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四百六十一章

作品: 我的战友我的妻 |作者:蜀中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9-11 13:35|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00txs.com)

茶花之所以点这三菜一汤,自有她的考虑,都有典故。“东坡肘子”是一道名菜,诞生于苏轼出生地四川眉州(今眉山市),还有一段动人传说:相传苏轼曾在江西永修为官,为当地农夫孩子治好了疾病,农夫为表示感谢,特地留他吃饭。

苏轼诗兴大发,随口吟了一句:“禾草珍珠透心香 ”,正在灶间做饭的农夫听了,以为苏轼教他怎样去煮肉——“和草整煮透心香”,于是赶紧将猪肉和系肉的稻草一起放进锅里去煮。煮好后猪肘肥而不腻、粑而不烂,色、香、味、形俱佳,后世称为“东坡肘子”。

做出一道名菜哪有这么简单?川菜大厨告诉茶花,这“东坡肘子”靠的是火候,拿捏好了肘子粑软可口,拿捏不好则走向两个极端:或半生不熟或煮烂散架,都无法食用。

“蒜泥白肉”是四川人居家必备的家常菜,和回锅肉、水煮肉片等川菜一样,不会做此菜的就不是家庭主妇。

一般人认为这道菜所用猪肉为五花肉,其实不然,真正口感上乘的是猪腿肉,前腿肉或后腿肉均可。将猪肉煮熟后切片置放,搁入葱段及各种调料即可。

这道菜也有两个秘诀:原料考究(必须用新鲜猪腿肉)、调料齐全(蒜泥、老抽、老陈醋、白糖、芝麻油、辣椒油、花椒粉、味精等),每一种佐料都要按比例调配,否则适得其反。

“炝炒凤尾”的妙处全在于一个“炝”字。从字面上解释,即是把食材原料切成小块,用沸水焯烫或用油滑透,趁热加入各种调味品,调制成菜的一种烹调方法。

这道菜好吃与否取决于两点:凤尾(也称莴笋叶)炝炒时间必须把握好,长则变蔫发苦,短则没有炒熟;干辣椒需取自四川出产的二荆条,晾晒数日后方可使用。

最后一个汤菜“酸菜粉丝汤”也有讲究,主要是对食材的要求。此酸菜非北方酸菜,而是四川人腌制的青菜,以眉州和新繁(今新都区新繁镇)出产最佳,存储时间长,酸味适中。粉丝也要采用以川西红薯为原料制作而成的干粉丝,韧劲十足,久煮不断。

三菜一汤点好后,邓眼镜掏出怀表搁在饭桌上,打开表盖,盯着表盖里的时针。茶花不解问道:“你干嘛呀,一把年纪了还像小孩似的贪玩!”“你不懂,看酒楼老板会不会做生意只要一点:上菜速度够不够快,甭管人多人少,一桌酒菜十分钟之内还不能上齐,就说明厨子手艺不算精湛,跑堂伙计腿脚不够利索,老板不懂生意经,这种馆子开不长。”邓眼镜慢条斯理答道。

“你的说法有问题!譬如说吧,这猪肘子要煮熟烂透,不要足够时间呐?再者又不是你一个人吃饭,怎么可能保证十分钟把菜上齐?”茶花瘪着嘴接上话,邓眼镜笑而不答,依然盯着怀表。

蒜泥白肉首先端上桌,接着是炝炒凤尾,然后是东坡肘子,最后是酸菜粉丝汤、四川泡菜和米饭。邓眼镜掐算了一下,每道菜间隔两分钟,刚好十分钟。

夫妻俩正要开吃,一个人影倏然而至,是个中年男人,身穿深灰色长衫,笑眯眯望着他们。

“两位是第一次来小店的吧?冒昧打扰了,鄙人是这家酒楼掌柜,姓单名西蜀,四川眉州人,请多多关照!” 单西蜀自我介绍道。

邓眼镜上下把他打量一番,问道:“你是掌柜?好,我正想问一问:为啥上菜时间都定在两分钟?”“先生问得好!这是小店定下的规矩,每道菜间隔不超过两分钟,一桌饭菜最多不超过一刻钟,违者重罚。” 单西蜀不假思索,立即回答。

茶花也来了兴趣,问道:“请掌柜说清楚由来,有何凭据?” 单西蜀不敢怠慢,伸手拉过一条板凳坐下,解释道:“就餐的客人都不喜欢久等,巴不得一分钟全部上齐饭菜,肯定做不到。咱们酒楼后厨有厨子八人,三口大锅,轮流煎炒;煤炉十余个,通宵达旦熬制高汤,完全可以保证菜品质量和上菜速度。”

“就拿夫人所点菜肴来说吧,为什么先上蒜泥白肉和炝炒凤尾,其次才是东坡肘子?东坡肘子不是事先煮好的吗?为啥不先上?” 单西蜀有意停顿下来,示意饭菜要凉了,请他俩边吃边听。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的战友我的妻 (00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