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一百零三章

作品: [红楼]权臣之妻 |作者:故筝 |分类:古代言情 |更新:11-09 18:45|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00txs.com)

第一百零三章

待宫女太监都退下, 花园中只余二人时。

和珅像是陡然来了兴致似的, 低声与她说起了书中的内容, 随即又道:“皇上今年欲征缅, 路途遥远, 须征钱粮……”

因着和珅送了不少“杂书”与她, 于是黛玉读书的范围, 早已经不限于四书五经了……

于是,她虽不了解朝堂之事,但却并不妨碍她听懂这些东西。

黛玉还不曾注意到, 自己的眼界,比较起初来荣国府的时候,已经比较起天底下绝大部分的闺秀千金都要宽阔数倍了。

“你可知这是何物?”和珅突然在她面前铺陈开一张图纸。

“何物?”那图纸上的东西, 却是黛玉从不曾见过的。

和珅指了指那物:“若有此物, 征缅行军,耗费的时日至少减去一半。”

黛玉大为惊讶, 不由凑近了去瞧。

和珅又细细指着图纸与她说了会儿, 眼瞧着便是小半个时辰过去了。

宫女来到了花园, 低声道:“侍郎, 前头筵席将开了。”

“走罢。”和珅将那图叠起来, 塞入了黛玉的手中:“你且替我收好。”

黛玉点头应了, 将那图纸特地叠入了香囊之中。

“你先行罢。”和珅又道。

黛玉应了声。

二人先后抵达了御花园。

御花园中筵席已经摆开,正如黛玉早先猜测的那样,果真赴宴的并无多少人。坐在席间的, 多是皇室宗亲。

和亲王妃因与黛玉认识了, 皇后便直接了当地将黛玉安置在了和亲王妃的身旁。

待乾隆走来,瞧见黛玉与和亲王妃坐在一处,还不由笑道:“这丫头与和亲王妃倒是亲近……”

和亲王与其王妃,只有一个女儿,乃是和硕和婉公主,然而早在乾隆二十五年便已经去了,那时她才不过二十来岁。和亲王妃如此照拂黛玉,未必没有仿佛见着女儿一般的心思。

于是此时听了乾隆的打趣,和亲王妃便撑着站起身来,笑道:“我瞧着她便觉亲近呢……”

皇后笑了笑,道:“既有这般难得的缘分,倒不如让林丫头便认了和亲王妃作母亲。”

乾隆本也有意抬举和珅的未婚妻,于是便当即点了头,道:“皇后说的是,这倒也是难得的缘分。不如便认了和亲王妃作母亲,如何?”

这声“如何”问的自然便是黛玉了。

黛玉本就对和亲王妃的印象极佳,她又是个早早失了母亲的。而和亲王妃身子骨不大好,倒是真有几分像母亲。因而,这话一提出来,黛玉倒也不觉抗拒。

于是她便从善如流地点了头。

乾隆兴致上头,当即又让人端了酒来,让黛玉敬了和亲王、和亲王妃,又让她改口称“干爹干娘”。连带的,对皇上皇后的称呼也变了。

在场众人,只要不笨的,都能瞧出来,乾隆此举是为给和珅一个面子。

因而倒也不敢小瞧了黛玉去,左右这位林姑娘,只要真嫁给了和珅,那便不是他们能随意蔑视的。

这么一番折腾下来,气氛倒是热烈了不少。

在众兄弟中,乾隆本也只与和亲王的关系更深厚些。

待开了筵席后,乾隆却是将和亲王、和亲王妃、黛玉引进了殿中去。

原来殿中又另外摆了筵席,而和珅早已经等在里头了。

乾隆让众人落了座,又将疼爱的女儿抱在怀中。

黛玉与和亲王妃坐在一处,倒也真有几分受母亲关怀疼爱的味道。

而和亲王则坐在乾隆的下首。和亲王的年纪并不大,只是似乎是早年过于荒唐的缘故,致使他的身子骨并不大好,瞧着面色也多见青黑。

不过他倒是个爱笑的人,从方才就一直笑到现在。

乾隆见了他的模样,不由出声指责了几句:“你这整日都不见着调的时候,朕还指望着你来帮朕……”

和亲王忙笑了笑,道:“皇兄英明神武,麾下文臣武将优秀者众,臣弟没甚本事,便不来丢人现眼了嘿嘿……”

乾隆摇摇头,面色微沉,显然不喜这个弟弟的做派。

很快,乾隆动了筷。

旁的人方才跟着也动了筷子。

和亲王妃是个不大爱说话的人,而和亲王又是个开口便不大着调的人。

于是一时间,席间便只有皇后、乾隆与和珅三人的声音了。

皇后怕冷落了黛玉,便主动问黛玉:“和侍郎可又送了什么杂书给你读?”

“杂书?”乾隆被引出了兴致,不由多问了一句。

皇后笑道:“正是,这和侍郎与旁的人啊,都不同。因为知晓林姑娘爱读书,和侍郎便每隔上一段时日,都要送些书去给林姑娘解闷儿。只是和侍郎实在是个粗心的,竟是什么书瞧也不瞧,都往林姑娘那里送。什么风俗志,农桑志……这些书都送去了。”

乾隆不由取笑出声:“和珅还有这样的时候……倒也不曾问问人家姑娘读的什么书,爱读什么书!”

和珅只是淡淡抿唇一笑。

黛玉本能地为和珅辩解了一句,道:“倒也是爱看的,初时读的时候,不大能读得进去,但到了后头,也寻出点趣味儿了。”

乾隆本就是重文的人,听黛玉如此一说,倒是生起了些欣赏。

难怪和珅相中了这么一个姑娘……旁的谁都不肯要。

这样一瞧,和珅一心重情爱,倒也是正常的事了。

乾隆又问了几句,和珅送的什么瞎书去。

这一问,乾隆才发觉,黛玉读的书竟有如此之多,而且她的记性极好。许多原文,她能面不改色地复述出来。隐约间,乾隆倒有一种考校女儿的滋味儿。

可他的女儿们,倒还真不比黛玉聪慧。

黛玉一时不自觉,说了许多话出口。

等她意识到的时候,她不由顿了下,更陡然想起来,她刚到荣国府中时,外祖母问她可曾读了什么书,那时她怕过于招摇,更怕惹得其他姊妹不快,便只说“刚念了四书”。

谁知晓,一转眼到了如今,她却敢在皇上跟前侃侃而谈,丝毫不必再作遮掩了呢?

“朕瞧,这怕是和珅打算好的,他也爱读这些书。日后你们若成婚,岂不愁没话说。只怕你们二人扎在一处,恨不得一同钻进书堆里去……”乾隆取笑道。

黛玉想起在花园时,和珅的举动,嘴角不自觉地翘了下,只是耳根也跟着红了下。

她的指尖微微垂下,突地碰到了腰间的香囊。

而此时乾隆正低声问和珅:“朕前次问你征缅之事,如今你可有腹案了?”

不过这话口吻听来轻松玩笑,倒像只是席间随口说说。

而黛玉朝和珅看去,便见和珅也正在瞧她,和珅眼眸黑亮,带着些许的柔情。

这头乾隆不等和珅回答,又道:“这缅甸土司着实不像话……”

黛玉攥紧了香囊,隐约明白了什么,她抿了下唇,带着少女特有的口吻,浸着些许天真,道:“它不听话,打它便是了。皇上真龙天子,定能叫那些土司降得心服口服。”

这话却戳中了乾隆的心病。

与缅甸之争,自乾隆二十七年便开始了,然而至今日却还未征下缅甸。哪个皇帝不想征疆土创此伟业功绩?

乾隆自然也想。

奈何现实并不如意。

乾隆当然不会在席间自揭伤疤,他笑道:“到底是小姑娘……想得轻易。”

黛玉瞧了瞧和珅,见他仍旧没有要开口的意思。黛玉便只好又道:“我也只是读了两本书,有些浅显之言罢了,皇上莫取笑。”

乾隆自然不会将这放在心上,便也只是抱着长辈的姿态,笑道:“那朕便考考你,你读了那些书,可知晓打仗要什么?”

“……钱,粮,兵?”因为有了前头的侃侃而谈,这会儿黛玉倒也不觉紧张,更兼之和珅就坐在一旁,黛玉反倒变得更大胆了些。

“倒还是认真读了书的。”乾隆又笑了笑,道:“这道菜,便赏给林丫头了。”言辞间,竟是又亲近一分。像是真将黛玉视作小辈了。

黛玉脑子里还放着和珅与她说的话,于是此时不由道:“我瞧书上说,打仗须得记得兵贵神速,粮草充足。”

“不错。”乾隆瞧她弱柳扶风的模样,却还能说出这些话来,一时的反差,倒是更让人觉得喜欢了。

“大清富饶,不缺粮草金银。”黛玉又道。

乾隆叫她这简单的两句话,说得通体舒泰,点头道:“正是如此!”

“大清士兵骁勇善战,曾平过噶尔丹。”

乾隆再度点头:“不错,我大清勇士颇多!”

“那便让他们行兵快些,岂不很快便能收服那些土司?”

乾隆忍不住又笑了:“这话说得孩子气,快与不快,哪里是你说了算的呢?”

黛玉抿唇:“若是修出一条道来,可速速行去,那不就快了?”

“何来这样的道呢?”

“轨,修轨。”

乾隆骤然顿住了。

那厢和珅微微垂下眼眸,把玩着手边的杯盏。

宋时便有蒸汽,但为何至清朝时,欧洲都已经进入工业时代了,清朝却仍旧没有动静?

闭关锁国。

尤其自乾隆起,清朝便正式走向了衰亡。

和珅不打算做个何等伟人。

但若本该能改变大清国运的东西,他为何不让这些提前出现呢?

借黛玉之口,则是因着他还有另外的图谋。

这坑已经是挖好了。

乾隆不跳,也得跳。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红楼]权臣之妻 (00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