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七百四十三章

作品: 我的战友我的妻 |作者:蜀中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9-11 13:35|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00txs.com)

回回喜欢唱山歌,又称“花儿”,分为临夏花儿(旧称河州花儿)和洮泯花儿两大系统,主要以临夏花儿为主。基本形式是四句一首,每句七字到十字之间,讲究节奏和谐,顿数一致。押韵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是一韵到底或隔句押韵,多衬字或衬句。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长期训练和深厚功底,不可能把“花儿”唱得声情并茂,更不可能打动人心。

与其他歌手不同,马雨露肩负着神圣使命,一门心思想着如何唤起马家军官兵良知,在重大转折面前放下武器,投向人民怀抱。这是一次严峻考验,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假如把握得当,马雨露可以改变昔日孤傲形象,得到82军官兵认可,把自己彻底变成马家军的自己人。

说到唱“花儿”,必须回溯马雨露的成长历史。回回部落同其它游牧民族一样,常年在草原丘陵游弋行走,相对而言,比蒙古族和满族等民族固定一些,应该算半牧半农。不同的生活习性形成不同的歌喉,蒙古族骑在马背上纵情高歌,歌声嘹亮,粗旷豪放;满族且歌且舞,边扭秧歌边歌唱,老少咸宜;回族的“花儿”细腻柔情,类似于壮族的情歌对唱,又有所不同。

马雨露的养父身为部落首领,备受推崇,马雨露自然受到家族宠爱,自幼跟随部落游走于山川河谷,耳濡目染,学会了许多好听的“花儿”。《花儿与少年》、《山丹红花开》、《五月更》、《伊玛尼歌》、《穆圣赞歌》、《劝善歌》、《清廉才受主惜》、《河州令》、《尕马儿令》、《水红花令》、《大眼睛令》……拿手歌曲不下百首,完全可以信手拈来。

马雨露至今记得,在五六岁的时候,养父母轮流抱着她,骑着骏马,驰骋在蓝天白云之下。天苍苍野茫茫,苍穹低垂,大地无垠,养父母或高亢或低吟,唱起“花儿”来,声音婉转动听,令人心醉。周围牧民听到歌声也高声附和,你一句我一句,遥相呼应,形成大合唱,多么美丽的一幅画面!

为什么马雨露对马步芳怀着刻骨仇恨?不单单是杀父之仇,他亲手毁掉了一个小女孩最纯真美好的童年,让她在幼小的年龄就接触到血腥残暴,深深刻在脑海中,一辈子挥之不去。正因为条件反射,一提到歌舞马雨露便联想到儿时惨剧,不愿自揭伤疤,若非完成任务,此生绝对不会再轻歌曼舞。

那么赵遂又怎么会知道马雨露有一副好嗓子呢?也是机缘巧合,在西北行署担任行政秘书之时,马雨露偶然间展露歌喉,被人听到,一传十十传百,竟然传遍整个西北行署,除了马雨露,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那是马雨露刚从西安绥靖公署调到西北行署不久,西北行署不比西安绥靖公署,住宿条件较差,屋子里连卫生间都没有,只有公共厕所。也没有专用澡堂,只有公共大澡堂,男女各一个,紧挨着,晚饭后大伙儿轮流洗澡。

刚开始马雨露极其反感,尽管延安条件简陋,也是大澡堂子,但间距较远,还有保卫干事负责维持秩序,同志们相互谦让,从未发生过吵架扯皮的事情。西北公署完全是另一种情形,女兵稍好一些,男兵经常发生吵闹事件,甚至拳脚相向,衍变成团伙殴斗,就为了谁先洗谁后洗的鸡毛蒜皮小事。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难道士兵们不知道军法无情么?马家军之所以骁勇善战,除了西北汉子本身比较彪悍之外,马步芳治军严厉,非其它国民党军队可比拟,没有切身体会无法言说。究其原因只因为甘肃秋冬季节太过寒冷,气温常在零下十几度、二十几度,可谓呵气成冰,这种低温情况下站在室外只需半个小时人就变成冰棍了。

难道延安不冷吗?当然不是,只因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有铁的纪律,即使冻死饿死都不会做出违反乱纪的事情。马雨露深知两支军队截然不同,所以总是选择在大澡堂快关门时去洗澡,避免与别人发生争吵。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我的战友我的妻 (00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