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罗马人创建了伦敦城

作品: 西行随笔 |作者:王学文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10-16 06:48|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00txs.com)

英国篇

千年古都——伦敦

英国首都伦敦,是英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与上海、纽约、巴黎齐名的世界十大都会之一。它位于英格兰东南部,横跨泰晤士河下游两岸,距河口88公里,乘轻型轮船沿河而上可以直达伦敦。伦敦东南面的多佛尔海峡,是大不列颠与欧洲大陆相隔最狭窄的海域,为英国通向欧亚大陆的捷径,现在有53公里的海底隧道相通,汽车、火车皆可直达法国。

伦敦城始建于公元43年,迄今已有1900余年的历史。公元43年,罗马大军在克劳狄大帝的率领下,一边进行征服不列颠的战争,一边在泰晤士河边创建了伦迪尼姆港。罗马人还修建了第一座伦敦桥,以连接东南部港埠和当时的首都卡姆罗敦诺姆。公元61年,卡姆罗敦诺姆遭受大火被焚,罗马人弃旧图新便以伦迪尼姆港为新首都,这便是伦敦建城之滥觞。

及至罗马人完全占领英格兰之后,为了防止英格兰人的反抗,同时也为了防止北方苏格兰人的侵扰,他们采取了与秦王朝同样的防御手段,不仅在英格兰北部修筑了一条长约118公里的长城,史称“哈德良长城”,而且在泰晤士河北岸修筑了一座伦敦城。这是罗马人征服并统治英格兰时留下的历史见证。

黄金水道泰晤士河是伦敦的生命线,罗马时期的伦敦,充分运用泰晤士河作为交通运输的动脉和军事防御的天然屏障,在河的北岸,逐步修建了颇具规模的港口码头和军事要塞。罗马人撤离之后,伦敦继续得到发展。11世纪,忏悔者爱德华在泰晤士河边的沼泽地——威斯敏斯特区,动工兴建了规模宏大的新宫,于是第二个伦敦城区诞生了。征服者威廉一世在这块“新开发区”大兴土木,逐步使其成为政治、宗教中心。以后历代君王又沿泰晤士河向格林威治修筑了成片的建筑物。到了都铎王朝,水上运输进一步发展,河上船只来往穿梭,各国商船军舰进出频繁,伦敦也成为一座国际港口。这时财富如同泰晤士河之河水,源源不断流入伦敦。伊丽莎白一世时代及其以后,伦敦成为“日不落帝国”的首都。到1700年,伦敦工业发达、商贸繁荣、金融活跃、人口密集,人数达60余万之众,是西欧发展最快、人口最多的城市,并且成为世界最大的海港和国际贸易中心。后来随着帝国的扩张、财富的积聚、人口的增加,伦敦城也不断扩大,市区逐渐向西边和北边延伸,19世纪又转向南边和东边的码头区发展。20世纪的一百年间,城市面积扩大了近5倍,30年代,人口最多时已达到千万以上。

伦敦市由内伦敦、外伦敦和伦敦城三大块构成。伦敦城内的12个市区称内伦敦,以外的20个市区称外伦敦。伦敦城加上内、外伦敦,合称大伦敦市。西伦敦是王宫、议会、政府各部门的所在地,也是大商店、剧院、高级住宅最集中的区域;东伦敦和南区是工商业区和住宅区;伦敦桥以下至河口为港口区,船坞、码头、工厂、仓库林立。伦敦城仅2.7平方公里,而大伦敦市面积则达1610平方公里,人口800余万,除英国人外,尚有近30%多的居民来自*,其中包括二次大战结束后,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加勒比海的移民;有为躲避社会动荡而来自意大利、塞浦路斯、肯尼亚和乌干达的移民;还有为逃避政治或宗教迫害而来自苏联以及东欧其他国家的移民,仅犹太人就多达30万之众。漫步伦敦的某些街区,不仅肤色各异,服饰五花八门,语言更是南腔北调。尽管英语是主导语言,但据介绍,目前,使用语种包括克尔特语、乌尔都语、旁遮普语、孟加拉语、突厥语、西班牙语或汉语达数十种之多,以至于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多种文化交汇、融合的文化现象。

政府明令保护建筑17000余座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旅游胜地的伦敦,保持着浓重的历史色彩,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王宫豪宅、精美建筑遍布大街小巷。像我们这些来自遥远东方的游客,漫步伦敦街头,左顾右盼,目不暇接,面对鳞次栉比的精美建筑,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雕塑,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大开眼界,无不被这无与伦比的建筑艺术所震撼!无不被这厚重、博大、深邃的历史文化所折服!

伦敦有着自中世纪以来不同时期、风格各异的建筑物。既有罗马式建筑,也有哥特式建筑,还有维多利亚和巴洛可风格的建筑。高层建筑主要集中在金融区,其他地方凤毛麟角,大多是六层以下建筑。所有古建筑一般都保持原状,极少改造雕饰,但这些建筑又大都是精美典雅之作。既可以看到高大宏伟、神秘莫测的宗教建筑圣保罗大教堂、西敏寺,大气磅礴具有王者风范的议会大厦;还可一睹古朴沧桑、延绵千年的伦敦塔,气势恢宏、构架新潮的千年穹顶;更有金碧辉煌、流光溢金的白金汉宫、汉普顿宫、格林威治宫和贵族豪宅;婉约清纯婀娜多姿的广场、公园和绿地……在伦敦仅受到政府明令保护的各类建筑就多达17000余座,这是多么丰富多么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除此之外,尚有众多民间组织义务承担起国家古迹和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保护古建筑多达数10万处。

大伦敦发祥地——伦敦城,面积只有2.7平方公里,但这座袖珍古城至今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在回环曲折的街道两旁,密密匝匝皆是英国乃至世界5000余家银行、*所、投资公司、保险公司和争雄斗奇的金融大厦。2001年,在欧洲各大城市国内生产总值排名中,雄居榜首的伦敦,国内生产总值达2550亿欧元(约合22802亿元人民币)。其中,伦敦各大银行和其他金融部门所创造的增加值,就占到伦敦国内生产总值的38%,而同期伦敦的制造业仅占10.4%。古老的伦敦不仅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而且在世界外汇市场、黄金市场、证券市场、保险市场、商品市场中也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为伦敦成为全球最繁荣的大城市做出了极其卓越的贡献。

伦敦城有1700余处公园绿地

其实,伦敦并非立体建筑的排列组合,也并非处处都是喧嚣的闹市。分布在全市大大小小1700余处各式公园绿地,占地总面积近180平方公里。这些公园绿地闹中取静,美化环境,直把伦敦城装扮得绿树成荫,生机盎然。这些公园绿地有的是城市建设刻意规划建设的,有的是不同时代的王公贵族为了狩猎方便,运用特权把城郊大片土地圈起来,作为狩猎场或牧场,后来有些虽被开发商征用开发,但凡保留下来的地方,则变成了皇家园林或公园绿地。

位于西区的海德公园,是伦敦最大的公园,占地面积达3858亩。大片参天绿树如同浩瀚林海,茸茸绿地好似坦荡草原,争芳斗艳的各种花卉就像争宠取悦的后宫嫔妃。徜徉在海德公园,给人以远离尘世的感觉。公园中间有一湖泊,一汪碧水既可荡舟,亦可游泳。几只水鸭悠闲自得,捕鱼戏水旁若无人,湖畔辟有专供跑马用的跑马道,黄沙铺地、潮湿柔软。在公园东北角还设置了一个“自由论坛”,任何人皆可粉墨登台,发表一通言论。有些人担挑背负,摆开架势声嘶力竭地向游人大声疾呼;有的人手持《圣经》,虔诚地传教布道;有的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议论时政之利弊;有的人独创奇谈怪论甚至诉苦骂人。总之,不拘形式,各行其是,但大多是姑妄言之,而听众是姑妄听之。即使是发表反政府言论,也赦其无罪。这大约就是西方社会所标榜的“言论自由”吧。

来到海德公园,不能不忆起水晶宫。1851年,英国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艾伯特亲王亲自策划筹办,不惜耗用45000吨钢材,30万块玻璃,在海德公园建成一座长达1700英尺,高100英尺的“水晶宫”。在这座水晶宫里,陈列了维多利亚女王通过外交途径,邀请来的10多个发达国家的展品,展览持续160余天,吸引了世界各地630余万人次旅游参观,盛况空前。只可惜水晶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炸毁,后人无法一睹其芳容。

紧邻海德公园的是肯辛顿公园,这座公园林木茂密,百花竞放,曲径通幽,景色宜人。其周围是以肯辛顿宫为代表的豪华建筑,在南侧建有娇小玲珑的艾伯特纪念馆。它的对面是维多利亚时期建造的哥特式的椭圆形建筑——艾伯特皇家音乐厅。这座高达135英尺,有着7000多个座位的音乐厅里,不仅有许多杰出的雕刻艺术品,更有一架巨大的管风琴,它有9000个发音管,其音色十分优美悦耳。在这样精美绝伦的艺术殿堂,能来参加一年一度的音乐节,或听听音乐会,才能充分体味出如同音乐厅外壁上横带装饰所蕴含的意义——“艺术的胜利”。

在伦敦公园家族中,圣詹姆斯公园最具个性魅力。它位于白金汉宫和马队阅兵场之间,与白金汉宫、林荫大道、海军凯旋门交相辉映。春尽夏至,百年古树焕发了生机,嫩叶舒展,浓荫匝地,清凉宜人;修剪过的草坪,随地势高低起伏,青翠柔软;花坛中的郁金香竞相开放,红的娇艳,黄的华贵,兰的清纯,白的圣洁……五颜六色,娇美动人,直逗得游人如恋花彩蝶,流连忘返,纷纷拿出相机拍照留影。公园中间的湖泊如同一把一头大、一头小的啤酒瓶启子,两头有大小两座鸭岛,岛上丝丝垂柳婀娜飘逸,无花果树*,悬铃木绿树婆娑。一群群不知名的小鸟栖息岛上,用嘴啄着身上漂亮的羽毛。湖中几只雍容华贵的白天鹅,举着高傲的头审视着靓男倩女,偶尔扑腾几下翅膀,拍皱一池春水,层层涟漪推向岸边。

在英国几乎所有的公园都24小时对游人开放,一律不收门票,即使有些王室花园也不例外。占地540余亩的圣詹姆斯公园,原是英王亨利八世的御花园,为适应大众游览消遣的需求,查理二世首开先河,开放了圣詹姆斯公园。每当春暖花开,阳气上升,伦敦市民纷纷走出户外,来到公园,或游春踏青,或休憩野餐,尽情享受温暖阳光和新鲜空气,那份舒畅、那份惬意,简直是神仙过的日子。为此,有些人也不忘回报社会,主动到公园做一些义务工作。

交通发达 秩序良好

伦敦2.5万条街道纵横交错,但少有“井”字布局,许多街道以公园、广场,或某一建筑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布局。街道大多较窄,且不太顺直,即使是在人口暴涨、汽车激增的今天,伦敦市政当局也并未刻意求宽求直对街道大动手术。很多英国人喜欢旧房子,很多住宅乃至大型建筑已有几百年、上千年的历史。老房子的内部装修可以随时变化而求新,但外部构造是不能改变的。相反,他们尽一切努力保持伦敦城市的古朴、自然,甚至略带沧桑的古都风貌,这正是伦敦的独特魅力之所在。在伦敦只有牛津街、白厅街、骑士街、唐人街等少数街道人流如潮,繁华热闹,其他街道一般游人极少,只有滚滚车流。

英国是一个典型的福利国家,工薪阶层收入颇高,公务人员平均年薪可达5万英镑(约合60万元人民币),律师、医生等职业收入更高。社会保障、福利良好,富裕优越的生活,使英国人养成了养车玩车的嗜好,家庭小汽车如同中国的自行车一样十分普及。有些家庭拥有两辆以上,即使是一人一车,一人两车的家庭也不鲜见。英国人不像美国人追求宽大新潮,而喜欢“娇小”,许多人选择的是一头平,体积小,耗油低,操纵灵活,占用空间小,经济实惠的车型。节假日工作之余,驾上心爱的宝马良驹,一家人带上宠物上山下乡,到野外、海滨兜兜风,感受一下大自然,度度周末,享受天伦之乐,其乐融融。

伦敦车多路窄,但道路畅通,极少堵车。首尾相衔的汽车,一律靠左,不疾不徐,鱼贯而行,既无乱挤乱撞乱超车者,更无人车争道的现象,交通秩序井然有序。据观察,所有这些完全是缘于国民的良好社会公德,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以及驾驶人员娴熟的驾车技术,充分体现了英国社会的文明程度。

英国人玩的另一种车,是自行车。在英国城乡偶尔有人骑自行车,但那绝不是为了代步,而是有人作为娱乐或健身器具。尤其是有些老年人经常蹬蹬车,到乡间或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舒舒筋骨,锻炼一下身体,以期延年益寿罢了。据传,世界级文学巨匠萧伯纳(1856~1950)年逾90岁,鹤发童颜,精神矍铄,伏案立著,新作源源不断。他除了散步外,就是骑自行车。英国不少人知道他说过的一句戏言:“自行车是我最亲善的情人。”每外出采访,体验生活,总是骑那辆大力士自行车。他在一篇《我爱》的散文中写道:“我是用双足蹬出了年轻,蹬出了灵感,蹬出了健康。”大约是受此影响的缘故,至今,自行车的故乡(自行车由英国人发明),一些英国人偏爱自行车的遗风犹存。

伦敦的交通十分发达,它是英国的铁路中心,公路网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港口和航运中心之一。伦敦有希思罗、盖特威克、斯坦斯特德三大机场,年运送旅客1亿多人次,其中欧洲客运量最大的国际机场——希思罗机场就坐落在伦敦西部,每年通过这个机场进出伦敦的旅客就达6000万人次,这个机场平均每三分钟就有一架飞机起降。伦敦便捷发达的交通、良好安定的社会秩序,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世界各地众多的旅游者,每年到这里游览观光的人达到3000余万,旅游业为英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雾都伦敦已成历史

伦敦,曾因狄更斯的一部小说《雾都孤儿》,成为尽人皆知的雾都。据有关资料记载,20世纪60年代以前,除了夏季之外,伦敦极难见到朗朗乾坤,炎炎赤日。每当夜幕降临,整个伦敦便被淹没在混混沌沌的烟雾之中,迷迷茫茫令人窒息。街头路灯昏暗得像一串串茧火虫,模模糊糊,能见度不足20米。

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一百年间,伦敦多次发生烟雾致死人命的严重事件,尤以1952年12月5日的伦敦毒雾为甚。这天清晨,尽管雄鸡三唱,但金色阳光并未随着晨钟洒向伦敦。只见阴霾四起,迷迷蒙蒙,滚滚烟尘混合着刺鼻的二氧化硫向伦敦袭来。渐渐地浓雾变成酸雾、毒雾,越聚集越浓重,市民胸闷气促咳嗽不止。大雾持续四天不散,全市交通停顿,生产受挫,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先后有4000多人被毒雾夺去了宝贵的生命。此后数月,惊魂未定的伦敦人,先后又送走了8000余名亲人。由于城市环境污染而引发的罕见的伦敦毒雾事件,让伦敦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痛定思痛,这场震惊世界的毒雾事件,以血的教训唤醒了伦敦人的环保意识。为此,英国政府和人民进行了几十年锲而不舍的艰苦努力,终使伦敦把“雾都”的帽子抛到了大西洋。所以,我们先后于冬末春初和夏初两次去英国,在伦敦逗留的时间也不算短,但见朗朗乾坤,习习清风,红红骄阳,唯独没有见到滚滚烟尘、蒙蒙浓雾。据介绍,冬天的能见度已由过去的2.4公里,增加到现在的7公里,日照天数比1958年前增加了70%。曾经流落他乡的百余种小鸟,重新在伦敦天空自由飞翔,许多鱼儿在泰晤士河和其他湖泊快乐嬉戏,伦敦市民生活在一种山清水秀、花红柳绿、温馨祥和的环境中。

英国是一个高度法制化的国家,在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方面,英国政府首先运用的就是法律武器,国家适时制定颁布了《环保法》,确立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和措施,并千方百计确保这些政策和措施得以贯彻执行。为了有效控制烟尘排放,政府明令,凡是伦敦市区燃煤工厂,要么关闭,要么迁出市区;城市居民一律禁止烧煤;加强汽车尾气管制,汽车全部使用无铅汽油。1993年以来,新的环保立法,要求新生产的汽车,必须装置催化剂转换器,使汽车尾气排放量减少了75%以上,从而从根本上消除了污染源。

在伦敦乃至在英国的公共场所乱扔垃圾是一种违法行为,最高将处以2500英镑(约合3万元人民币)的罚款;在公共场所吸烟,处以1000英镑(约合1.2万元人民币)罚款。卫生部门为居民发放特制的垃圾分类箱,可回收则回收,变废为宝;不能回收利用的,也要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在伦敦,我们所到之处,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见不到白色污染,更见不到垃圾污物,所能见到的是百花烂漫、千树竞绿的景象。

古代英国森林密布,但是伴随大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大量森林遭到砍伐。到20世纪初叶,林木覆盖率由20%下降到了3.5%。其后果是水土流失,地力下降,自然灾害频繁。特别是泰晤士河两岸及伦敦周围林木被砍伐,是伦敦环境恶化的直接原因。当伦敦人认识到林木与环境、与人类的休戚关系之后,他们在控制工业污染的同时,采取的另一根本措施就是既保护好现有林木,又大力植树造林,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现在全国建有7个森林公园,提供约18万公顷森林供人们度假游览。他们把绿地建设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人财物的投入。伦敦市政当局为了扩大绿地面积,新扩建了许多公园,还在伦敦城周围营造了一条宽10公里的环城林带,栽花种草,禁止修建任何建设物。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半个世纪坚持不懈的努力,伦敦形成了良好的、完整的生态体系,环境质量大大提高。这才有了星罗植布的公园绿地,郁郁葱葱的树木花草,蓝天盘旋的珍禽益鸟,碧水畅游的肥鱼美虾,这也从根本上防止了伦敦毒雾的再次发生。

议会之母的象征——议会大厦

英国议会大厦是全世界最大的哥特式建筑,它坐落在伦敦的母亲河——泰晤士河边。这座人类建筑史上举世无双的瑰宝,无论是其气势恢宏的规模,还是巧夺天工的建筑艺术,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爱德华建造了威斯敏斯特宫

11世纪中叶,蜿蜒曲折的泰晤士河依然默默无闻地流过初具规模的伦敦,然后又悄无声息地注入大西洋的北海。泰晤士河两岸自然景色奇绝,却少人工雕饰,好似一个待字闺中的少女。处在中世纪的英国,万马齐喑,空气沉闷,政局不稳,人心浮动。尽管如此,有着与东方人“官修衙门客修店”同样理念的英格兰国王忏悔者爱德华一世,因其长久客居法国诺曼底,颇受欧洲大陆王宫建筑的影响,1040年登基后,他决定要建一座新的宫殿,一座占地面积大的修道院和一座适于王室埋葬用的修道院教堂。爱德华对泰晤士河两岸的无限风光十分迷恋,于是,他选中了泰晤士河由东转而向北左岸的威斯敏斯特地区。

爱德华坐镇行宫,亲自监督工程,首先拆去建于7世纪的破旧隐修院,破土兴建了一座超越前朝的宏大王宫——威斯敏斯特宫,一座造型为平面“十”字形的教堂——威斯敏斯特教堂(亦称西敏寺)。1065年12月28日,威斯敏斯特宫和威斯敏斯特教堂竣工大吉,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事隔八天,宏愿已了的爱德华带着一脸严肃忏悔的神情撒手去了天国。

1066年8月,觊觎英格兰神器已久的征服者威廉越过英吉利海峡,横刀立马侵占了整个英格兰,血腥镇压了哈罗德国王及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反抗,建立了较为强大的王权统治。之后,威廉一世与他的子孙们鸠占鹊巢,成了威斯敏斯特宫的新主人。直到亨利八世,在长达400多年的时间里,威斯敏斯特宫一直是英国国王在伦敦的主要王宫。1512年,这里发生了一场大火,王宫迁到怀特豪尔宫。至1547年,英王爱德华六世把威斯敏斯特宫拨给下院,成为议会议事堂,此即议会大厦前身。

维多利亚时代的杰作

1834年10月16日,祝融再次肆虐,熊熊烈火使国会议事堂化为灰烬。三年之后,英国进入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建设新国会大厦被提到议事日程,这也为建筑师施展才华提供了良机。在众多竞争者之中,查尔斯·巴里力挫群雄取得设计资格。自1840年起,英国投资300余万英镑,历时7年,终于在1847年建成了这座精美绝伦的议会大厦。作为当时大英帝国的最高建筑,成为议会之母的象征,它的宏伟与铺张,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强盛和气派。查尔斯·巴里也因其卓越贡献而受封为爵士。

议会大厦全部采用金黄色约克石建造。大厦南北长280米,共有1100个房间,近100座楼梯。在长约3000米的长廊里,共安放着300余尊雕像,这些雕像大多是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或圣徒。

在议会大厦的南面,是一座周长23米,高102米的维多利亚塔。该塔于1858年破土动工,历时2年,于1860年竣工。自1947年起,每份议会法案都在此存放一份副本。议会举行会议时,塔上就会有一面英国国旗随风飘动。

在议会大厦的北面,是以大本钟而闻名的钟楼,这座钟楼是伦敦的象征。如果议会在晚上开会,就会有一束巨大的灯光从高达97米的钟楼顶部照射下来。钟楼于1858年竣工,上面安装的硕大钟表是在伦敦塔的白礼拜堂铸造的,大钟的钟盘直径有7米,时针长2.75米,分针长4.27米,钟摆的重量达305公斤,大本钟全重达21吨。据介绍,有一年一名工人在钟上作业时,不慎失足差点从钟楼坠落,情急之下,他急忙抱住分针,这枚巨针居然带着这名工人依然正常运转,可谓大力神了。此钟虽然既大又笨,但十分精确,几乎与格林威治时间不差分秒。因此,大本钟与格林威治标准时间为世界时的依据。此钟之所以称“大本钟”,是得名于它的建造监督人本杰明。钟摆的摆动据说是依据韩德尔的咏叹调“我知道我的救世主活着”。

大厦落成后,议会于1852年首次进入其中开会。议会大厦南面的一半是上议院,北面的一半是下议院。维多利亚塔后面是内部装饰为红色的议员室,议员对各种提案进行审定、质疑、修改和补充。议员室通往中央室,右边是会见室,外人可以来此与他们的议会议员见面。或从外来客廊观看议会辩论。再往右是史蒂芬厅,议长的椅子在中央,执政党在其右面,反对党则在其左面。下议院开会时,在执政党和在野党的会场座位中间,用两根绳子隔出一段空间,议员们不得越雷池一步。之所以采取这种措施,据传,在很久以前,双方议员在激烈辩论时,唇枪舌剑争执不下,往往恼羞成怒以至剑拔弩张甚至拳脚相加。后来采取这一防范举措,相沿成习以至今日。

议会开会期间,下议院可以让人们入内旁听参观,观看开会场景,聆听议员演讲、辩论。因为下议院开会可以随意喝彩、喝倒彩、鼓掌或鼓倒掌,无论在何种情况下,议员们一般不急不恼,既充分表现了英国议员的绅士风度,也表现了议会的“民主”和“自由”。如果恰逢开会,又能身临会议参观也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只可惜我们去不逢时,无缘参观议会开会的场景,实乃憾事。

乘船游弋于泰晤士河上,透过薄雾眺望议会大厦,在水天之间的议会大厦,若隐若现缥缥缈缈,宛若一座梦幻般的海市蜃楼。风和日丽之时站在威斯敏斯特桥或河对岸观赏议会大厦,巍峨挺拔的维多利亚塔直刺云天,大本钟一如金刚雄峙岸边。整个大厦就像镶嵌在泰晤士河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一座座镀金的尖顶迎着耀眼的阳光,金碧辉煌。大厦正面布满了从征服者威廉一世到维多利亚女王历代君王的塑像,更给这座旷世巨制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议会制度的发源地

议会最早产生于13世纪的英国。它来源于英国封建等级会议,是由封建大会议演变而来的,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最早的代议制机构,并由英国创立而推广到世界上许多国家。

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国,继承了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的遗风,即9~11世纪“贤人会议”的传统,并逐步发展成王封的封建贵族“大会议”。到1215年6月15日,约翰王在刀光剑影下,被迫签署了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大宪章》,它划时代地确立了议会民主制的基本精神,体现或者宣告了一条崇高的宪法原则——王权有限、法律至上。其精神是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和骑士市民权利。在此后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宪法性质的《大宪章》“一直作为国王应遵守法律的象征而矗立着”,成为英国有限君主制传统的历史见证。

议会大厦

大会议作为合法斗争的工具,完成了向议会职能的转变,人们开始称大会议为“议会”,意即谈话、协商。1236年“议会”一词出现于官方文件。1265年召开的“西门会议”,成为英国议会制度的重要起点。1343年议会分裂成上下两院,上院由僧侣、贵族组成,称贵族院;下院由骑士和市民代表组成,称平民院或众议院。至此,英国议会制正式确立。到15世纪,英国议会才正式取得立法权。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议会权也随之不断扩大。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君主立宪政体初步确立。1689年,威廉三世以承认《权利法案》为前提而入主英国。1701年,英国又通过了《王位继承法》,实即《权利法案》的补充。以上两个法案确立了“议会至上”和“议会主权”的原则,使国王的权力转移到议会。议会遂成为最高权力机构,享有决定国家财政预算、王位继承等许多重大权力,为英国近代议会奠定了基础。直到19世纪20年代以后,近代资产阶级议会才算确立。

面对气势雄伟的议会大厦,我似乎穿越了时空隧道,目睹了多少年来,在大厦内演出的一幕幕精彩的、广为世人传扬的政治话剧。由此,我们不得不承认,如同英格兰民族在自然科学方面对人类做出过重大贡献一样,英格兰民族在社会科学方面依然对人类做出过杰出的贡献。而议会大厦就像一座历史的丰碑,永远屹立在泰晤士河边。

落日余晖中的白金汉宫

众所周知,白金汉宫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生活和处理政事的重要场所。

白金汉宫依然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其实,白金汉宫最初并不是一座宫殿,也不是今天的建筑格局、规模和景观。但这座建筑距今却已有300年的历史了。白金汉宫所在地原是一片桑园,1705年,白金汉公爵约翰·圣菲尔德在此处建了一座格调不俗的乡间别墅。1761年,乔治三世为博美人一笑,不惜重金为其妻夏洛特王后买下了这座别墅。以后,在保留其私人别墅特色的原则下,将其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建。1826年,乔治四世又对这座别墅进行了扩建,使其成为一座规模适中的宫殿。自此,他便在这里处理国政,举行官方庆典。直到1837年,正值豆蔻年华的维多利亚女王成为白金汉宫闪闪发光、魅力四射的新主人,白金汉宫才正式作为英国王宫,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直到今日,它依然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这座宫殿坐落在威斯敏斯特区,其前面是维多利亚女王纪念碑,后面是皇家花园,左边是花木繁茂的格林公园。白金汉宫为一方形城堡式建筑,四周均是三层楼房,正面采用波特兰石装修,线条明快、整齐划一,无不显示出其庄重典雅。据介绍,这座宫殿总共有600个房间,其中包括19间会议室,52间王室人员和贵宾卧室,女王只留出十几间可以俯瞰格林公园的房间供自己使用。共有400余人在此工作或为王室提供服务。女王的重要活动,如召见首相和大臣,宴请及接见外国元首,接受外国使节的国书等都在白金汉宫举行。女王或王室成员每年在此接待或招待宾客达4万余人。国家庆典、官方宴请以及皇家花园聚会等也都在这里举行。它是世界上仅存的几处仍供王室使用的宫殿之一。

皇家卫队

1993年以来,白金汉宫南侧的女王美术馆、王宫会议室、马房和部分房间在不同季节对游人开放。游人从大使厅进入白金汉宫,沿着宏伟的卡拉拉大理石楼梯上去是绿厅会客室和接见室,接着是绘画陈列室,这里悬挂着50余幅皇家珍藏的世界名作,其中有凡·戴克作于1633年的名画《穿猎装的查理一世》。从丝织艺术品陈列室可以进入东方艺术馆,然后是蓝厅会客室,蓝、白、绿三间客厅、音乐室和接见室是最为豪华的房间。雕花的窗格、精致的顶棚、典雅的陈设、考究的装饰,无不显示出王室生活的奢华和宫廷的辉煌。王室马房则养了一群毛色乌黑发亮的高头大马,这些良种马全部是御用之物。这里还有一辆镶金配玉的御用马车,据说这辆香车是1762年建造的漆金四*马车。新君加冕时都要乘坐此车,在皇家卫队、官员护从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到西敏寺举行盛大加冕仪式。

皇家卫队

但是,所有旅客并非都是幸运的,通常情况下,则难识“庐山真面目”,只能隔着制作精美的铁栅栏,窥视那神秘莫测的深深庭院。当王室旗帜在旗杆顶端迎风猎猎飘扬时,这表明女王正在白金汉宫,王宫不会开放,这就更加引发了游客诸多兴趣,勾起人们一睹“金銮宝殿”的强烈愿望。每逢此时,白金汉宫门前人山人海,一个个引颈翘首流连顾盼,久久不肯离去。尽管如此,如果在每天上午10时之前赶到白金汉宫,在林荫大道或阅兵场,看看皇家卫队换岗仪式也颇有意思。每星期一至星期六,皇家卫队身着中世纪军服——头戴高大黑色毛皮筒帽,身着红色上装,下穿黑色军裤,脚蹬锃亮马靴,伴随铿锵有力节奏分明的军乐,在皇家乐队和皇家骑兵的引导下,威武雄壮地由圣詹姆斯宫前往白金汉宫举行换岗仪式。此刻,只有此刻,面对赳赳皇家卫队,人们才真正感受到英国王室的存在。

维多利亚纪念碑

圣詹姆斯公园旁边有一条宽阔的林荫大道,大道两侧是高大浓密的悬铃木,中间一条粉红大道,路面采用豆粒大小的粉红色砂砾石铺筑。据说这是刻意安排的,它既是代替红色地毯,表示威严庄重,又自然朴实,很多王室和国家重大仪式均在此举行。沿着林荫大道一直向南前行,在林荫大道的尽头,两侧呈“八”字布局的花坛盛开着4万余株红色、黄色、蓝色的郁金香。如火如荼,流丹飞霞的万朵鲜花烘托着由韦布爵士设计,于1901年至1913年建造的维多利亚纪念碑——布罗克精心雕刻的大理石女王座像。座像背靠胜利女神像宽厚的基座,面向北方注视着海军凯旋门,周围是象征维多利亚时代美德的寓言形象:仁爱、求实、进取、创造。其上高耸着一个外包金箔流光溢彩的胜利女神像。纪念碑周围环绕着象征大英帝国的环形花圃,四面的大门分别是加拿大、西非、中非和澳大利亚。

这座维多利亚纪念碑,恰好落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前一年。这时大英帝国占有相当于本土50倍——127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维多利亚时代的余晖依然灿烂,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依然陶醉在日不落帝国的辉煌里。因此,这座纪念碑所表现的正是这种帝国情结——在武力扩张下的巨大胜利,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西非和中非的一些国家依然是大英帝国的一部分。然而,两次世界大战彻底摧毁了大英帝国如日中天的两大支柱——经济力量和海上霸权,随之而来的是左右时局的国际地位的丧失和帝国统治秩序的动荡。战后50年,英国在亚非拉的殖民地纷纷独立,无可奈何花落去,昔日的辉煌毕竟是昔日的辉煌了。

唐宁街10号

议会广场通向特拉法加广场的一段街道叫白厅街。“白厅”本是亨利八世一所行宫的名字,如今成为这条街道响当当的名字。从18世纪开始,这段看似平常的街区,逐渐变成英国很多政府机关的所在地,成为英国的政治中心、神经中枢。二次大战时,白厅街成为德国狂轰滥炸的重点目标,几乎被炸得面目全非。战后英国政府按照白厅街原来的建筑风格,重新修建了所有建筑物,所以整条街道基本上保持了原来的风貌。

在白厅街的中段,有一条横街,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唐宁街。其实,唐宁街是一段又窄又短的小街。但这又确确实实是英国首相府,著名的唐宁街10号所在地。若论名气,就是这样一条貌不惊人的小街,几乎与巴黎的香榭丽舍大道、北京的长安街相提并论。今天,无论从世界哪个地方邮发信函,不需写“英国伦敦”等字样,只要写上“唐宁街10号”,邮递员都会准确无误地把信函投递到独此一家的唐宁街10号。

“唐宁”,本是17世纪英国的一名爵士的姓氏,童年时期的英国爵士居住在美国,之后毕业于哈佛大学,返回英国之后,深受英王查理二世宠爱,英王把这一地区的土地出租给唐宁,他便大兴土木于1680年建造了自己的府第。唐宁死后,英王买下了唐宁街10号。1732年英王乔治二世将唐宁街10号,赐给了他的股肱之臣——财政大臣沃尔波尔爵士。因为当时英国尚未正式设立首相这一职务,财政大臣可以代替国王行使内阁权力,其他大臣听命于沃尔波尔,这时人们公然称其为“首相”。其后,历史学家亦公认沃尔波尔为“英国第一任首相”。

但是,位高权重的沃尔波尔表示,他不愿意把唐宁街10号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而想把它作为日后继位者的官邸。从那时开始,唐宁街10号便成了英国的首相府。唐宁街10号最值得炫耀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机变如神、算无遗策的战时首相丘吉尔,曾在这里策划过很多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首相府内的地下室,是丘吉尔与乔治六世共商国是的地方,现在设有纪念碑。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也入住这里,在英国现代史上做出了可圈可点的辉煌业绩。她为庆祝唐宁街10号成为首相官邸250周年,曾在这里宴请过英国女王。因此,唐宁街10号声名日著。

唐宁街10号

在唐宁街通向白厅街的出口,安装着两扇硕大的、做工精良、艺术考究的黑色铁栅门,通常大门是紧紧关闭的,从而把唐宁街分隔成另一个高深莫测的神秘世界。大门的里面24小时由身着黑色警服的警察轮流站岗,游人难逾雷池一步。我们两去此地,均吃了闭门羹,只好隔着大门向里窥望,虽不无遗憾,但也兴趣盎然。于是我们诚邀警察合影留念,他们也落落大方欣然接受,十分热情地予以配合。据传唐宁街大门是全世界被拍照最频繁的大门,这里也是经常举行活动的地方。有一年,伦敦妇女为抗议政治不公,争取妇女参政议政权利,而把她们用铁链拴在铁栅栏上。丘吉尔也曾在这大门口,举行过庆祝二战胜利的庆典活动。不少群众曾自发来到大门口,送别他们景仰的卸任首相,也有无数失意政客流着眼泪,一步一回头地默然走出这扇大门。大门的近旁有一座战士纪念碑,这是为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阵亡将士而建,碑文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加上去的。在这样的地点,设置这样的纪念碑,其用意之深刻十分清楚。在碑石的基座上,每天都有人献上一束束、一朵朵鲜花祭奠亡灵,慰藉孤魂,以寄托哀思……

世界著名教堂——西敏寺

西敏寺又名威斯敏斯特教堂,系基督教新教教堂。它坐落在议会大厦的西边,议会广场的南边。作为王室教堂,它以精巧优美的造型,超凡脱俗的气度,无与伦比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成为世界著名的教堂,与议会大厦、大本钟等著名建筑交相辉映,形成了威斯敏斯特地区乃至整个伦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游人必去之地。

国王加冕圣殿

最早的西敏寺是由忏悔者爱德华于1050年降旨建造的。但命运不济、体弱多病的爱德华虽然为自己营造了一个理想的安息之所,但西敏寺建成之日,几乎也是他归天之时。八天之后他极不情愿但又不得不把他苦心建造的威斯敏斯特宫和西敏寺,连同秀丽江山留给了他的继任者哈罗德国王。次年,在一个天高云淡、雁影横空的秋日,面对诺曼底人锐不可当的金戈铁马,不堪一击的哈罗德一战即垮,直落得捐躯战场,马革裹尸。而征服者威廉一世却堂而皇之地于1066年圣诞节,在西敏寺举行了显赫盛大的加冕礼。从那时起,直至伊丽莎白二世,所有的英国国王都在这里举行加冕礼,这里成为走上权力巅峰的圣殿。但是在最初的一百多年间,尚无固定的加冕座椅。直到1308年,爱德华二世的加冕礼才开始有了专用加冕御座。在这把御座下面,曾经放着一块象征吉祥的奇石——命运石,这块石头是1296年从苏格兰抢来的。1950年,有几个苏格兰青年闹了一场小小的恶作剧,他们把这块石头偷出放到一所修道院,但事隔一年又偷偷放回了西敏寺。1996年,英国政府应苏格兰民众之请,把这块石头归还给了苏格兰。

建筑艺术瑰宝

西敏寺是全英国最高的哥特式垂直风格的教堂,主体部分虽已几经修葺重建,但它的基本框架、哥特式的风格却是由亨利二世于1245年改建而成的,西部的双塔则迟至1745年增建。教堂长156米,宽22米,大穹窿顶高31米,钟楼高68.5米。外面四壁巨大拱柱支撑着拱壁,而拱壁则承载着大跨度棚顶的巨大重量。纵横交错的线条简洁明快,高大美丽的窗户,镶嵌着五颜六色、图案各异的彩色玻璃,灿烂夺目,异彩纷呈。教堂的辐射状多边形拱门以及令人惊叹的高度和豪华的装饰,更加烘托出这座建筑精品的雄伟壮丽和*肃穆。

教堂内部装饰豪华典雅,精琢细镂,巧夺天工,处处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贵者之风,王者之气。在布洛尔的屏风和唱诗班的座席后面,是亨利三世采用萨里郡赖盖特的软石修建的圣坛、袖廊和十字形回廊以及中廊五个隔间。在教堂北翼的中廊有大圆花窗、美丽的背插双翼的天使,南廊顶棚精致的浮雕,镶嵌画《最后的晚餐》,人物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历代君王的加冕典礼都是在这个地方举行的。据介绍,1952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加冕礼,也曾在此举行。参加典礼的250余名皇亲国戚、股肱重臣、社会名流、教职人员排成九列行进,礼拜持续了4个多小时,可谓风光无限。

在教堂的最后面是精美绝伦的亨利七世小教堂。作为伦敦晚期最漂亮的哥特式垂直风格的建筑,几可与温莎堡的圣乔治教堂相媲美。高大的窗户与蜘蛛网般经纬相交的扇形穹顶,营造出精巧、细腻、娇艳的效果。总之,参观这样的教堂仅用观赏建筑一般的眼光是不够的,必须运用驰骋丰富的想象力,用超越宗教偏见洞穿事物表象的艺术眼光来细细品味鉴赏,这样才能发现它超越时空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安息之地

这座教堂还是已故国王的安息之地,至今已有20多位国王、女王葬于此。从17世纪开始,很多对英国有过卓越贡献的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主教、诗人也获得殊荣埋葬此处。

我们屏息漫步由大门进入教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创作于1390年的查理二世的画像。其画像旁边则是无名英雄纪念碑,里面埋葬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没有被认领的士兵尸体。亨利五世的纪念碑也在入口处一个醒目的地方。英国战时首相丘吉尔的遗体虽已运回故乡安葬,但在一进大门的无名英雄墓旁,竖立了一块大理石丘吉尔墓碑,与议会广场那尊手拿烟斗,拄着文明棍的石雕立像两相呼应,丘翁真可谓极尽荣耀了。

著名科学家牛顿、达尔文,大文豪狄更斯、哈代的墓室也在这里。走到诗人角,我们还看到著名诗人乔叟、斯宾塞,作家奥斯汀、艾略特,作曲家弗雷德里克、韩得尔和演员加里克的墓碑也在这里。此外还有很多艺术家、军事家和天文学家的墓碑。所以西敏寺如同北京的八宝山,亦成为英国上层社会向往的荣归之所。除了墙上的碑石和雕像外,地面上也有很多碑石,上面刻着死者的资料,由于游人众多,很多墓碑已被人们践踏得面目皆非,模糊不清。

在亨利七世小教堂有亨利七世纪念碑,紧挨其旁的是他心爱的王后。在亨利小教堂的北殿,一代有为名君伊丽莎白一世与她同父异母的妹妹玛丽安葬在同一墓室里,上面有她的雕像。值得一提的是,在大祭台后面的祈祷室的圣坛内,保存着西敏寺首建者爱德华的遗体和祭坛,周围是他最忠实的追随者。

西敏寺设有唱诗班和唱诗学校,在庭院附近还有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亲手创办的西敏学校。

圣保罗大教堂

圣保罗大教堂是伦敦大主教的驻所,也是伦敦基督教的中心。

教堂位于伦敦金融区以西的卢德门山一个小山丘上。这是伦敦规模最大的教堂,也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唯一一座典型的巴洛克式教堂,唯一一座带穹顶的教堂,是世人公认的最有建筑艺术价值的宏伟建筑。许多人闲来无事,总喜欢到教堂静坐片刻,在那黄卷青灯的宗教氛围中,在精镂细雕的建筑艺术环境中,默颂几句圣经,追忆几位圣贤,陶冶心境,舒缓精神。教堂,在西方世界,是神圣的,是人们精神最后皈依之所。然而,圣保罗大教堂却几经劫难,今天我们所见到的这座宗教建筑,正是在烈火中涅槃的。

1666年,一场大火,伦敦城几乎消失殆尽。大火自9月2日烧到9月6日,由城内蔓延到城外,祸及伦敦4/5的市区,有400多条街道、13200余座建筑化为灰烬。在这场大火中,1604年第四次在原址上修建的圣保罗大教堂也未能幸免于难。为了牢牢记取这场大火给人们在物质上带来的重大损失、精神上造成的巨大伤害,1677年,人们在当年起火的地点,建立了一座202英尺高的圆柱形纪念塔。在此前的1675年,英王下令重建圣保罗大教堂,耗资75万英镑,历时35年,1711年,一座建筑风格新颖的大教堂拔地而起,人们不禁额手称庆。

从金融区向西行来,高大耸立的圣保罗大教堂就会扑入你的视野,直插天际的穹顶凸立于众多建筑之中。西边教堂的正面蔚为大观,两座造型精美的双塔更增加了教堂的巍峨雄浑,两道门廊位于双塔侧翼,山墙上是一幅描绘圣保罗皈依基督的浮雕,表现了基督的神奇力量。

当我们啧啧称叹教堂正面造型之美的时候,步入了教堂,立刻又被教堂内部那构思奇巧的建筑、精美的雕刻、活灵活现的绘画艺术所深深吸引。教堂两侧是鬼斧神工的大理石雕像,其手工之精妙,形象之生动,堪称石雕艺术之最,观赏这些栩栩如生的雕像不失为一种艺术享受。沿着教堂的中道走进“十”字形回廊,举头仰望高达365英尺的穹顶,科林斯风格的立柱直达穹顶,它支撑着巨大的穹顶,更支撑着一个永远也讲述不完的神话。穹顶上是由桑希尔爵士创作的关于圣保罗生平的灰色装饰壁画,以及关于先知的镶嵌画和福音传道者的画作。教堂内还专门设置了通向廊台和圆顶的楼梯,沿着560级楼梯拾级而上,可以直达回音廊。然后通过一段陡峭的楼梯,通向圆顶外面的石廊。此时只要体力尚支,兴趣不减,则可顺着螺旋楼梯直达顶部的金廊,极目远眺,伦敦景物——泰晤士河碧水清流,议会大厦,塔桥……尽收眼底,此时,方才真正体会到无限风光在险峰。教堂顶部西南角有一钟楼,上面吊着一口重达17吨的大铜钟,名为“大汤姆”。这是英格兰最大的铜钟,每当王室成员、伦敦大主教、圣保罗主教、伦敦市长等重量级人物辞世,教堂都会鸣钟。每天凌晨,教堂人员都要定时敲击“大汤姆”,其声远传数公里之外,幽远雄浑又厚重朴实,警醒沉睡梦乡之人,从而开始一日劳作。“大汤姆”为圣保罗增色不少。

圣保罗大教堂之所以声名远扬,除了独特的建筑艺术魅力和特殊宗教地位之外,还因为它是几位声名显赫人物的长眠之处。在教堂的地下室里不仅展出了雷恩设计的几种教堂方案,还有雷恩自己的陵墓。地下室有很多纪念碑,其中就有名震欧陆的纳尔逊将军和威灵顿公爵的纪念碑,这两人都是抗击拿破仑的英雄,被誉为英国军事史上的两大天皇。纳尔逊于1805年10月21日在特拉法加角打败了称雄江洋的拿破仑的海军。而威灵顿则于1815年6月5日指挥著名的滑铁卢战役,给予不可一世的拿破仑以毁灭性的打击。此外,在圣保罗大教堂还葬有两名11世纪的撒克逊国王。因为盎格鲁—撒克逊人是英格兰人的祖先,所以圣保罗大教堂虽然几经修建,但这两位国王的墓室一直被完好无损地保留在教堂地下室,供人凭吊。中殿的纪念碑是19世纪至20世纪的英雄名录,它体现了一种为国牺牲的永恒的民族精神,它对后人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激励作用。1981年,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的婚礼也曾在此举行。

在圣保罗大教堂前,有一座建于1712年的安妮女王的石雕像,虽经风雨剥蚀,倒也风骨清新,眉目有神,不失雍容华贵之气。关于这座雕像,还有一段故事流传至今。因为安妮女王虽系女流之辈,却甚贪杯,每遇“杜康”,几乎不让须眉。刚好教堂前面有一排酒馆,所以当时的人编了一首打油诗:“白兰地安妮,被遗弃路旁,面对酒馆,背靠教堂。”调侃诙谐,倒也表达了人们的一种心声。

千年古堡伦敦塔

在英伦三岛有许多中世纪城堡,但是,由威廉一世主持建造,并与威廉一世及其后历代君王相伴至今,又有许许多多与王室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城堡却仅此一家。事实上,伦敦塔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塔,它是一个集宫殿、监狱、刑场、教堂和博物馆于一身的城堡。

宫殿与军事要塞

以立马横刀驰骋疆场而著称的威廉,在战领整个英格兰后,面对盎格鲁—撒克逊人愤怒的目光和不屈不挠的反抗,对于能不能完全征服这些充满敌意的民众尚心存疑虑。为了对付反抗,在占领之初,威廉下令在伦敦咽喉要道泰晤士河的北岸建造一座堡垒,这样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以控扼交通、镇守门户。以后的历史证明,这座最初由人工堆砌的土丘和用坚实木材建造的简陋城堡,在奠定大英帝国千年基业初期,的确发挥了中流砥柱、震慑敌对的作用。

心存犹疑的威廉一世加冕之后,大多时间住在诺曼底的老家,却运筹帷幄遥控着海峡彼岸的军国大事。极少光顾这个象征征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城堡。威廉一世的次子威廉·卢弗斯对这座城堡情有独钟。1076年,卢弗斯将这座简陋的木制城堡,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使其成为一座真正的宫殿。他采用法国卡昂的石头,建造了一座庞大的诺曼底式石头建筑——白塔。这座位于伦敦塔城堡中心的白塔上下三层,高28米,墙厚4.5米,其顶部呈雉堞状。宫殿的四面镶嵌着拱形门窗,门窗之间以白色石头相隔,增添了几许线条美。1097年竣工的白塔,依然像一个被冷落后宫的嫔妃,直到诺曼底王朝的最后一位君王史蒂芬,才成为第一位住进塔内的国王。以后,亨利一世又在伦敦塔修建了一座*肃穆的诺曼底式的教堂——圣彼得教堂。这座集宫殿和军事要塞功能于一身的建筑,亦为后世建筑的许多城堡要塞所仿效。这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诺曼底王朝政权日益巩固,权力更加扩大。

此后,伦敦塔又几经修修建建、兴兴废废。13世纪,后人在伦敦塔外围增建了13座塔楼,形成了一个拱围的内城,内城的南边沿泰晤士河边建有一扇水门,水门成为押解犯人进出伦敦塔的必经之门,故此水门又被称为“叛逆者之门”。爱德华一世时期,伦敦塔又向外扩展,形成一座坚固的外城,城外又开挖了宽阔的护城河,然后引入泰晤士河之水,从而又形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这座占地百余亩的皇家领地,如今则成了全伦敦最小的村落,有18户人家。伦敦塔及周围地区不受伦敦市长管辖,是名副其实的“特区”。要塞司令通常由英国陆军元帅担任,塔内的常驻长官负责管理仪仗兵。现在尽管伦敦塔已不再是王宫、监狱和军事要塞,但仍然保留一些传统的特点,譬如: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举行国王钥匙交接仪式;皇家卫士仍然身穿都铎式军服,一律黑衣黑帽,上绣红色边线,个个威武雄壮又彬彬有礼,当我们邀请卫兵合影时,他们也含笑应邀热情与我们合影留念。

血腥之塔的腥风血雨

悠悠千年的伦敦塔,虽曾是王室生活过的地方,也曾做过造币厂、动物园和皇家天文馆。一段时间花园内豢养着从野外捕捉来的动物,挪威国王赠送的白极熊和其他宠物,以供国王、王后观赏玩乐。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伦敦塔的主要作用不是供王室居住,而是一座阴森恐怖的监狱。在亨利六世统治时,伦敦塔首次引进了一种审问拷打的肢刑架,殉难的耶稣会信徒坎皮恩在这里被折磨了三次。查理三世为谋求神器,残忍地在血腥塔谋杀了他的两个亲侄子。托玛斯·克伦威尔、劳德大主教和瓦尔德公爵等人也曾在这里被杀头示众。总之,在这狭小、阴暗、潮湿、充满霉味的狱室中曾关押了各类要犯,其中最著名的是亨利八世的王后安妮·博林、凯瑟琳·霍华德,首相托马斯·莫厄斯,还有著名历史学家沃尔特·雷利爵士……

安妮·博林初为王后阿拉贡的凯瑟琳侍女,虽相貌平平,但机敏活泼,身材苗条,美发飘逸,楚楚动人。面对众多追逐者,她那颗躁动的芳心早作他许,但是,由于他后来得到贵为天子的亨利八世的爱慕,她也只好舍弃所爱而攀龙。1533年1月,安妮与亨利八世秘密结婚,以避开教皇和臣民们的目光。然而,这桩得来不易,其后也经教皇恩准的婚姻,却仅仅维持了三年,安妮也成为王室互相倾轧的牺牲品。1536年5月2日,亨利八世以偷情罪名将安妮关进伦敦塔,不久安妮惨死在亨利八世的屠刀下。凋谢的花朵化作春泥,冥冥之中她庇佑自己遗留下的3岁*,使这个黄毛小丫在经历了伦敦塔凄风苦雨战战兢兢的囚禁生涯之后,终于重见天日,继承大位,干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从而成为名垂青史的一代名君——伊丽莎白一世女王。

安妮死后,沾亲带故的凯瑟琳·霍华德成为继任王后,可是红颜薄命,尚未尝够王后甜蜜滋味的凯瑟琳·霍华德婚前红杏出墙之事被亨利八世获悉,怒不可遏的亨利八世唆使国会通过一项剥夺权利法案,宣布不贞洁的侍女与国王结婚是一种罪不可赦的叛逆行为。事隔三天,凯瑟琳·霍华德重蹈前任王后的覆辙,依然在这安妮王后送命的伦敦塔内被处死,香消玉殒。安妮与凯瑟琳的尸骨都被埋葬于坐落在伦敦塔西北角的圣彼德教堂的祈祷室。

古板倔强的托马斯·莫厄斯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他与教皇拒绝同意亨利八世与阿拉贡的凯瑟琳离婚,害得安妮与国王苦等六年。此外,在英国圣公会与罗马天主教分离后,他又不愿意签署效忠国王的《至尊法案》,屡屡抗命不遵,触怒龙颜,亨利八世最终把这位功高位尊,但却不识时务的老头投入伦敦塔监狱,1535年将其斩首。

进入伦敦塔监狱也有幸免于难并发奋成就一番事业的幸存者,这就是航海家和历史学家沃尔特·雷利爵士。1584年,沃尔特·雷利航海至北美大陆,发现了一块肥沃的土地,他把这块土地命名为弗吉尼亚,并把它拱手奉献给伊丽莎白一世,从而成为女王的宠臣。后来他因为参加一次针对国王的政变,而被以叛逆罪投入伦敦塔监狱,他在血腥塔度过了苦难的13个春秋,并写下了鸿篇巨制《世界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希特勒的副手鲁道夫·赫斯也曾通过泰晤士河边的“叛徒门”被押入伦敦塔监禁。

王冠钻石及其他

往事已矣。见证了荣辱与兴衰的伦敦塔,完成了其作为王宫与监狱的历史使命,揭去了神秘的盖头,而赋予它新的历史文化内涵,作为世界著名历史文化遗产向公众开放。游人可以亲眼看一看,亲手摸一摸一个真实的伦敦塔。

一个暮春的清晨,我们走出地铁,远远就看见一座雄浑古朴的城堡耸立在泰晤士河边,昔日的护城河已经干涸,变成了绿茸茸的草坪。四面八方蜂拥而至的游客早已排成长龙,沿着护城河河堤徐徐行进。日上三竿,我们一行方才进入伦敦塔,在导游引领下,我们先参观了大门右侧的叛徒门,然后沿着仅容一人上下的楼梯拾级而上进入血腥塔。这里曾是国王政敌及重要政治犯的囚禁及葬身之地。据说犯人在威斯敏斯特受审后,被船沿泰晤士河载到伦敦塔,由叛逆门进入血腥塔囚禁或等候处决。离血腥塔不远的一片空地,正是当年处决犯人的断头台,现在这里竖着一块铜牌,上面刻着当年惨死台上的要人名单。总之,在这里可以追溯到专制主义时期那一段谋朝篡位,休妻杀妾,骨肉相残的血腥史。当年雷利睡觉、吃饭,特别是写作的地方,导游都一一向我们作了详尽介绍。游客在为这位命运多舛的历史学家所遭受的苦难而抱以同情怜惜之情的同时,也为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写出了传世之作《世界史》而深怀崇高的敬意。

后来我们又参观了御宝室,这是1994年由滑铁卢兵营改建而成的,这里展示了无数价值连城的宝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圣爱德华王冠。这顶重达五镑,做工考究的王冠,在加冕典礼时,由主教把它戴在君王头上。展品中有鸡蛋大小闪闪发光的钻石;有镶嵌在国王权杖上的530克拉的非洲之星;有一顶为维多利亚女王制作的;有用2800粒钻石缀饰的、只有在宣布国会开会时国王才戴的帝国之冠。还有制造于1399年,为就职国王进行涂油礼所用的圣油瓶和舀匙,以及为詹姆斯二世所制造的雕饰得极为精美华丽的盘子。这里展出的御宝尽管个个璀璨无比,但是,最为光彩夺目的是维多利亚女王王冠上熠熠生辉的那颗钻石。这颗名为“黑王子”的红宝石是从印度采来的科依诺尔钻石。这颗无价之宝是现存宝石中历史最悠久的一种,最初是莫卧儿形的宝石,当时重达191克拉,但缺乏光彩。1852年,又经伦敦珠宝高手的再次琢磨加工,以增加其火彩和光泽,遂变成109克拉的椭圆形钻石,令游人大饱眼福。御宝馆戒备森严,不仅有又厚又重又坚固的自动启闭门,有现代化的自动探测器,还有荷枪实弹的警卫。参观者必须列队进入参观,不得随意行动。

塔桥

英国泰晤士河上有28座桥,唯塔桥最为壮观,其独特的造型和完美的结构,飞扬的气势,无不向世人展示出非凡的魄力和卓越的技巧。塔桥紧邻伦敦塔,是伦敦标志性的建筑。它色彩斑斓,气势如虹,巨型桥塔像两尊镇守门户的金刚雄峙两岸。塔桥与伦敦塔两相呼应,花叶相衬,构成一幅壮美的画卷。

1885年,英国议会的一项特别法案,授权建造塔桥。法案规定塔桥要造成双层吊桥,并且要设计成哥特式建筑,以便和伦敦塔相协调。塔桥于1886年开始建造,历时8年,于1894年竣工,耗资达80万英镑。塔桥长244米,中间一段长76米,分上下两层,上层距离潮水面42米,供行人过桥,两侧装有玻璃窗,站在桥上可饱览晤士河两岸之秀美风光,下层桥面如孔雀开屏,可以开合启闭,以供大型船只航行。两座五层塔楼全部采用钢铁结构,外层则用花岗岩石块砌筑包裹。两面的桥拱依悬浮理论设计,桥面悬挂在大梁上,外观雄伟壮丽,极具观赏性。塔内装置大型水利工程机械,用来启闭支撑重达1000吨的桥臂。桥塔燃煤动力系统自1976年由新型电力系统取代,现在只要90秒就可以把吊桥吊起来。塔桥在全盛时期,每天起降50次。如今码头关闭,吊桥每天只起降1~2次,每逢夏季最多也只起降10余次,有时吊桥为配合重大节庆活动才打开。例如,在举行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50周年纪念活动时,吊桥在大不列颠皇家游艇通过时冉冉开启,宏大场面引得观者欢呼雀跃。

塔桥

聪明的英国人在塔桥上开辟了塔桥博物馆,塔桥电梯可以把游客送到塔桥博物馆,在这里可以参观塔桥的各种资料、机械设备等,还可听取有关塔桥建设的过程和历史的介绍。尤其是站在61米高的行人道上,指点伦敦景物,细览两岸风光,悠然自得,其乐无穷。

世界文物宝库——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又称不列颠博物馆,是英国最大的博物馆,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藏品最多的博物馆。它收藏了大量世界各地的古物,甚至比这些国家收藏的本国文物还要丰富,品种还要齐全,由此可见,大英博物馆的确是一座世界文物的宝库。截至目前,该馆拥有各类馆藏品600多万件,包括史前时代化石、陶器、青铜器、石器、铁器、石雕、壁画、木乃伊……这是一个动态的博物馆,除一个时期更换展品之外,还经常举办一些主题展览。这也是一个不断扩充的博物馆,它的藏品还不仅仅限于这些,现在几乎每年英国的考古工作者都会源源不断地将文物汇集于此,私人收藏也会常常慷慨捐赠进来,另外博物馆方面也还不惜重金,不断购进新的文物古品。

大英博物馆的建造 源于个人藏品的捐赠

这座博大精深、令世人惊叹的文物宝库,它的兴建确实是有点偶然,因为,它完全是源于个人藏品捐赠,以及汉斯·斯隆爵士的想法。斯隆是个内科医生,他一生行医之余热衷收藏,凡他感兴趣的东西,无论矿物、钱币、古物还是书籍都在收藏之列。1753年,他已有一所藏书颇丰的图书馆以及数量可观的各类化石、矿石和古钱币。斯隆在弥留之际,决定把图书馆和8万件大大小小的收藏品捐献给国家,条件是政府象征性地付给他的女儿们2万英镑(约合3万美元)。政府可谓从善如流,果真大大方方地拿出了2万英镑“买”下了这些藏品。同年,英国《博物馆法案》出台。1754年,政府购买蒙塔古大厦作为博物馆。1759年,这些收藏品在蒙塔古馆公开展出,立即引起巨大轰动,以后藏品日渐丰富,1823年,英王乔治四世又捐出了其父大量藏书,进一步丰富了博物馆的收藏。于是政府决定拆除蒙塔古馆,于1823年破土动工,历时15年,终于在1838年建成了一座崭新的博物馆大楼。

大英博物馆坐落在伦敦罗素大街,是一座罗马式建筑。博物馆正面是一排罗马式圆柱,支撑着宽阔的走廊和精美的三角楣饰,雄伟壮观,气势夺人。展馆分三大部分:古代世界,包括埃及、亚述、希腊、罗马;西方世界,包括史前欧洲、克尔特人、罗马大不列颠、中世纪钟表、文艺复兴到20世纪;东方世界,包括中国、印度、日本和*。博物馆展厅包括地下室,上下共三层,有近百个展厅,其中以希腊、罗马和亚述古物最多,占据该馆的47个展厅。大英博物馆现有员工1200余人,每年接待世界各地参观者600余万人次,近几年更呈迅速增长之势。

珍贵的埃及、希腊、罗马古物

对于这样一座藏品涵盖古今世界、内容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博物馆,走马观花也需一日半天。要想细细观赏品味其中某个展览主题,或某个国家某段历史时期的历史文化真谛,也是十分困难的事情,这不仅需要专门的历史、地理、人文、考古方面的知识,也需要足够的时间去研究。因此,一般人只能匆匆忙忙浏览一下。

一日清晨,我们一行冒雨前去参观,因尚未到开放时间,博物馆院内已站满了翘首以待的参观者。10时,我们随人流进入馆内,然后左转从西边进入二十五室,这里恰是埃及古物室,我们一下被林林总总的展品深深吸引。这些展品十分珍贵,据说是埃及本土以外最集中也是最精华的部分,包括楼上六十至六十六室的藏品共约7万余件。除数量可观的人兽石雕和巨型壁画之外,颇引人注目的是拉美西斯二世和阿梅诺菲斯二世等古埃及君主头像。传说拉美西斯是以色列人,在位长达68年(公元前1304~前1237年),活到100岁,共有152个子女。雕刻家巧妙地运用一块双色花岗岩石,把人物的头与身躯分开来。头戴王冠,宽厚的双肩显现出担挑世界的力量,高大的身躯非常魁伟。公元前196年雕制的罗塞塔石碑,碑文是孟菲斯的僧侣颁布的训令,上半部是埃及文,下半部是希腊文。它是埃及法老死后,希腊统治埃及的历史见证。还有一尊彩绘沙岩头像,双目圆睁,头戴一顶高耸红色王冠,这就是埃及中期王国的缔造者门图荷太普二世。令人惊叹不已的是埃及沙漠中风干的尸体“姜人”,“姜人”头发呈红色,距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

后来我们又进入一至十五室,这里珍藏着古希腊和古罗马古物,这些收藏与古埃及其他收藏一样,几乎都是世界级的珍品。它涵盖了所有的生活层面,古罗马精美的铜器、瓷器、大型雕像,还有造型简朴的人像,彩绘繁杂的希腊花瓶,更有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雅典帕台农神庙。这座庙宇建于公元前5世纪,原本是歌颂女神雅典娜的部分仪式,庙宇*宏伟,是古希腊黄金时期的代表作。17世纪被炸毁、19世纪由埃尔金爵士把幸存的雕刻运回英国,才得以保存下来,并在后人面前展示其风采。展厅里还陈列着公元前350年的卡里亚国国王的陵寝,陵墓是一座圆柱建筑,建在高大的柱基上,陵顶有一驾驷马战车,虽不及西安兵马俑出土战车精良,但也极为华丽壮观,盛名传遍古代西方世界。另外,还有海之女神——涅瑞伊斯纪念碑等,均为传世之宝,颇值一看。

丰富多彩、蔚为壮观的中国藏品

在“东方世界”的展馆,来自中国的藏品极其丰富,占据了几个展厅。最为久远的当数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新石器时期大量陶器和玉器,有些物品在国内也无遗存。有一尊公元前12世纪商朝双头羊铜尊,造型奇特生动,保存完好,实为世界仅见之稀物。这里还收藏展出了大量刻有铭文的青铜器,这些铭文是研究中国青铜时代社会经济文化极其有价值的历史文献资料。展柜中陈列有汉朝著名的各种漆器,工艺精细、造型优美,就拿现代眼光审视,也是上乘之作。还有一只公元4年的酒杯,杯底刻有记载工匠人数、姓名以及监制官员的名字。盛唐文物数量可观,如蜚声中外的墓葬品唐三彩,佛教中的保护神,文官武将雕像、石马石兽、丝绸之路上艰苦跋涉的马匹、商旅和骆驼,以及银器、陶瓷器。宋朝精美绝伦的越窑、定窑的瓷器,以及世上罕见的汝窑的青瓷碗。有一只于15世纪明朝制造的青花瓷瓶,实乃极品、绝品。还有一只红瓷高脚杯,薄如纸,明如镜,光彩夺目,工艺水平达到极致。另有许多清朝物品,其中有些是宫廷御用之物。值得一提的是,有一展柜,展出从甲骨文到现代的字典,展示了中国汉字从雏形到成熟的漫长发展历程,还有中国文人雅士使用过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和注水壶。

令人忍俊不禁的是,在中国已是人人熟视无睹的冥币,也堂而皇之地登上大雅之堂,成为英国收藏的宝贝。在大英博物馆的展品之中就有20世纪末期,中国民间印刷精良,酷似流通货币的“纸钱”——冥币,这是中国人在清明、冬至、大年三十或亡人忌日,为祭奠先人亡灵,表达后人哀思之情而焚烧的纸钱。这种以“冥通银行”名义发行的仿真纸币,其上印有“冥通银行”,中间印有阎罗王像,左有面值,如壹佰圆、伍拾圆等,右有币徽及“阴冥通用”等字样。看着这些流传异国他乡,登堂入室的“钱”,既觉滑稽可笑,又觉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泱泱大国的民俗文化,还是有其收藏展示价值的。

我们还看到在展厅之外的楼梯口,还放置着一口巨大的铜钟,一尊有三层楼房高大的佛像。据说,在中国图书藏品之内,有6万多种手抄或印刷的各类书籍和文献典籍。其中最著名的有868年印刷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45卷《永乐大典》及宫廷历史档案等。每每看到这些流落异域的文物宝藏,就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既亲切又难以名状的悲凉、痛惜的心情。驻足良久,不忍离去。心心念念的是这些被逼无奈的“海外游子”,何时得以重归故土?

传播文化 启迪思想

大英博物馆不仅从事文物及其他物品的收集、整理、研究、建档、储存和陈列展示工作,他们还千方百计,最大限度地防止物品的进一步老化朽变,这是一项十分艰苦复杂的工作。据介绍,1845年,有一个十分珍贵的波特兰瓶不慎被摔成200多片,为使其“破镜重圆”,一位受过专门训练的修复工匠,硬是一块块一片片把它拼粘起来,而且猛一看天衣无缝,完好如初。平时,这种拾遗补阙,修复黏合,防蛀防霉防腐蚀的工作极其繁杂。为此,对展厅的光线、气体、温度、湿度、灰尘和污染情况,要进行电脑监测遥控,以确保这些物品,尤其是稀世珍品不仅能够让当代人看到,而且几百年甚至更加久远的将来,也能让子子孙孙看到。

大英博物馆还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他们建立了几个科学实验室,装备有最先进的设备,配有最优秀最敬业的科研人员,进行不断的、深入的探索、鉴定和研究工作。这些工作在建馆之初就已开展,首任馆长奈特就在蒙塔古大厦建立了自己的磁力实验室,后来还有矿物部门负责对文物进行化学分析。再后来则发明并应用放射性碳(C14

)和发热发光技术来确定物品年代,鉴别真伪。必要时博物馆科学家也深入发掘现场,了解研究发掘相关问题。

但是,不论博物馆的职能、工作有多少,归结起来,其终极目的则是为了传播历史文化和科学知识,启迪人们的思想,并引导人们循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轨迹,不断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维多利亚及艾伯特博物馆

维多利亚及艾伯特博物馆,是一座世界上最大的装饰艺术及设计博物馆。展馆主要分两大类:艺术与设计陈列厅,材料与技术陈列厅。它包括雕刻、陶瓷、玻璃制品、银器、铁艺、服饰、首饰、古代家具、枪械、挂毯、油画、小型肖像、艺术摄影、壁纸和海报等多种门类和品种,藏品十分丰富,总量达150余万件。

这座庞大的博物馆最初只是收藏石膏像、雕版以及一些大博物馆分藏的一些物品。后来艾伯特亲王与艺术赞助人科尔计划建一座“反映美术应用于制造”的博物馆,以启迪英国人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后来科尔担任了第一任馆长,他把上述构想具体化——建一座商业化的设计与艺术品博物馆,而非为艺术而艺术的博物馆。直到现在这座博物馆依然信守这一理念。

博物馆草创之时,坐落在由一名工程师所有的、一栋名为“布罗姆顿锅炉”的建筑物里。但令倡建者所始料不及的是,博物馆发展迅速,管理者在提供高品质物品供学生临摹的同时,赠送的物品也源源不断被送来。1857年,建造一所新的博物馆的计划提到了议事日程,40年后的1899年,维多利亚女王亲自主持破土奠基仪式,几年以后,博物馆落成,遗憾的是女王并没有见到她与艾伯特亲王宏愿变成现实的那一天,而于1901年溘然长逝。后人则按照女王曾经提出的博物馆要以亲王和她的名字命名的愿望,把这座博物馆命名为“维多利亚及艾伯特博物馆”。同时把女王和亲王的雕像镶嵌在大门门楣之上,凡是进入博物馆的所有人员,首先看到的是它的倡建者维多利亚女王和艾伯特亲王,以缅怀一代伟人收藏保护文化遗产的丰功伟绩。

这里展出的物品件件精美,有的堪称极品,有几处给人的印象深刻而历久弥新。进入大厅转入右侧,展出的是各类雕塑艺术品,其中有白色大理石石雕,也有石膏雕像,个个比例和谐、形象逼真、活灵活现,尤以图拉真的圆柱和米开朗基罗的《大卫》为最。右前方则是取自古希腊、古埃及以及古罗马的大型古建筑遗迹和雕刻。有的大气磅礴,足有几层楼房高,有的工艺精湛,无不透出古代诗歌、绘画和哲学的光辉,充分显示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技艺。瓷器展厅展出的陶瓷晶莹剔透,光彩照人,其工艺、造型、图案、色彩、品种超过了陶瓷的故乡——中国,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由此,我想中国的陶瓷工业如果不创新、不发展,就会落后于某些国家,那么就有可能丧失国际市场。玻璃制品厅展示了4000年来玻璃发展的历史,展品从餐具、茶具、灯具到其他生活器具和工业用品,品种齐全,数不胜数,造型各异,千奇百怪。整个大厅琳琅满目、熠熠生辉,恍若一座冰清玉洁的水晶世界。欧洲是铁艺的故乡,在这座博物馆展出的铁艺制品,全方位展现了铁艺技艺的成熟与高超,无论是大门、窗栏、栅栏、护栏,还是床头、桌椅板凳,其工艺精致细腻,美不胜收。铁艺不仅在制造业、建筑业方面被广泛应用,而且在装点江山、美化生活方面发挥出独到的作用,其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枪械展厅不大,但它涵盖兵器发展历程久远而漫长,从冷兵器到现代化武器,有的粗笨,有的小巧,宛若一件件工艺品。它是人类兵器史的一个缩影。与其相邻的是首饰珠宝厅,展示了来自世界各地,自公元前2000年到当代,上自皇亲国戚、富商巨贾,下至平民百姓曾经佩戴或所有的各类首饰、珍珠、翡翠、玉石。有许多是绝版极品,价值连城的钻石珠宝首饰,它既反映了富有阶级生活的奢华,也充分反映了人类爱美、追求美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情趣。在这座博物馆里还分门别类设有中国、日本、韩国、印度以及阿拉伯美术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方艺术的博大精深,与众不同。

这座六层大楼内共分4个展区、175个展厅,展区联结起来长达7公里。走进这座艺术宝库,如同走进一座魔宫,参观路线错综复杂,新来乍到莫辨东西。因此,馆方一般都给团体游客安排导游。而散客则用四色旗标示方位,红色代表北方,黄色代表东方,绿色代表南方,蓝色代表西方。游客按照四色旗标示的方向,手持博物馆发放的路线介绍资料,按图索骥,亦可参观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展品。

图索德夫人蜡像馆

这座以人物造型为主题的蜡像馆,是迄今为止全世界规模最大、内容最为丰富的蜡像馆。它最成功的地方不仅是蜡像造型生动,惟妙惟肖,使人莫辨真假,还因为蜡像馆构思奇巧独特、主题鲜明,布局匠心独运、出人意表。它充分运用现代声学、光学和电学原理与实景实物巧妙结合起来,把人物和历史故事结合起来,再现历史场面,使游人犹如回到了几十年或几百年前的历史情景中。换句话说,艺术家调动一切艺术手段,亦让蜡像人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与游人共同活动在同一个世界里。

“我不是蜡像”

在参观蜡像馆时,我们就曾碰到一些以假乱真或以真乱假的滑稽场面。进入蜡像馆,我们且看且行,随着游人缓缓前进。可在一组蜡像前,一位“游客”聚精会神,看得入迷,我们不好催促扫了人家雅兴,只好轻轻绕过这位游客,然后回头一看,这位游客竟然是一尊蜡像,不禁让人忍俊不禁。我们也还发现有些游客看得精疲力竭,坐在过道旁边休息。走近一看,这位坐着的“游客”仍是一尊蜡像。还有人在维持秩序,有人在墙角偷偷注视着你,使你不敢乱摸蜡像和其他物品,有一对小青年还躲在墙角拥抱亲吻……其实这些“人”都是没有生命,没有灵魂的蜡像。也有一些俏皮的游客装扮成蜡像,站在某个比较引人注目的地方纹丝不动,乍看好似蜡像,当你走近细细观赏时,他又突然“活”了起来,然后冲你大喊一声“我不是蜡像”,引来阵阵欢声笑语。

最抢眼的是王室蜡像

蜡像馆的一展厅,是一系列表现英国中古时代生活的蜡像。有一位卧病在床的少女,面带病容,一脸憔悴,气息奄奄,朝不保夕。胸口一起一伏,气息十分微弱,仿佛一位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绝代佳人,不禁让人产生几多怜香惜玉之情。还有亨利八世与他的六位妻子,堪称经典之作。亨利八世居中站立,表情刚毅,目光自信,姿态坚定,充分表现了一个具有锐意进取精神、敢作敢为、性格粗野狂暴的君主形象。而他的六位妻子环侍他的周围,或站或坐,均是一袭长袍拖地,仪态端庄。但神态不尽一致,有的哀婉,有的凄惶,有的面无表情、目光呆滞,有的高贵典雅、春风得意,充分表现了六位妻子不同的命运归宿。

紧接着是一个以艺术及体育界名人为主题的名人廊。这里有球王贝利,拳王阿里,网球巨星波格以及“披头士”乐队。还有其他世界著名影星,其中最活跃的是留着一撮小胡子,闪着一对绿豆眼的世界著名喜剧大师卓别林,蜡像再现了他们当年的雄姿和风流,有的还以各种优雅动作迎候参观者,直引得一些追星族如醉如痴,流连忘返。

蜡像馆的二展厅,是政坛政要和文化界名流。这是蜡像馆最大的展厅,也是核心部分。历史上的著名领导人、政治家、军事家和当今一些国家的总统、总理、首相等均占有一席之地。如华盛顿、林肯、拿破仑、列宁、威灵顿等。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也曾位列其中。还有著名科学家爱迪生,音乐家贝多芬、莫扎特等共有数百人,真是群星荟萃、各展风采,令人肃然起敬。在这里占用空间最大、浓墨重彩的是英国历代国王的蜡像,其中最为显赫、最抢眼的则是英国当今王室的群像。伊丽莎白女王站在前排中央,她如同生活中的伊丽莎白,端庄秀丽,雍容华贵,体现出王者的风范与气度。环立其左右的有女王夫君菲利普亲王、女王的妹妹玛格丽特公主、女王的儿子威尔士亲王、戴安娜王妃、爱德华王子、苏菲王妃、安妮公主等等。王室成员或戎装威武,或华服盛饰,个个神情逼真,生动活泼,充分表现了英国第一家庭——王室不同凡响的华贵场面和宏大气派。参观这组蜡像,游者只可远眺,不可近视,更不能与王室蜡像一起拍照留念。

蜡像馆的“十八层地狱”

蜡像馆还开辟了一处触目惊心的“恐怖大厅”,大厅设在阴森幽暗的地下室。当游人沿着狭小泛着死光的楼梯向下走时,突然混世魔王“希特勒”面露狰狞,出现在本已心虚发毛的游客面前,惊魂未定,他又把你引进陈列各种酷刑的“死亡之室”。这里如同中国佛教的十八层地狱,有断头台、有绞刑架,还有挖眼晴、掏心脏的各种刑具,其中最形象逼真的是电椅,拿“活人”当靶的打靶场。这些场景充分利用立体音响,各色灯光,营造出一种良好的视觉效果,更利用蜡像重现酷刑的惨烈以及死亡的痛苦,等等。受刑者一步步走向鬼门关的死亡过程,一个个皮开肉绽,鲜血淋淋,奋力挣扎,面目扭曲,恐怖至极,惨不忍睹。观此,似乎受刑的不是蜡像,是真人,抑或就是参观者本人,简直令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这组蜡像由于比真的还真切,太过阴森恐怖,对观众尤其是妇女儿童会产生一定的心理、生理负面影响,曾被人投诉,所以馆方作了部分修正,降低了血腥恐怖、过于逼真等感官刺激的艺术效果。尽管如此,我也惊叹艺术家们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不管怎样,它也是对黑暗、残暴、非人道的一种揭露,一种控诉,它警示、教育世人的社会功用是不可否定的。

在死亡之室的后半部,还有一些表现发生在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凶杀案和死囚的蜡像,这些曾因作奸犯科而遗臭万年的家伙,作为反面教材遭到万人唾骂,同样也起到了警醒世人的作用。

蜡像馆还辟有“幻影歌坛”,展出大卫、宝儿等人的蜡像,再辅以电脑合成的灯光、音乐、化学烟雾,使这些名优佳伶活灵活现于舞台。蜡像馆最后部分是特拉法加海战的场景,用蜡像艺术再现了英国人引以为豪的这场经典战役的历史场面,在音响、烟火和灯光的交互作用下,表现出英国海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消灭法国海军所取得的煌煌战绩,确实让一些英国人再次陶醉于大英帝国文治武功的辉煌里。

蜡像馆由法国人创办

蜡像馆的创始人是法国斯特拉斯堡市的图索德夫人,她的原名是玛丽·葛洛休兹,自幼从父学艺,遂成为巴黎有名的蜡像雕塑艺术家,曾受聘为法王路易十六之妹的美术教师。之后嫁给一个土木工程师图索德,因此被人称为图索德夫人。1802年,为躲避巴黎革命,她带着叔叔的蜡像作品来到英国,随后定居英国,同年在伦敦举办蜡像展览,轰动一时,大获成功。33年后,她决定在伦敦开办蜡像馆。1835年,她选中了现在蜡像馆所在地,建起了今天见到的这座蜡像馆,蜡像馆以她的名字命名,称图索德夫人蜡像馆。100余年以来,这座蜡像馆的内容不断调整、充实,声名远播。目前,每年慕名前来参观者达200余万人,尽管门票价格昂贵,还是常常人流如潮,这是因为物有所值,观后的确大开眼界,增长不少知识。

世界地铁鼻祖——伦敦地铁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地铁的国家。自1836年,市中心帕丁顿至法灵顿,全长6.4公里的地铁开通运营,至2000年,伦敦12条地铁纵横交错,总运行里程达413公里。从某种意义上讲,地铁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约有100多个城市建有地铁,其中一半在欧洲。中国北京则于20世纪70年代修建了地铁。伦敦地铁在其运营长度、车站数量与客运总量上,仍然位居世界地铁前列。

地铁遍布伦敦全城

时至今日,尽管伦敦几乎家家都有小汽车,尽管的士、巴士川流不息,但地铁依然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依然具有龙头老大无可替代的作用。地下铁道好似人体之血管遍布伦敦全城,全市建有278个地铁站,平均站距仅1.5公里。地铁与三大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相通。重要巴士站、大宾馆、繁华市区均建有地铁站。地铁列车可以互相换乘,不用出站即可走遍伦敦全城,不用转乘其他车辆就可到达机场、车站和一些大型公共场所。因此,地铁又具有快捷、安全、舒适、方便、价格低等优点,所以备受乘客青睐。伦敦人乘地铁已习惯成自然,成为生活的必然。许多人上下班、购物、探访亲友、学生上下学皆以地铁为代步工具。特别是在上下班、上下学高峰期和节假日,地铁列车座无虚席,运营繁忙,每天运送客人达300万人次,年客运总量高达7亿人次,占全市客运总量的30%以上。

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伦敦的地铁票和有些巴士票可以通用,单张票价一般为1英镑。使用这张票,只要乘客不出地铁,就可以在地下换乘每一路地铁,走出地铁,尚可持此票乘坐五站巴士,一旦超过五站,则视为逃票。若想再乘地铁,只好再买一张地铁票。还有一种价格为6英镑的地铁票,可以在一天之内反复上下乘坐地铁。除此之外,便是周票和月票,价格视乘坐区间而定。

伦敦地铁一律采用自动售票检票系统,一般大小站均有两种售票机,老式售票机只使用硬币,新式售票机则硬币、纸币、信用卡均可使用。进出地铁站均要检票,检票全部自动化。所有车票背面均有一条宽约10毫米、与车票等长的咖啡色带磁条码。每位乘客将所持车票插入检票机入口,经检票机检验无误,车票便从出口轻轻弹出,检票机绿灯亮起,挡在乘客面前的三股头铁把随之松动,乘客即可通过。如此检票设施站大站小多寡不一,少则进出检票机各有三五,多者可达10余处。地铁车站几乎没有身着警服、不苟言笑的管理人员。有些车站只有一二人值班,但那绝不是虎视眈眈盯着乘客的保安,而是服务人员。他们神情不卑不亢,态度亲善温和,主要是为乘客解难答疑,扶助老弱孕残。

不仅如此,地铁还不断拓展服务领域。现在一些地铁站不仅设有电话亭、售报亭、冷饮亭,大站还向综合服务方向发展,设有百货店、食品店、快餐店、咖啡屋、旅行社、停车场等。有些地铁站干脆建在大型公寓旁边,以便于居民特别是老年人乘坐。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贯彻得完全而彻底。

瑕不掩瑜

伦敦地铁早已不再是平面发展,而是向立体交叉更深层发展。有的地铁叠梁架屋上下三层、四层,深达七八十米。第一部自动扶梯自1911年投入使用以来,现在几乎所有车站均有自动扶梯。小站一般每层一上一下,大站一般每层两上两下,或两上一下。多层交叉车站均有扶梯相连,有的站还装有升降式电梯,扶梯总数达到400多部,升降电梯也达100余部,上下十分轻快方便。但是无论人多人少,乘客一般站在扶梯的右侧。其先,我们一行不明究竟,偶尔站在左边,这时后面来人,只好静静站在后边,绝无焦躁气恼的表情,更无拍肩膀示意让开,或向前猛挤的举动。后来经人指点迷津,我们方知伦敦人上下扶梯靠右站立已成规矩。因为伦敦人生活节奏快,加上许多上班族、上学族为赶时间,常常以超过扶梯运行的速度,从左侧快步上下。以后我们上下扶梯便自觉站在右侧。有时为了赶火车、飞机我们也从左侧——“快速通道”飞奔上下,颇感通畅方便。

伦敦有些地铁车站、站台恍若迷宫,上下几层,纵横交错,搭乘月台很多,南来北往,东去西至的列车宛若游龙。再加上个别车站未经改造,仍以步行梯甚至螺旋梯上下,左盘右转,及至月台已难辨东西,又由于语言不通,目不识丁,稍不留意就会上错车。有一次,我们一行只顾赶车,未及辨认车号与方向,结果上错车,而闹出了南辕北辙的笑话。自此,海安先生如同带着一群不谙世事的孩子,引领我们上下起落,才不至于再闹出差错。

伦敦地铁站有些建造精良,设施一流,但毕竟大多运行百年有余,有些车站、铁道已如老态龙钟的耄耋老人,显得陈旧、昏暗,结构也不尽合理。尤其是通风条件差,空气流通不畅,新鲜空气补给不足。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加上烟味、汽油味、人体异味、食品味等,形成浑浊的气味。虽然地铁当局为此想过各种办法,采取过各种措施加以改善,也终难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尽管这些瑕疵有损地铁声誉,但瑕不掩瑜,这些阙失仍然不能抹杀其在伦敦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卓越贡献。

伦敦的确是一座建在地铁上的城市。

鸽子广场

从白厅街走到尽头,便是全伦敦最热闹、最有名的广场——特拉法加广场,俗称“鸽子广场”(当地华人则称之为“大狗广场”)。19世纪初叶,雄心勃发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穷兵黩武,意欲征服英国,然后征服整个欧洲。于是他下令组织了法西(西班牙)联军,调集战舰妄图依靠强大的海军,一举占领大不列颠。当时英国舰队在纳尔逊将军指挥下,于1805年10月21日,在西班牙的特拉法加角海面展开生死决战。英军以弱敌强,以少胜多,最后击败了法西联军,粉碎了拿破仑登陆英国的战争企图。后来英国为了纪念这次战争史上的经典海战,便以这次海战之名——“特拉法加”命名了这座深受伦敦市民和游人喜欢的广场。

在特拉法加广场的中央有一高达185英尺的纪念柱——纳尔逊纪念柱,一柱擎天,气壮山河。石柱顶端是纳尔逊将军雕像,如同当年站在指挥塔上指挥特拉法加海战一样,他表情坚毅自信,傲视天下,指挥若定。在石柱基座下方,有铸于1867年的四只铜狮子,威猛雄健,分别镇守着东西南北四方。这与中国的“石狮文化”有着怎样一种渊源,一种异曲同工之妙?基座四面有四幅青铜浅浮雕,这些浮雕材料正是用特拉法加海战之战利品——法国大铜炮熔化铸造的。浮雕的内容则是描写英法海战的场景,场面宏大,生动逼真,充分表达了战胜者的自豪与喜悦。真可谓化腐朽为神奇,其用意何等的巧妙、高明与深邃!

广场平时有成千上万只野鸽子飞飞落落、走走停停,与游人嬉戏,在人群中觅食。这些鸽子有的憨态可掬,有的机敏矫健,有的顽劣不恭,它们引逗得游人乐不可支,以至为伊而破费。有的人有备而来,带着面包、糕点、谷物在这里哄逗喂食鸽子取乐,无备者也只好慷慨解囊,从专售饲料的小商贩手中购取玉米、小麦等谷物喂食鸽子。当游人喂鸽子时,鸽子就会飞到游人手上、肩上,甚至头上,人与鸽子和谐共处,各得其所,其乐融融,此时也正是抓拍留影的最佳时机。每逢五一、圣诞节和新年,特拉法加广场是最热闹的去处,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广场,真是摩肩接踵,人山人海。尤其是圣诞节,少男少女甚至喜欢热闹的中老年人也来到广场,嬉笑游乐,互相亲吻。近年来,华人欢度春节也开始走出唐人街,在广场举办舞龙斗狮等传统文娱活动,营造一种喜庆气氛,弘扬华夏文化。

在广场的一侧,是全世界最有影响的美术馆之一的英国国立美术馆,引人注目的三角楣饰和罗马式门廊与广场的纪念柱、雕塑、喷泉相映成趣。在这座美术馆里收藏了自13世纪至19世纪的2000余幅绘画精品。游人在充分享受了大自然赐予的阳光、空气和水,体味了人与动物的那种亲和之后,再到美术馆去参观一下这些旷世杰作,徜徉于艺术海洋,享受艺术带给人类的那份愉悦,那份美感,既可陶冶情操,又可感悟人生。

伦敦华埠——唐人街

伦敦唐人街如同世界其他地方的唐人街一样,是华人辛劳和汗水的结晶,是几代华人艰苦备尝、戮力同心创业的历史见证。它也是华人经商、活动、交际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它是华人的一片世界。

伦肆遥临英帝苑

伦敦唐人街坐落在寸土寸金、繁华热闹的市中心苏豪区,距离白金汉宫、海军凯旋门、白厅街、特拉法加广场和高云花园很近。

伦敦唐人街并不很大,但它却是英伦三岛最大的华埠。由一条主街——爵禄街(亦即正式唐人街),几条横街——俪人街、华都街、麦高田街、小新港街、新港坊和新港围等街道组成。大街小巷鳞次栉比皆是华人开办的餐馆、酒吧、药店、超市和礼品店,还有理发厅、旅行社和律师事务所。唐人街有三个主要入口,但无论从哪个入口进入唐人街,最最醒目,也是最令人激动不已的,是1985年10月落成的三座原汁原味的中国牌楼。牌楼题有“国泰民安”“伦敦华埠”等横批,尤其是“伦敦华埠”四个大字金光闪闪,气冲牛斗,两侧嵌字联:

伦肆遥临英帝苑

敦谊克绍汉天威

华堂肯构陶公业

埠物康民敏寺钟

言简意赅,充分表达了英国华人华侨脚踏实地,艰苦创业的坚定信念和昂首挺胸、堂堂正正做人的豪迈气概。还有中国政府赠送的一对石狮子,也威震八面地雄踞于唐人街,分外引人注目。每观及此,感慨良多。的确,在昔日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国的首都,也竟然会有曾经遭受*的“东亚病夫”的一席之地。华人华侨兢兢业业地在此做买卖,繁衍生息,这怎不令人激动万分,怎不使人感慨万端呢?为了方便游人,爵禄街已被开辟为步行街,对汽车只作有限度开放,逢年过节,全街段封闭,以供华人举办社火,举行庆祝活动。

唐人街的华商在异国他乡从事商业活动的同时,也不忘利用一切机会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他们用中国传统装饰工艺,把店铺乃至整个唐人街装扮得五彩缤纷。浓烈的东方文化,成为伦敦别具一格的旅游景观。所以,不仅中国人、亚洲人,就连欧洲人也都慕名到唐人街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一下中国传统文化,兴致所至还品尝一下中国的美味佳肴。

伦敦唐人街比美国华盛顿、旧金山、洛杉矶等城市的唐人街似乎更集中,更繁华,更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我们漫步于伦敦唐人街,仿佛置身于中国南方某个城市繁华的商业区。街道两旁虽不乏欧式建筑,但青砖碧瓦,雕梁画栋,楼台亭阁,花柱街灯,这些极具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特色的建筑和设施,构成了一幅立体的中国画。林林总总的店铺、字号招牌皆用方方正正的汉字书写。诸如翠亨邨、财神、金龙轩、九龙、好年华、新美食轩、福临门等,取名极富强烈的中国文化特点。老板、侍应生、游客皆讲汉语(主要是广东话,其次是闽南话),餐馆供应无一不是地道的中国菜,一般以粤菜为主。杂货店、药店大多经营中国蔬菜、土特产和中草药,有几家书店出售着中文版的各类书籍、报纸杂志和音像制品。就连中国银行也在唐人街近旁开设了伦敦分行,经营外汇业务。

龙腾狮跃度佳节

唐人街作为华人社区,不仅是华人经商、消费、娱乐的场所,也是华人社交聚会的地点。华商洽谈生意,朋友约会,情人小聚均要到唐人街选择一处僻静茶肆酒吧,点一盘虾饺、肠粉、小笼包子等点心,海蜇丝、大头菜、花生米等小菜,抑或一壶浊酒,一杯清茶。不论是讨价还价的商务谈判,海阔天空的朋友神侃,还是卿卿我我情人的眉目传情,均备觉温馨惬意。就连生活在最下层的打工仔(也不乏偷渡客),每逢周日夜阑人静时,三三两两或聚于凉亭下、牌楼旁,或隐于幽暗之处,老乡见见面,拉拉家常,相互交换情况,排解离情别愁,共商生存策略,亦没有点滴心得。唐人街也成为初来乍到的打工仔、远赴英伦求学的中国学子打工觅食、寻求栖身的重要去处。我们就曾目睹一位中国留学生,在餐馆打完工后,背上鼓鼓囊囊的书包,行色匆匆离去。

我们第一次去英国恰逢中国传统节日——龙年春节,有幸目睹了伦敦华人华侨欢度新春佳节的盛况。春节前夕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贴春联,迎财神,燃放*,渲染节日气氛。大多家庭还在大年三十烧香献供,焚化冥币遥祭亡灵。他们念念不忘万里之外故去的先人,并祈求先人在冥冥之中,庇佑他们平安吉祥,发家致富。傍晚家家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有条件的还要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正月初一那天,唐人街人流如潮热闹非凡。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一对活泼可爱的舞狮,一条金鳞闪闪的游龙,龙腾狮跃,盘旋飞舞,挨家逐户拜年讨赏钱。其规模之大,气氛之热烈,大大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们不禁为之怦然心动。

其实,春节已不仅仅是华人的盛大节日,很多英国人也来到唐人街参与节日活动。有些白人亦驻足观望喜不自胜,有的还学着用中国话说:“过年好”“恭喜发财”。据说,英国查尔斯王子曾特意到唐人街与华人共庆佳节,还亲自为“沉睡的狮子”点睛,只可惜我们与之失之交臂。由此看来,唐人街的春节活动,在增进友谊、彰显中国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于中国文化以其独特的风格,成为当地文化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为此,伦敦市政当局每年春节前夕都要投入20万英镑,支持庆典活动。每年春节,伦敦市市长几乎都亲临唐人街发表演讲,祝贺节日,希望唐人街兴旺发达,永葆特色,成为旅游观光的景点。

华堂肯构陶公业

目前,在英华人华侨有20余万人,其中有将近一半生活在以唐人街为中心的伦敦地区。

唐人街

据有关资料介绍,19世纪70~80年代,东南沿海一些曾受雇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中国海员,后来辗转流落并集居于伦敦东部的船坞区,逐渐形成了早期的伦敦唐人街。开始他们靠打工、开洗衣店谋生,以后又逐步转向餐饮业。但是,不管从事何种职业,他们工资收入微薄,决定了他们经济地位的卑微,住房条件的恶劣,而且他们当中大多数人讲不好英语。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们的工作只限于开餐馆、理发馆、刷盘子、送外卖等几个靠出卖简单技艺和苦力的活计。又由于旧中国的贫穷落后,反动政府的软弱腐败,华人华侨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备受白眼和歧视,很难融入英国社会。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英国经济由徘徊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中国移民,尤其是香港移民越来越多,加上部分英军从远东返回英国,这些人大多喜欢中国菜,所以,中餐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华人餐饮业也成为推动经济,尤其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受到了伦敦当局的关注和保护。一些精明的华人瞄准已是娱乐中心的苏豪区,在那里购房置业开办餐馆,生意火爆。在引来众多食客的同时,也引来了更多的华人在此创业。华商从小本经营做起,日积月累,生意越做越大,有的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富甲一方,开始向其他领域拓展。唐人街也实现了裂变式发展,达到了今天的规模。

从总体上讲,华人华侨遵纪守法,勤勉朴实,他们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养不断提高。尤其是他们在事业上的成功,完全取决于他们诚实守信、艰苦创业的做人准则和经商理念。遍布全英国的中餐馆、外卖店约有近万家。有人认为中餐馆是聚宝盆,其实,就总体而言,中餐菜肴相对质优价廉,华商以降低菜价,延长营业时间,降低自我利益,薄利多销,赢得顾客。除此之外,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中国人和英国人之间价值观念和消费观念的差异。英国人虽非都是“今日有酒今日醉”,但大多崇尚物尽其用,花钱购买享受的乐趣。而华人远离故土,居安思危,讲究细水长流,存钱越多睡觉越踏实,储蓄理念高于消费理念。随着华人经济实力的不断壮大,华人的社会地位也大大提高。特别是近几十年,英国华人已经成为经济界和学术界一支新型力量。开餐馆的父母培养出了一代聪明好学、勇于进取和志向远大的知识分子儿女。他们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有的学贯中西,这使他们很容易适应英国主流文化,成为受人尊敬的“白领”,一步步走向政界或主流社会。英国华人上大学的人数比白人、黑人和其他亚裔青年比率要高出许多。很多华人在工作中的职位也高于其他移民,高达41%的华人职员担任教授级或经理级职务,其他亚裔仅达15%。

毋庸置疑,华人华侨的的确确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和受人尊崇的社会地位。但是,现在仍有一些英国人对旅居英国的华人缺乏足够的了解和客观的评价,往往把华人与黑社会、毒品、赌博和偷渡混为一谈。究其原因,除了有些人存有历史或社会偏见外,也与近年来屡屡发生于东南沿海一带偷渡英国的事件不无关系。在伦敦唐人街,我们就曾看到三人一群五人一伙,聚集着一些衣衫不整、交头接耳的闲杂人员。据海安先生(华人,英国瑞安·海泰克公司经理)介绍,这些人中有些就是偷渡客。他们带着淘金梦,以政治避难为借口,申请英国居留权。但常常由于人地两生,语言不通,求职无门,一时难于觅食糊口。有些人参与赌博,从事非法买卖;有些年轻妇女沦为暗娼;有的人打架斗殴、偷盗甚至杀人越货,造成华人社区的不安定感。尤其是2000年6月,58名福建非法移民殒命多佛尔港事件发生之后,唐人街一时成为警方和媒体关注的焦点。所有这一切严重影响了华人在英国的形象,也给中国的国际声誉造成恶劣影响。

但是,不管处在一种什么境况之下,华人华侨虽身处英伦,却心系故乡,他们密切关注祖国的经济建设,期盼祖国繁荣富强。当中国遭遇唐山大地震、兴安岭森林火灾、长江特大水灾,他们都慷慨出资赈灾。当香港回归祖国,他们更是欣喜若狂,举办文艺晚会进行庆祝,他们认为他们的根在中国,祖国是他们的靠山。只有祖国强盛,海外华人才能受到应有的尊重,取得应有的社会地位。海安先生在陪同我们游览唐人街时,不无感慨地对我讲,他远涉重洋来到英伦,虽关山阻隔,但时刻心系故里,总想与国内商家联手共图发展。有时思乡心切,总要到唐人街转一转,见一二故旧,诉几句衷肠,忘却离愁别绪,然后继续投入到艰难的创业、生活中。

脚踏东西两半球

早在孩提时,就知道在遥远的英国伦敦有一个最具权威的格林威治天文台,有一条决定世界标准时间和时区的子午线。

来到伦敦后,我们乘坐游艇顺水一路向东,来到了格林威治,然后弃船上岸径直奔向旧天文台。格林威治位于伦敦东部,泰晤士河的一个小河套里,地势险要,扼制泰晤士河,起屏蔽伦敦东大门的军事作用。所以,英国摄政王格罗斯特公爵于15世纪30年代,在这里修筑了一座瞭望台。直到1675年,查理二世下令把瞭望台改建成了英国的皇家天文台。1948年,这座天文台完成了自己的伟大使命之后,“光荣退居二线”。现在这座天文台作为天文博物馆向公众开放,里面展出了大量天文历史资料、科技资料,还有大量实物,如早期的天文望远镜,各国早期制作的古老时钟、地球仪、浑天仪,其中有的浑天仪还是中国古代的实物或复制品。看到在最权威的天文台尚有中国天文科技历史的一席之地,备感自豪和骄傲。它充分表明,中华民族曾经对世界天文学做出过无可争辩的巨大贡献。这里还有很多星象发现的时间及经过的相关资料、图片和实物。参观过后顿觉宇宙之大以至于无穷,太空之奇以至于莫测。在宇宙尚有无穷无尽的未知世界,还有许许多多个奥秘,需要人类去探索、去发现、去研究,进而使其造福于人类。

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的国际天文工作者会议,作出了一个划时代的决定,决定以格林威治子午线为0度线,并以这条线作为世界标准时间和时区划分的起点。正是这条线把地球分为东半球和西半球。我们站在子午线上向东跨一步则到了东半球,向西跨一步则到了西半球,而一脚站在子午线东边,一脚站在子午线西边,就同时踏上了东西两半球。在这里还有一个镶于1851年的大钟,钟面有二十四小时,现在英国议会大厦大本钟就是以此钟为“母钟”,两钟之间有线路相通,按时发出讯号,而世界各地的时间都以此钟作为标准时间。

在格林威治还有一座占地200亩的格林威治公园,公园里种植着许多珍贵花木,既有高山植物,也有平原花草。各式花卉精心布局,疏密得当,参差有致。沿着公园林荫古道可以看见巨大的扁柏,高大挺拔的白桦树,长着“肿瘤”的栗子树,浑身长刺的蓖麻树,还有枝繁叶茂的白蜡树,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从中国引种的黄木树,以及其他形形*的不知名的树木。树下盛开的郁金香,更是锦上添花,漫步在地跨东西半球,花团锦簇、别具一格的公园里,敞开的心扉如同两个半球一样豁然开朗,似乎进入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丘吉尔故居

丘吉尔故居位于牛津城西北8英里处的活士托地区。这是一个占地约4600公顷、地势开阔、环境优雅、具有浩然气势的欧洲庄园建筑。

布兰希姆宫

进入这座庄园后,视野之内是一片湖光山色,羊儿、鹿儿悠哉游哉于青草之上。花园的草坪和小树修剪成各种不同的造型和图案,犹如构图优美的东方地毯。无忧无虑的孩童活蹦乱跳,欢快地穿行于花草林木之间,好似翩翩飞舞的花蝴蝶,平添了些许生气与活力。

在草坪之上,有一个直刺青天的凯旋柱,在高达41米的凯旋柱顶端有精工制作的象征大不列颠的狮子和象征法兰西的高卢雄鸡。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身生双翼的猛狮张着血盆大口,雄健有力的利爪下弹压的是浑身战栗、眼中充满恐惧的高卢雄鸡。据介绍,这一凯旋柱是为纪念1704年马尔伯勒公爵——约翰·丘吉尔在布兰希姆大败法德联军而建的。环绕凯旋柱四周的苍葱林木,则寓意为当年公爵指挥千军万马克敌制胜的恢宏战阵。

温斯顿·丘吉尔的先祖、布兰希姆的第一代主人约翰·丘吉尔是英国安妮女王的重臣,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1702年被安妮女王封为马尔伯勒公爵。1704年马尔伯勒公爵受命率部参加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在多瑙河畔的巴伐利亚布兰希姆大败法德联军,迫使骄横一时的法军低下了高傲的头。由此一战成名,声名鹊起。安妮女王龙颜大悦,钦定在牛津附近择地,为这位叱咤风云的爱将建造府第,并以其成名之战命名为布兰希姆宫。

同是安妮女王爱卿的范布勒受命设计布兰希姆宫。此公把他的艺术思想融入建筑设计理念,创造了成功的典范。1705年择吉日动工,经过17年的建设,直至1722年工程全部完工。布兰希姆宫规模宏大,由主体建筑、两翼、内庭、角塔和花园组成。各自相对独立又相互衔接,构成一个既完整又完美的集合体。主体部分与其他部分以空灵的柱廊相连接,而花园则借鉴凡尔赛宫的模式,呈几何图形布局。为了建造这座花园,范布勒还拦截了格里木河,并使之改道,拓展了花园空间。

布兰希姆宫是英国18世纪建筑史上的一座丰碑,是巴洛克建筑的杰作。这座宏伟建筑总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足有200多个房间,其中卧室之豪华、舒适自不待言,还有高雅明亮、藏书颇丰的图书馆,典雅考究的餐厅,金碧辉煌的会客厅,格调不凡的瓷器厅,宽敞幽静的公爵教堂墓室,等等。宫内丰富的绘画、雕刻、装饰大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其中大厅天蓬上的绘画绘于1716年,它用艺术手法重现并记录了布兰希姆之战的历史场景。宫内的祈祷室安葬着马尔伯勒公爵夫妇和他们的后代,其墓碑也出自名家之手,由18世纪最有名的雕刻家赖斯布雷克制作,无不体现了古典主义的风格。正门上镌刻着马尔伯勒公爵的徽章,刀工细致,气势不凡。花园内随处可见的雕塑个个都是艺术精品,虽历经风雨侵袭,但个个仍是形态生动、完好无损。

温斯顿·丘吉尔出生的小屋

1874年初冬,伦道夫·丘吉尔带着身怀六甲的娇妻,来到布兰希姆宫小住。由于路途劳顿,妻子突然临产,人们便七手八脚把西边的小屋稍事整理布置一下做了产房。11月30日,在这间产房,一个小生命呱呱坠地,这就是后来名震四海、二战中决定世界命运的三巨头之一,大英帝国的战时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现在这间小屋及其他两间房和走廊被辟为丘吉尔陈列室,里面陈列的有实物,有图片,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一代伟人不平凡的人生历程。人们在参观展览、缅怀伟人丰功伟绩的同时,不由耳边回荡起丘吉尔在英国生死存亡之秋,发出的那振聋发聩,铿锵有力的声音,“我无所奉献,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奉献给你们。……你们会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的回答是竭尽我们一切力量,从海上、陆上和空中进行作战。……你们会问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回答:胜利”。这就是丘吉尔临危受命,于1940年5月13日在下院发表的就职演说。

1965年1月24日,丘吉尔走完了90年轰轰烈烈的人生历程后,默默地离开了他所钟爱的祖国和人民,之后又默默地回到了布兰希姆,回到了父母的身旁。

面对近300年的豪宅,想想逝者如斯的公爵们和温斯顿·丘吉尔,真是岁月如流,物是人非。游客们三五成群地坐在草坪或露天平台上,发思古之幽情,感悟人生之真谛。而豪宅内现在的主人已是第十一世马尔伯勒公爵。如今的公爵虽然仍属英国最富有的贵族之一,但在维持庞大家庭正常开销的同时,还要养护、维修、管理这么巨大的建筑和广阔的花园,明显入不敷出,捉襟见肘。为此,公爵巧妙地利用了温斯顿·丘吉尔享誉海内外的赫赫名气,决定将布兰希姆宫的花园和部分房间对外开放,供游人游览参观,这样既满足了公众寻古探幽的好奇心,也可用不菲的门票收入维持庞大的日常生活费用。

莎士比亚的故乡

在伦敦西北部艾玛河畔,有个斯特拉斯福镇,这里就是在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影响最大、声誉最高的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世界著名诗人、戏剧家威廉·莎士比亚的故乡。小城人口仅2万有余,但每年游客高达150余万人次。

诞生之地

我们怀着特别的心情想亲眼看看孕育了一代戏剧大师——莎士比亚诞生、工作、生活和安息的地方,来到了斯特拉斯福镇。进入小镇之后,导游引导我们先来到莎士比亚中心,这所现代化的建筑既是图书馆,也是档案馆,更是展览馆。该中心是由美国及加拿大一些私人为纪念莎翁而捐资兴建的。中心虽然不是很大,但设计建筑档次较高,里面展出了很多莎士比亚名剧中的人物蜡像,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王子复仇记》中的哈姆雷特等。这些蜡像全部穿着那个时代的服装,神态逼真,令观者无不感受到了莎翁戏剧那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离开中心,就转入位于亨利街的莎士比亚出生地。这是一幢典型的都铎式的乡村住宅——两层木楼,显得古朴庄重。小楼低矮而昏暗,地板破旧错位而高低不平,人走在上面吱吱作响,似有踏断倾覆之感,室内还散发出一股淡淡的霉味。故居完全按照当年生活场景布置,里面有不少当年莎士比亚用过的遗物以及他的家人用过的器具。如桌子、椅子、箱子、衣橱和木床等。还有一个在东方没有见过的鼠箱,其形状极像一个小巧的风箱,捕鼠方法也很奇巧。二楼西面一间房子,有一张旧床,1564年,莎士比亚就出生在这张普普通通的木板床上。这里原封不动地保留着当年莎士比亚生活时的家庭布置,床铺不长,一头还附设一只垫脚的板凳,游客睹物思人,颇有一番感慨。东面则展览了莎翁的照片、手稿和著作,反映了莎翁辛勤笔耕的场景,有激励后人的社会功用。

走向辉煌

伊丽莎白一世女王在位时,伦敦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莎翁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机会,于1592年走出斯特拉斯福,开始以一个演员及剧作家之姿出现在首都。花花世界丰富多彩的生活,既使莎翁获得了宝贵的创作素材,也使莎翁激发出了奇妙的创作灵感。至1594年,因黑死病而关门的剧场重新开张,上层社会及市民阶层的消遣及艺术需求,又推动了包括创作在内的文艺事业。这个时期,他差不多一年可以写出2个剧本。他一生写出了37个剧本,个个乃上乘之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剧本有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历史剧《查理三世》《亨利四世》和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王子复仇记》《奥塞罗》《雅典的泰门》《麦克佩斯》和《李尔王》等,由此奠定了他在英国乃至世界文坛上的地位,被公认为“世界上最伟大的诗人”。他的戏剧被世界许多国家搬上戏剧舞台或银幕,对世界戏剧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所以,在伦敦不仅建有莎士比亚剧院,还辟有莎士比亚纪念馆,以供人们参观凭吊。

安息之地

从亨利街转入大街和小教堂街,来到新地。这是莎翁1597年买下的一栋小楼。1616年,叶落归根的莎翁从伦敦回到了故乡,在这栋房子里与世长辞。小楼不大也较简陋,里面展出了莎翁时代的背景材料和当年的实物,通过木楼走入诗人大花园,可谓别有一番洞天。草坪绿树,彩蝶小鸟,萝藤缠树的阴廊和精心打理的花草树木,使人感受到莎士比亚故居依然具有的勃勃生机。新地对面是一座1416年的建筑,这里曾是市政厅,后改作学校,莎士比亚正是在这里受到启蒙教育的。镇上还有一座圣三一教堂,尽管这座小教堂太普通太一般,没有高大的钟楼,也没有雄浑的拱顶,但这里是莎士比亚长眠的地方,因此备受世人关注。教堂坐落在艾玛河畔,由此向北的小河风景清秀,颇具诗情画意,与小镇风情相得益彰,让人流连不已。

车子已驶离斯特拉斯福,但我们的导游,一个65岁的矍铄老头依然兴致盎然,滔滔不绝地向我们介绍着莎士比亚。联想在斯特拉斯福的所见所闻,当地人对游客所给予的种种热情和礼遇,我想:莎翁终其一生并没有得到过什么显赫的官职,也未曾受封过什么高贵的爵位,但莎士比亚不愧为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正如法国作家斯达尔夫人所说:“从来没有一个民族对一位作家像英国人对莎士比亚那样怀有最深沉的热情。”

温莎堡

在伦敦以西32公里泰晤士河上游,河的两岸镶嵌着两颗璀璨的明珠。一颗就是坐落在河南岸温莎古镇的温莎堡,另一颗则是坐落在河北岸伊顿古镇的伊顿公学。

英王的夏宫

温莎堡依山傍水,一边是林阴如黛,花光如颊的泰晤士河,一边是突兀隆起东高西低的小山岗,山岗之上是呈“人”字形布局,由花岗石建造的雄伟古朴的温莎堡。温莎堡的南边、西边是繁华热闹、别具小镇风情的温莎镇。1917年,当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事犹酣之际,英国王室毅然决然地摒弃了自己祖传的德国汉诺威姓氏,而采取了英国味十足的新姓氏——温莎,由此,温莎堡声名大震,慕名来此参观者络绎不绝。

早在11世纪,征服者威廉占领英格兰后,为了防止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反抗,除修筑了伦敦塔城堡之外,以后又陆续修筑了9座城堡,形成了一个互为犄角,遥相呼应的军事屏障,以保卫新生的诺曼底王朝。地势险峻,锁扼泰晤士河,藩屏伦敦的温莎堡就是其中之一。但当时为应军事急需,就地取材建造的是木质结构的城堡。约在800年前,亨利一世风水看好,把城堡作为王室的主要行宫,曾数度大兴土木,不断修葺整治,特别是19世纪乔治四世和维多利亚女王时期大规模改建扩建,始成今日之格局。整个城堡占地80英亩,成为英国王室最大的宫殿之一。现在它是英国女王的夏宫,女王每年夏天都要到温莎堡小住一段时间,并已成为一年之中王室的重要活动内容。

与皇家卫队合影

温莎堡分为上中下三个区。上区为东区,有国家公寓,包括女王的餐厅、客厅、舞厅、觐见厅、画室、滑铁卢厅和圣乔治堂。这里主要收藏王室名画和珠宝,还有1704年击败法国军队的马尔伯勒公爵、1815年在滑铁卢击败拿破仑的威灵顿公爵和丘吉尔的胸像,以及不同时期的盔甲、军旗、武器。拿破仑和日本人投降时用的军刀,更是英国人引以为荣的战利品,而被摆在了突出的位置。连同王室成员的雕像、画像,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和艺术瑰宝,引得游人驻足观赏,惊叹不已。南边的正方形庭院则是玛丽王后的玩偶宫。据介绍,该宫由一万余名艺术家和工匠先后参加修建和装饰,至1952年才告竣工。

中区是一座高岗,高岗之上的圆塔是城堡的核心建筑,12世纪由亨利二世始建,起先是一座炮楼式的石头建筑。城垣之上至今尚存锈迹斑斑大炮数尊,不过已成装饰之物。后来乔治四世又加固加高了圆塔,使其更加巍峨挺拔、恢宏凝重,以致成为温莎堡的最高建筑。登上塔顶可以俯视蜿蜒曲折的泰晤士河,郁郁葱葱的园林草地,参差错落、历久弥新的温莎古镇和伊顿古镇……两岸景物一览无余。平时圆塔不升国旗,但是,当塔顶升起英国国旗时,表明女王在城堡居住,此时将谢绝游人参观。

下区也称西区,是自泰晤士河登上南岸进入温莎堡的入口处。进入城堡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圣乔治小教堂,教堂娇小别致,造型简朴,大窗户扇形穹顶,构思奇巧,雕刻精细,其精美程度可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小教堂相媲美,这是15世纪至16世纪保留至今最好的哥特式建筑,教堂内有乔治五世和玛丽王后的陵墓。旁边还有艾伯特纪念堂,安放着维多利亚女王丈夫艾伯特遗体的小教堂。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西行随笔 (00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