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 97 章

作品: 红楼之首辅家的小娇妻 |作者:山村漠漠 |分类:幻想奇缘 |更新:03-16 03:48|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00txs.com)

这一年不止是会试之年, 还是选秀之年。

借着宫中进新人的机会, 皇帝往往会大封后宫。今年虽未大封,但也提了几名妃嫔的位份, 贾元春由德嫔晋德妃,宁贵人晋为宁嫔, 刘才人晋为贵人。

宁贵人和刘才人都是因怀有皇嗣,是以获得晋封, 这原也在众人意料之中,不足为奇。独贾元春无嗣而晋升, 足见隆宠之盛,在宫内一时风光无两, 使得许多嫔妃暗暗咬碎了银牙。

王夫人越加得了意,走亲访友的时候公然以皇帝丈母娘的身份自居, 还说贾宝玉是国舅爷,以后前途无量, 又想趁着这次选秀的机会,把探春也送进宫里,好帮衬着元春。

元春承宠多年, 肚子一直没有动静, 宫里的女人,孩子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膝下没有一个皇子, 再是得宠又如何?将来色衰爱弛, 一样什么用也没有!

若探春能进宫, 有亲姐姐的引荐, 得宠还不是轻而易举的?

探春若能生下皇子,总归是贾家的外孙,而且还可以放在元春膝下养着,将来长大有了出息,登上那高高在上九五之位,那时二房才能真正的扬眉吐气呢!

到时还怕宝玉没前程?

国舅爷诶,哪个敢轻视?

这些且不说,只说到了会试张榜那日,黛玉一早便派人到贡院门口等着。

她自己在院子里来回踱步,左等右等,总算等到了消息。

英莲气喘吁吁的跑来,告诉她中了,陆离考了第二十二名。

“好好好!”连说了三声好,黛玉握拳咬唇,激动不已。

离哥哥带病入场,还得了二十二名,若是没病便好了,说不定能进前三呢。

本次贡士科,一共录取二百五十六人,能中二十二名,也是相当不错了。会试考中者称为贡士,所有贡士都要参加一个月之后的殿试,殿试之后便是进士了。

殿试不再淘汰人,也就是说所有贡士都是板上钉钉的进士,就是名次可能会有所不同。

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赐同进士出身。

一甲三人都是直接进翰林院的,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二甲三甲还要参加选拔考试,择优,好的进翰林院为庶吉士,成绩略差的入六部或京中各司习学,余下的选入外班,充任知州、知县等职。

将来青云直上、官至高位,甚至位极人臣的阁臣大学士多出身翰林,而以才情高低决定是否能入翰林院的标准,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朝中高官多是进士二甲以上出身。

陆离这次会试虽然失利,但殿试还有机会。

生病的情况下还能得个二十二名,黛玉想,只要这段时间保养好身子,殿试时进个二甲应该不成问题。若是发挥的好的话,高中一甲也不是不可能 。

“英莲姐姐,随我去书房!”

黛玉打算好好翻翻医书,怎么调养才能让人在一段时期内不生病。

翻了大半天,还真翻出来好几个药膳的方儿,黛玉一一比对、辩证,根据陆离平日的体格、身体状况,综合整理出一个最佳调养的药膳方。里面药材用量很少,基本上是以食补为主。黛玉将需要用到拿几样药材、食材,怎样熬制等一一写明,叫英莲亲自送去,并一再嘱咐进了四月便要吃,免得再吃会试时候的亏。

放榜之后,林如海才闲了些,正要抽个空想圣上提告假之事,还没找到合适的机会,黛玉便又被皇后派人召进宫里去了。

原来之前黛玉进宫制作的面膏皇后、三公主用着都很好,只是当时做的量有限,这会子已用完。她们自己也试着做了些,但都没黛玉做的好,想叫黛玉帮着做些。

还有一个原因,便是御花园百花盛开、蔚为壮观,三公主一心念叨着叫黛玉进宫赏花,都跟皇后提了好几次了。

正好如今两件事凑在一起,皇后便打发人来接黛玉。

女儿都进宫了,林如海自己出去玩也没意思,便也并未告假。

黛玉在宫里住了没两天,便听到贾元春犯错儿被罚,不止罚了半年的份例银子,还禁足一个月。短短半日不到,宫里便都传遍了。至于她犯的错,也很耐人寻味。

圣上龙袍的一角不知在哪里被挂了一下,挂破了。

发现衣裳破了的时候,圣上就在贾元春宫里,但他并未叫贾元春缝补,而是将衣裳脱下来,打发人送到皇后那里,叫皇后给补。

宫里都知道圣上十分节俭,衣裳破了,只要不是破的太狠,没法穿,都会缝补之后继续穿。而且补衣裳的活儿,他从来不叫绣娘或是嫔妃们做,须得皇后亲手缝了,他才肯穿。

贾元春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宫人们推测,可能是刚升了妃位飘了的缘故,就觉得自己可以任性撒娇、挑战一下皇后的权威了,半路拦下送衣裳的宫女儿,硬是将衣裳要回来,自己给补好了。

当她怀着忐忑、欣喜的心情将衣裳捧给皇帝后,得到的不是怜惜、赞赏,而是龙颜大怒。圣上当即便将贾元春痛斥一顿,立逼着她将缝补的地方都拆了,恢复成原始模样,还罚了她半年份例银,禁了足。

其他妃嫔听说,未免暗地里嘲笑,哼,得了几分恩宠,还真把自己当皇后了不成?叫你平日张狂,这会子哭去吧!

宫中知道黛玉是贾元春表妹的人不少,黛玉走在外面的时候便觉得那些宫女们看自己的眼神不大对,有些离得远的还指指点点嘀嘀咕咕的说什么,等自己走近了,她们便忙走开。

罢了,又管不得旁人的想法。

每次黛玉看见,都是摇摇头,不做理论。

这日康郡王妃进宫给皇后请安,看见黛玉便笑呵呵的拉了她的手,道:“小玉儿,几时来的,在宫里住了几天了?”

黛玉一一回答,康郡王妃又道:“早就想打发人接你去我府上住几天,这不是一直忙着我们家里那大姑娘的婚事,抽不开身。连给皇后娘娘请安都要比一个月未来了,怠慢之处,还请娘娘恕罪。”说着朝皇后欠了欠身子。

“这有什么?谁还没个忙的时候?”皇后摆了摆手,“琼华那丫头出阁了?嫁的什么人家?”虽然琼华性子不行,当不了她侄儿媳妇,到底也是她曾看重过的人,听说了未免便要问一句。

“是勇毅侯府的嫡子,那孩子我们王爷见过,说是个肯读书上进的。”

虽是个侯府嫡子,但勇毅侯是二等侯,门楣上便差些,又因是嫡次子,没有袭爵的资格。以琼华的出身,以及她县主的身份,原不至于这般低嫁,怎么着也得嫁入公侯之家长房长子,做个宗妇。

但琼华这孩子打小便要强,心也大,尤其是近几年被她那侧妃的娘教唆的,总想着攀高枝儿,多少家托管媒婆来攀亲,她不是嫌这个门楣低,便是嫌那个没实权,有实权的又嫌不够富贵,错过了多少好因缘。

她是照着英国公世子的标准找,既有铁杆的爵位可袭,背后又有大靠山。连英国公世子定亲之后,她还不肯死心,私下里不知使多少手段,想拆散英国公世子和那位章翰林之女。

到后来,自己都懒得管了,反正最后嫁不出去,着急的也不是自己。

这不,挑来挑去,眼见着一天大似一天,与她同龄的男男女女早已各自成亲,好多连孩子都有了。余下的,要么是穷,要么是傲,要么门楣低,就连这位侯府嫡次子都是矮子里拔将军了。

到这个时候琼华才心不甘情不愿的点了头,她若聪明点,到了别人家里便该安安生生过日子,督促夫婿读书举业,别再惹是生非才好。

皇后听了康郡王的话,并未多问,只是笑道:“那就好。”

康郡王妃见皇后对琼华的事也不大感兴趣,便有扯到黛玉身上,笑道:“黛玉的好日子,只怕也快了。”

黛玉微红了脸颊,嗔道:“姨母怎么又说到我身上了?”

皇后讶异道:“难道黛玉已有了人家不成?”

“娘娘竟不知么?”康郡王妃身子微微前倾,眸子里有些诧异,“黛玉早就定了亲,将来的东床便是我内侄儿。我这侄儿比黛玉大两岁,我哥哥与林如海林尚书既是世交,又是同科,二人皆在一甲,林大人是探花——”

话未说完,皇后便道:“我想起来了,你哥哥便是当年那个其貌不扬的状元,圣上倒是常常提起。”

康郡王妃笑道:“正是他。娘娘不知我哥哥虽其貌不扬,我嫂子却是书香之家熏陶出来娇媚窈窕的姑娘。我这侄儿像足了她母亲,倒是器宇轩昂的模样。今年十七岁,才参加了今年春闱,中了贡士第二十二名。”

“那倒是难得的少年才俊,以后前途无量,倒不算委屈我们黛玉。”虽这么说,皇后还是打算跟皇帝说说,殿试的时候叫他多留意此人,看到底配不配得上黛玉。

她主要的担心还是在容貌上,当年陆状元的容貌,她虽未见过,也听说过。他就算娶了娇美妻子,就能生出器宇轩昂的儿子么?

康郡王妃站在自己哥哥侄儿的立场,自然什么都往好处说。

黛玉有闭月羞花之容,沉鱼落雁之貌,更难得的是娇美中带着与生俱来的灵气,说一句倾倒众生也不为过,须得是一个玉树临风、才貌双全的青年才俊方配得上。

想着皇后又问:“这陆家,有几个孩子?”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红楼之首辅家的小娇妻 (00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