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打脸(捉虫)

作品: 红楼之首辅家的小娇妻 |作者:山村漠漠 |分类:幻想奇缘 |更新:03-16 03:48|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00txs.com)

黛玉问陆离:“贾先生怎么了?”

“他谋求复职的打算泡汤了。”陆离观察黛玉的神色, 见她听见自己这样说有一瞬间的诧异, 便顿了一下接着说, “他原来是因为贪污和盘剥百姓被罢官的,如今又添了贿赂吏部官员的罪名, 被朝廷记名,褫去进士出身的资格,永不录用了。”

“贪污,盘剥百姓……别是弄错了吧?”黛玉蹙着眉头, “贾先生教我读书一年有余,我看他一向是正义凛然、刚直不阿的,不像是会做出这等事的人。”

“知人知面不知心。”陆离觉得黛玉还是太善良了,容易相信人,当然也容易吃亏, 真的很有必要给她普及一下这世间的险恶, 别总是把人往好处想,你把人往好处想,别人未必把你往好处想,一来二去,吃亏的还是自己。

“林妹妹你仔细想想, 他虽做了你一年的授业老师, 这一年来你们真正相处的时间有多少?恐怕加起来,两个月都不到吧。很多人相处一辈子还未必能真正了解对方的品性呢, 这点时间能了解什么?”

这话说得也有道理。黛玉仔细想想自己对贾雨村的了解确实不多, 仅限于他自己的说过的经历以及爹爹偶尔夸赞他学问好之类的。贾雨村的学问固然是十分好的, 但学问好不代表品行就佳。

黛玉若有所思的,抿着唇蹙着眉尖儿,陆离摸了摸下巴,接着说:“若不是他德行上有亏政绩上有污点,好端端的怎么会罢了官?”

“罢官不是因为得罪了上官么?”黛玉声音软软糯糯的。

“他是这样跟妹妹说的?”陆离颇有意味的问。

黛玉正偏头看着陆离,听他这样问,忙坐正身子,很认真地点点头。

也不知是被黛玉可爱样子给萌的,还是被贾雨村给气的,陆离“呵”的一声,乐了,“他自然不会跟你说出实情的,贪污徇私被罢官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难到他还见个人就说不成?”

“难道像这样?”陆离故意正襟危坐,拽拽一旁英莲的袖子,学着官场老学究的语气,“哎哎,告诉你啊,我的官儿丢了,是因为贪赃枉法!”

搞怪的样子逗得在场众人都捂着嘴笑了起来。

陆离笑呵呵的看着黛玉:“林妹妹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他又不是傻子。”

他没告诉黛玉贾雨村复职这事其实是他搞黄的,因为没必要。原本有林如海的安排,贾政又托王家使了点力,贾雨村虽是被罢了官,但朝廷下旨起复旧员,他又功名在身,谋一个复职应该还是不难的。可贾雨村这等贪赃枉法、落井下石之人,叫他复了职,还不知多少百姓遭殃呢,原著中的英莲不就深受其害么。

所以陆离这坏使得心安理得,他还为百姓除害了呢。

这事办下来也简单,他大舅舅便是礼部侍郎,主官这次复职官员的考核,他不过就透漏一点在江南听到贾雨村官声不好之类的话,大舅舅便寻根究底查出了贾雨村在任上做的事,又查到他跟吏部主事也有所勾结。

后面就是理所当然的搁置不用了。

陆离将贾雨村被罢官的始末,以及从前他在任上做的几样盘剥不法之事给黛玉说了。

虽然还生陆离的气,但他说的话有道理,黛玉还是认同的。没想到贾先生竟是这样一个人,亏自己先前那么相信他,原来所谓的清高耿介、洒脱恬淡都不过是装出来的,跟他的姓氏一样,贾得不能再假了。

黛玉轻轻叹了一口气,嘀咕道:“先生满腹的才华,为什么这么想不开,放着好好的阳关大道不走,非要往绝路上走呢……”

陆离的眸子闪了闪,在心底暗暗叹了口气,林妹妹还是心善啊。

过了一会儿,他接着问:“玉儿妹妹可知道贾雨村如今在何处谋职?”

黛玉摇了摇头,顺着他的话很自然的问:“何处?”

“贾雨村已进了荣国府做幕僚,你也知道,令舅最爱结交这些文人雅士的。”神他妈文人雅士,贪赃枉法掉钱眼儿里的文人雅士!

“你是说……我二舅舅?”黛玉眸子缩了缩。

陆离挑眉,不是他还能是谁?

黛玉垂了一会儿头,才慢慢消化了这个对她来说实在有些突兀的消息。二舅舅一向喜欢结交读书人,她是知道的,但贾雨村这样德行有亏的他也结交么?难道他被蒙骗了?黛玉每次听母亲或爹爹提起二舅舅,都说他中正耿介,酷喜读书。

“他不知道贾雨村做过的事吗?”黛玉问。

“吏部批回来的文书,还是令舅去拿的。”

那就是知道了。知道贾雨村为官之时贪赃枉法、盘剥百姓,他还跟贾雨村结交,不怕将来祸及自己家么,还是……二舅舅觉倚势仗权谋点私利、鱼肉一下百姓根本不算事?

陆离见黛玉眉头一直蹙着,怕她想多了钻牛角尖里去,便道:“别想那些了,都是外面男人的事,跟你也没多大关系。”

一时听得康郡王妃唤她,“玉儿,听话,来吃梨子了。”

正堂的桌案上一个豆青底折枝花卉纹盘子里摆了五个洗好的大酥梨,橙白色的梨子映着豆青色盘子,让人很有食欲。康郡王妃和陆离都在旁边坐着含笑看黛玉,看得黛玉有点不好意思起来。她走过去,笑道:“你们怎么不吃呀?”

唉,算了,反正外面那些男人的事也跟自己无关,不想了。

康郡王妃笑道:“你先挑,看喜欢吃哪一个?”

黛玉嘟了嘟嘴道:“个个都这么大,我一个人哪里吃的完?”

“就是大的才好吃呢,吃不完就剩着,梨不同于别的东西,不能两个人分着吃的。”王妃挑了一个递给黛玉,“这个怎么样?数它个头最大,颜色也鲜亮,定是最好吃的。”说着看向陆离,“离儿,黛玉是妹妹,你理应让着她,不许说姑母偏心啊!”

陆离忙摆手道:“不会不会,便是姑妈不说,我自然也是让着妹妹的。”

康郡王妃勾着眼睛看陆离,又看向在一边乖巧低着头小口小口啃梨子的黛玉,抿着嘴笑了笑。她心里跟吃了蜜似的,陆离是他们陆家唯一的独苗,她关心陆离不下于自己的三个亲生儿子。从前是离得远,想看也看不着,如今看着这金童玉女似的两个孩子,吃什么都觉得嘴里是甜的。

黛玉注意到陆离吃到嘴边的汁儿都被站在他身边的英莲殷勤地揩掉了,陆离时不时还仰起头笑眯眯看她,对她似乎是十分纵容。

看来这丫头还真得他喜欢呢。

“姑娘!”夕雾低低地贴着黛玉耳朵叫了一声,给她擦了擦顺着嘴角快流到下巴的梨汁,“注意仪态!”

后面这句声音压的更低,几乎是一股子气流裹挟着零星几个字钻进黛玉耳朵里,然黛玉却听得清清楚楚。她下意识地摸了摸嘴角,汁*液已被夕雾擦去,但她还记得它们留在嘴角的感觉,一时有些懊恼自己失态。

陆离悄悄观察着黛玉害羞的小模样,萌的心肝肺跟着一块颤个不住,好想捏一捏林妹妹的小脸蛋啊,他在心底里呐喊。唉,古代就是乱七八糟的规矩太多了,要是搁现代,就他和黛玉这年纪,便是抱在一块打闹都不会有人觉得不对,大家只会觉得这俩孩子真好玩,不会讲什么那女女授受不亲,他也早就捏上黛玉粉嫩嫩的小脸蛋了。

“林妹妹!”想着,他忍不住叫了一声。

“嗯?”黛玉抬起头,眨着水汪汪的眼睛望过去。

“你觉得我这丫头怎么样?”指指身边站着的英莲,陆离问。

你觉得她好便好了,干嘛问我……黛玉鼻头一酸,眼中氤氲起一丝的水汽,她微微吸了吸鼻子,尽量让自己看起来跟平常一样,“挺,挺好的,长相漂亮,人也温柔,懂诗文,棋也下的不错……”越说越难过怎么办,原来她的优点那么多。

陆离:“你喜欢就好。”

咦,这话听着怎么有点不对?黛玉蹙起鼻尖儿。

“我第一眼看见这丫头便想起妹妹你来了,怎么说呢,并不是你们俩长得多像,就是那种气韵,给人的感觉很相似。妹妹常年深居闺中,能说得上话的人估计有限,这丫头像你几分,被我碰见也是缘分。我想你肯定也会喜欢她,就买了她来,请人教她读书、下棋、做针线,把妹妹喜欢的都教了她,想着让她伺候妹妹,你们也有共同的话说,妹妹也不至于无聊。”

啊?

黛玉愣住了。

所以,陆离不是自己喜欢这丫头才买下来的?

他是买来让她陪自己的?

也就是说,之前都是自己误会陆离了。黛玉顿时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她低着头,想找一个地缝儿钻进去。敢情自己白生了几天气,关键是她还搞不懂自己为何生气,现在一旦真相大白,顿时又觉得很不好意思了。这一个误会,委屈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陆离和英莲。

想明白之后,黛玉就越看越觉得英莲顺眼了,长得好、性格好、温柔体贴、聪明,还懂诗文,对了,棋艺也不错。

英莲咬了咬嘴唇,原来爷打的是这个主意……

她悄悄抬眼看看黛玉,真是一个娇憨可爱的姑娘,更难得的是身上带着温柔素雅的气韵,非一般的小家姑娘可比。而且自己这位新主子性子也好,待丫鬟们都十分和善,实在是一个难得的好主子。果然自己坏运气用完之后,好运就来了。

“可是……”黛玉有些为难的道,“我身边平白无故多出一个人,怎么解释呢?”

陆离一摆手道:“这有何难?就说姑母对你十分喜爱,特意将自己身边惯用的丫头给了你。王妃娘娘赐下的丫鬟,便是到了贾府,他们全府上下哪个敢不给三分面子?”

说着他挑眉看向康郡王妃::“姑母,没问题吧?”

康郡王妃故意一瞪眼:“你这小子,越来越无法无天,连我的主都敢擅自作了!”

说到这一顿,清了清嗓子,含笑道,“不过,做得好!有赏——”

陆离立马狗腿的上前,半跪在康郡王妃脚下,“姑母,赏什么?”

“赏你一顿板子!”

陆离吐了吐舌头,涎批笑脸的道:“我知道姑母舍不得。”

“我有什么舍不得的?”康郡王妃挑眉,“你这皮猴儿,我早晚要打一顿。”

黛玉先听康郡王妃板着脸说陆离无法无天,心里头便紧张起来,怕她接下来训斥陆离,谁知道她画风一转,又笑起来了,还说陆离做得对。

她心里有些羡慕陆离,有一个这样疼他的姑母。

康郡王妃转向黛玉,声音便柔和了许多:“我估摸着荣国府又要来人了,原就想寻一个可靠之人照料你。再有一个月宫里便要放年老的嬷嬷和宫女儿,我已说定一个嬷嬷,伺候过皇后的,给你做教引嬷嬷再合适不过了。只是要下个月才放出来,暂时就让英莲跟在你身边,这孩子我瞧着聪明稳重,柔弱中又带着一股子刚劲儿,她跟在你身边我放心。”

正说着,丫鬟回说两位姑娘来给王妃请安,就在院子里候着呢。

康郡王府的姑娘,陆离虽然身为外男,但在又长辈在的情况下也可以见一见。不过,他对见两个十岁左右的小丫头没什么兴趣,遂起身道:“姑母,我正好拜望姑父和几位哥哥去,英莲就留这了。”

康郡王妃点点头,又说:“午饭后再过来。”

陆离答应一声便从后门走了,康郡王妃这才命叫两位姑娘进来。

十一岁的琼华已出落得亭亭玉立,穿一身翠绿色缠枝花的刻丝衣裳,头上插着点翠步摇,打扮得十分娇俏;九岁的二姑娘琼英是鹅黄绣葱绿柿蒂纹服饰,扎着俏皮的包包头。

黛玉忙站起来。二人给王妃请过安,又跟黛玉互见了礼。

康郡王妃命人搬了一个小坑桌,摆上许多果子、蜜饯、瓜子儿等物,叫孩子们上炕坐着说话吃零嘴儿。为了让她们自在说话,康郡王妃进内室躺着去了,免得她在旁边呆着家里的两位姑娘放不开。

琼华喜食甜食,一小碟子蜜饯儿被她自己吃了大半,她还要去拿,被琼英抓住了手:“吃那么多,你不齁得慌?”

琼英嘻嘻一笑:“我喜欢嘛~”右手被抓住,她伸左手去拿,一把将剩下的全抓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塞进嘴里。

琼华不知是气的还是被她这迫不及待的样子逗得,“噗嗤”笑了:“又没人跟你抢,饿死鬼投胎啊,慌什么!”

琼英嘿嘿一笑,并没有生气,捂着嘴脸颊一鼓一鼓的吃得十分满足。

琼华瞥了她一眼,道:“吃这么多甜的,小心烂牙。”

“才不会,我每天都有清洁牙齿。”

“吃这么多甜的,再清洁也没用。”

琼华终于将满嘴的蜜饯儿咽下去,张着嘴让琼华瞧她的牙齿,“哪有烂?你看都好好地,姐姐惯用危言耸听。”

“我危言耸听?等着吧,有你后悔的时候!”

姐妹俩一来二去的斗嘴,琼英再要吃蜜饯儿的时候,盘子里已经空空如也。琼英想叫丫头们再去拿,琼华不许,把盛瓜子儿的盘子推在琼英面前,道:“你今儿吃得甜食够多了,别再吃甜的了。吃瓜子儿吧,母亲这里的椒盐瓜子儿味道很不错的。”

琼英虽然似乎不大满意没糖吃,不过也没有再闹,而是听姐姐的拿着瓜子嗑起来。

黛玉看在眼里,心里暗想,有个可以斗嘴的亲姊妹似乎也不错。

忽然,琼英将手伸到黛玉跟前晃了晃,问:“你想什么呢?”

黛玉不好说自己看她们姊妹俩斗嘴看得心生羡慕了,便抿嘴儿笑了笑说:“想我昨儿看的书呢。”

琼英撇撇嘴道:“你怎么天天看书,眼睛不疼么?”

这话——

黛玉顿了顿,好脾气的道:“就是无聊的时候看一会儿,不然老是躺着,越躺越没有精神了。”

“好玩的事儿那么多,怎么会无聊?”琼英兴奋的手舞足蹈,“踢毽子、坐船、登高看风景,京城常常还有赏花会、品茶会,跟朋友们说说笑笑一天就过去了。老天让我生在这富贵窝里,我就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一个身子根本享受不过来,要是一天给我二十四个时辰该多好,我一定把能玩的都玩、能享受的都玩了、享受了。”

黛玉尴尬的一笑,道:“你每天一定都很开心吧。”

“对啊。”琼英连连点头,不过点着点着就突然停顿了,脸上露出一些不悦神色,“也不是一直开心,有时候吧,姨娘……”

“琼英!”琼华低喝了一声,眼睛危险的眯了起来。琼英咬了咬嘴唇,不吭声了,过了一会子才扯扯嘴角礼貌性的嘿嘿一笑,道:“其实也没什么,每天也都挺开心的。”她知道琼华现在是真生气了,不是之前半开玩笑的训斥,因此不敢造次。

琼华坐到黛玉旁边,笑道:“琼英她打小就这样,口无遮拦,你别在意啊。”

黛玉笑眯眯的摇头:“说着玩而已,什么在意不在意的。”

三个人边说边嗑瓜子儿,不知不觉过了小半个时辰,扔了一地的瓜子皮儿,每人茶水喝了两碗。黛玉拿瓜子的时候手被琼英偶然碰了一下,她也没在意,谁知道琼英忽然抓住了她的手。

黛玉愣了愣,一时不知该如何反应。

“林妹妹,你的手好软好滑啊,你平常是怎么保养的?”

软?

滑??

黛玉满脸讶异。

她没觉得自己的手跟别人有什么区别啊……

不过,琼英抓着她的手不放,还一下一下的抚摸,这种感觉太诡异了。黛玉想抽回来,她抓的很紧,根本就抽不回来。

“琼英姐姐……”黛玉仰起头,急的眸中都氤氲出一层水汽。

“琼英,不得无礼!”琼华觉得郡王府的面子都被琼英丢尽了,奴才养的果然还是拿不上台面,即使生在王府又如何,一样的小家子气!

琼华的生母是上了玉蝶的侧妃,出身书香世家,深明礼仪。至于琼英的生母,不过是得了康郡王一朝恩露的低阶婢女罢了,难怪琼华觉得自己比琼英高贵些。

琼英本就不是好脾气之人,又一再被琼华训斥,心里越加不高兴,手上使力,将黛玉的手重重一捏。她每日活蹦乱跳的,身强体健,手劲儿很大。

黛玉只觉得一阵钻心的疼,紧紧地皱起眉头。待重获自由,一看手上好几个红印子。琼英没有要解释的意思,琼华也当做没看见,黛玉心头一股火往上窜,你们姐妹俩斗法,也犯不着拿我出气吧?

黛玉本不想闹大的,但琼英捏了她后不仅毫无悔意,还挑衅的看着她,大有你能拿我怎么样的意思,实在让人吞不下这口气。给夕雾使个眼色,夕雾会意,扑在黛玉跟前捧起她的手大叫:“哎呦,姑娘你觉得怎么样?疼得很吗?”

“怎么了?”康郡王妃忙从内室走出来,“怎么回事,黛玉伤着了吗?”

黛玉摇摇头道:“没事。”

“没事?”康郡王妃皱着眉头,“我在里面听得真真的,夕雾哎呦一声,问你疼不疼,若真是没事,好端端的她问这个做什么?”说话间已快步走到黛玉跟前,见夕雾捧着黛玉的手,便知道是手伤着了,忙低头看了看,“怎么回事?谁弄得?”

琼英已战战兢兢的再炕上跪下,哆哆嗦嗦的道:“母亲,我……是我不小心……弄得,我……我不是有意的,母亲……”

琼华也挨着她跪下了,道:“母亲息怒,琼英不懂事,一不小心抓疼了林妹妹,她知道错了,母亲就饶了她这一次吧。”说着回头低斥,“琼英,还愣着做什么,还不快给林妹妹陪个不是。”

琼英看向黛玉,咬了咬嘴唇,道:“林妹妹,是我不对,你别生我的气了。”

黛玉忙还礼不止。

康郡王妃抓起黛玉的手看了看,眉头越皱越紧。她扫了一眼,冷冷的道:“琼英,你不小了,也该懂事了,怎么还这样着三不着两的?马上就是大姑娘了,我也不好当众罚你别的,你去佛堂吧,跪在佛龛前抄《金刚经》、《女则》各十遍,什么时候抄好了什么时候起来。”

“还有你,琼华!身为长姊,没能教导好妹妹,还由着妹妹胡闹,也要罚,跟琼英一样,也到佛龛前跪着,《金刚经》、《女则》各抄五遍吧。你们要记住,你们是康郡王府的姑娘,出门在外,代表的是咱们康郡王府的脸面,闹出笑话来,丢的是咱们康郡王府的人。”

琼华抿了抿唇,恭敬的应了一声:“是!”

琼英也低低地道:“是。”

康郡王妃瞥了琼英一眼,冷冷的道:“最近你不要出门了,好好在家里学规矩,什么时候学会了,什么时候再说。”

琼英的身子抖了抖,但她没吭声。

康郡王妃叹了口气道:“去吧。”

琼华琼英走后,康郡王妃小心的把黛玉的小手放在自己手里,轻轻的揉着,心疼的不行。

琼英那丫头啊……

当年她怀着老三恃儿的时候,外书房的三等丫头趁机爬上了王爷的床,肚子都大了她才知道。彼时她怀胎还不到九个月,一气之下早产,生了老三打小身子就比老大老二弱些。五个月后丫鬟产下一女,就是琼英。她心里窝着气,难免便对琼英喜欢不起来,也不怎么管她,这丫头便被她那粗俗的亲娘教得全无一点王府闺秀的风度。

王妃吩咐身边的女官:“快去打一盆开水来,再拿几个干净帕子来。这红印子光揉是消不下去,得用热帕子敷。”不然一会子陆离回来,看见黛玉这样,还不知道要心疼成什么样子呢。

黛玉的皮肤非常嫩,本就容易有红印儿,而且不好消除,用热帕子敷效果也不是太明显,反倒把黛玉烫的嘶嘶直吸气。

帕子很烫,康郡王妃也不太好受。下人们要动手她不许,非要自己给黛玉敷。

“好孩子,再忍忍,就是要烫的才有用。”她低声安慰着黛玉。

黛玉缩着身子,眼眶里被蒸气氤氲出水汽,看着水汪汪的。她咬牙忍着,另一只没受伤的手紧紧攥着。夕雾心疼的在一旁咬着牙掉眼泪;风铃、雪雁也都担心紧张的看着;英莲双手攥着拳头,上牙咬着下嘴唇,盯着黛玉,唇角都咬出血了她还都浑然不觉。

热敷了约一刻钟,黛玉整个手背都红了,看着比之前还恐怖,好在又过了一刻钟之后,那股子热劲儿下去,红印褪下去不少,不仔细看几乎看不出来了。

康郡王妃才长长的吐出一口气,“再养两日就好了。”

陆离吃了饭过来的时候,看见丫头们看见他眼神都有些闪躲,便猜到可能是出了什么事。进了门,不用人说,他便眼尖地看到黛玉的右手比往常红。待问清楚原委,不由得怒由心生,琼英是吧,他记住了! 他的人都敢欺负!要不叫拿不知死活的臭丫头付出代价,他就不叫陆离!

**

宁荣街上,贾政刚出了荣国府便被贾赦叫住。

贾政只好下了轿子,拱手笑道:“兄长唤我何事?”

贾赦不答,反而上上下下仔仔细细将贾政打量了一遍,挑眉道:“二弟这身官服是新做的罢?”

贾政似乎没想到贾赦会突然问这么一句,愣了一下,才道:“我这身衣裳穿几年了,难道兄长竟没见过不成?”语气有些不善,因为他觉得贾赦闲得无聊是故意找他事,叫住他没什么重要的事儿,竟是问什么衣裳。他身上的官服一看就是半旧的,他还故意问是不是新的,又不是没长眼睛,这不是故意找事是什么。

贾赦“噢”了一声,瞥了一眼,“原来这身官衣已经穿了好几年了。”

贾政当即便怒了,这什么意思,讽刺他好几年都没升了?

贾赦还是这么不靠谱,整日游手好闲,不就是仗着比自己早出生几年,白得了袭爵的便宜,还当自己多能耐呢。贾政懒得理他,回身打算上轿子。

贾赦叫:“诶,别走啊,我还有事跟你说呢。”

贾赦停住,压抑下不耐烦,回头道:“兄长有话尽管明说。”

贾赦叹了一口气,忽然正经起来:“这件事我考虑许久了,荣国府的家风需要好好整一整了。你知道如今外面怎么说我们么?说我们内外不分、污秽不堪,有传言说我们两府里只有门口的石狮子是干净的了,你难道都没听说过?”

贾政皱着眉头,脸色很难看,半天才说:“兄长言重了吧。”

说着弯腰钻进轿子里,刚钻进去一半身子,被气愤的贾赦一把拽住后襟子拽了出来。贾政本就是文弱书生,四体不勤,一个重心不稳,四仰八叉倒在地上。

贾赦也愣了,他还是第一次见他这整日一本正经的二弟以这种姿势躺在地上,当即便忍不住笑了出来,连抬轿子的小厮们也都忍俊不禁,想笑又不敢笑,还得装作面无表情的去扶贾政起来,一个个憋得满脸通红。

贾政从记事起都没这么丢人过,当即羞得脸通红,爬起来就往轿子里钻,钻进去就忙喝令小厮快起轿。贾赦是扒着轿门子说出下面这番话的:

“实告诉你,我真是好心,想让荣国府世代繁荣下去,不然我才懒得搭理你呢。我跟你说,贾雨村贪赃枉法,不是什么好人,你别整天跟他凑在一块!你这个官儿是那么容易当的呢?那是老祖宗几辈子的脸,你不记得当年父亲临终一面吐血一面给圣上写奏本了么?父亲知道你志大才疏考不了进士,拼着一辈子的老脸给你讨一个主事的出身。虽然这么多年你才从主事升到员外郎,比蜗牛还慢,到底也是祖宗的余荫,你若是丢了,可对不起祖宗!”

大街之上被兄长撵着教训,贾政觉得一辈子的老脸都丢尽了,气得浑身乱颤,喝令小厮加速前进。

贾赦小跑着拽住轿门子,气喘吁吁:“我说老二你也太不厚道了,有你这么对兄长的吗?我还没说完呢,你那个衔玉而生的宝贝儿子可真得好好管管了,你随便打听打听,知道外面的人都怎么说他吗?!”

轿子越走越快,贾赦终于撵不上了,他弯着腰喊:“最后一句,我不能看着祖宗的家业毁于一旦,你不听,就别怪我不讲情义,要让荣国府物归原主了!”

话音未落,轿子便拐个歪儿,消失在视线中了。

“他奶奶的!”贾赦啐了一口,“那群小子们吃什么长的,跑得比兔子还快!”

且说被气得七窍生烟贾赦到了衙门也站不安坐不稳,好容易挨到散值,径直回了荣国府,往贾母房内去了。将下人全赶出去,贾政将贾赦如何不着调,如何大庭广众的故意给他难堪,甚至连侮辱祖宗的话都说出口来了,实在是大逆不道等等之事添油加醋的说给贾母听。

贾母气得当即把贾赦叫来指着鼻子骂得狗血淋头。

这一骂,倒把贾赦骂得清醒,骂得绝情了。

贾赦决定再不对他亲娘和亲兄弟抱任何幻想了,他要像个真正打男子汉一样,顶天立地,夺回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守住祖宗留下来的家产。

他再也不要做愚孝之人了!

最后贾母指着贾赦的鼻子:“你给我滚!别再踏进我的门槛儿一步,我再也不想看见你!我死了也不许你跪在我坟前哭一声!”

当日贾赦离开荣国府是走得最轻松的一次,出了垂花门,他回头望了一眼,亭台楼阁,雕梁画栋,这些都是祖宗在死人堆里浴血滚出来的,岂能由着不肖子孙败坏?

他离开了。

没关系,他还会再回来的!

贾政虽然告了贾赦的状,也认为贾赦都是在胡言乱语,不知道哪根神经搭错了非要气气他才开心。但是有一件事却烙在了他心底,便是那句“你知道外面都怎么说宝玉吗”。他一遍一遍的告诉自己,这就是贾赦嫉妒他有一个好儿子,故意诋毁他,但这句话总是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

几天后他还是忍不住去证实了。

果然,贾宝玉在外面的风评很不好,人人都说他是个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小小年纪就姐姐长妹妹短,也不读书上进,将来不过一酒色之徒耳。

不!不行!!

宝玉若真成了外面说的那样,不是叫贾赦看笑话么?

绝对不可以!!!

贾政打算自即日起对贾宝玉严加管教,内帷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呆了,送到家学里读书去。不听话,打!读不好,打!贪吃爱红,打!总之就是一句话,打打打,有一点变坏的苗头就打!

所谓棍棒底下出孝子,打,总是没错的。

决定之后,贾政很快就把贾宝玉抓到家学里开始当一个严父了。就算不在学里的时候,在外书房旁边专给贾宝玉准备了三间屋子,就让他住在那里。贾政一天三次的考较他的学问,自己没空,便叮嘱那些清客们盯着贾宝玉读书。

他是立誓要把贾宝玉培养成材的,不然贾赦就有理由对他指指点点了。

贾母虽然心疼,但是她答应了贾政全权交给他,只好狠下心来,告诉自己,只要贾政不动手,她也就不管了。他不知道的是,贾政就算动手,也都是严密封锁消息,不准一个人传到内宅去。所以,就算打了她也不知道。

自从贾宝玉被贾政带去外面,贾母便日日吃不安睡不稳,每日念叨完贾宝玉,往往还要念叨一句黛玉。

“我的两个玉儿啊,如今一个都不在我身边,我活的一点意思都没有了……”

她又打发赖嬷嬷去康郡王府接黛玉。

之所以这么着急,贾母也是担心,黛玉身边连一个自己的人都没有,她总怕别的人把黛玉给教坏了。自己是她的亲外祖母,她得跟自己最亲才对的。培养感情自然是越小的时候越好,黛玉如今的年纪便有些大了,再让外人教教,她还哪里会亲近自己这个外祖母?

她不跟自己亲,不向着自己,自己白疼她有什么用?

黛玉本就跟琼华琼英有了点摩擦,寻常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也不大方便,又听说贾宝玉如今已经不在内帷厮混了,再加上她原本就是来投亲戚的,再不回去,似乎也不太好看。于是辞别了康郡王妃,带着王妈妈、英莲、夕雾、风铃、雪雁等回到荣国府。康郡王妃还特意派了自己的贴身嬷嬷和两个女官送黛玉回来,荣国府开了正门迎接。

紫鹃又从贾母身边回到黛玉身边,但有了名义上王妃娘娘赐下的丫鬟——英莲,她这个贾母赐的丫鬟倒要靠后了。

黛玉看出来紫鹃心里窝着点气,话比平时少了很多,对着小丫头们的时候明显不耐烦,吓得小丫头子们见了她都想躲。

希望过两天她的气儿能顺了吧,不然倒要好好跟她谈谈了,黛玉想。

半个月后,康郡王妃又给黛玉送了个教引嬷嬷过来,说是宫里放出来,曽伺候过皇后娘娘的,十分尊贵体面,连贾母见了她都要给三分的面子。

这下,黛玉身边贾母再不可能安插*下去人了。

贾母觉得今年犯太岁,怎么做什么都不顺啊!

且说黛玉住进了贾府收拾出来清雅小院,将诸事安排的井井有条。闲暇的时候便看看书,或跟英莲下下棋,偶尔去给贾母请个安,再和迎春姊妹闲话片刻,倒也惬意。

没有了贾宝玉之后,贾府倒也不是不能住。

几日后,林家在京中的宅子也收拾好了。林如海竟然排了李墨媳妇亲自来京洒扫收拾,李墨媳妇带着几个婆子丫鬟来请黛玉回家看看,贾母也不好说什么,只得许她回去,不过却派了赖嬷嬷带着四个婆子跟着。

黛玉怀着雀跃心情来到自己家的宅邸,进了垂花门便愣了。

果然跟贾府的奢华不同,是另一种淡雅的风格,似江南水乡。

看过正房大院之后,李墨媳妇引着黛玉去她自己的小院。出正房大院,过一个常常的绿茵小道。小道旁便植翠竹,四季常绿,一个小巧玲珑的月亮门掩映在翠竹之中,穿过去便是黛玉的小院。院子虽小,却前厅后舍俱全,还有一个小小的花园。穿过小花园,挨着西厢房,堆山似的一个葡萄架,旁边摆了几盆兰花,再往前,窗台下,用青砖垒出一块扇形区域,种着几芭蕉。

英莲喜道:“姑娘,这里好,夏天可以听雨打芭蕉了。”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红楼之首辅家的小娇妻 (00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