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三百三十二章 挑拨离间

作品: 长安卿 |作者:若相姒 |分类:古代言情 |更新:04-27 18:06|
    “爱卿有何话要说?”

    听到杨崇渊问话,虞定方微微抬起俯下的头,随即踌躇了半晌,才面有为难地道:“回陛下,臣这里有一物,呈请陛下审看。”

    说话间,虞定方已从袖中抽出几张纸页, 刘守成见此忙下去接过小心递到杨崇渊面前,看着面前轻飘飘的纸页,杨崇渊默然接过,拿来一看皆是一些经史内容。

    正当杨崇渊随意一翻之时,一张平平无奇的纸页却是倏然锁住了杨崇渊的目光,寂静中伴随纸页窸窣声响,杨崇渊紧紧捏着薄薄的纸页,瞳孔漆黑如深海,周身渐渐泛着凛凛之气。

    察觉皇帝脸色有异,刘守成心下骇然不敢抬头,倒是下面的虞定方缓缓出声道:“听闻这些时日太子殿下延揽众多文人墨客,有心整理经史子集百家之书,欲结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汇集为我朝之典,此书若成,可谓是集大成之举,这些便是传出来的一些手稿。”

    听到是与东宫有关,天子的脸色更是越发难看,捏着纸页的手逐渐收紧,仿佛即将倾下雷霆之怒。

    “太子殿下贵为储君,能有这般开阔思索自然是我朝之福, 但臣担忧殿下仁厚宽宥, 若是被人有心利用,犯下错处,有伤殿下威仪。”

    说到这儿, 虞定方看向杨崇渊, 极为恭敬地俯首行下一礼, 可谓是苦口婆心地说道:“便如陛下所看的这些,历朝历代至今,谁人不道尧舜禹这禅让之制的开明智慧,才造就了盛世,泽被万民,可这些收集整理典籍的那些文人们,却是引用了《竹书纪年》这般毫无根据的稗官野史,竟将这一段历史生生写成了政变阴谋,又如何能起到教化之意——”

    听到虞定方的话,杨崇渊“嘭——”地一声将手中纸页拍在案上,看着上面醒目的几句话,那墨黑的字句竟似是嘲讽般,一次次刮在他的脸上,让他再也忍耐不住,几乎从齿缝中怒骂道:“这个逆子——”

    而就趁着这个间隙,一旁的刘守成才顺眼看到案上被杨崇渊掌心压着的那一页,只一眼便吓得魂飞魄散。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

    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舜放尧于平阳。

    舜囚尧,复偃塞丹朱, 使不与父相见也。

    好好的一段禅让佳话,竟是被这了了几句,变成了舜囚禁尧,阴谋上位。

    而今的大兴朝——

    刘守成只觉得此刻喉头干涸,手脚都变得麻木了,日日侍奉于陛下身边,没有人比他更清楚,眼前的陛下论文韬武略,可谓是这天下真正的英雄,可再是英雄,也终究回避不了那段不愿拿起的往事。

    在陛下的心中,他最多疑,最害怕,最不愿听到的,便是旁人将他贬为来路不正。

    所以这些只言片语,都是直戳戳在朝着陛下的痛处,要害去。

    人这一生,求的不过是功名利禄。

    而今杨崇渊样样皆得,因而唯独要求的,不过是开创盛世的千古圣君之名,正因为此,自登基以来,他夙兴夜寐,宵衣旰食,没有一日不是为天下万民而忧。

    他以为,只要他开疆拓土,平定蛮夷,轻徭薄赋,尚行节俭,缔造一个海清河晏的大兴,他必将为后世人传颂。

    可没想到,他这个好儿子,好太子,好储君,竟是延揽这般包藏祸心,酸腐不知死活的文人,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干出这般诋毁他大业的事来。

    一字一句,都朝着他这个父亲身上来。

    好,好啊,他真是养了一个好儿子。

    “来人,将太子给我拘来——”

    一听此话,刘守成大惊,便是虞定方也唬了一跳,连忙上前劝慰道:“陛下息怒,太子殿下此为本是立功,只是下面人行事不当罢了,若陛下为此对太子殿下动怒,难免让天下人诸多揣测,尤其是以陆太傅为首的文人世族们,必会为太子殿下请命,反倒掀起朝堂震荡——”

    听到虞定方这一番深入极里的剖析,尚在震怒中的杨崇渊也渐渐压下眸中怒气,瞳孔内的浓雾一点一点散开,慢慢变得清明,却是异常冷冽。

    是了,以陆周为首的那些文人老臣,向来站在东宫一处。

    他若为着这只字片语叱责东宫,只怕反露出他心中不为人道之的……

    这岂非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将自己在天下面前,对号入座,沦为谋权篡位,来路不正的开国之君。

    一想到此,杨崇渊便觉得心内仿佛拱着一团无名火,一路横冲直撞着他的五脏六腑,让他怒不得,压不住。

    ……

    紫宸殿内一片雷霆风雨,此刻的御陵王府内相比之下祥和了许多。

    方随父亲李章、赵翌从玉清观吃了闭门羹回来的李绥心绪并不高涨,看起来似是一片云淡风轻的模样,可一旁跟着的念奴和玉奴却都知道自家郡主心中的低落,偏生她们却什么也做不得。

    眼看着马车方停在府门外,被念奴轻声提醒下,李绥倾身走了出去,便见一只手已然停在面前,顺着看去,正对上赵翌那沉稳的目光。

    李绥默然将手搭上去,触及的那一刻,她感受到一只温柔而暖和的手紧紧将她的手包裹住,待她下了马车站定,赵翌的手却始终不曾松开,反而又握得更实了些。

    “今夜还要参加宫中晚宴,这会趁着时间歇息一会儿。”

    听到赵翌的话语,李绥什么也没说,只点了点头,便在他的陪伴下回到了所居的院子,直到她松下头发躺了下去,赵翌这才撑伞于风雪中离去。

    安静而温暖的房中,李绥静静躺在床上什么也未曾想,只是无声地盯着床顶悬着的镂空香球,似乎走了神。

    就在此时,耳畔传来的动静让她警醒地偏头,便听到玉奴的声音极小的响起。

    “王妃。”

    在李绥的示意下,玉奴小心跪在榻前,掀开床幔,伏在李绥耳畔轻轻道:“九歌返回长安了,如今在京畿一处别苑中,被蜀王的人监控着,咱们的人只守着,未曾出手。”

    听到玉奴的话,李绥瞳孔微凝,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道:“做得好,无需打草惊蛇,这几日将杨彻、杨昭盯死,日日里见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一件都不得落下,还有这个九歌,一定要尽早查清楚,他们究竟想用她做个什么筏子。”

    听到李绥的嘱咐,玉奴当即应声退了下去。

    而李绥却是早没了睡意。

    前世里直到杨延登基,姑母离世,九歌才回到长安,这一世她却是这般早便被杨昭带回,可见时局变化,杨昭已经按捺不住,想要动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