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43章 神州飘摇 杀机现将错就错

作品: 狗官 |作者:夜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12-24 17:21|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00txs.com)

当曾国荃等人在广州城里大发战争财,掠夺了十三行、洋行等积累百年的财富,个个捞得腰包鼓鼓,笑得连嘴都合不拢的时候,军舰上的英国人却是一副愁容,望着得而复失的广州城无可奈何。

从广州城逃出来的英国商人嘴中得知,使他们功亏一篑的军队居然是湘军的时候,额尔金就明白,这次广州战役预定的目的是肯定达不到了。

虽然英国人从未与湘军打过交道,但名扬天下的湘军早就如雷贯耳,曾国藩一手拉起的这支队伍,从湖南起家,长沙之战始与太平天国大仗十余起,小战百多次,凭一己之力就挡住太平天国的西进主力,守护住大清半壁江山,实是一支身经百战,骁勇异常的军队。

在英国人眼中,他们根本就看不起中国的军队,但有两支军队却是例外,其中一支是和珅在上海训练的乡勇,也是现在由左宗棠统帅的新军,至于另一支就是曾国藩手下的湘军了。

左宗棠的新军装备先进,人员训练有素,数量虽不是太多,但战斗力在中国甚至远东是首屈一指,英国人在出兵中国时就研究过,得出的结论是新军的战力相当于80%英军的实力,甚至可能更高些。这也是包令让额尔金从广州对中国发动战争,而不是从江南等地直扑中国腹地的一个重要原因。

至于曾国藩的湘军,在装备下虽然远远不及新军,可战斗中的凶悍勇猛却让所有人生畏。湘军现有陆军、水师,总兵力近三十万之众,其中光曾国荃的吉字营就占了五万多精锐,是一个令所有人都不能忽视的庞大数字。

不仅是兵强马壮,湘军上下对打仗还有一种天然的狂热,在他们看来,打仗就是升官发财,在利益趋势下,湘军悍战不畏死的勇猛,就连太平天国也望而生畏,要不是英国人暗中支持太平天国,送了不少武器过去,前些时候和珅提出的三面合围之战险些成功。

现在,曾国荃的吉字营突然出现的广州,还配备了不少洋枪,甚至从前线得到的消息说,还拥有威力强大的野战炮。虽说这些在武力强大的大英帝国眼里并不算得什么,可毕竟额尔金远道而来,手下并未有充足的兵力,以现在的实力根本就无法与湘军对抗。

“各位先生,现在情况有了变化,中国湘军的突然出现,使我们的战略部署处于尴尬的境地,接下来应该怎么办?请大家畅所欲言。”英国远征军的旗舰上,额尔金召集各级指挥官开会,等大家到后,直截了当地问道。

“伯爵阁下,湘军的战斗力强大,而且人数也远比我们多出几倍,如果再继续向广州进攻就是对士兵们的谋杀!虽然英勇的战士们不畏惧敌人,但在双方实力的明显对比下,我认为还是尽快要求国内调遣各多的远征军,才能打败他们!”

陆军指挥官莱特上校第一个发言,在进攻广州的战役中,他的部队在湘军手下吃了个大亏,就连他这为指挥官也因此负伤。

“莱特上校,你不会因为一次小小的失败就害怕了吧?没想到大英帝国的陆军指挥官居然这么胆小,还会畏惧这些低劣的黄种人?”

莱特上校的话刚说完,海军指挥官布鲁斯准将就大笑了起来,用轻藐的目光向莱特瞧了一眼。

“准将阁下!我的士兵都是勇士!他们不是懦夫,我也不是!”莱特挥舞着未受伤的一条胳膊,整张脸涨成了猪肝色:“如果有有一万士兵……不!八千士兵!只要有八千士兵,我就能拿下整个广州,把那些卑鄙无耻的偷袭者全送上绞刑架!但是您别忘了,现在我只有一千六百人!上帝啊!一千六百人!难道你想让这一千六百名战士去对抗那些装备着枪炮,人数却多出几倍的敌人么?这不是战争!这是谋杀!谋杀!!”

“莱特上校,正说明了你们陆军的无能,如果是我们海军,早就打下广州了……。”布鲁斯准将点起烟斗,瞧也不瞧莱特上校一眼。

英国的海军和陆军之间有很深的矛盾,强大的海军一直瞧不起只懂得在陆地上爬来爬去的陆军,何况英国是个海洋国家,在军队内部海军的地位也远远高于陆军。这次远征,由于欧洲战局的原因,英国无法从本土抽调更多兵力,只能以部分海军加上从印度的驻军组成了这支队伍向远东开来。

正因为这样,作为从本土而来的布鲁斯海军准将丝毫看不起莱特的陆军,何况广州战役的失败,在他眼里完全是陆军战斗力底下的责任,如果把陆军的这些人全换成海军的话,广州城早就牢牢捏在英国的手中了。

被羞辱的莱特上校气得暴跳如雷,要不是旁人拦着他就想要与布鲁斯决斗了。作为统帅的额尔金拍着桌子,好不容易把场面平息下来,同时也对海军、陆军之间的不和大为恼火。

“伯爵阁下,既然陆军承担不了重任,我看还是由我们海军解决问题吧。”布鲁斯高傲地说道:“中国人没有海军,根本就不用畏惧,只要凭着我的大炮,就能轰平整个广州城!”

“狂妄的白痴!”

布鲁斯的大言不惭,让额尔金暗暗骂道,要轰平广州城谈何容易?难道布鲁斯的脑袋里装的是大便?还是坚固的广州城只是美州土人用泥巴堆起的山寨?

别说轰平广州需要多少炮火和时间,光凭着几艘军舰和携带的弹药根本就达不到这个目的。何况,就算有这个可能他也不会这么去做,这次战争的目的是要逼迫中国人投降,从而在中国占据更多的利益,不仅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拿下一个完整的广州可比拿下一堆破烂强得多,何况中国土地广阔,人数众多,真把对方逼上绝境,就会把整个英国给拖到战争的泥潭中去。

现在的局面是骑虎难下,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从现状分析,额尔金还是比较赞同莱特上校的意见。兵力不足是眼前最大的问题,虽然没有海军的中国人暂时还威胁不到停泊在海面上的他们,但远征军也拿广州无可奈何。看来只有立即向国内求救,要求本土多派些军队来才能把战争继续下去。

额尔金最后决定,让莱特上校上的陆军暂时驻扎在香港,防止湘军从广州攻占香港,同时命令海军保持每日对广州的炮击威胁,给城里的中国人施加压力。接着,再向本土发出求援信,要求国内迅速增派军队来远东,并密电上海的包令,请他与中国政府周旋,尽量拖延时间,麻痹中国人。

广州之战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上海,和珅接到战报惊喜之下又有些哭笑不得。曾国荃在紧要关头打退英军,并逼迫英军暂时休战的结果,让他大为满意。但曾国荃趁着广州战起,非但不救火,反而大肆掠夺财富的消息又让他大为头痛。

虽然和珅为了刺激曾国荃,默许他可以适当的发点战争财,却没想到他居然会做的如此过分。而且叶名琛放任百姓焚烧各国洋行,并使十三行毁于一旦,深为痛惜。

尤其是当十三行魁首,伍家家主伍崇曜听闻讯息,哭喊着跑来,跪地大声嚎哭,哀求和珅替他做主时,和珅只能好生安慰他几句,并让胡光墉立即帮着安排伍崇曜在上海居所,生活。心里对曾国荃如此肆意妄为大为恼火,忍不住在府中大骂几声。

好不容易把伍崇曜安定下来,各国公使就找上门来,异口同声地责问广州各国洋行被毁一事。幸好和珅得到的消息比各国公使早些,暗中做好了准备,以英国人对中国发动战争为由,向各国公使阐明洋行被毁的经过,并把大部分责任全推到了英国军队身上。

因为英军的军舰依旧停泊在广州海面,每天的炮击也没停息过,和珅撒的漫天大谎倒也取得了各国公使的原谅,而且为了替曾国荃擦屁股,和珅还以总理大臣的名义召开了记者会,亲口向各国进行保证,凡是在广州战火中受到损失的各国商人,都可以在上海受到关税与采购的补偿,以弥补他们的损失。

和珅的态度,引起了各国记者对中国政府的好感,并且和珅还用利益诱使伍崇曜作为证人,在记者会上声讨英国人的侵略行为。伍家在各国商界关系众多,加上几代人,近百年的心血毁于一旦,让伍崇曜述说经过时忍不住黯然泪下,引起了所有人的同情。

暗中再指使辜鸿铭亲自执笔,在各国报纸上进行披露,真真假假的信息经此手一搅,不动声色地就让英国人背上了个黑锅,气得包令在公使馆内每天大骂不止。

当然,对于英国商人在广州的损失和珅是不会去赔偿的,这既是立场,也是让这些英国商人对他们自己的政府施加压力的政治行为。不过,和珅却让胡光墉暗中接触了一些比较正式的英国商人,以民间的形式给了一点好处,尽量把这些人拉到自己这边。

广州的战败,让包令又气又恼,无奈之下只能按额尔金的建议,主动向和珅接触,想用和谈来拖延时间。不过,和珅早就看出了他们的花招,一方面只派了些小吏与英国人周旋,另一方面与湘军、新军和李鸿章等部互通消息,让曾国荃在广州千万不要大意,尽量稳定两广局势,密切注视英军的动静。

除了这些事,还有件另和珅最为头痛的,就是曾国荃擅自软禁叶名琛的大麻烦。

叶名琛是两广总督,一方封疆。曾国荃只不过是挂了个总兵衔的湘军吉字营统帅,两人的地位相差悬殊,别说是曾国荃了,就连和珅都没权利这么做。曾国荃这么干,虽然是出于他的私意,但从外人来看却是和珅暗中指使的,如果消息传了出去,被有心人利用,可是件了不得的大事。

幸好曾国荃扣留叶名琛的事做的很隐蔽,加上巡抚柏贵、广州将军穆克德讷等人在英军进城之时就逃窜不知所踪,外人并不得知情况,朝廷上下还以为两广依旧在叶名琛治下,此战也是由叶名琛指挥的呢。

正因为如此,咸丰得到广州之战的消息后大为高兴,下旨嘉奖叶名琛,并擢授体仁阁大学士,赏赐花翎以示褒奖。

“雪轩,叶名琛此事你看如何处置才为妥当?”和珅把王有龄招来后向他细说情况,这才问道。

王有龄听闻此事也是一惊,随即紧皱眉头,苦苦思索起来。这可是件大事,要是露出去的话别说曾国荃逃不了干系,就连曾国藩、和珅等人也得问罪。何况如今朝廷下旨褒奖,如果圣旨到广州,被人瞧出什么来就麻烦大了。

和珅把王有龄找来,是看中他的沉稳与官场的能力,虽然王有龄不像辜鸿铭才华横溢,但做官为人很有一套,而且这些年跟着和珅也是忠心耿耿,和珅早就把当成心腹看待了。

“中堂,此事棘手!”王有龄苦思半天,摇头说道:“曾国荃闯下如此大祸,现在已不是一个放与不放的问题了。如果放了,叶名琛定会上折朝廷,到时候就连中堂也脱不了干系,就算中堂最终能安然保身,但曾国荃断是个捉拿问罪的结果。现在广州靠的是曾国荃坐镇,万一他被问罪肯定会闹出大乱,就连湘军也会人心惶惶,不仅是广州战局有变,各省之战也将发生大变,到那时候……。”

和珅点点头,这是他最担心的一步,曾国荃可不是一般人,湘军统帅,性格如火,就算朝廷要拿他,他也不会束手就擒,万一逼反了他,曾国藩在军中还不得活活气死?和珅可不愿见老友最后落得如此下场,也不愿见已经好转的广州战局再陷入困境。

“如果……继续押着呢?”

王有龄摇头道:“纸包不了火啊,中堂!”

看来是两为其难,和珅对此也有些拿不准主意了,虽然他已经想好了第三条路,但一直犹豫不决,如果这最后一手被露出去的话,后果更是让人不堪设想。

“中堂,事已如此,倒不如……来得干净利落!”王有龄眼中寒光一闪,抬手作刀,往下狠狠一切。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CMFU.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狗官 (00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