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五百四十二章

作品: 我的战友我的妻 |作者:蜀中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9-11 13:35|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00txs.com)

世人都瞧不起乞丐,殊不知干这一行也有好处,俗话说:蛇有蛇路,鼠有鼠道,各行有各行的门道,乞丐亦如此。这一行擅长之处便是消息灵通,社会上的事情他们最先知道也最清楚,可以说天生长了一副狗鼻子。

当铺不敢收“老烟枪”的藏画,说明这幅画确实是真品,价值不菲,只有那些腰缠万贯的古董商才会收购。乞丐能力不容小觑,不到半天功夫,已经打听到几个颇有实力的买家,其中一个是傅二爷。

傅二爷不是四川人,据说来自北平,身份不祥。“七七卢沟桥事变”前两年便预感到时局会发生重大变化,当即变卖家产,举家南迁,到了重庆。后来的局势证明傅二爷确实高瞻远瞩,拿着大笔钱财远离战火,日子过得悠哉乐哉。

傅二爷喜好收藏,是重庆古董鉴定委员会常任理事长,只要他鉴定过的古玩玉器琴棋书画,都能卖个好价钱,但是鉴定费也不低,一般人给不起。乞丐组织找傅二爷,并非想鉴定真伪,而是希望他能够收购,把古画变现。

乞丐小头目找到傅二爷时他正在鉴赏一幅字,卖家言之凿凿称它是王羲之真迹,要价五千大洋。买家问过不少专家,都说是真品,五千块可不是小数目,买家十分踌躇,最终决定花高价请傅二爷鉴定,无论真伪鉴定费一分不少。

傅二爷鉴宝有三样“法器”:老花镜、放大镜和绣花针。老年人戴老花镜自不用讲,放大镜和绣花针有什么用途呢?——但凡古董都有瑕疵,完美无缺的物件并不存在。制作时留下的瑕疵和后人故意做出来的瑕疵有很大区别,外行看不出来,内行却洞若观火,但必须借助于放大镜。

绣花针则是帮助鉴宝者找寻垢渍,也即是藏于古董隐蔽处的脏物。过于洁净反而证明是赝品,尤其是年代久远的古玩,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垢渍。

傅二爷望着这群乞丐,又好气又好笑,心里暗想:这些家伙不知从哪儿抢来些宝物?能不能给得起鉴定费还难说!想到这儿把手伸出去摊开,说道:“先交费再鉴定!”“二爷,咱们不是找您鉴定的,您家大业大,又是行家,高抬贵手,把这幅画买了吧!”小头目哀求道。

“说得轻巧吃根灯草!你们算老几,一帮龟儿子,估倒老子买嗦?”傅二爷一股怒气冲上头顶,大喝道。小头目怕惹恼傅二爷,忙赔笑道:“二爷息怒!小人没有那个意思,这样吧,您过目瞧瞧,鉴定费先赊着,您决定买下来就从里面扣除,咋样?”

傅二爷虽说在收藏界德高望重,却也不敢得罪这些叫花子,沉吟半晌,把手一伸,说道:“拿来嘛,看看可以,买不买另说。”

小头目双手递上古画,傅二爷接过来走到书桌旁,展开细观。这是一幅山水画,视野平远旷阔,笔法简练,气象萧疏,惜墨如金,属于典型的“蟹爪”画法。

傅二爷倒吸一口凉气——这不是号称“北宋三杰”之首的李成亲笔么?李成传世作品稀寥,可以证实存在的仅有《读碑窠石图》《寒林平野图》《晴峦萧寺图》《茂林远岫图》等,赝品倒不少,有些画作足可以假乱真。

为了进一步验证真假,傅二爷拿起桌上的放大镜再次反复观摩。看了墨迹又看拓印,看了拓印又看落款,最后手执绣花针去掏画轴边缘,把一帮乞丐看得目瞪口呆。

“你们打算卖多少钱?”好半天傅二爷才抬起头,眯着眼问道。“我们也不懂,您老看着办嘛!”小头目媚笑着回答。“这样吧,我看你们也不是这幅画的主人,我先替他保管,哪时候有钱了哪时候来赎,我不会多收一个铜板!”傅二爷说完转身走进里屋,片刻后出来,手里捏着一张银票,对小头目说:“拿去吧,不会让你们吃亏的!”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的战友我的妻 (00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