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七百四十二章

作品: 我的战友我的妻 |作者:蜀中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9-11 13:35|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00txs.com)

马雨露刚想拒绝,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耳畔响起年永忠说过的一句话:“小马同志,你要时刻记住自己的使命,个人荣辱事小,革命事业高于一切!马家军不像其它国民党军队,都是回族,有着共同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性,外人很难融入。你要像你的名字那样,成为一颗露水,悄无声息融进去,与部队基层官兵打成一片,关键时刻配合我西北野战军(后来改编为第一野战军)解放兰州。”

是啊,与解放大业比起来个人荣辱算什么呢?抛头露面大不了惹人注目,给自己带来些闲言碎语,又有什么大碍?算起来潜入82军已经很长时间,但我行我素独来独往,并未真正站稳脚跟,如何完成党组织交予的光荣任务?马雨露内心激烈挣扎,最终下定主意,彻底改变大小姐脾气,走到基层官兵中去,和他们交朋友做战友。

作为中国少数民族,回族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譬如婚姻大事,各种民族都很重视,回族也不例外。选择婚期,通常是主麻日、主麻日前一日或阴历双日。主麻日是伊斯兰教聚礼日,穆斯林于每周星期五(金曜日)下午在清真寺举行的宗教仪式。上尉连长马天时的婚礼就选在主麻日前一天,租赁了军营附近一座清真餐馆举行,邀请了82军连级以上军官及家眷,以及从青海赶来的亲朋好友,共计300余人,算是中等规模的婚宴。

兰州城到处是清真寺,有大有小,也分三六九等,普通民众大多选择小型教堂履行教徒义务,如果想炫耀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就非得要去大的清真寺了。尽管马天时仅是上尉连长,但在马家军中资格最老,人脉广泛,也想把面子挣足,因此特地聘请兰州最古老的清真大寺——西关清真寺阿訇来主持婚礼。

说起西关清真寺,兰州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始建于明朝洪武或永乐年间,俗有“客寺”之称。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日本侵略军进驻寺内,遭到破坏。现存的西关清真寺是1990年重修后的建筑,占地面积48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解放前夕的西关清真寺业已凋零,徒留一副空架子,否则马天时还把阿訇请不到婚宴现场。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婚宴没有歌舞怎么热闹得起来?彼时兰州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外地的戏班子早跑得无影无踪,本地戏班也逃得逃散得散,好不容易才找到几个年老体衰的乐手,勉强凑成一支临时乐队,演员只能由部队官兵滥竽充数了。

幸好赵遂提前想到这一点,也幸好马雨露答应充当婚礼司仪兼歌舞演员,否则这场婚宴不知道有多冷清。从未担当过司仪的马雨露临阵磨枪现学现用,短短几天时间跑遍了兰州大街小巷,向那些富有经验的婚礼司仪学习,在她前面引路的不是别人,正是曾经闹得不可开交的宿敌——勤务兵狗娃。

狗娃不怨恨马雨露了么?当然怀恨在心,可副军长赵遂的命令哪敢违背?狗娃天生一只狗鼻子,诺大的兰州城任何一个角落都找得到,寻几个司仪更不在话下。穿着马家军的军装在那些人面前一露脸,谁还不肯配合,除非不想在兰州呆下去了。

马雨露原以为婚礼司仪不过抄本宣科,念几句祝福语而已,没想到行有行规,司仪也有一套专业程序。尤其回回婚宴的司仪,不仅要求灵活机敏口齿伶俐,而且还要随机应变,根据现场情况营造欢乐气氛,因而所谓的“金牌司仪”身价不菲,每次出场收入可观。

边学司仪还得边练歌舞,回回歌舞自成一格,舞蹈包括礼仪舞和游戏舞,礼仪舞蹈分为“宴席舞”和“念舞”,游戏舞分为“踏脚”和“坐舞”,完全不同于其他民族。宴席舞就是专门在喜宴上表演的舞蹈,马雨露并不陌生,也跳得最好,这回终于派上用场。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的战友我的妻 (00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