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39章

作品: 非典型娱乐圈 |作者:秦维桢 |分类:现代言情 |更新:01-01 08:00|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00txs.com)

“嗨, 伙计们,把喜悦的眼泪收一收,大家都在等你们上台。”

最后一排走过来一个白胡子外国老头。

徐子安看清楚来人后,一张粗糙的大脸猛地一红, 所幸皮肤黑还看不太出来。

对着含笑鼓励他们的主席先生, 不好意思地点点头,转身领着几位主创登上展台。

电影节期间, 电影放映结束后, 会有记者采访环节和观众交流环节。

徐子安带来的翻译临时充当主持人,三位主创已经整理好仪容, 情绪也平静下来, 各自坐在台上,回答对面观众的不同提问。

莫特利先生笑眯眯地坐在观众席前排, 显然没打算这么快离开。

每个电影节为了扩大自身影响力,都会有自己的嫡系。像斯明泽电影节就十分注重培养青年优秀导演。在欧洲不少导演是从这里成名走向国际,斯明泽电影节把他们推向世界舞台, 而这些人反过来也会回馈电影节。

其他暂且不说,从电影节基金会每年的良好运行情况,就足以证明这一点。这是一个双赢模式。

如今的那吉和《双面人》剧组就是这一模式的又一受益者,剧组的最大一笔拍摄资金就是由基金会提供的。

莫特利先生想到这些,心里相当满意。所以今天他才会特意前来,为《双面人》剧组助威,相信精明的媒体记者们很快就能抓住关键,大书特书了。

当然这也要求电影本身质量过硬, 他才会不介意推一把。

徐子安一边在台上负责交流会,一边脑子里已经飞快转动。他筹备制作电影这前前后后两三年的时间,整个人飞速成长,在制片人这个行当里也算入门,摸到了一点门路。

莫特利先生的出现,他认为绝对不是偶然。心里不禁生出一丝奢望,又飞快把念头压下去。

电影放映结束后,星辉之前联系好的华星娱乐记者会对顾情长进行一次专访。

王佳还弄不清莫特利先生的到来为何让现场出现波动,陆敏却若有所思,言语中暗示王佳要慎重对待顾情长和《双面人》剧组,先把感情基础打好,说不定她还能借机会在国内媒体没反应过来前,抢到一个大新闻。

冷灶就是这时候烧才会旺。

王佳很虚心地听取了资深前辈的指点。对待这次的采访不免慎重了几分,而不是像之前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再说,今天完整观看了这部电影后,她虽然能一眼挑出电影里的许多毛病和问题,比如男主演模式化的僵硬表演,被同台女演员衬托得黯淡无光,电影结构因此有些失衡,她还能挑出更多的毛病,柔光的运用过于频繁、有些定镜头显得死板……但不能否认她也同样能看得出这部影片优秀的品质和饱.满的情感。瑕不掩瑜,也许说不准这群人真的会创造出一个奇迹。

有了这种想法上的转变,王佳的准备工作就做得更加充足,让这次的专访进行得很顺利。王佳从电影方面进行深度解读和发问,此外还围绕顾情长的个人心路历程和演绎经历提出一些一针见血的问题,而不是关心那些带有偏见捕风捉影的八卦绯闻。

顾情长暗道,没想到华星娱乐除了那些狗仔记者外还是有真正的专业人士。当初是华星娱乐报道了她许多黑料,而如今来为她站台的也是这家媒体。

采访的人做足功课,态度又诚恳有理有据,顾情长自然也是心情大好,能回答的问题都是直截了当回答,不会像其他明星那样拐弯抹角绕来绕去,看起来每个问题都有回答还说了一大堆,实际上根本没有透露任何信息。随着采访进展到尾声,王佳脸上的笑意也是一直没有消失。

显然宾主尽欢。两人对彼此的称呼也从顾小姐王记者的尊称变成了情长和佳佳。

王佳关闭录音笔收起笔记本,笑道:“情长,我能和你合张影吗?”

专访照片摄影师已经拍完了,这个合影显然是私人请求。

顾情长立刻从沙发上站起身,走到王佳身侧,主动揽着她的肩膀,对摄影师的镜头绽放出笑容。

咔擦,照片定格,镜头中两人头挨着头,比着剪刀手一脸笑容灿烂,犹如田野里盛开的向日葵。

送走王佳后,顾情长终于松了口气。

伍思羽连忙帮她披上厚衣服,递过来一杯热茶,又蹲下身看她的双脚。

玉足被高跟鞋折磨了这么久,受罪是免不了的。

伍思羽蹙眉问道:“情姐,现在要不要把鞋换下来?”

顾情长喝了口姜茶,摆摆手:“不急,等回酒店再说。”

这里只是休息室,要热敷按摩都得回酒店才方便。干脆再坚持一段时间,八百米都走完了,不差最后这两百米了。

接下来几天又是连着陀螺转,徐子安和那吉更是忙得不见人影。顾情长换上便服,和伍思羽一起买了组电影节套票,去观看电影展上的其他作品。

语言是个大问题,顾情长在英文上还应付得过来,看起电影基本没有障碍,其他国家地区的电影就不太能欣赏得来。

转了几天,心里就有底了。这些电影,特别是那些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外的地区的影片,确实存在普遍的通病,画面色彩和声音太糟了。怪不得以前华语片并不太受欢迎,一是普遍存在画面和声音的毛病,另外就是太注重表达特殊的文化内核。不是说这种特殊不好,而是这种特殊为观影设置了很大的障碍,而人类共同的情感表达反倒被放在末位。

这样观众就无法对电影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如果情绪无法代入,拍得再好的电影都是一堆垃圾。英雄死了,观众也只会觉得他该死,而不会留下一滴眼泪,更不会同情他也不会动容遗憾。

顾情长就没有继续再逛电影展的想法了,干脆留在酒店休息,顺便打发伍思羽去和其他人出门逛街。这两天她都陪在自己身边,没有时间出门,刚好让她出去放放风。

斯明泽的影视报道最近都在讨论热门的夺冠作品,坊间甚至开出堵盘。《双面人》的赔率中等,不好不坏,排在中间。顾情长和剧组人员也花了小钱凑热闹,顾情长自然是给自己的剧组投了几注。

呼声最高的是阿尔奇·海恩斯参演的《杀手回忆录》。媒体认为影帝先生很可能凭借这部电影的出演拿下又一座影帝奖杯,甚至认为《杀人回忆录》与其他的电影作品同台竞技,就像职业拳击手来到街头和小混混们打群架,这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影帝先生会折节来参加电影节,自然是因为主办方的大力邀请,而他本人也是这部电影的导演。他从斯明泽电影节走出来,如今又回馈电影节,不得不说这又是斯明泽电影节运作模式成功的一大例证。

顾情长和徐子安、那吉私下也曾经多次讨论过,对比国内的电影节,斯明泽电影节无疑是成功的,因为它的存在,让这个并不出名的小岛在国际上享有特殊地位。

而国内很多电影节反而是形式大过意义。看起来热热闹闹,每年一群人聚在一起分蛋糕,实际上对整个行业和市场起到的作用并不大。在国际上就更谈不上影响力了。这也难怪国人都十分追捧外国电影节,连一些不知名的乡镇企业电影奖都可以拿回国内大吹特吹一番。

并不是国外的月亮就是比较圆,真正的问题应该是来源于自身内部。

这些行业现状,徐子安和那吉感触比较深,顾情长作为一名演员,确实接触不多,不过跟在他们身边,也获益匪浅,懂得不少,对很多事情顿时觉得豁然开朗,原来站在不同的角度换一个方向,事物就完全是另一个面貌了。

这个行业里的人并不是傻瓜,也并不是人人都爱拍雷剧烂片,大多数情况下是被整体的洪流裹挟而不得不顺从。

就像《双面人》从立项筹备到后期制作完成,经历了多少困难,主创人员都得压上全副身家,就算成品出来,扔到市场上连个水花可能都没有,说不定还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这显然不是可持续发展模式。

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这才是行业的普遍现场。

多失败几次,自然而然资本就往能够带来盈利的方向挤过去了。

顾情长现在只希望,这次《双面人》能拿到奖,借机在电影市场上卖出好价钱,至少保本,这样徐子安、那吉他们才能从中脱身。

徐子安这两天也得到一些好消息,原先那些片商甚至开出几百几千美元的低价,想用压价的方式拿到某地区的买断权,最近却有一两家比较大的片商,愿意和他磋商一个更合适的价格。

那些想以低成本拿到买断权的都是小片商,电影买回去他们不会在电影院上映,而是制作成cd影碟长期售卖。他们不止是对《双面人》如此,而是对所有小成本电影都使用同样的策略,大量低价买入然后充实自己的影片库。

徐子安现在苦恼的是要一次性卖断,直接收回成本,一锤子买卖,还是要求长线的票房分成。最后根据方芳的意见,他选择了一锤子买卖。

他的资金耗不起,也许长线分成可能最后总体收益更多,但他不是大公司,在单打独斗的状况下,这种方式耗时太长,回收周期都可能将他拖死。

于是接下来,他很快谈好了几个地区的买断权,收回了第一批回笼资金。

终于有希望赎回自己的房子了。徐子安笑得合不拢嘴。

在愉快的心情中,闭幕式即将到来,而电影节最终的获奖名单也将正式公布。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算过渡。明天见。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非典型娱乐圈 (00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