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 82 章

作品: 存钱夫妇的八零日常 |作者:金银馃子 |分类:现代言情 |更新:04-01 14:00|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00txs.com)

“人民群众喜欢看的东西, 我不觉得上不了台面,不知这位老师您写了什么能登上台面的东西呢?到现在也没说拿来给我看看!”

段文婷说话略微不客气, 她一般只是不喜欢计较, 所以对可能会惹上的麻烦她都尽量避开,不喜欢麻烦事,但这不代表她喜欢被打脸呀!别人都骂到她跟前了,怎么可能还无动于衷!

再说她现在已经写了两本书了,心里隐隐约约开始有一种自己以后指不定真能成为知名作家的想法,那自己这个知名作家可不能在出去的时候就被人打脸, 要不然多丢脸, 以后成名了也是一段黑历史!

那个中山装男人满脸胀红, 说不出来话, 别的他都能说,就是真要拿出作品他才为难呢。

这时候一边的一个男人笑着打圆场:“老马, 你说你,难为人家一个小姑娘干嘛,可不就被挤兑了!来来,文婷,你可别跟他计较,这个老马就是又别扭又固执, 认死理。”

这话说的段文婷其实不是很高兴, 什么叫这个老马别扭认死理, 他认的死理是什么?说的好像他是对的一样。

只不过段文香想想, 她已经把针对自己的那个人怼回去就得了, 其他打圆场拉偏架的人虽然她也不高兴,但毕竟自己是刚来的,也不能挨个吵架吧,干脆就笑笑绕过去了。

倒是旁边那个老马还在嘀咕:“哪是什么小姑娘啊!”

经过了这么一出,可能大家也意识到了段文婷不是她面上看着那么好说话的,态度比之前要温和了一些,不过毕竟是一个新人嘛,大家对新人都很感兴趣,因此话题还一直围绕着段文婷,不停地问她各种问题。

“你是怎么想到要写作的?”

“你的学历是什么?”

“你平时都看什么书?”等等。

段文婷都一一回应了,也有阴阳怪气的。

“呀,没想到你年纪倒是不大,我看你那小说,还以为最起码是个农村的中年妇女才能写出来的。”

“都结婚还生孩子了,天哪,城里哪还有结婚那么早的啊!”

过了好一阵子,围绕在段文婷身上的话题才散去,大家又开始说些别的。

什么最近大家都读的什么书呀,然后就是关于书的讨论,这种话题段文婷还蛮喜欢的,她偶尔也会说两句话,但都比较少,大多数是静静地坐在那儿听别人说。

偶尔他们还会说一些关于时|政方面的事,而且言辞大多激烈,感觉恨不得要站起来打一架,一到这个时候,段文婷就会觉得有些心惊胆战的。

说实话,她从小到大也没经历过太激烈的运动,哪怕是七几年的时候,那时候外面到处都在搞革|命,但他们段家村,一个村子里的人大都是姓段的,也几乎都是几辈贫农,所以折腾不到他们那去。

听说县城里挺乱的,但是方老太绝对不可能让她们去县城的,倒不是她老人家有多少觉悟,纯粹是家里活太多离不开人,就一直让她和大哥二姐他们呆在家里,因此段文婷还真的很少见过各种游|行活动。

反正每到这个时候,段文婷就不说话。说着说着,他们又聊起了知青。

虽然77年的时候就已经恢复了高考,知青可以通过高考考回城里,但是很多知青都已经放下书本很多年了,因此考上的人也不算多,当然,比起其他没有文化的人还是要好太多的,但能考上的还是少。

所以一直到恢复高考之后的两年,各地才陆陆续续地解封,没考上大学的人也可以回城了。

到现在距离那些知青回城也没几年,大家讨论的话题自然也有他们,甚至这个沙龙里也有知青呢。

“整整亏欠了一代人!从小就在饥饿贫穷里长大,却仍然心怀国家崛起的梦,听从召唤义无反顾奔向农村,现在再看看,傻啊!真是傻!换来了什么?”

“知青们把美好的青春都留在全国各地农村,甚至包括生命,得到些什么?想想真是不值。”

“有的人的工作到现在都不能落实,每天只能靠在家糊柴火盒过日子,堂堂一个大男人,这样对吗?”一个中年男人满头青筋愤慨地说,其他人也跟着愤愤不平。

“当年说是建设乡下,改变了那么多人的命运,让那么多人在痛苦无奈伤病中熬了多少年,如今把农村一步步建设起来了,又把人招回城里,然而城里也没有咱们这些知青的位置了。”

“利用完就扔!这么多年把农村建设起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他们在那说着,段文婷听着却没有什么感觉,甚至隐隐有些无聊,微低头看看自己的手指,手指甲略微有一些长了,因为她总跟月月一块玩闹,小孩子皮肤薄,所以她的指甲都是略微长一些就要给剪掉了,今天回去就要剪指甲!

自从找了王婶在家里帮忙,自己不用做家务了之后,段文婷感觉自己的手好像都细嫩了一些,她又小心地看了两眼自己的手,觉得不是自己眼花。

“段小姐是有什么高见吗?”其中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看着段文婷忽然问。

“什么?”段文婷呆住,她不知道怎么就突然注意到自己了。

“我看你坐在那里好像听得心不在焉,是不赞同大家的说法吗?”

这时候所有人都朝段文婷这边看过来,她想了一下,慢吞吞地说:“不是啊,有的说的挺对的,只是我自己不太会说话。”

她不想再惹麻烦,但又没办法闭着眼睛强求自己去认同自己不认同的观点,因此就只能这么说。只是她既然这么说出来,就注定要被抓住把柄了。

“有的对?那就是你还不认同另一些观点了?”

“哦,那你说你不认同什么,你对知青有意见?”刚才那个穿中山装的老马顿时来劲了,好像抓住了段文婷的什么把柄一样,着急地追问。

段文婷被问得有点烦了,而且她确实对他们刚才讨论的问题有点不同的意见,就说:“既然大家都问我的想法的话,那我就说一下好了。首先就是刚才这位,关女士是吧,我刚才好像听飘渺居士介绍的,关女士刚才说知青把农村建设起来了,你刚才是这样说的吧?因为我自己本身就是一个乡下人,从小在农村长大,也是从今年才刚刚搬到申市来,之前在乡下老家一直没离开过,也见过知青下乡,基本上每个村,比如我们村,只来过很少的几个知青,他们能做的事情有限,所以我不觉得他们有帮我们村建设什么。”

那位关女士听到段文婷怎么说,拧着眉:“你有这种想法我也不奇怪,毕竟什么人就站在什么立场上说话,但也请你想一想,知青们放下城里优渥的生活,走到农村,一路经过多少危险挫折,遇到过多少困难,在怎样的一种生活环境里参与到了农村的劳作生活中,又利用自己的文化知识为农村建设添砖加瓦,这不是你一句不觉得就能抹去的。”

“我没有抹去啊!我没有说抹去知青的功劳,还有就你刚才说的放下城里优渥的生活那一点,并不是他们放下的,我觉得是被政府强制要求的吧,而且就算他们不下乡的话,呆在城里继续吃供应粮吗?又没有工作可给他们做!城里的工厂也没有那么多岗位,供应不了那么些人要吃的粮食。我想这些知青迟早还是要自己找条出路的,当时国家还没有开放生产,做生意的也极少,又不能在厂里工作,除了下乡自己挣粮食,还有什么别的出路吗?”

“还有你刚才说利用自己的文化知识建设农村?说实话,我不否认可能有知青非常有能力,他的文化知识也能在劳作中体现,但我也经常读书看报,感觉看到有这种体现能力的方面的相关事迹还是比较少的,就像我们村知青,大多数也就是跟着下地干活,真正地里的农活需要的知识,比如科学的种子培育、化肥生产、还有拖拉机这些机械设备的生产修理,我好像没有看到几个知青有能力做这些事情。”

“他们的文化知识好像也并没有在地里干活的时候体现,唯一最能体现的时候就是公社学校选拔老师的时候,但因为那个是有工资的,所以我记得当时是很多知青抢着做的。”

“你这种说法就是以偏概全!你自己村里的知青怎么样,你以为别的……”

“请听我说完,”段文婷看着那个打断她的话的人,“我还没有说完,等我说完你再说也不迟。我只是想回应一下刚才关姐她说的,最后还有一点就是,您刚才说知青们在一种怎样的生活环境中奉献,但是我想说,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环境呢?他们生活的环境就是很多农民世世代代生活的环境,甚至知青们刚刚下乡的时候头一年每个月还有供应粮可以吃呢,粮食从哪里来呢?而农民们都是全要靠自己下地赚工分的,没人会白给粮食。”

“你这个跟我们说的完全不是一个问题,你不要在这胡搅蛮缠,”那个老马打断她,“农民过得辛苦跟知青有什么关系?他们过的辛苦难道就不许知青说真话了吗?”

“没有啊,我没说不许说呀,大家不是在讨论吗?我只是把我想说的说出来。”段文婷摊手。

“你这话说的不对,这怎么能放在一起讨论呢,知青下乡跟农民本来就在农村里,那完全是两种不一样的概念,农民在那他就生活在那习惯在那家庭也在那,他没有离开他的家乡,好歹在熟悉的地方生活,不像知青,孤零零一个人到了乡下,一个陌生的地方,周围都是不怀好意的人,你说说这种环境还不够恐怖吗?你怎么能把这么重要的问题给故意忽视了?”

“我没有故意忽视,我只是没说,就像你刚才也没说知青的那些书本上的文化知识也并没有为农村建设起到多大作用一样。另外你说的那种情况肯定有,孤零零的到乡下,但遇到坏人绝对处于弱势。但是怎么说呢,这种情况难道是普遍的吗?据我了解这些年下乡的知青总共有将近2000万人吧,这里面有多少人会遇到这种事呢?而遇到坏事的人里又有几个男同胞呢?”

“男知青在乡下,他的力气让他干农活可以养活自己,就算跟乡下姑娘结了婚生了孩子也完全不吃亏,高考重新恢复他们又能拍拍屁股丢下老婆孩子走人,老婆孩子全都不要了,美其名曰只能怪时代,时代没让你结婚那么早!没考上大学的,只能在家里糊火柴盒,又能怪谁呢?我看现在申市也有不少私营单位有工作。”

“你是什么意思啊?”

段文婷说的话让客厅里的男男女女都不高兴了。

“就因为你是农村来的,就一直在帮农村说话,来诋毁知青是吧?还真以为自己写两本小说就成什么名人了,你算个什么东西!”

段文婷其实一向是很不擅长应付这种所有人都指着她,等着跟她吵架的场景的,但是有些话又不吐不快。

“我说了我没什么意思,既然大家是在这讨论,那就是讨论问题啊,你们讨论你们的想法,说出你们的想法,那我也可以说出我的是不是?如果不能说出我的想法,那我到这里来做什么呢?只是站在这里张着耳朵闭着嘴听别人说吗?”

“另外,我没有想过要诋毁抹黑知青,事实上我非常佩服我们村的知青,即使他们从城里来到乡下,种了几年地过了几年的劳动生活,后来还是通过各种方法回到了城里,现在要么在上大学,要么也是在城里的自己家里,不管怎么样,都比我们家乡那些依然还在农村种地的村民强多了,所以我是很佩服知青的。”段文婷又强调了一遍。

“人家能上大学也是通过人家自己的努力,自己学会的文化知识,小段啊,你这话就有点透着酸了。”其中一个年纪看起来好像是这些人中最大的,头发都略显花白的老人说道。

“是吗?我有酸吗?我好像一直都是在说很佩服这些知青的吧,毕竟能出生在城里,能从小就接受文化教育本身就是走在别人前面了。”

段文婷觉得自己说的也挺没意思的,她跟这些人吵什么呢,也有人问她那你说那么多到底想说什么呢?

“就是在发表意见啊,大家不都是在自由的讨论意见吗?我以为大家刚才都是在诉苦,抱怨生活艰难,毕竟我看到都在说知青的苦难,我以为都可以说一说呢,比如农村人的苦,比如在城里工厂上班养活一家老小,不过他们的生活应该是要好一点的,至少比种地强。”

“那你这么说也是不合适宜的呀,我们在讨论知青的问题你突然冒出来吧嗒吧嗒说那么一大堆,你是站在你的角度讲,你真正了解知青吗?你知道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吗?你知道他们在下乡之前的理想与志气吗?你知道那些放下书本只能拿起锄头的感觉吗?你知道他们回城之后的无奈与凄苦吗?我看你年纪不大见识又不多,既然如此,就应该多听多想,而不是贸然胡说。”

段文婷不想再争执这些了,她也不想再继续留在这里了,主要是吧,这客厅里十几个人,她总感觉就自己一个是新来的,还跟他们都不熟,现在还跟他们意见都不一样,万一他们一起来打自己怎么办。当然,这估计是不可能的,只是段文婷这个人爱瞎想,尤其是大家现在好像都气势汹汹地看着她。

她站起身,道:“首先,并不是我自己要冒出来说那么一大堆的,是关姐叫到我的,我本来确实是坐到一边在听着的,其次我以为既然是这种开放性的自由的讨论文学的地方,大家都应该自由地发表意见,我也只是发表了我的意见,还有既然是我的意见当然是站在我的角度了,我也没法站在别人的角度,我也没当过知青啊!”

“最后回答你的刚才的那些问题,我确实不能全面了解知青,只知道我们附近几个村的一些知青的事迹以及他们在乡下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们在下乡之前的理想与志气也不是独有的,说不定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就是我家前面住着的光棍王大爷都有。”

“至于他们回城之后的生活,至少摆脱了一直抱怨着的农活不是吗?我看了许多知青发表的文章回忆录里面,不大多都在抱怨干农活吗?回城之后至少不用干了不是刚好如意吗?我说完了,今天看来也不像是能继续讨论文学的样子,我家里还有点事,就先走了。”

段文婷说完,拿着自己的东西头也不回地就往院子门外冲,当然,她的脚步还是尽量稳的,背也挺得笔直。因为在她幻想中的预料中,大家应该是先被她给震惊的没回过神,然后只能看着她离开的背影。

事实也确实如此。

走在路上,段文婷还一遍一遍地回想着她刚才在沙龙上的疏漏。

第一点就是衣服,这个沙龙下次应该不会来了,估计也不会再邀请她了,不过如果下次再有这样的讨论会邀请她的话,她得穿的好看点。

其次就是说话,她想想自己刚才每一次跟人对话,想来想去觉得自己都没说错呀,虽然刚才提前走出来的是自己,但她还是觉得没有说错什么。

刚开始就是那个老马一直对她明嘲暗讽,难道她还不怼回去吗?就默默无闻坐在一边忍受吗,那也太憋屈了!她只是怕麻烦不想惹事,又不是属包子的。

后来是虚伪互夸阶段,段文婷觉得自己应该是蛮谦虚的,最后是探讨知青的那一段,其实她是有些冲动了。

晚上回到家,段文婷还在跟沈明亮说今天这个事,沈明亮也支持她:“该说的咱得说呀,不可能站在那让他骂,你做的对!”

有了沈明亮的支持,段文婷就更放心了。

“其实今天就是他们在讨论知青的时候,我可能有些贸然说话了。”

“他们说什么了?”沈明亮问。

段文婷就把讨论沙龙上的事情告诉他,然后又犹豫着说:“其实我也搞不清楚我当时是怎么想的,就是当时那里面的人一个劲的在那说知青有多辛苦呀,感觉只有他们最辛苦,他们过得最苦,他们受的苦难最多。但我想如果真要排个序的话,那也应该是我们受的苦最多吧?”

她看着沈明亮的眼睛,想向他寻找认同。

“当然,你说的是对的。”沈明亮摸摸她的头,他明白段文婷是什么意思。

段文婷靠在沈明亮身上:“其实我今天本来没想说话的,但是他们说到农村环境有多糟糕干活有多累我就没法忍住了,他们才干几年啊,后来不是也回城了吗,之前不也是在城里过着城里人的生活吗?可是我们村的人,还有你们村,大家不都是祖祖辈辈都过这样的生活吗,过着这样这些知青觉得难以忍受的生活,可我没看到新华书店上有几本书是写农村的辛苦,倒大多数都是知青在回忆他们赚工分时候的辛苦,他们中有的男知青干的活甚至还不如我呢!”

沈明亮没说话,静静揽着她,她知道段文婷现在需要的是有人倾听。

过了一会,他突然问:“夏夏的亲爹是不是就是知青?”

段文婷:“对啊,可不就是知青吗,我还记得好像是七六年还是七七年到的,结果转眼就高考了,这种事真是命,说不好。”

※※※※※※※※※※※※※※※※※※※※

前两天没更,今天多更点~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存钱夫妇的八零日常 (00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