟黛玉厮认了,既不冷落,也不过分热情。

东小跨院紧挨着王妃的正房,院落格局虽叫正房小许多,但王府的规格在那摆着,也比黛玉从前在扬州住的小院大了,而且前庭后舍俱全,雕梁画栋,十分精美。

进至屋内,各样摆设皆素净精致,并无大红大绿的颜色 。

康郡王妃身边的贴身女官笑道:“知道姑娘在孝期,我们娘娘特吩咐了,这院里一应的摆设布置,都不许过分鲜艳,就连花儿都是选百合、白菊花之类素净的。”

自来了京城,黛玉第一次打心底里感受到被尊重,虽然不是亲戚,但这份心意,可比亲戚家贵重多了。

“姨母……”黛玉不觉又微红了眼眶,“姨母的这份心,黛玉是在承受不起 。”

康郡王妃当即拉住黛玉的手,将她软绵绵的小手包在自己手心里:“说什么承受得起承受不起的,这话可见外了,可见是没把我当成自己人。”

黛玉忙解释道:“不是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急的摆手,唯恐王妃误会。

康郡王妃笑道:“既如此,便别说那些见外的话了。”

当日,王妈妈、夕雾服侍黛玉在正内室睡了,雪雁、风铃在外面陪侍,康郡王妃又给黛玉配了四个二等丫头,并八个三等小丫头,加上守门听使唤的婆子、仆妇,足足有二十几个人。

新换了一个地方,黛玉还怕自己会不适应睡不着,谁料在床上躺下不久,便甜甜地酣睡了,一夜无梦。第二日醒来,黛玉看看天色,早已大亮,屋里没人,她便自己披衣坐起来。

夕雾在外间听到动静,忙进来伺候。

黛玉坐在床沿儿上,看夕雾将一件白绸竹叶的衣衫拿出来。她只是盯着没有说话,过了一会才问:“我听外面好像有些嘈杂,在做什么呢?”

正翻箱子为黛玉挑选配套鞋袜的夕雾闻言偏过头,笑道:“一大早王妃娘娘便叫人去正房搬东西,说昨儿准备的匆忙,有些动用之物尚未齐备。这不,怕姑娘动用不方便,一大早便赶着命人准备齐了。”

黛玉点点头,由着夕雾服侍自己更衣,暗道,一会子要亲去道谢才是。

穿好衣裳,夕雾正为黛玉梳头,雪雁、风铃引着四个婆子进来,抬着两个红漆箱子。

“姑娘,娘娘说着两个箱子一定让您亲自开呢。”风铃上前一步,“这是钥匙。”恭恭敬敬递上。

黛玉接过钥匙,抿着唇想了想,道:“知道了,你们且都下去吧。”

于是四个婆子放下箱子便都退下了,黛玉看了看风铃、夕雾、雪雁,道:“你们也下去歇歇,我叫的时候再来。”

三人对视一眼,都识趣的退下。

黛玉这才提着裙子蹲在箱子前发呆,呆了还一会子,方将钥匙插进锁孔里,轻轻一拧,“啪嗒”一声,锁开了。黛玉脑海里弹出一个问号,会是什么东西?直觉上她认为不是一般动用之物,是什么别的,不一样的。

她心里有一个模糊的推测。

很快便被证实了。

东西确实是陆离给她的,熟悉的红漆箱子,熟悉的赤金小锁,熟悉的连环画、动画书……

黛玉是个天资聪颖的女孩子,她立刻联想到昨儿康郡王妃的一次口误。康郡王妃让她叫她姑母,应该不仅仅是口误那么简单。如果她是站在自己母亲故交的立场上,理所当然自然说出来的该是“姨母”二字,而非“姑母”,除非一开始她的立场便偏了。

她是陆离的姑母?

所以从陆离那论,她觉得自己该叫姑母……

可是总觉得那有些不对,便是自己喊陆离一声哥哥,总归不是亲兄妹,也不该从他那论……吧。

真是……太乱了。

黛玉摇摇头,想把这些让她脑子一团浆糊的思绪甩出去。

突然她又想到另一种可能性,康郡王妃接自己过来,也许不是看在母亲的面子上,而是因为陆离。

一阵清脆流畅的丝竹之音忽然响起,打断黛玉的思绪。

她眉头一挑,四处瞅了瞅。不对啊,听起来乐声实在房内响起的,可是房内除了她一个人都没有,这倒奇了怪了。站起身,再仔细瞅瞅,还是没有,可是乐声清晰的就响在耳边,不会有错。

“夕雾、雪雁、风铃!”情急之下,她连叫了三个熟悉丫头的名字。

三人慌慌张张跑进来,一叠声的道:

“姑娘怎么了?”

“姑娘,可是有什么事?”

“姑娘!咦,什么声儿?”

个个脸上都诧异不已。主仆们将房内个个角落都翻了一遍,最终锁定在打开的红漆箱子内。

“这箱子内也没藏着人啊。”雪雁满脸疑窦的道。

“是那个靛青色的长盒子发出的声音!”风铃指着箱子里长条形雕刻精致的小盒子道。

夕雾蹙了蹙眉头:“声音似乎真是从那长盒子里发出来的,这怎么可能……”

黛玉摸了摸下巴,沉思半晌。既然是陆离送来的东西,有些稀奇古怪似乎也正常。黛玉倒是打心底里好奇起来,那小长盒子究竟是怎么发出声音来的,而且还是这种优美悦耳似丝竹般的乐章。

其中定是有什么巧妙的心思设计。黛玉心里有些发痒,想一探究竟。然当她伸手想去拿那盒子的时候,却被三个丫头死死拽住了胳膊。

雪雁:“姑娘别,那盒子里指定住着什么妖怪,不能乱动!”

风铃:“就是啊,说不定就是这盒子成精了!”

夕雾直直的盯着黛玉,也是一副不赞成她碰那盒子的表情,咬了咬唇,她说:“还是小心些好。”

黛玉倒有些好笑:“哪来的什么妖怪?不过是一个机关精妙,能发出乐声的盒子罢了,你们倒是好会联想,又是成精,又是妖怪的,怎么,怕它吃了我?”

虽然不知道究竟是如何巧妙的机关、原理,但黛玉自小喜读书,从懂事起便日日泡在林如海的书房里,林如海博览群书、不拘某一种类,书房内各样书都有,就连奇技淫巧的匠役之书都有不少,黛玉看过,自然知道机关的巧妙,高超技艺下发出声音亦不足为怪。

说着,黛玉已伸手拿了起来。

三个丫头都屏住呼吸,满眼焦急担忧的看着黛玉。

黛玉将半开着的长盒子拿在手里,前后左右仔细瞧了瞧。

“姑娘……”三个丫头张着嘴,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黛玉晃晃手中的盒子,笑道:“都看仔细些,里面可住了妖怪不曾?”

三人茫然的摇头,黛玉将盒子严丝合缝合起来,音乐便停了。再打开,音乐声又响起来。再开、再合,一连几次。哦,原来打开音乐就响,合上音乐就停。

红漆箱子内有一封书信,里面具体写了这叫八音盒,来自海外,是西洋人发明出来的物什儿,以及具体使用方法。原来八音盒不是随时随地打开都能起乐的,还需要拧发条,操作起来也简单,何时不响了,便将隐藏在盒内的发条拧紧,便能继续起乐了。

弄清楚不是妖怪之后,雪雁、风铃都兴奋的拍手。

“姑娘姑娘,能让奴才们瞧瞧吗?”

黛玉便递给她们,还不忘吩咐:“小心些,别弄坏了。”

雪雁、风铃小心翼翼的捧着八音盒观察,夕雾眼神也黏在上面。

黛玉趁这会功夫将书信看毕,折好塞在袖子里。然后她才低头查看箱子里的其他东西,除画书外,余下一大半都是她未曾见过的。抿了抿唇,黛玉默默将箱子合上,至于另一个箱子,暂时也不打算开了。等没人的时候再慢慢研究吧……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红楼之首辅家的小娇妻 (00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