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五十八章

作品: [红楼]权臣之妻 |作者:故筝 |分类:古代言情 |更新:11-09 18:45|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00txs.com)

第五十八章

从黛玉这里得了准信儿, 迎春便也就放下心去见了邢夫人。

也正如黛玉说的那样, 邢夫人绝口不提那孙家的事, 只说过两日便要同连家商议她的亲事了。

但迎春自己却有些忍不住了。

“那……那孙家……”

“莫要再提那孙家了, 原是个这等货色。如今他们家都叫人拿进大牢里去了, 我们荣国府如何能同他们扯上关系?”

“那连家, 连家没说什么吗?”

“什么也没说, 想来也是知道咱们荣国府的厉害。”

迎春沉默了一会儿,陡然胸中浮动起了浓浓的喜悦。

她从来不去反抗任何事,因为知晓反抗没有用, 又何必再添麻烦呢?

但如今才尝到,原来反抗过后的滋味儿,竟是这样美妙。

不必委屈自己。

不必拼了命地说服自己。

更不必强笑着去安慰旁人, 说这样也很好。

迎春一颗心几乎都快飞了起来。

真好。

林妹妹有待她那样好的未婚夫, 真好。

待与邢夫人说过话后,迎春那苍白的面孔上已经有了几丝红润。

她的心底甚至隐隐开始期待起未来了。

仅这么一桩亲事, 不仅叫迎春整日换了副面貌, 瞧着轻松喜悦多了。

连贾赦也规矩多了。

他担心被查到与那孙绍祖有所牵连, 贾赦自然不惧官差, 但他却丢不起这个脸, 若是让老太太、贾政知晓, 他还要不要面子了?

于是贾赦便收敛了,整日赖在几个小妾房中,不去赌钱, 也不去喝酒了。

人瞧着也清醒了些, 去向贾母请安时,还难得得了贾母一句好话。

因着迎春病好了,惜春也从那几日恹恹的状态中脱离了出来,探春便做主,将府里几个姑娘都聚到了一处。

“前几日二太太与我说,过个几年,也都是要嫁人的了,便让我好好学学针线功夫。”

探春说着便让丫鬟侍书取了绣布来。

几个姑娘都不是擅针线的,指着绣布说了会儿话,便将话题拐向了另一个方向。

探春好奇,便问迎春:“那事如何了?”

迎春笑道:“母亲已经在与连家商议了……”

“如今瞧来,二姐姐不久怕是便要出嫁了。”

“还早呢。”迎春羞红了脸,道:“只怕……只怕宝玉更快些,我昨日听母亲说,凤姐儿在帮着备宝玉的聘礼呢。”

探春也点头:“我听凤姐儿说也就这两日的事了,你们道是为了什么?”

“什么?”黛玉疑惑地问。

“两方换了八字,便送去高僧那里合了。那高僧没说合不合,却是先说了句,婚期越早越好,再不成亲,只怕要出变故,还说……”探春显然并不大相信这话,便撇了撇嘴,“还说恐怕害了宝玉的性命。”

近来宝玉的确身子骨虚弱了些,他又才从魔怔中回过神来,王夫人更将他看得小心,此时听了这话,纵使心下也有三分怀疑。

但到底还是护子心切。

她可就这么一个宝玉了,恨不能将一切好的都捧给他。

王夫人让人将这些话报给了老太太听。

贾母多个心眼儿,让人去瞧了那高僧可有作假,待确认了后,贾母才慌了。

她较王夫人,只有更疼宝玉的道理。

哪里舍得让宝玉有什么性命之忧?

贾母一松口,王夫人这边一拍板。

探春道:“如今连婚期都定下了。”

“什么时候?”迎春问。

“就五日后。”

“这样快!”迎春惊道。

探春点点头:“若是个旁的姑娘还好,早些进门都是为了宝玉好。偏是那个灵月。”

没谁喜欢灵月。

黛玉是不喜这人的品行。

而探春则是纯粹厌憎灵月这一类人。叫父兄捧在掌心,娇生惯养,过得多好啊。比她好了不知道多少倍。却半点不懂珍惜,净做些惹人厌的蠢事。

“若是亲事在即,我便该回去备贺礼了。”宝钗道。

黛玉也点头。

纵使她不喜灵月与宝玉二人,但按规矩总是要送上贺礼的。

说罢,几人便各自回去了。

迎春、惜春没什么钱,送什么倒是要发愁些。

黛玉、宝钗便轻松了,这二人都是不缺银钱珠宝的。黛玉随手挑个玩意儿便能送出去了。

宝钗回去后,将此事与薛姨妈说了,薛姨妈还心下遗憾。

“若没有灵月,便该是你……”

宝钗摇头:“不是说好不再提的吗?”

薛姨妈忙点头:“倒也不差了他,日后还能寻个更好的。”

宝钗这才笑了,道:“正是呢。”

也不知是否她的感知出了错。

她竟觉得这桩亲事迟早是要出事的……

转眼便是五日后。

因着是荣国府大喜,府中姑娘便也该扮得更好看些,免得叫府上宾客小瞧了。

黛玉一早便起了。

她坐在梳妆镜前,紫鹃给她梳着发髻,雪雁便立在一旁递簪子、钗环。

过了会儿,雪雁突然出声问:“今日婚宴,和侍郎该也要来罢?”

黛玉怔了怔。

他也要来吗?

黛玉的胸口微微发烫起来,这几日只有书信来往,还多是为了迎春的事。

待到迎春的事一平息,她心底便有些思念了。

这会儿让雪雁一勾起来,那股思念竟然更深了些。

此时紫鹃在耳边笑道:“和侍郎定是要来的,哪怕没有功夫来,为了能见咱们姑娘一面,也该是要来的。”

雪雁便也跟着笑了起来,道:“今日要将姑娘妆扮得更好看些。”

紫鹃敲了下她的头:“姑娘单是这样便是好看的。”

“是是是……”

黛玉听她们打趣,也不觉得烦闷,反而觉得心下轻松,甚至想要跟着笑起来。

连带着,瞧窗外啼鸣的鸟儿,都觉得更悦耳了几分。

这日荣国府忙得不可开交,下人们走路都带着风。

黛玉在院儿里和李嬷嬷说了会儿话,待迎春上门来唤她了,她才同迎春等人一并往前头去了。

和珅的确收了荣国府的喜帖。

他让刘全装了贺礼,又慢条斯理地换了一身月白色袍子,更用了些食物,净了手。

这才带上和琳往荣国府去了。

和琳还嗤笑道:“那个祸害倒也要结亲了。”

和珅没应声,而是掀起轿帘往外看了看。

荣宁街上热闹极了。

那迎亲的队伍方才行过,百姓们都还满口热议着这桩亲事呢。

和珅想起原著中,黛玉行过了这条路,才来到了荣国府的门外。

又想起,原著中,那宝玉结亲时,黛玉病得起不来床,只有紫鹃、雪雁守在她的床头,前头却还怕亲事出了错,硬将一个雪雁带去扶新奶奶了。

如今,一切都变了。

宝玉自有灵月让他头疼去。

和珅那冷淡的面孔上,这才有了一丝笑意。

多好。

管你荣国府折腾成什么模样,黛玉好好的便足够。

轿子停。

和珅二人到了台阶前,贾政亲自迎了出来,将他们迎进了门。

此时筵席已经摆好,贾政将人引进了院儿中坐好,又与和珅多说了会儿话,方才转身去招呼其他人。

和珅极少带和琳出席这样的场合,许多人都是头回见和琳,这会儿都不免上前来问一问,待问得了和琳的身份,便纷纷开始夸赞起和琳来。

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新娘子迎进了门。

那新娘子打众人跟前行过,进了厅中。

厅中贾母、贾政与王夫人已经坐好。而这时宝玉也终于有丫鬟扶着出来了,他今日也作盛装打扮,那张面孔瞧着更见俊俏。

于是院中便有人当即称赞出声:“郎才女貌啊……”

“员外郎这个儿子生得好啊……”

贾政与王夫人都满面的笑容。

这厢的一对新人。

宝玉脑子里记挂的却是旁的事。他紧紧握住手中的红绸,眼睛有些酸意。

只怕以后再无法与林妹妹说话了。

这边灵月也攥紧了红绸,只是面色是冷厉的,因为过分用力,她的五官都微微扭曲了。

什么郎才女貌……

待拜过了天地,便有丫鬟扶着两位新人往新房去。

新房在院儿外,自然便又要从宾客跟前行过。

灵月垂下目光,透过那盖头的缝隙,瞥见了两边坐着的人。

最后她的目光匆匆掠过了和珅的鞋面。

灵月心中更觉煎熬。

为何是身边这个没用的货色呢?

灵月扣紧了手指。

心中怨愤不甘滚动来滚动去。

若是他,临安伯府也该能保下来的,何至让她这样匆忙出嫁。这哪里是一桩喜事,这分明是个笑话。

和珅根本没注意灵月,他满心都放在女眷那边了。

和珅突地站起身来,带着刘全走了侧门。

灵月瞥见他离开的身影,不知觉地掐紧了手掌。

他去做什么?他又去见那林黛玉?

一时间,灵月心底又嫉又恨。

而另一厢,黛玉入了女眷的座,才动几下筷,李嬷嬷便走过来,与她耳语道:“姑娘随我来。”

黛玉一愣,只当李嬷嬷有什么事要寻她。本来这筵席也没什么可吃,她便立即放下了筷子,随着李嬷嬷出去了。

李嬷嬷带着黛玉回了院儿里。

黛玉疑惑道:“怎么回来了?”

此时院儿里没有什么人,显得冷清极了。

李嬷嬷笑道:“劳烦姑娘在这里等上一会儿。”

黛玉心底隐约有了个猜测,她驻足站在树下,低声问:“他来了?”

李嬷嬷不答,只是看向了院门外。

黛玉见状,便也跟着朝那头看去。

站在那里的长身玉立的男子,不是和珅,又待是谁?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红楼]权臣之妻 (00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