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61章 行动

作品: 玉堂金闺 |作者:闲听落花 |分类:古代言情 |更新:10-31 22:45|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00txs.com)

五皇子又惊又笑顿脚唉哟,黄净节怔神的连眨了十几下眼睛,才呼了口气道:“这事……那李家娘子是个绝色?四爷这事,唉,这事还真是没法说!”

“绝色倒也不至于,就是那股子清华离俗难得,若论这男女之事,四哥倒是个真真正正的老实人,他怎么认识的这李家娘子?对了,年前四哥英雄救美,好象救的就是这李家娘子,还有南宁郡王府一位小娘子,是那时候看上的?可这都小半年了,四哥还没搭上手?四哥不像这么笨的人哪?有意思!”五皇子自顾自抽丝剥茧一层层分说,黄净节无语的看着他道:“李家娘子是公侯之家的小娘子,这能怎么个搭法!半分也搭不得。”

“嗯,这倒是,还真是搭不得,闹不好就是丑闻,阿爹可不喜欢这样的事儿,四哥断不敢惹阿爹不喜,那他想干什么?娶李家娘子?看他这样子,说不定真肯,可叶贵妃怎么肯让他娶这么个没家世助力的王妃,做侧妃?这倒差不多,嗯,必定是这样,可看四哥那样,是真动了心的,李家小娘子可不是个简单的,那王妃挑的稍差那么一点,这就是个妻弱妾强的局,四哥又喜欢人家,唉哟这事……”

五皇子越想越远,黄净节忍不住笑道:“你这不是替古人操心么。”

“呃。”五皇子被黄净节一句话说的有些不好意思:“嘿嘿,也是,我这是替古人操心,四哥那么聪明果断的人……真没想到四哥这样的人也会为女人动心,可见老话说的对,这英雄就是难过美人关,对了,叫长贵,再去东华门外盯着去,看四哥能去几趟,若真是遇到了……那可热闹了,就是不知道李家娘子知不知道这事,李家娘子那头还真不好打听……”

黄净节往上翻着白眼,对五皇子熊熊燃烧的八卦热情无语之极:“还有正事呢,那咱们跟千春坊这事……”

“这不算事,李家娘子要是跟了四哥,千春坊还给她就是,就当咱们添妆了,大不了再贴些银子,这是小事,你说,四哥对她这份爱慕之意,李家娘子到底知不知道?”

四皇子往东华门外的木记汤面馆连去了三四天,五皇子由惊讶而愕然而肃然,第五天又得了长贵的禀报,目光沉沉的呆了好半晌,牙疼般错着牙懊悔不已,又知道了件不该知道的事,看来东华门外的汤面不能再去吃了,四哥的东西从来不许任何人染指,从小就这样,他心眼又小,万一自己倒霉了,再碰到李家那妮子,那可就说不清楚了,瓜前李下,避嫌为上。

蒋府后园正堂,蒋鸿先给父亲蒋远深端了碗茶,又给母亲崔太太端上茶,蒋远深抿了口茶,看着儿子笑问道:“这几天又做文章了没有?”

“没做,先生说我和大郎、七郎的文章见地虽有却不深,须得先好好在经文上下功夫。”蒋鸿自己也取了杯茶,看了父亲一眼笑道:“今天我们三个都被先生训斥了。”

“噢?”蒋远深微微皱了皱眉头,崔太太手抖了下,满脸紧张着急的看着儿子,蒋鸿笑道:“七郎和我还有大郎玩笑,说明年科举,不过我们三个争一争罢了,被先生听到了,好一通训斥,又罚我们三个每人抄了一百遍三人行必有我师。”

“也是太狂妄了。”蒋远深舒了口气,想板脸生气却板出了一脸骄傲,点着蒋鸿训到一半就笑起来。

“罚得好,照我说,最好再多罚一百遍。”崔太太也眉开眼笑的点着儿子嗔怪了句,蒋鸿笑道:“七郎这几天烦恼的很,从他进了京城,家里上门求亲探话的络绎不断,把七郎扰的简直是坐立不安。”

“他有什么好坐立不安的?再怎么络绎不绝,有他阿爹阿娘呢,关他什么事。”崔太太笑道,蒋鸿回道:“话是这么说,可这媳妇毕竟是七郎的媳妇不是,他阿娘刚进京城,这京城诸家贵女的脾气性格儿知道的又不多,就怕万一他阿娘千挑万选出来的媳妇,与他是个相见两生厌的,这一辈子岂不是难过?怎么不关他的事?”

蒋远深若有所思的看着儿子,慢慢喝了口茶,想了想道:“这婚姻之事关乎两姓,你伯父极看重你,往后你这亲事上头必定要过了他那一关才行,再说,虽说你阿娘对这京城的贵女的脾气性格儿知道的也不多,可有你姑母呢,到时候请她帮着看一看就是。”崔太太忙点头以示赞同。

蒋鸿一脸犹豫不安的看看父亲,再看看母亲,到底忍不住道:“阿爹先恕罪则个,姑母……大表姐的亲事是姑母亲自挑的,大姐夫。”蒋鸿难为的摊着手:“阿爹前儿不还为这个叹气?说大姐夫那样的浪荡子实在让人生厌,再说。”蒋鸿停住话,回身屏退屋里侍候的众丫头婆子,看着父亲接着道:“竟然跟东阳郡王府结了亲,这事前儿伯父还说起,东阳郡王府这样的地步儿,万一官家百年后,承继之事不是他们想的那样,这是多大的祸事?就算是一切如他们所愿,四爷那样的脾气,对东阳郡王府这样不知收敛的外戚,也不见得能容忍多少,南宁郡王府结了这样的亲家,大姐夫又不争气,祸事躲不过,好事却又轮不到,姑母就是这样的眼光,怎么信得过?”

“这倒也是。”崔太太扫了丈夫一眼,低低的嘀咕道,蒋鸿接着道:“大表哥娶的是莱国公丁家姑娘,这也是姑母自己看中定的亲,大表嫂和二表嫂相比,这是听阿娘说的,听说都夸二表嫂好,听说二表嫂是宁远侯府林姑婆给定的亲,姑母这见识眼光,实在是……我看还是阿娘的眼光好些。”蒋鸿仿佛有些胆怯的扫了父亲一眼,声音放低却清晰的嘀咕出最后一句话。

崔太太极为赞同的连叹气带点头,转头看着丈夫道:“我倒不是说姑奶奶不好,这一条上头鸿哥儿说的对,她自己挑的这两门亲,真都不怎么样,前儿她给鸿哥儿提了两门亲,门第儿都挺高贵的,可就是这门第儿太高了,我还真不怎么中意,俗话说低头娶媳妇,咱们鸿哥儿往后若是象他二伯这样,天天忙着朝廷的事,这家里可就得全凭媳妇操持,这媳妇儿人品性格好最要紧,除了这个,还得能持家,那门第儿,咱们蒋家,还真犯不着只盯着门第儿攀亲。”

半晌,蒋远深才‘嗯’了一声:“既是这样,鸿哥儿的亲事你现在就开始留心些,若是拿不定主意,就寻二嫂商量商量,鸿哥儿媳妇往后是要跟着鸿哥儿撑门立户的,马虎不得。”

“这话是,二嫂子那几个媳妇我看着都好,她在京城这十几年,各家女孩儿都熟,你放心,明儿我就留心这事,鸿哥儿也不小了,先看好了,等明年放了榜就放定,那就是双喜临门。”崔太太一提起来这事,眉宇间都是兴奋喜意。

蒋鸿暗暗舒了口气,这头一步极是顺当,得先把姑母从他这亲事中摘出去,由阿娘作主,这后面的事就好办多了。

刚进五月,御史台上折子弹劾温国公武成林强占民财,宁国大长公主压根没往心上去,这样的事哪年不出几回,也不过领几句训斥,最多在宫门前跪个一个时辰半个时辰的,谁知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又有御史上折子提起丁七之死,说是得了丁七小厮的口供,丁七是被温国公诱拐至清风楼强奸致死的,这事竟发到了京府衙门审理,案子刚审了没半个时辰,就有人挤出来当堂喊冤,郭推官竟让人当场代写状子诉冤情,这一写,又引出旁的冤情来,一会儿功夫,一个案子就审成了好几个。

大长公主这下慌了,忙寻到东阳郡王府,却说东阳郡王妃刘氏随侍孙老夫人出城,到普济寺听经还愿去了,要住上两三天才得回,大长公主呆了好半晌,知道这趟事苗头不对,急往宫里递折子请见官家和叶贵妃,折子递进去却如泥牛如海。

没等大长公主等到回信寻到人,温国公武成林就签字画押,招的痛快干净。郭推官结案上报,侯府尹当天就将案子转进了大理寺,大理寺卿片刻没敢耽误,具折报了官家,不过隔天,朱笔御批的折子就又一路转回大理寺,温国公武成林荒唐无耻,着发西北军中效力。

宁国大长公主捧着折子连看了好几遍,一口血喷出来,倒头晕了过去,武成林隔天被衙役押着启程赶往西北军中时,大长公主还病倒在床晕迷未醒,温国公府乱成一团。

李恬只看的眼花缭乱,温国公府的事,好象从传出丁七那张揭帖起,就完全不在她的想象和控制中了。

曲引的事,她让人装着高价要买,再故意让人当着戴管事的面半含半露的说姚纤纤的事,不过是想借宁国大长公主的贪婪和傲慢,一来想让她那曲引压在手里,二来,也是想让温国公府和清风楼的仇结的再深些,可这些管用没管用她还真不知道,这突然生出来的又是强占民财,又是强奸丁七的事,到底是谁的手笔?五皇子?难道是自己那祸水东引真引上去了?不象啊!

李恬想的头痛,也没想出个究竟来,只好先丢到一边,如今清江侯府的事才是大事,徐夫人的病一天天见好,得赶紧把这事了了,然后赶紧给自己定门亲事,她这心里的不安越来越浓,总觉得温国公被发配西北这事,跟自己有着千丝万缕自己不知道的关联。

端午前几天,李恬和林珂一起到法云寺别院看望俞瑶芳和徐夫人。

初夏的法云庵景色之好是出了名的,午后,三人打算到法云庵后山逛一逛,刚出了垂花门,就迎见婆子进来通传,徐思海和俞瑶芳表兄、徐学士幼子徐思静过来看望姑母徐夫人并送节礼来了。俞瑶芳意外的笑道:“怎么没打发人先来说一声,这要是晚上半刻钟,咱们出了门,阿娘又睡着了,他们岂不是白跑一趟?你们先在这等一等,我去看看。”

李恬和林珂应了,转身重又进了垂花门,坐在栏杆上说话等俞瑶芳。

片刻功夫,俞瑶芳转进垂花门笑道:“说是专程到法云庵随喜看景的,正好舅母要遣人过来送节礼,就顺道带过来了,那咱们还去不去法云庵?”

“他去他们的,咱们去咱们的,怎么不去?”林珂站起来道,李恬想了想笑道:“阿珂说的是,到法云庵看景的人多呢,再说,他们也不算外人,又有那些丫头婆子跟着,纵没有他们,庵里的人也少不了。”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玉堂金闺 (00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