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四百二十七章

作品: 我的战友我的妻 |作者:蜀中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9-11 13:35|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00txs.com)

参加座谈会的人有两个最为特别,其中一个名叫廖五爷,是廖氏家族族长,也是家族中辈分最高的人。今年已经九十八岁高龄,耳聪目明,浩发童颜,长须飘飘,被称为“姜子牙转世,彭祖重生。” 更难得的是:廖五爷在江浙书画界大名鼎鼎,中国画造诣非凡,与齐白石并称“南廖北齐”。

另一个名叫廖荣光,就职于中央国民政府参议院,是委员长智囊团成员。此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原本学习建筑,是梁思成得意弟子,后来改变专业,留学美国,攻读金融学并取得博士学位。学成归来进入中央政府,仕途风顺,是廖家的风光人物。

每次家族聚会都是廖五爷先发言,这次也不例外。廖五爷正襟危坐,拄着龙头拐杖,不怒而威,慢条斯理说道:“人到齐了,开始吧!今天把大伙儿叫到一起只为一件事,咱们廖家书香门第,世代为官,然皆为文人雅士,千百年来投笔从戎者仅有勇浩一人。虽说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但中华泱泱大国,四万万五千万同胞,难道非要牺牲我廖家血脉吗?”

廖五爷环视四周,边说边观察众人态度,大家均点头称是,廖五爷露出满意的笑容,继续说道:“大伙儿说说嘛,如何搭救勇浩小儿?”按照惯例,家族大会第二个发言人应该是当今官衔最高者,廖荣光当仁不让,无人比拟。

廖荣光见众人都在等他发言,谦逊一笑,起身抱拳说道:“多谢各位长辈袍泽厚爱,恭敬不如从命,荣光就随意说两句,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廖五爷把拐杖往地上一杵,大声喝道:“快些说嘛,不要磨叽了,我睡得早!”

“开会前三叔已经给我打过电话,大概说了一些,此事依我看说难也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全在一个‘巧’字!” 廖荣光说道,唯恐廖五爷责怪,紧接着又说下去:“怎么个巧法呢?作为军人临阵脱逃那是死罪,托病或找其它借口也不行,被戳穿一样挨枪子儿,最好的办法便是用更重要的事情替代这件事。”

“请贤侄说清楚一点,如何替代?” 廖勇浩父亲迫不及待发问,其余长辈也听得云里雾里,急于知道具体细节。

“很简单,譬如说:向国防部申请一纸调令,把勇浩调到五大王牌部队去,当个连长、参谋之类的小官,安排在大后方或者非战斗岗位,不就安全了么?” 廖荣光露出谜底,大家恍然大悟,议论纷纷。

廖五爷问身边的人:“这样行吗?”“我看行!这就叫‘明修贱道暗度陈仓’,人都调走了怎么上战场?”被问之人答道,廖五爷觉得有理,点头默认。

“荣光,你说得这法子好是好,可来不及了呀!” 廖勇浩母亲小声嚷道,家族大会不允许女人发言,她心情急迫,顾不得许多,破了规矩。

廖五爷用不满的眼光瞥了一眼,问廖荣光:“荣光,你是不是有门路了?钱不是问题,只要能救勇浩,咱廖家每人出一份力,不愁救不了他!”“嗯,我尽力吧!国府几个老帅与我都有私交,多给点钱,调动个把人应该问题不大。” 廖荣光满口答应,心里估算着价码,大概要多少钱才能办妥。

家族大会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参加的,必须年满三十周岁,成家立业,在社会上有一定声望,廖勇浩三弟兄只有大哥廖勇元有这资格,其他两个都没戏。

廖勇浩和二哥廖勇进是双胞胎,老二只比老三早出娘胎一个小时。两人难分伯仲,除了眼睛,都一模一样。其实眼睛也没有区别:只不过老二眼睛近视,戴着黑框眼镜,老三视力正常,没戴眼镜。

此刻廖勇进躲在客厅外侧走廊上偷听家族大会谈话,已经站了半个小时。当初两兄弟一同从南京大学毕业,廖勇进喜欢文学,选择了记者作为职业;廖勇浩喜欢军事,毅然投身军营。三年过去了,廖勇进成为一名报社编辑兼记者,而廖勇浩当上特勤团排长,走上迥然相异的人生道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的战友我的妻 (00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