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七百五十七章

作品: 我的战友我的妻 |作者:蜀中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9-11 13:35|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00txs.com)

见大家都在凝神倾听,司令员接着说道:“其实我们根本不用强攻,轻武器在这种环境下发挥不了作用,还是要采取强硬措施,不打则已,要打就把他们彻底打垮!”既然司令员下了决心,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会议室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很快拟订出具体作战方案。

8月22日,一野第1兵团进占临夏,马步芳部骑兵大部分溃散。兰州守军右翼和后方遭受威胁,马步芳急调兰州黄河北岸的骑兵第8、第14师回防西宁。24日,马步芳乘专机到西宁督战。

第2、第19兵团经过充分准备后,于25日拂晓对兰州守军再次发起进攻。经过连续攻坚,反复争夺,激战至黄昏,攻占南山主要阵地。守军伤亡惨重,防御动摇,向兰州城区溃退。

第二次攻坚战与第一次截然不同,解放军改变战术,采取火炮压制性强射,各部分散突击的策略。从南山最薄弱的两翼插入,中间地带佯攻,吸引敌人火力,事实证明这种战术切合该阵地特点,可以有效打击敌人,减少我军伤亡。

8月25日,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攻坚战在拂晓打响。一野第2、第19兵团出动9个主力团共计一万余人向南山高地发起猛攻,上百门火炮发出怒吼,一枚枚炮弹呼啸着飞向敌方阵地,以摧枯拉朽之势将马家军修筑的工事彻底摧毁。紧接着解放大军如滔滔江水,扑向南山高地。

马家军故技重施,几十挺重机枪一齐开火,子弹狂风暴雨一般向坡下倾泻过去,不少解放军战士当即中弹身亡。马家军守卫阵地的官兵以为解放军又会像上回那样撤离战场,得意忘形,击掌欢庆,压根没想到阎罗王已经悄悄逼近,小命难保。

负责从阵地两翼迂回包抄的部队都是尖子中的尖子,射击、格斗、攀援、爆破样样拿手,体能更是百里挑一。他们大多来自深山野岭,自幼跋山涉水,悬崖峭壁在眼里如履平地,根本不用绳索,双手便可攀登上去。在正面佯攻部队掩护下,两侧队伍悄然突进,不大一会儿已经攀上山崖,将守军团团包围。

迂回突击历来是革命队伍的长项,从红军开始,到八路军、新四军,再到解放军,每打必胜,这次也不例外。南山高地守军人数并不少,却懵然不知,被打个措手不及,除少数顽固分子被剿灭外,其余大部均缴械投降,南山攻坚战顺利结束。

第3军部分主力于26日凌晨攻占兰州城西关,抢占黄河铁桥,截断守军退路,与城内守军展开激烈巷战,其他各军也相继攻入城区。古城兰州枪炮声此起彼伏,打破了千年宁静,这种喧嚣是必然过程,预示着黑暗即将过去,光明普照大地的日子不远了。

战争期间最艰苦的战役莫过于城区巷战,抗日时期敌我双方经历过无数战斗,以巷战最为惨烈,每一座城池都留下累累尸骨,是人类战争史上令人发指的行径。古城兰州已经有数百年未曾经历战火,玉门关外西域之地一片安宁,如今横遭涂炭,浴火重生,备受煎熬。

亲身参加过战役的解放军官兵事后仍然心有余悸,马家军凶悍狠毒远超想象,几乎不用枪支,全部使用马刀,躲在阴暗角落,冷不丁蹿出来捅你一刀。在这种情况下,解放军猝不及防,损失惨重,都是刀伤,而且一刀致命,很少生还。

西北野战军历史上还从未发生过这种事情,伤亡报告立刻引起司令部高度重视,连夜召开紧急会议。会后专门从第3军各师团抽调精干战士,组成“刺刀团”,下辖三个营,分别阻击城南、城北、城中三个方向的敌军。何为“刺刀团”?顾名思义就是由拼刺出色的战士组成的临时作战小组,专门对付马家军马刀。

马家军的马刀厉害绝非一日之功,本来回回善于马上骑射,与其他游牧民族一样,尤其擅长马术,马刀劈砍更不在话下。针对解放军大多来自北方平原的特点,马步芳还特别加强训练,强化了马下劈砍功夫,一对一厮杀,招招致命,如此看来解放军在兰州遇阻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的战友我的妻 (00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