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六百四十一章

作品: 我的战友我的妻 |作者:蜀中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9-11 13:35|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00txs.com)

李杜走下车,握住蒋师长的手,也笑着说:“你我兄弟一场,客套话就不讲了!你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闭门谢客,我何尝不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有些话不说也罢!”说完二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特殊时期当特立独行,并非他们专有,不少原东北军将领均有类似之举。

宾主携手步入蒋宅,李杜边走边观望,慨然道:“早闻老弟懂得休养之道,把宅院打理得井井有条,今日一看,果然鸟语花香别有洞天,真美啊!”“植初兄(李杜的字号)过奖了!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小弟无奈,只能充当如今中国之商女了!”蒋师长不无惆怅回答。李杜听出弦外之音,苦笑了一下,低头不语。

两人一番对话道出在沪东北军民心声,国土沦陷有家难回,哪个东北人不痛心疾首?《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作者张寒晖于1935年创作的这首歌曲让多少东北流亡者流下热泪?举目北望,泪染衣襟,尤其原东北军官兵,更加感同身受,夜不能寐,恨不得飞跃山海关,杀尽倭寇收复失地。然而……

傍晚七点,酒宴已经准备停当,只等主人宣布开席。客厅墙壁上的西式挂钟“当当当”敲了七声,蒋师长和李杜不约而同望了一眼,李杜说道:“何团长早该到了,怎么回事啊?”“我下午就派人去火车站,也不知道出了什么状况,马上问一下。”蒋师长随即把管家叫来询问,管家答道:“租界实行交通管制,兴许路上关卡较多,耽搁了吧?”李杜和蒋师长都知道这事,不再催问,心里沉甸甸地。

何光权确实遇到麻烦,阴差阳错,同一时间撞上两桩大事——第一件事与他有关。潜伏在南满的国民党军统特务根据有关情报,得知何光权即将离开关外,前往上海,与东北军旧部联络,怀疑他受杨靖宇委派,所以电告军统总部。戴笠亲自部署,指派军统上海站刺杀何光权。

第二件事纯属巧合,何光权运气不好,无意间卷入其中。这件事论渊源还得感谢那位骄傲的日军中队长佐佐木泽人,只因他及其队友踪迹被法租界巡捕房觉察,在火车站发生火拼,何光权正巧赶上,于是巡捕、军统特务和日军特战队混战一场,次日还上了各大新闻媒体头条。

军统特务一路尾随何光权,从南满上了火车,辗转来到上海。他们坐在隔壁车厢,与何光权相距几十米,因而何光权并非觉察。

为何军统不在南满或者火车上动手干掉何光权?有两个因素:南满是日战区,无论抗联还是国民党,都属于地下斗争,军统不愿引火烧身,偷鸡不成蚀把米;火车上人多眼杂倒是暗杀的好地方,但容易误伤他人,被铁警抓捕岂不自取其辱?经过再三斟酌,戴笠指示东北特别行动组在上海火车站配合军统上海站动手,刺杀目标后趁乱离开现场。

法租界巡捕房怎么会盯上这伙日本人呢?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佐佐木泽人凭借一把德制毛瑟98k卡宾枪击毙孙参谋长随从及女佣,协助四名特战队员完成任务,如今也是这把狙击步枪出卖了他们。

那天下午,佐佐木泽人背着枪在火车站附近寻找狙击点,据长尾贤彻报告:火车站商贸区发现可疑人物,与照片上的一名国军将领高度相似,是否住在那里还有待进一步确定。人海茫茫,在诺大的上海滩能找到疑似目标十分不易,佐佐木泽人毫不犹豫,立刻动身前往火车站实地勘察。

按一般人惯常思维,没有谁会背着支长枪招摇过市,除非他是神经病,然而偏偏有人喜欢这样,譬如佐佐木泽人,不仅背着狙击步枪到处走,还专往人多的地方去。

佐佐木泽人为什么这么做?心理活动如下所述:首先是狂妄自大,觉得上海迟早是皇军的天下,所有中国人都不值一提,根本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其次从狙击手专业角度来讲,寻找最佳狙击点需要模拟演练,在现场反复调试枪械,不带枪怎么行?最重要一点,假如运气好,碰巧遇上目标,带着枪可以立即秒杀,否则眼睁睁看着机会白白浪费,很难再有第二次。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的战友我的妻 (00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