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316章 安南战起 中

作品: 我的天启生涯之晚明中兴 |作者:颍禾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6-30 17:04|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00txs.com)

让人把海一波带下去,俞济海看向坐在身边的文官,“李大人,此人的话你觉得可信不可信?”

这位李大人四十多岁,有部又黑又密的胡须,此时正在捋着胡须沉思,听到俞济海的问话,李大人轻笑,“海茂才说升龙府兵力空虚,不正和俞将军此前的情报相互印证吗?”

俞济海摇摇头,“情报倒是不错,可他的身份来历……”大战在即,军中却突然冒出个秀才,指着作战目标说前方兵力空虚,只要听我的一定能取得胜利。这虽然坚定了俞济海作战的决心,无形中却把其功劳分走了一大半。若不是海秀才有着秀才身份,若不是议事厅里坐着个高阶文官,俞济海早就把海一波收入军中做个小吏了。

可现在却不成,牵涉到读书人,李大人的想法就十分重要,若是强行把海秀才收入军中而没有取得李大人的谅解,势必会触动朝中目前那微妙的文武分歧,俞济海不敢轻举妄动。

况且,李大人正式的职务是交趾巡抚,筹备即将重新建立的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不管是此时的征伐郑氏,还是日后在交趾建立港口,都离不开李巡抚的配合。

因此,俞济海不想和李巡抚弄僵。

“秀才身份未必是真的,至于其来历,更不是什么主动为国效力冒险到安南查探敌情。”李巡抚明白俞济海的顾虑,同样的,作为一个身处战地的文官,他也需要俞济海的配合,“不过,军中人手紧缺,此人好歹还认识几个字,不妨用来充作文吏。”

俞济海点点头,既然李巡抚给了面子不借海一波抢攻,他也愿意退让三分,“既然如此,就让他在前军做个向导吧,若是侥幸立下功劳,大人不妨再抬举抬举他,给他个差事做做。”

李巡抚撸须微笑,交趾布政使司需要大量人手,职官可以由朝廷任命,可下面办事的吏目却需要自己招募,海一波虽然来历不明,用好了也能派上用场。

想到这里,李巡抚就点点头,把海一波的前途定了下来。

两人达成协议,继续商议大军的下一步动作,由于知道升龙府兵力空虚,船舱的气氛显得轻松起来,一个穿着水师服色的军将更是哈哈大笑,“五军都督府的秀才们还真有些能耐,竟然做到运筹于千里之外,真是难得。”

不过,就和这时候大部分武人都自命不凡一样,军将夸了五军都督府之后,又顺带的损了几句,“可就是胆子太小了,以安南水师的实力,南方舰队根本就不需要出动,单单广西的水师,就可以把卢大人平安送上岸。”

俞济海瞪了他一眼,“你懂什么?这次舰队大规模出动,为的是以战代练,让那些新兵感受感受战场的气氛。还有,五军都督府集中了大批英才,光进士出身的就有好几个,中军大都督熊伯爵,更是一代名臣。你秀才,秀才的乱叫,是不是以后不想升官了。”

按照朱由校的本意,文武分离,各不统属。如果需要用兵,皇帝就和内阁商量需不需要用兵,国家是否能拿出充足的军费。再和五军都督府商议如何用兵,派出多大规模的军队,任命什么样的将领做统兵官。从而清除过去文贵武贱,小小的七品县令就敢对三四品的统兵大将呼来喝去的弊端。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朱由校干脆改革了军制,军队的职司不再和品级挂钩,而是采用后世的将校尉三级军衔制度。不管是公爵伯爵,还是进士举人,只要进了军营,就要按照官职授衔,相互间也只许以军衔行礼。为了避免世人再把军衔制度和品级联系上,朱由校还规定,在职军人戎装时,除了面君和接受圣旨外,不允许向任何人行跪礼。

有了这些规定,军官团体的荣誉感终于初步建立起来,可相应的,军队体系也越加封闭,在杜绝了各级文官向军队伸手的同时,也使得军队必须建立自己的文职体系。

为此,朱由校在全盘接手了各级军将的幕僚,并将他们任命为各级属官外,还特意下令,举人、秀才如果愿意投笔从戎,就可以到兵部候选。

这条旨意一出,举人也就罢了,他们本身享受着朝廷的优待,又有着大选做官的路子,除了少数确实喜欢从军的,没有人愿意到军中受苦。可秀才却不一样,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秀才也是十年寒窗苦读,可碍于种种原因无法通过考试取得做官的资格,收到的优待和举人相比更有着天壤之别,现在有了做官的机会,虽说名声不好听是武官,可也挡不住他们熊熊的上进心。加上大明二百多年的底子,读书人确实不少,五军都督府很快就秀才成群举人成堆。

就连进士出身的官员,也有几个被皇帝点名送进了五军都督府。这些进士官,有几个是史书上载有名字被朱由校记下的,但更多的却是口吐狂言肆意抨击朝廷武备的。朱由校的坏心眼也多,一不打二不罚,你们不是精通军事吗?那就到军中任职吧。进去后现在参加新兵训练,通过考核后再按原有品级补缺。若是通不过考核,那就留在军营里继续操练。反正,文官是不能再做了。

当然,也有些进士出身的,本身就喜爱军事,看到朝廷重整军备,就主动到军中效力。比如军将口中的卢大人,就是自己主动请旨到军中效力的。

卢大人,名象升,字建斗,天启二年的进士,这次奇袭升龙府的明军统兵官。由于学问高,武艺出众,人品德行更让人心服口服,卢象升虽有军衔在身,可还是被大伙尊称为卢大人,而不直接称呼职司。

至于天启二年壬戌科,却是朱由校登基之后第一次开科取士,所录取的四百零九名进士,都是他用来施展治国理念的嫡系。

为此,在科考完成后,朱由校并没有按例把这些官员分配到各地各衙门为官,而是请了重臣宿老为他们讲课,传授基本的政务处理技巧,连续讲了两个多月,才放他们出去为官。

虽说为时太短,这批进士还没有出来什么大才之人,可据朱由校了解,经过基本的政务训练后,他们在处理政务时比先辈明显的好的多。这让朱由校坚定了信心,日后一定要创办个政务学校,专门对这些初入仕途的进士进行培训,而政务学校的校长,当然非自己莫属,要不,这些进士怎么能称得上是天子门生。

而卢象升,就是这批天子门生中的一员,只要不犯错,日后必定前程似锦。而且,卢象升还有一个谁也不知道的优势,那就是他在朱由校心中的印象——明末著名战将,天雄军的缔造者和指挥者。

卢象升并不知道自己已经简在帝心,他还在为自己的前途寻找一切可乘之机,看到皇帝喜欢武事,卢象升就在完成政务训练的同时,给皇帝上的一份奏章。

这份奏章的名字叫做《选用奇兵疏》,原本是他崇祯十年上的,没想到这个时空他在天启二年就捣鼓出来了。

在奏章中,卢象升提出,要建立一只一千五百人的特殊部队,专门用来劫营和奇袭。这是他在邸报中得知老奴带着部众逃跑的消息后,所想出的一个彻底解决建虏的思路。可没成想,卢象升建设特殊部队的想法,没得到皇帝的夸奖不说,还遭到了满朝文武的一致反对,认为他在信口开河纸上谈兵。

说实在的,卢象升建设特殊部队的提议确实存在着巨大不足。一是组建特殊部队需要耗费很大财力物力和人力,作用却不太明显,或者说很难发挥作用。要知道,在这个天上没有卫星,军中没有电报的年代,任何一次分兵作战都要冒着绝大的危险。而组建这样一只特殊部队,然后寄希望他在使用时候能顺利找到作战目标,太折腾人了。还不如两军对阵时,临时抽调遗旨突击力量来的干脆。

其二,却是因为特殊部队很难保持下去。

这时代的军队并不是每天都要打仗的,而不打仗的时候,军队的训练强度将有很大的下降。这样一来,特殊部队的训练就会和友军产生矛盾。如果按照原有强度训练,特殊部队的成员就会不满。降低强度训练,特殊部队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意义。

面对满朝文武的不理解,以及同年的讽刺嘲笑,卢象升又羞又怒,一气之下,又给皇帝上了份奏章,请求改文从武,亲手训练一支强军出来。

朱由校恰好在思索筹备水师陆战营,看到卢象升的奏章,想起了他的英雄事迹,就随手推了一把儿,让他到南方舰队筹备水师陆战营。

可以说,卢象升的做法给后来的文人起了一个不好的榜样,他们再想议论军中事务的时候,朝廷就会引用卢象升的例子,让他们亲身到军中体验生活。这使得后来那些被逼入伍的官员,无不痛恨卢象升故作矫情。

可对卢象升来说,这次意外的风波,却让他真正认清了自己,到军中后兢兢业业认真训练不说,还从一开始的不服气想打人脸,变成了真正的喜欢军队,喜欢南征北战。

现如今,卢象升的军队已经训练完毕,一千五百人的水师陆战营整装待发,而前方的升龙府,就将是检验他所训练军队成色的试金石。

……

掌管郑氏水师的,是都统李屿,正正经经的汉人,却连续数代在安南繁衍生活,几代下来,早就家财万贯奴仆成群,而李屿,更是巴结上了郑松的长子郑梉,做上了水师都统的位置。

郑氏水师的规模并不大,由于造船技术落后,安南人的水师只能在近海捕鱼,顺便当做海上的警备线,战斗力几乎为零。

可就是这样一支军队的都统,李屿也做的有滋有味,除了有个官身可以在当地土人面前耀武扬威外,还因为水师好歹也有一二千人,又控制了几个比较大的港口,可以方便的和大明的海商进行交易。

实际上,李屿做商人要比做都统专业的多,也更加看重。

因此,在知道有十条船偷偷出海去打劫海商了,李屿才感到万分愤怒,召集了手下所有的头目,集中在自己的官衙里挨个教训。

“我知道,你们都不高兴,不高兴上面扣了你们的饷银。可你们也不想想,饷银一个月才多少钱,过来一条船你们又会分多少红?我告诉你们,那些混账东西出去打劫,明面上是打劫过路的海商,实际上是在打劫咱们的腰包。你们还都别不服气,等以后没有人过来贸易了,你们就知道我的话对不对。”

李屿虽然是这只水师的最高指挥官,可他毕竟是个汉人,本就没有得到郑氏的彻底信任。再加上郑氏正在和大明开战,郑松为了稳住当地的汉人在表面上对李屿信任有加,可暗地里,却派了好几个当地人在水师里做各级军官。这次水师私自出去打劫,就是一个叫农佑维的土人指示的。

现在被李屿一番臭骂,虽说没有指名道姓,可农佑维的脸上还是火辣辣的发烧,“弟兄们没饭吃,自己出去找点吃的有什么错?”农佑维狞笑着,“只要把船上的人全部杀光,再把船沉掉,又有谁知道是咱们干的。”

“你这个蠢货,不明白就不要乱说话。”李屿久在安南,早就沾染了一丝野性,当即就寸步不让的顶了回去,“你打劫的那条船来自广州,是粤商,粤商向来同气连枝,冷不丁少了一条船,他们怎么会不查个明白。就算你手脚做的干净没有留下后患,可海上的事情向来都是宁枉勿纵用刀枪说话,那些粤商肯定会组织人手过来报复……”

农佑维眸中精光一闪,“明人素来孱弱,当年被太祖皇帝(黎利)打的落花流水,现在又害怕我安南大军,躲在关墙上不敢南下。等闲一群海商,即便来了又怎么样?”

“哇啦,”听农佑维这么一说,在场土人全部怪叫起来,“把明人全部杀死,把他们的财物全部抢过来,把他们的女人全部抢过来……”明军开展以来的避战不出,被这些头脑简单的土人视为软弱,愈发的看不起明人,自以为能够对明军战而胜之。

农佑维充满挑衅的对李屿笑了笑,得意洋洋的坐回了原位,气的李屿浑身发颤,却拿他没有半点办法。

而在李屿的身旁,那些和他同样出身汉人的军头,却个个脸色大变。

对于这些土人同僚他们当然不怕,可安南一直有股收缴汉人财产充作军费的提议,每次发作都是在汉人大肆出血后被郑氏强行按下去,可现在军队也想剥夺汉人的家产了,却不知道郑松又会如何应对。

这是个关系到整个安南汉人处境的难题,李屿心中也没有底。不过,他却知道,今天一定要把这些土人的气焰打下去,要不然,自己就会在水师中声望大跌。

猛地一拍桌子,李屿想要镇住这些土人,可这时候,大厅门口连滚带爬的闯进来一个人,一下子就把李屿蓄势已久的气势打断了。

不过,李屿却没有时间去怪罪发火,只因为这个火急火燎闯进来的人带来的消息太惊人了,“明军,好多好多的明军,已经把官衙给围住了。”

农佑维一下子就从椅子上跳了起来,“李屿,你这个叛徒,我就知道你不是个好东西,那些明军一定是你放进来的。”一边说话,一边从腰间抽出了钢刀,恶狠狠的向李屿扑来,“我说你为什么把大家都召集起来,原来是为了放明军上岸啊。”

李屿后退半步,掀起桌子挡住了农佑维砍来的利刃,“你血口喷人。”心中却惊疑不定,明军来的这么快,这么隐蔽,一定是有人暗中掩护。可这人是谁?张家?王家?还是赵家?

不管是谁,李屿都明白,自己和自己的家族都出于一个危险的境界。明军来了,自己却不知道,要么是明军把自己家族当成了郑氏的铁杆,要么是帮助明军的人和李家有仇,但不管那样,对李家来说都不是个好消息。

可帮着郑氏把明军撵出去,李屿更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毕竟,李家是汉人,虽然在安南生活多年,可祖宗坟墓全在大明,不到万不得已,李屿绝对不敢和明军作对。

大厅里的闹剧并没有持续多久,那人过来报信的时候,明军已经围住了官衙,农佑维刚挥舞了七八次大刀,就被一颗铅弹打中了胳膊,此时正坐在地上哼哼。

随后,一队明军接管了客厅,就地将这些水师军官分成两拨,土人全部捆了起来,汉人却仅仅收缴了武器,留下了体面。

看进来的明军没有一刀把自己看了,李屿的心稍稍安稳了几分,扫视了自己的同僚一眼,问,“那位兄弟做下的壮举,还请给个明示,我李家一定以兄弟马首是瞻。”

回答李屿的,是一阵沉默。

李屿气急,“若没有本地人的帮忙,明军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成?”

回答李屿的,是同僚们互相猜疑的眼神。

“那就各安天命吧。”李屿无奈的叹了口气,靠在墙壁上闭目养神。

时间没过太久,李屿就被明军士兵叫了起来,“起来,都起来,卢大人到了。”

李屿叹了口气,知道决定自己命运的时间到了,就拍拍身上的灰尘,整理整理衣服,做出最好的仪态,等候大明天使的到来。

功夫不大,外面就走进来一个二十多岁的年青人,肤色白皙,身材消瘦,眉间英气逼人,行走间刚健有力。可等他到了近处站定,浑身却又透出股儒雅气。

李屿心中暗叹,这才是上国风流人物,和郑氏那些沐猴而冠的土司相比,真有着天壤之别。一时间无暇多想,带着身后的同僚们恭恭敬敬的拜了下去。

这个年轻人就是卢象升,早在昨天夜里,他就带着本部人马从一处僻静地方上了岸,翻山越岭,到李屿所在的海防港口来控制局面,迎接水师大队靠岸。

按照安南水师的实力,明军行动其实无须这么复杂,可这次水师出动原本就带着训练性质,卢象升才会这样郑重其事。可接下来的奇袭升龙府,水师无法派上直接用场,刚上岸的陆军需要重新编组,为了不让郑氏反应过来带着黎氏逃走,就需要卢象升的陆战营唱独角戏。

因此,卢象升在发出信号让水师靠岸后,就过来寻找郑氏水师的将领,准备在他们的掩护下快速抵达升龙。

听卢象升说明来意,李屿立即答应下来,“草民的家就在升龙府,沿途的道路都是惯走的,大人若是信得过草民,草民就亲自带大人过去。”那些汉人出身的军头,也都七嘴八舌的附和,“小的也愿意。”

旁边,正在哼哼的农佑维破口大骂,“你们这些汉人,我就知道你们靠不住。”被他一带动,土人们纷纷破口大骂,卢象升虽然博学,可听不懂安南土话,虽然知道没什么好听的,但还能充耳不闻。

可李屿这些久在安南的汉人却个个脸色大变,有脾气暴躁的,已经骂了回去,李屿却磕了个头,“大人,这些土狗污言秽语实在可恶,还请大人赏把利刃,让草民把这些人了结了再说。”

卢象升点点头,示意手下递把钢刀给他,“强悍的杀掉,那些胆小懦弱的,全都赏给你们做奴隶。”

李屿一喜,“大人,天师是不是不走了?”

卢象升含笑点头,“朝廷已经决定了,重新设立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以后,这里就是咱们汉人的地方。”

“太好了,”李屿又磕了个头,“我等流落在这里多年,早就盼着朝廷重新设立交趾布政使司呢。”心中却是大定,这回儿,李家终于要兴旺发达了。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的天启生涯之晚明中兴 (00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