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97章 动了太岁

作品: 玉堂金闺 |作者:闲听落花 |分类:古代言情 |更新:10-31 22:45|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00txs.com)

第二天一早,李恬照着宫里的规矩,卯初一刻就赶紧爬起来,穿戴整齐,准备到紫苏院给那位祖宗请安,还没等她出门,银桦一路紧跑进来禀报道:“吴嬷嬷在门口呢!说是来给王妃请安,请她进来她不肯,还把看门的婆子好训了一通,一定要禀了王妃,非要得了允可才进来,说是规矩!”

李恬呆了下,急忙迎出去,吴嬷嬷见李恬从院门内迎出来,眉头紧拧,脸上一丝笑容不见,先毕恭毕敬、一丝不苟行了福礼,直起身子就训斥道:“郡王妃是皇家媳妇、千金之体,纵是敬老也要有个分寸,再年老有体面的奴儿,郡王妃要给脸面,至多不过略站一站,哪有这么冒冒失失到院门口的理儿?”李恬一口气闷的差点背过去,恼怒之下,干脆笑道:“不瞒嬷嬷说,我正要去议事厅,走到半路听说嬷嬷来了,这才正巧迎出来。”

“郡王妃这就要去议事厅理事,五爷已经出门了?”吴嬷嬷盯着李恬问道,李恬又闷了口气,只好忍气答道:“今天不用早朝,五爷晚起了一会儿,这会儿还没起呢。”

“侍侯公婆夫君是为人妇第一要紧的事,皇家媳妇不必随侍公婆,这侍候夫君就是最要紧的事,五爷若歇在别处也就罢了,既歇在正院,郡王妃就该伏侍好五爷再理旁的事,岂可轻重颠倒?”

这简直是鸡蛋里挑骨头!李恬要撞墙的心都有了,长这么大,她还真没被人这么挑剔到简直是无理取闹过,可这个挑骨头的人头上顶着圣谕,顶撞回去绝对是自找苦吃,李恬识时务的微微垂着头,掩下眼里的恼怒,一脸慎重低声道:“嬷嬷训戒的是,是我大意了。”说着,往后退了两步,没等她说话,吴嬷嬷跟在后面道:“官家既差我来教导郡王妃礼仪,我不得不勉力为之,从今天起,我随侍郡王妃左右。”

李恬被她这一句话吓的脚下一个踉跄。

五皇子睡的可是暖阁!李恬提着颗心回到上房,好在五皇子已经起来,已经洗漱好正换衣服,李恬忙上前从璎珞手里接过玉佩,半蹲着给五皇子往玉带上系,五皇子吓了一跳,竟下意识的往后退了一步,璎珞也怔住了,跟着李恬迎出去又接进来的银桦站在吴嬷嬷身后,小心的点着冲璎珞挤眉弄眼,璎珞看到了,五皇子也看到了,看看吴嬷嬷,再看看低眉顺眼给他理着衣服的李恬,眉梢一点点飞起。

当着吴嬷嬷,李恬自然不敢象往常那样只管吃自己的,吴嬷嬷的规矩估计是天底下最严格的规矩了,李恬站在往常璎珞或青枝的位置,一脸一身小意的侍候五皇子用了早饭,再进了杯茶,这才侧身半坐半靠在炕沿上,低着头吃自己那份早饭。

吴嬷嬷看了眼神清气爽无比的五皇子道:“我有几句话要跟五爷说,请五爷借一步。”五皇子忙起身下炕,出到外间,吴嬷嬷屏退众丫头,看着五皇子,紧绷着脸道:“五爷如今成了家,更应该守礼守规矩,这一家大小都看着五爷呢,这起床的时辰是太祖爷定下的,就是官家如今也是日日卯初即起,从没晚过,五爷这规矩倒荒费的不成样子了!”

一番话说的五皇子一脸窘迫,自从不用天天上学,他就把这卯初即起的规矩扔的不知道哪儿去了,这会儿只好陪笑道:“嬷嬷教训的是,昨天拿了几份工部文书回来看,睡的晚了,这才起的迟了些,平时都是按时起的。”

吴嬷嬷‘嗯’了一声道:“五爷如今领了差使,凡事就该照衙门里的规矩,若非官家恩准,衙门里的文书不得进私邸,五爷把工部文书拿回府里,官家恩准了?”五皇子一阵猛咳,这嬷嬷怎么越老越可怕了?

好不容易领完了吴嬷嬷的训斥,五皇子一刻不敢多呆,赶紧出门往将作监去。

李恬这一天真不知道怎么捱下来的,好不容易熬到吴嬷嬷回去紫苏院,李恬一头扑到炕上,累的连话也说不出来了。水秋娘长长透过口气感叹道:“吴嬷嬷还是吴嬷嬷。”

“得想个法子搬开这个太岁祖宗,不然这日子没法过了!”李恬撑起身子恨恨道。

水秋娘皱了皱眉头正要说话,青枝轻轻‘呀’了一声道:“有件事还没跟王妃禀报。”青枝说着,往炕前靠了两步,低低将早上吴嬷嬷将五皇子叫出去训斥的事说了,李恬听的轻轻抽了口凉气,这位嬷嬷守规矩之严苛,真是令人仰而视之、敬而佩之!

“这不算什么。”水秋娘苦笑道:“她从前在潜邸算得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府里的主事姨娘但有处置不当之处,她从来不留情面,几位爷也是,除了大爷自小养在太后宫中,其它几位爷都被吴嬷嬷教训过规矩,连官家也常被她堵着门规劝,后来官家即了位,也不知道她再规劝过没有,她虽苛刻,处事却极公正,后来虽说在宫内荣养不管事了,也没人敢小瞧她半分。”

李恬重重叹了口气,这种无牵无挂、除了对道德的崇高追求之后别无所求的人,能有什么办法呢?水秋娘看着不停叹气的李恬劝道:“女人家名声最要紧,如今因为五爷,你这名声已经传成这样,吴嬷嬷的事,你无论如何得忍忍,把名声挽回来些是大事。”

“嗯,我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李恬低落的接了一句:“府里还没理干净,又添了这么位镇山太岁,外头的事也是一件接一件,悦娘他们不知道到沂州没有。”

“也别太着急,府里有我和温嬷嬷,有好几处已经露出端倪,让人盯着了,沂州府的事,江家这种世代为宦的人家,自有底蕴,这又不算大事。”水秋娘温声劝道,李恬点了点头,两人又说了几句话,青枝在外间禀报道:“熊嬷嬷来了。”水秋娘起身告辞而出,熊嬷嬷掀帘进来,青枝退到上房门口守着,璎珞拿了针线守在厢房门口。

李恬示意熊嬷嬷在炕上坐了,熊嬷嬷低声道:“莱国公府丁二爷明天启程去宁乾府赴任,行李都收拾好了,东西带的不多,人带了不少,还带了两个妾侍,陈二奶奶没去,丁二爷今天转了好几家辞行,天快黑了才去的东阳郡王府,一个多时辰才出来。”李恬凝神仔细听着,熊嬷嬷接着道:“来庆茶坊那边的媒婆中有闲话,说是刘大学士的孙子刘书敏和孙家九娘子八字不合,这门亲事看样子议不成了。”李恬微微挑了挑眉梢,嘴角抿出丝笑意,因为姚十四闹的这一出,刘大学士原本稳稳当当要迈上去的这一步就这么眼睁睁没了,刘大学士已经六十多了,这一次没迈上去,再想有这样的机会几乎是不可能的了,这八字不合,不知道是刘家不愿意合,还是孙家不肯嫁女儿?

“还有,午后,建安郡王府上先是请了乔太医过府,半个时辰后,又出来接了徐太医过府,乔太医擅妇科,徐太医最擅诊看孕妇小儿,看样子是有人怀上了,连请了两个太医,怕是祝王妃怀上了。”熊嬷嬷加上了自己的分析,李恬很是惊讶:“这么快就怀上了?”

“这快什么?”熊嬷嬷笑道:“成亲都有半年了,也该怀上了。”李恬轻轻呼了口气:“孕脉最好诊断不过,先请乔太医又请徐太医,看样子是刚刚怀上,脉象未稳,乔太医不敢妄断,这才又请的徐太医,若是这样,这怀孕的信儿一时半会的不会传出来。”

“嗯,这倒是,那大后天建安郡王府的花会?”

“就看花会上祝氏出不出来待客了。”李恬抿了口茶,示意熊嬷嬷接着说,熊嬷嬷接着道:“冷家太太看中了范丞相堂孙女儿,就是三皇子妃范氏嫡亲四叔家十七娘子,说是正在合八字。”李恬放下手里的杯子,烦恼的皱起了眉头,熊嬷嬷看着她笑道:“已经让孙六把这信递给蒋九爷了,唉,照我说,冷家太太眼睛只盯着人家的门第权势,这一条可有点让人瞧不上。”

李恬叹了口气,转头看着璎珞道:“你打发个妥当人跟蒋七娘子说一声,咱们府上的花会那天,让她把冷家大娘子带过来我看看,委婉些说,别说是我的意思。”璎珞答应一声笑道:“上回我去南宁郡王府送点心,冷大娘子也在,听蒋七娘子说,冷探花赴任前托蒋九爷照顾家里,蒋九爷就托她多照应冷大娘子,让蒋七娘带冷大娘子过来,倒正正合适。”

等璎珞答了话,熊嬷嬷冲她摆了摆手,璎珞会意,起身站在帘外,熊嬷嬷挪了挪,声音压的低低的道:“王妃让打听的事有点眉目了,章家十几年前就败落了,下人中有不少投到别家府上,咱们庄子上就有两家从章家出来的管事,孙六又寻到了几个当年在章家侍候过的婆子,如今也都六七十了,好在人还没糊涂到家,再说这也不算什么隐秘事。”

李恬摆了摆手,示意熊嬷嬷直接说,熊嬷嬷忙略过这些,直入正题道:“当初官家娶章氏开府的时候,身边并没有妾侍,据说连个通房大丫头都没有,说是成亲后两人感情极好,没几个月,章氏就怀孕了,可这头胎竟没保住,三个月的时候小产了,听说官家心痛得不得了,在普济寺给这个没满三个月的胎儿连做了一个月的法事,没过几个月,章氏又怀上了,谁知道这回又没保住,听说有人就给官家批了命,说是无庶则无嫡,没过多少长时候,官家就收了两个妾侍,一个章氏的陪嫁丫头,姓沈,一个,就是姚姨娘。”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玉堂金闺 (00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