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六百四十八章

作品: 我的战友我的妻 |作者:蜀中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9-11 13:35|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00txs.com)

秦香兰大病初愈,身体还十分虚弱,发完电报后大汗淋漓,硬撑着聚集精神,开始监听日军电波。医院处于前线阵地与日占区核心区域中间地带,上海派遣军各师团环伺周围,通讯往来频繁,电波犹如一张渔网,密密匝匝,扯不断理还乱,监听难度极大。

多年练就的本事这时上派用场,秦香兰此刻化身为老渔民,面对乱网果断出手,抛开无关紧要的信息,专门捕捉那些有用情报。此时时间不再是抽象的符号,看得见摸得着,它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秦香兰:还有六分二十八秒、六分十秒、五分四十秒……滴滴哒哒的读秒声响彻耳畔,秦香兰几乎要崩溃了!

齐三和跟到苏州河边,不见特战队踪影,也联系不上秦香兰,只得掉头返回大本营。英雄没有用武之地,齐三和异常郁闷,早知如此就不该来,留在武汉有什么不好?每天无所事事,齐三和只能与参谋部几个参谋厮混在一块儿,看他们忙里忙外,心里酸溜溜的。

这天上午齐三和又泡在参谋部混时间,翻阅近期战报,一杯接一杯喝美国人援助的免费咖啡,无人理睬也无人干预。高参谋长和两个参谋围着沙盘讨论得热火朝天,这时门帘被掀开,机要科一名女士官急匆匆走进来,把一封电报交给高参谋长。

高参谋长看过电报,对齐三和大声喊道:“齐站长,你过来看看,这封电报是不是你们军统精英的杰作?”齐三和一怔,战场上竟然会出现军统特工踪迹?有没有搞错?他放下咖啡,慢吞吞走过去,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说道:“高参谋长,不要开玩笑了,咱们军统手没那么长,敢伸到前线去!”

“你自己看嘛,刚才我特意问过,这种发报手法不属于任何一支国军,只有你们军统或中统才会使用。”高参谋长把电报递给齐三和,齐三和瞥了一眼便确定:电报系秦香兰所为,因为署名为“兰”的人只能是秦香兰。

在谍报界有一条不成文约定:发报者能不署名尽量不署名,实在不可避免就用化名或代号,像秦香兰这样,哪怕只用了一个真名,也是大忌讳。对手可以根据这个名字顺藤摸瓜,像嗅到猎物体味的猎犬,紧追不放。所谓艺高人胆大,秦香兰自持技艺高超,不把行业规则放在眼里,让齐三和着实替她担心。

电报内容涉及日军海陆配合作战策略,高参谋长不敢耽搁,立即前往司令部,向第三战区最高军事长官——淞沪战场前敌指挥官陈诚汇报此事。自淞沪战役开战以来,中国军方一直处于被动挨打局面,对日军布防一无所知,这封电报恰如及时雨,解了燃眉之急。陈诚司令长官如获至宝,及时调整战略部署,不仅有效阻击日军进攻,而且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国军无谓牺牲,秦香兰功不可没。

秦香兰可用的时间已经不多,经过反复遴选过滤,发现几条信息,但利用价值都不大,看来要铩羽而归了。突然,一道闪电划过天宇——左手五指不由自主颤抖起来,她无意中监听到一条高度机密的情报,是日军统帅部发给上海派遣军总部的指令。

这条指令彻底扭转了淞沪会战两军胶着局面,日军从此由相持对立转为全面强攻,加速了中国军队的溃败。指令分为三个层面:第一,日本统帅部决定将战略重点转向华中、华东,不日将成立华中方面军。第二,日军统帅部下令从华北和国内抽调第6、第18、第114师团以及国崎支队(第5师团第9旅团)、独立山炮第2团、野战重炮第6旅、第1、第2后备步兵团等部队共约12万人,组成第10军,由柳川平助中将担任司令官,准备实施登陆作战。第三,日军统帅部命令将华北的中岛今朝吾第16师团转隶上海派遣军序列。

一旦命令执行到位,淞沪前线日军兵力将增至27万人,包括陆军9个师团、两个旅团、海军第3和第4舰队主力及空军力量。与之相抗衡的国军总兵力虽然达到75个师、70余万人,双方兵力对比为3:1,表面上国军仍然占据优势,实际上悬殊巨大,这一点中日两国政府高层都很清楚。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的战友我的妻 (00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