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四百五十二章

作品: 我的战友我的妻 |作者:蜀中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9-11 13:35|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00txs.com)

赵蕴华和何蜀熙性情截然相反,一个是急性子,另一个是慢性子,赵蕴华做事风风火火雷厉风行,何蜀熙则慢条斯理不疾不徐。具体落实到募捐这件事上便是两种状态:赵蕴华三天两头往妇救会跑,向别人请教;何蜀熙工作之余忙里偷闲收集有关资料,研究募捐办法。

赵蕴华和何蜀熙都没有因为嫁入范府而赋闲在家,像她们这种职业女性在四十几房姨太太中并不少见,还有教师、护士、银行职员等,以前怎么过还是怎么过。

由于职业的关系,赵蕴华接触了不少上流社会人士,并不局限于重庆,还有西南及南京方面许多政要,为募捐提供了绝佳舞台。何蜀熙也有自己的门路,《新民报》拥有众多中下层读者,以工人和手工业者为主,可以发动起来为抗战出力。

赵蕴华和何蜀熙与其他姨太太保持着良好交往,关键时候也派上用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出谋划策,帮助她俩完成这项任务。

经过一番筹划,首先确定两场募捐活动:一场是以山城上流社会为主体的化妆舞会(亦称假面舞会),另一场是以劳苦大众为对象的大型义演活动。前者由《重庆日报》主办,后者由《新民晚报》发起,负责人分别是赵蕴华和何蜀熙。

对两位姨太太的义举范绍增自然双手赞成,当即表示全力支持,要求范家全体参与,不能扯后腿。募捐活动前期需要启动经费,范绍增慷慨解囊,拿出五百大洋,租下位于山城黄金地段的“夜上海歌舞厅”和“民生大剧院”,用于舞会和义演。

为了营造社会舆论,两家报纸均在头版头条刊登了募捐活动广告,连续三天,创造了重庆报刊前所未有的历史,轰动一时,很快传为佳话。

上流社会的人都讲排场面子,范绍增亲自撰写了请柬,让姨太太倾巢出动,登门相邀。这些请柬已经全部遗失,据参与者回忆,此柬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完全是范氏风格。

请柬大意如下:

尊敬的××先生(女士):

客气话就不多说了,免得耽误大家时间!

当前时局就像那和尚脑壳上的虱子——明摆着,小日本快占领大半个中国,我们如果再不抵抗,他们就打到家门口了!有人可能想当汉奸走狗,我范哈尔可不愿意,亡国奴的日子难过得很!

想当汉奸走狗的人毕竟是少数,我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都不想被日本鬼子欺负。不想又该怎么办?唯一办法只有跟他们拼命,把小日本赶出去,滚回老家!

蒋委员长号召我们:全民抗战,有钱出钱有粮出粮,不在多少,在乎心意。

特此邀请阁下给范某个面子,于民国××年×月×日晚八点光临夜上海歌舞厅,欢迎携先生(夫人)参与,不胜荣幸!

范绍增

敬上

民国××年×月×日

范绍增只读过私塾,肚子里没啥墨水,因此请柬都由赵蕴华和何蜀熙代劳。出于礼貌,落款人名字由范绍增本人亲自书写,那三个字说好听点是龙飞凤舞,说难听点是泥巴地上的狗爪印,有好难看就有好难看。

据说收到请柬之人莫不捧腹大笑,开心之余皆认真准备欣然前往。

募捐义演采用持票免费入场方式,《新民晚报》事先在人流集中的闹市区宣传,有针对性的发放门票,基本上是做苦力的民众和小商贩。那些地痞流氓听说要捐钱也不感兴趣,所以参加募捐义演的都是劳苦大众。

自抗战爆发以来,山城还从未有过如此大规模的募捐活动,不仅新闻媒体关注,也引起官方注意。相关机构组织唯恐被民众指责不作为,争先恐后找到范绍增,要求提供帮助。这正中范绍增下怀,趁机伸手索要钱财物资,在募捐还未开始之前便颇有斩获,得到一笔价值不菲的战略物资。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的战友我的妻 (00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