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41章

作品: 清穿之宠后年氏 |作者:沉琴绝酒 |分类:古代言情 |更新:07-01 08:24|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00txs.com)

虽然胤禛从来笃定康熙之后的承继之君是自己, 但是亲耳听见康熙说将来即位的是他时, 胤禛的心才算是彻底的安定下来。

胤禛瞧了瞧康熙的神色, 见康熙尚有许多未尽之语, 他知道康熙此时需要的不是他的回答, 而是安静倾听。

于是, 胤禛没有开口, 只是静静的望着康熙,等待他的皇父继续往下说。

于立储之事上,康熙从来都是自己果断做决定, 最不喜有人从旁指手画脚干涉他的决定和想法。就算是心里采纳了年庭月秘密立储的建议,他也只是在心里考察自己的这些儿子们,并不愿意同任何人谈论此事, 因此, 康熙立储的心路历程便无人知晓。

而此时,面对即将承继自己帝位的胤禛, 康熙忽而就想把自己多年的心思剖白给胤禛看一看。

“老四, 朕从未想过要让老十四来做这个承继之君。朕让他做抚远大将军, 让他成为大将军王, 让他总领青海事务, 朕将他放到青海去, 都是为了锻炼他,让他将来能成为你的助力。毕竟,他好歹是你的亲兄弟。只是, 后来种种事故, 令朕对他颇为失望,纵然他在青海做得很好,甚至他的能力也超出了朕的预期,但他对你的态度,仍旧令朕不满意,朕让你体谅是在为难你,也是委屈你,这些朕都知道。”

“朕去后,朕不强求你用他,但你也不能杀他,朕希望你念在你们是亲兄弟的份上,能善待他,也要善待老八老九他们。”

康熙最不愿意看见兄弟相残的局面,也不愿意胤禛深陷这种斗争,他说着,就要胤禛答应他,胤禛抿唇,半晌后沉声道:“皇阿玛,如果他们不再对儿臣出手,大家和睦相处的话,儿臣会善待他们的。儿臣知道皇阿玛的苦心,儿臣会尽力维持的。”

“好,”康熙沉沉点头,“朕信你。”

“他们相争,不过是储位未明而已。日后你做了皇帝,他们争无可争,但愿他们能好好的过日子。”

康熙缓了缓,才有沉声道,“老四,知道朕为什么在考察几年后就一意认定要你做未来的新君,且此心从未改变过吗?”

这个胤禛自然是不知道的。众人私下里虽有猜测,但没有人敢肯定,实际上,康熙真的确实在秘密立储诏书放在乾清宫匾额后头的前一二年间,那个诏书是空的,后来康熙确定人选后,才将诏书写上的。

康熙说出这个问题也没有打算让胤禛回答,而是自己接续道,“老十四还是太年轻了,朕若选他为嗣君,将来他做了皇帝,必然重用老八老九他们,老八酷爱结交朝臣,到时朝堂之上结党营私沆瀣一气的事情绝然不少,岂不是要将祖宗留下的基业都葬送了么?老十四又与他们亲厚,必然顾念兄弟相扶之情不能严惩反而包庇,朕容不得这样的嗣君。况且,若要让老十四即位,他顾念与你的兄弟之情或许不会对你下手,但老八老九就不一样了,到时朕若不在了,他们排除异己,你的命只怕都要让他们给害没了。”

康熙是深思熟虑过的,他权衡之后觉得胤禛最为合适,“可你不一样。朕还记得,当初朕南巡时,你私下来寻朕同朕说的那些话。江南积弊甚深,官场上贪腐之风日盛,府库亏空省份众多,因牵累太深朕为政局稳定不能动摇。老十四若做了这个皇帝,也会因顾念老九而不去根除积弊清查亏空。唯有你,一定会在登基之后做这件事的。人都说如今是康熙盛世,可就算是盛世,也有许多的问题,朕自诩明君,但亦有不少问题不能解决,朕做了一辈子的仁德之君,为政上还是过于宽仁了,治世之道在于宽严相济,将来你严苛些,这大清的基业也能流传的久一些。”

“朕知道,你是能将这些事情都做好的。并且,你也会善待你的兄弟们,尤其是二阿哥,朕看你在郑家庄府邸差事上的用心,朕就知道,朕将二阿哥一家托付给你是没有错的。”

其实康熙的心思,胤禛未必猜不到,年庭月从前也猜度过一些,基本上与康熙所言都是相符的。只是,康熙今日肯吐露的这样彻底,还是让胤禛很感动的。

而他感动的同时,心中还有一种非常奇妙的心思。他想,年庭月着实眼光毒辣心思敏锐之人,康熙这样深远的心思她这些年也都一一揣摩到了。

康熙又说起弘历,“朕喜爱看重弘历,不单单因为他聪慧伶俐,还因为朕看中了他做你的嗣君。他的聪明劲儿不输于朕,他小小年纪,还有着你没有的通透与豁达,比朕当年还要强些。你的年纪不小了,即位之后,朕望你好好培养弘历。这秘密立储其实是个不错的手段,你若愿意,早早将弘历立为储君也是可以的。”

康熙这个话,胤禛就没有应了。

他心下波动,开口小心翼翼的问康熙道:“皇阿玛的这个心思,同弘历讲过么?”

康熙笑道:“这不过是朕的一点私心,朕同谁都没有讲过,也就是现在同你说了。朕又怎么可能对弘历讲这样的话呢?”

康熙瞧了瞧胤禛神色,不由微笑道,“老四,你也不用过于紧张。这不是圣旨,不过是朕自己的心思罢了。朕知道,朕看弘历好,可你却喜欢福宜和福慧。将来谁接你的帝位,还是由你自己决定的,朕不会插手。朕只是希望你将眼光多放一点在弘历身上,他得朕教养几年,确实很不错的。朕只是希望,你将来不要同朕这样就好,皇位传嗣,不要让你的儿子们闹得不可开交无法收场。”

胤禛同年庭月私下曾讨论过康熙如此看重弘历的用意,当初年庭月就对他讲过,康熙如此看重弘历,极有可能是要弘历做他未来的嗣君的,当时胤禛听了便留心了,但他也说过,康熙看重是康熙的心思,若他果真即位,肯定要选年庭月的儿子做太子,必不会让钮祜禄氏的儿子做嗣君的。

想起那时言语,胤禛此时再听康熙的话,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含糊应了。

康熙也不在意胤禛对此的敷衍态度,不过一笑了之,他该说的话都已经说清了,唯一不放心的二阿哥胤礽也托付胤禛照管了,同时,他也得到了胤禛的保证,会善待他的儿子们,康熙再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了,国祚有承,康熙可以安心了。

只是胤禛临走之时,康熙再三叮嘱他,秘密立储诏书要等到他去后才能公布,他今日单独同胤禛讲的这些话原本是不合规矩的,让胤禛不要外传,自己知道就可以了。

“你明日,代朕去天坛祭天。这两日朕要好好休养一下,之后,朕会找时间替你安抚诸王大臣的,到时你只管承继帝位就是了。”

胤禛是康熙亲自选定的嗣君,康熙在临去之前的最后一件事,便是要让胤禛名正言顺的继承他的帝位。

十一月初十,胤禛代康熙前往天坛祭天;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在见过诸王大臣后在畅春园清溪书屋崩逝,由重臣往乾清宫匾额后取出诏书当众宣读。

诏书上写明: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身肖朕躬,必能克成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至此,胤禛成为了继康熙之后,大清的新一任皇帝。

自有重臣前往天坛迎回祭天的胤禛,请他进宫主持大局。康熙刚刚崩逝,为防有人趁机作乱,胤禛命步军统领隆科多关闭九门,谨守京城。

然后,胤禛便接了圣旨诏书,在从简举行过登基大典后,换过帝服,胤禛便派人着手准备康熙的身后事。

有康熙明明白白的诏书在眼前,又有康熙临去之前的训话,众臣心悦诚服,没有人对胤禛的登基表示异议,纵然胤禩胤禟等人心怀不满,但大势已成,他们也不能如何,况康熙临去之前并无诏谕让胤禵回来,做主的人不在,他们也闹不起来,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胤禛这个皇帝。

事情千头万绪,摆在胤禛跟前的紧要事情还是有很多的,他先住进了宫里,乾清宫作为康熙居所,胤禛并不敢住进去,遂选在了养心殿起居,他得将康熙余下的众妃子安顿好了之后,才能将他潜邸众人都接进宫中来。

高无庸与梁九功对接宫务,宫中从上到下都要重新整顿,难免有些杂乱无章。这些事情都不必胤禛操心,自然有人去料理,只是胤禛独个一人在养心殿休息时,直至夜半也了无睡意。

其实他这些时日为康熙守灵哭灵睡得都很好,现在好不容易得了一点空闲的时候可以休息,他是该早些安歇的,毕竟明晨还要早起会见大臣。

但这会儿望着殿外的清冷月色,胤禛始终睡不着,他有些想念年庭月了。

因他百事缠身,他与年庭月已有数日未见了,在这样的一个夜晚,他忽然就很想见见年庭月,想同她说说话。

胤禛一念及此,再无半点犹豫,悄悄起身穿衣,避过殿外宫女太监,在沈竹的保护下回了雍王府,去见他心心念念的爱人去了。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清穿之宠后年氏 (00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