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四百二十九章

作品: 我的战友我的妻 |作者:蜀中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9-11 13:35|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00txs.com)

廖勇浩风驰电掣赶回廖府,一路上几乎没有踩过刹车,他喜欢开快车,那种狂风在耳畔呼呼作响的感觉真爽。平常难得回家,不是不想父母兄长,实在不愿浪费时间,宝贵的休息时间拿来睡觉多好!

全家人对廖勇浩回来没有觉得奇怪,他经常突然出现又悄然离去,犹如一阵春雨,来无踪去无影。廖父以为儿子听到什么风声,把他叫到面前,问道:“浩儿,你匆匆忙忙回家是不是有什么急事?”“没有啊,二哥找我有事,可能又是帮他参考对象嘛!” 廖勇浩大大咧咧回答。

廖父放下心来,对身边丫鬟吩咐道:“去给伙房打个招呼,买只盐水鸭,还有三少爷最爱吃的固城湖蟹黄包和赤豆酒酿小圆子,一定要刚出炉的,让老王开车去买,别耽误了晚饭。”“好呢,这就去说!”丫鬟脆生生回答。

晚饭时廖家齐聚一堂,老大廖勇元也回来了,他已经成家立业,难得回家,今天算碰巧,皆大欢喜,全家都很高兴。

对廖勇浩上战场一事大家心照不宣避而不谈,有意聊些家长里短琐事,说着说着仍然说到当下时局上。南京政府是否迁都?迁到何处?是南京城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此事关系重大,如果迁都,政府部门公务员必然随之离开,举家搬迁并非易事,大部分家境殷实之人也会跟着离去,毕竟有中央政府保护放心得多。

这件事也涉及寻常老百姓切身利益,首都已经迁移,还会有重兵守卫吗?古往今来,历朝历代此类惨案比比皆是,首都被攻陷后少有不受到损毁的现象,大多滥杀无辜甚至遭到屠城。老百姓手无寸铁,只能任其宰割,但逃亡异乡,如何维持生计?

廖家对此事争论已久,焦点集中在是否搬迁上,截然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廖父为首的留守派,另一派是以廖母为首的搬迁派。各执己见互不相让,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

“照我说啊,没啥争论的,首都不迁你们根本不用走,几十万军队驻守在这里,那些日本人哪里打得进来?如果首都南迁重庆,军队必然撤走,连我们都要南撤,谁来保护你们?搬家是肯定的,不用犹豫!” 廖勇浩理直气壮说道,廖母频频点头,忙着给他碗里夹菜。

“三弟所言差矣!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即使中央政府南迁,仍然是全国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中心,军事委员会不可能撤走大部分军队,三弟,你多虑了!”老大廖勇元反驳道,这句话说到廖父心坎上,对廖勇元投以赞许的目光。

“勇进,你一直没有发表过看法,说说看,你这个大记者有何高见?” 廖勇元点着二弟名字问,廖勇进不好意思笑笑,搁下碗筷,答道:“作为媒体人,有些言论不便发表,不过既然大哥点名,我就说两句,权当茶余饭后谈资嘛。”

“我的看法与大哥、三弟稍有不同,中央政府是否迁都我个人认为无关紧要,重要的是百姓安危谁来负责?我们廖家有足够经济实力,搬到任何地方都可以生存,但其他人呢,他们有这个能力吗?” 廖勇进侃侃而谈,在座所有人都望着他,充满期待。

“中山先生创立同盟会、国民党以来,以‘民族、民权、民生’为革命宗旨,其精髓就在于‘民生’,民众得不到生存何谈‘民族、民权’?” 廖勇进刚说完廖父阻止道:“进儿,莫谈国事!谨防隔墙有耳,给咱家惹来祸端!” 廖勇进本来想继续说下去,见父亲阻拦,也就闭口不言了。

一家人不再讨论,默默把饭吃完,两个双胞胎兄弟回到老二廖勇进卧室。廖勇进了解弟弟秉性,知道他爱喝红酒,特意买了一瓶法国威士忌,倒了两杯,对廖勇浩说:“三弟,你尝尝,看味道咋样?” 廖勇浩端起酒杯,先看后闻再品,姿势老练,尔后咂咂舌,问道:“不错,是法国波尔多产的地道红酒,不便宜吧?”“是啊,花掉我两个月薪水呢!” 廖勇进笑着回答。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的战友我的妻 (00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