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五百八十七章

作品: 我的战友我的妻 |作者:蜀中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9-11 13:35|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00txs.com)

在座的十几名探长情况不一,有的头脑灵活,私下炒黄金做期货生意,早已家财万贯,一旦日军突破国军防线立即撤离上海;有的与青帮勾结,帮助他们贩卖军火、鸦片、药品等违禁物品,以及棉纱、洋布、私盐等紧俏物资,赚得盆满钵满。这种人不怕打仗,专门发国难财,但子弹不长眼,保命要紧,也在等待日军大举进攻的那一刻。

还有的探长安分守己,老老实实本本分分,拿薪水吃饭,只能算小康。这种人如同戏台下的观众,打仗与他们无关,日本人攻入上海便逃命,攻不进来还继续当警察。

毕未名属于最后一种类型,当然,状况比他们好得多,因为薪水高,年终花红也不少。逢年过节还有人私下送红包、礼物之类好处,感谢他帮忙提前释放案犯或者替犯人说情,减免刑期,总的来说,在上海滩算得上中产阶层。正因为如此,对总探长这把宝座觊觎已久的人不在少数,以毕未名的经济实力去香港或新加坡定居易如反掌,然而这一走还能不能回来,回来还能否官复原职,不确定因素太多,所以毕未名不能走也不敢走。

“好啦,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开会嘛总得有个开会的样子!” 毕未名轻轻拍着会议桌,扫视了一遍参会人员,有气无力说道。大家都心照不宣,说不定今天坐在这儿明天就离开了,毕竟共事多年的兄弟,毕未名不想撕破脸皮。

探长们收起指甲刀,放下茶杯,停止交谈,睁开眼睛,勉强坐正身子,把眼光投向总探长,他们想法和毕未名一样,人都要面子,这点面子总要给的。

毕未名揉揉脸皮,使劲眨动双眼,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正常一点,整理半晌后清清喉咙,提高音调,说道:“在座的各位都是老人了,不需要我提示嘛,把本周所辖区域内重大案件拿出来,大伙儿帮着分析分析,集思广益,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嘛!”

既然总探长发话,各区探长不敢不从,按照区域人口总量,由大到小,由近及远,探长们开始轮流发言。

首先发言的是负责法租界核心区域治安的李探长,每次开会总是他第一个,当仁不让。李探长属于第二种类型,和青帮打得火热,这片区域是上海最热闹的地方,也是中外名流达官显贵云集的场所,百货公司、电影院、茶楼酒肆,应有尽有。财富聚集之处往往蕴藏着巨大商机,精明的江浙商人早发现这块宝地,因此这儿又被视为江浙商客第二故乡。

李探长的发言还是老一套,缺乏新意,甚至带有敷衍成分,毕未名龇着牙齿,至始至终没说一句话。一方面由于头痛得厉害,另一方面不屑一顾,这种和尚念经似的案情分析不如不说。

接下来是紧挨着李探长负责区域的另外几块地方,也是繁华地带,发言内容和李探长如出一辙,都是鸡毛蒜皮的小案子,不值一提。毕未名头痛得更加厉害,心里不禁念叨起来:不能硬撑了,赶紧回办公室吃药去!

眼看到会人员发言即将结束,毕未名急不可耐,正要挥手下令散会,倒数第二个区域的探长忽然站起来高声说道:“报告总探长,我这里有重大案情要向您汇报!” 毕未名像打了一针强心剂,立刻抬起头,质问道:“什么情况,快说!”

这位探长姓牛名得胜,人如其名,耿直豪爽,加入警局以前是苏州保安团一名排长,枪法如神。牛探长目不斜视身躯笔直,仍旧保持着军人的作风。面对总探长质问大声回答:“报告总探长:我们这儿近日发现有可疑人员在频繁活动,四处打听国军军官住址,我怀疑是日谍所为。”

牛探长负责区域在法租界边沿,与日租界和美租界接壤,是个“三不管”地区。名义上属于法租界,其实三个租界都可以管辖,也可以都不管,所以被称为“三不管”。这种区域几个租界都有,就看警察的责任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人责怪,尽职尽责也没人夸奖。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的战友我的妻 (00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