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六百四十章

作品: 我的战友我的妻 |作者:蜀中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9-11 13:35|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00txs.com)

东北军别具一格,不同于其它地方武装,战斗力很强,以勇猛善战著称。早在张作霖主帅东北时,便重金购入大量先进武器,装备堪称一流。张作霖还不惜代价,高薪聘请专业军事教官训练部队,不到二十年就把东北军练得兵强马壮,连国民政府都不敢小觑,因而也触动了日本既得利益。

“皇姑屯事件”揭示了日本人丑恶嘴脸,紧接着开始实施系列军事行动,一步步把东北变为殖民地,东北军从此走向衰落,最终流亡陕西。

东北是中国的国土,岂能拱手相让?数百万东北人民从此展开与日本侵略者的战斗,包括东北抗联及东北军残部李杜将军在内的无数民间武装辗转于白山黑水之间,袭扰打击日军,让侵略者一刻也得不到安宁。

然而斗志尚存粮草不济,东北抗日武装面临巨大困难,那便是武器落后、弹药短缺、后勤给养跟不上。东北地区一年到头有大半年处于严寒季节,由于日军严密封锁,藏匿在山区的抗日队伍生活艰难,非常人可以想象,每年冻死、饿死者不计其数。

这些情况关外的人怎么可能知晓?同仇敌忾不是一句空话,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在此之前蒋师长也曾得到类似消息,但不够详细具体,此次老友从东北来沪,信中提及只言片语,详情面谈,蒋师长迫切希望早点见面,进一步了解东北抗战形势。

来人姓何名光权,原东北军24旅三团团长,是旅长李杜心腹爱将。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李杜担任依兰镇守使兼东北军24旅旅长,何光权团部奉命驻扎在郊外。

1932年1月,日寇指使熙洽派吉林省“剿匪军部司令“于琛澄率军进逼哈尔滨,东北特别区行政长官张景惠暗中勾结日寇,伺机投降。李杜毅然率领主力西进,于1月16日抵达哈尔滨,联络部分爱国将领组织吉林自卫军,任总司令。

1932年2月3日,日军逼近哈尔滨,李杜亲临前线指挥。战斗持续到2月5日凌晨,在日寇重兵强攻下,自卫军损失严重,防地相继失守,于2月5日撤离哈尔滨,李杜率军退守依兰。1933年1月,吉林自卫军溃败,李杜率领残部退入苏联,养精蓄锐,等待东山再起。

1934年7月李杜将军在上海参加了中国民族自卫委员会,任武装部部长。1937年2月又在此地被推选为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多次试图返回东北抗日,未能如愿。

此次何光权来沪要拜见两个重要人物:一个是蒋师长,另一个就是李杜总司令。他身上揣着两封信函,都是时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杨靖宇亲笔书写,叮嘱他一定转交两位将军本人。

吉林自卫军起事失败后不久何光权便离开部队,前往南满,联络旧部,组建了一支新的抗日武装。后来何光权带领这支队伍投奔了中共南满省委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就是杨靖宇,何光权也因此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战斗在抗日最前线。

蒋师长和李杜都不知道何光权如今的真实身份,临走前杨靖宇再三嘱咐:切不可贸然行事,察言观色相机行事,如果对方坦诚相待真心抗日,方才表明身份,否则只谈友谊不提国事。

蒋宅一改往日冷清落寞,张灯结彩烛火高挂,一副节日气氛。门口人来人往,蒋家下人忙着采购食材佐料,不时有酒楼伙计前来送菜,如此隆重热闹,只有逢年过节才能看到。蒋师长身穿绸缎马褂,站在大门外张望,早已派人去火车站接客,差不多该到了;另一名贵宾也已经送去请柬,估计在来的路上。

蒋师长往日愁苦一扫而光,脸上洋溢着笑容。人逢喜事精神爽,这句老话不假,他很久没有如此轻松,今天终于可以陪老朋友好好喝两杯了。

随着汽车轻微刹车声,一辆黑色雪佛兰轿车停在蒋宅门口。蒋师长瞥了一眼牌照,忙走下石梯,迎上去,伸手拉开后面车门,笑着说道:“李司令大驾光临,小弟陋室蓬荜生辉,不胜荣幸啊!”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的战友我的妻 (00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