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二百七十七章

作品: 我的战友我的妻 |作者:蜀中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9-11 13:35|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00txs.com)

潘廷玉对花康生 心思了如指掌,佯装不知,见了面唉声叹气,一肚子苦水倒不完,另一方面催促唐彩凤加快步伐,在最短时间内进入“醒狮社”,参与校报编撰工作。

唐彩凤是武汉站小人物,对上司命令哪敢有半点拖延?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尤其宫燕飞这种大家闺秀更不能因噎废食,否则物极必反。

根据实际情况,唐彩凤决定采取三个步骤,水到渠成后自然达到目的。第一步,积极向校报投稿,以此接近宫燕飞;第二步,义务参加校报后勤工作,取得社团成员信任;第三步,通过各种方式向宫燕飞献殷勤,表达爱意,建立恋爱关系,进入她的家庭,进而打探宫本善夫妇底细。

唐彩凤年纪轻轻却深谙风月,据说早恋时间比同龄人整整提前五年,十三岁时便将童子之身交给一个少妇,只因那女人教他刺绣。在唐彩凤眼里宫燕飞就是小女生,什么都不懂的黄毛丫头,即便这样,出于谨慎,唐彩凤仍然不敢大意,像乌龟探路,缓缓伸出触角,一步步靠近他的猎物。

武汉大学校报属于内部刊物,周报性质,每周一准时发行,近来因故改为半月刊,由于经费和稿件匮乏,又改为月报,作者越来越少,读者也渐渐流失,快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这节骨眼上校报主编又辍学了!——为躲避战火,举家迁往香港,不再回来。主编兼任“醒狮社”社长,组织者离去,社团面临解散的危险。骨干分子里数宫燕飞人缘最好,父亲又是副市长,同学们一致推选她担任社长兼主编,宫燕飞盛情难却,接受了这项工作。

主编最主要的职责就是一锤定音,对文稿有最终拍板权,宫燕飞原来从未审过稿件,产生一种神圣的责任感,审阅分外认真。

在为数不多的投稿中有三篇文章引起她关注:两篇时评、一篇散文,作者都是同一人,署名“唐裁缝”。“唐裁缝”这个笔名好奇怪,宫燕飞感到既新奇又可笑,国立大学学生,天之骄子,居然用这等庸俗的笔名?哪像她的笔名“雨燕”,沐浴着狂风暴雨的飞燕,多么高雅豪气!

宫燕飞知道,作为校报主编,应该公开、公平、公正,对作者一视同仁,不能以偏概全,笔名不好听不代表文章低劣。怀着愧疚心理宫燕飞耐心看完三篇稿件。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宫燕飞看完后脑海中立刻涌现出一个成语:才华横溢。两篇时评如演说家,雄辩口才扑面而来,引经据典滔滔不绝,针砭时弊批评旧俗,颇有文学大师之风范;散文又是另一番风情,面对日寇铁蹄践踏我中华大地,作者悲愤交加,借唐宋八大家之口抒发爱国之情,慷慨陈词,令人动容。

这个“唐裁缝”真有那么大本事?下笔如有神,文字功夫登峰造极?当然不是,二处自建立之初便网罗各界精英为其所用,其中包括若干大专院校汉语言文学专家,一封电报便可以收集几十篇文稿,三篇文章根本不值一提。

三篇稿件获得编辑部一致通过,当月刊发在校报上,好评如潮。第二个月中旬,又有两篇文章、一首小诗来稿,一如既往精彩炫目,宫燕飞如获至宝,立即排版发表。第三个月还不到中旬宫燕飞就坐不住了,决定找到那个作者,邀请他多写几篇,给校报增加些人气。

武汉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只有几百人,除去休学辍学的学生,总共不到三百人,宫燕飞不费吹灰之力找到笔名“唐裁缝”的唐彩凤。他太出名了,不是因为文章写得好而是长得太漂亮,极少有夸奖男人漂亮的,对唐彩凤却是例外,男女同学都众口一词,认同这个褒奖。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的战友我的妻 (00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