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七百零九章

作品: 我的战友我的妻 |作者:蜀中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9-11 13:35|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00txs.com)

俗话说得好: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胡宗南这种位高权重的人更是如此,看菜吃饭见人说话,寻常人根本瞧不上,懒得搭理。在他心目中厨师属于下九流,跟那些脚夫苦力差不多,单西蜀的博学令人大出意外,胡宗南像觅得知己,放下架子,和单西蜀你一言我一句,攀谈甚欢。

从那以后单西蜀留在军营,一心一意给胡宗南做饭,无须为采买操心,司务长每天清晨都会亲自到乡村采购新鲜肉食瓜果,送到小厨房。单西蜀到军营第二天,司务长便派了两个手脚麻利的勤务兵帮他洗菜蒸饭做杂务,单西蜀专门负责烹饪,乐得清闲。

醉翁之意不在酒,单西蜀之所以心甘情愿给胡宗南做饭,一方面迫不得已,赶驴上坡;另一方面怀着私心,假如能够获取更多有价值的情报,岂不是锦上添花?

单西蜀的想法与中央特委不谋而合,几天以后饭馆交通员传来消息:上级同意单西蜀跟随国民党军队行动,在恰当时候把情报送出去。上级指示给单西蜀吃了定心丸,静下心来,一心钻研厨艺,变着花样做些新式川菜,胡宗南吃得心满意足,越来越依赖单西蜀。

解放战争到了最后阶段,胡宗南乘坐专机从川西南小镇——西昌,直接飞往台湾,还念念不忘单西蜀的川菜。他做梦也想不到,日夜陪伴左右的大厨居然是中共秘密特工,从他那里源源不断得到重要情报,为党中央做出英明决策提供了有力帮助。

解放后单西蜀发挥特长,在抗美援朝时期组织陕西烹饪界积极支持子弟兵,捐献了大量食品和药品,被人民政府评为“西北地区十大支前模范”。

离休后单西蜀回到故乡四川眉山,为弘扬川菜尽心尽力,组建了一家川菜烹饪学校、两处泡菜生产基地。如今活跃在大江南北的许多川菜大厨均毕业于这所学校,他们不会忘记创始人单西蜀老先生,更不会忘记逝去的那些峥嵘岁月,在隐蔽战线上利用厨艺传递情报,是老一辈川厨的荣耀。

由于国民党军队大部队集结的信息及时送达延安,党中央避其锋芒,有意让出延安,采取分而围之地策略,胡宗南的部队最终兵败麦城,成为第二个关云长。单西蜀功成身退,大战开始之前便悄然辞行,返回西安,继续从事地下工作。

古城西安在内战期间风起云涌波浪滔天,敌我双方斗争从未平息过,和其它地方一样,大批革命志士为了古城解放献出宝贵生命。小学教员杜丽娘也是这样,留下亲骨肉,光荣牺牲。

丈夫易之初不得不承担起家庭重任,既当爹又当娘,还要继续从事妻子未尽革命事业和教育工作,不可谓不辛苦。街坊邻居和学校同事于心不忍,热心相助,帮他介绍对象的人络绎不绝,但都被拒绝了。易之初有个心愿:如果要续弦就找杜丽娘那种,否则就一辈子单身。

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度,千年修得共枕眠。结发夫妻总是最好的,恩恩爱爱,白头偕老是每个人的心愿。杜丽娘牺牲以后易之初才深切体会到失去亲人的苦楚,一笑一颦、一举一动,都成为美好回忆,如云烟如梦魇,撼动着易之初的心。

由于对亡妻思恋久久不能释怀,女儿长大后尽管一再劝父亲再婚,易之初始终不肯答应。直到晚年病情危重时才与一位精心照料他多日的大龄护士结为伉俪,也算给九泉之下的爱妻有了一个交待。

西安解放前夕,曾经备受看守所摧残的易之初竟意外与所长邓眼镜又产生一次交锋,这回是营救被捕的民主人士。以西安商界领袖任汉中为首的十余人,因为不愿接受国民政府加征苛捐杂税,被冠以“通共”罪名关押在看守所监狱。内线消息传来:这批案犯将在西安解放前予以枪决,上级党组织要求西安地下党不惜一切代价把他们救出来,安全转移到延安。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的战友我的妻 (00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