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吕布与貂蝉

作品: 腾飞五千年:汉末三国(上下) |作者:袁腾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7-21 16:54|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00txs.com)

在《三国演义》中,司徒王允利用美人貂蝉,引发了董卓和吕布的失和,并最终借吕布之手,诛杀了作恶多端的国贼董卓。民间传说中的貂蝉不仅美貌无比,而且侠肝义胆。那么历史上真有貂蝉这个人吗?的故事是否真的发生过呢?

强悍的书生会打仗

汉献帝带领朝廷的大臣,在董卓的武力威胁下,迁到了西汉的故都长安。与此同时,董卓留驻洛阳,防御反董联盟的进攻。这段时期,朝中的大事小情都是由司徒王允负责处理的。

王允出生于山西祁县的一个名门望族。他天资聪颖,在少年时期就已经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更了不起的是,他还是个会打仗的强悍书生。王允因为仰慕当年大将军卫青、冠军侯霍去病的威猛和气度,佩服他们誓死卫国的精神,所以一直坚持习武强身。数年的文武苦修,让王允成为了一位文韬武略无不精通的全才。

有一次,同郡的一位名士拜访王允他爹,不巧王允的爹有事外出了。王允虽然年少,但却大方地以主人的身份招待了客人,毫无失礼之处。他陪客人谈文论武,商讨切磋中不仅展露出自己丰富的学识,还论说得条理清晰,见解深刻。

这位名士一看王允如此年轻,便有这般才学和涵养,大感吃惊。他当即拱手称赞王允道:“王生一日千里,王佐才也。”(《后汉书·王允传》)意思是称赞王允日后可成为辅佐天子的股肱之臣。

从此以后,王允在山西的名望就更大了。不久,在朝廷三公的同时征召下,他当上了侍御史。

王允被征为侍御史后不久,全国各地就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黄巾之乱。为了迅速平乱,东汉政府特别选拜王允为豫州刺史,同时征召孔融等名士担任他的从事,命其率领重兵讨伐黄巾军。

王允初次领兵打仗,便充分展示出非同一般的文韬武略。每战之前,王允都要广泛地征求从事和普通官兵的意见,设计周密的作战方案。在战斗中,王允也不是高高在上地指挥,而是亲自披挂上阵,大显身手。很快,豫州一带的黄巾军就被他彻底击溃了。

灵帝他“爹”可不好惹

王允和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儁共同受降了数十万的黄巾军。在受降的过程中,细心的王允从黄巾军的军营中,搜查出了一封中常侍张让的宾客所写的书信,信中的内容涉及一些机密的军事情报。

张让就是被汉灵帝认作爹的那个宦官。王允怀疑张让与黄巾军私通,于是进一步追查。这一追查其中的具体细节就都被揭发出来了。于是王允写成表文,上奏皇帝。

灵帝一看大惊,立刻召张让进宫。他怒气冲冲地指责张让,让他交代实际情况。但是张让在朝中树大根深,而且这家伙非常狡猾。他在回答皇上的问题时,把自己的罪行推卸得一干二净,反而说王允陷害他。

灵帝本来就糊涂,加上他有意偏袒张让,再被张让一番花言巧语所迷惑,居然真就认为张让无罪不再追究了。

张让从宫里出来,一把抹掉脑门子上的冷汗,从此就对王允心怀愤恨,一心想要置他于死地。第二年,张让就找着一个借口,把王允逮捕下狱了。

可惜张让点儿背,不久正赶上朝廷大赦,王允被免罪释放,官复刺史原职。但是张让本是奸邪小人,睚眦必报,他并没有就此罢休。没出十天,他就又找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把王允治罪,下了大狱。

司徒杨赐素知王允的为人和品性,也知道张让有意置王允于死地。为了替王允开罪,让他免受痛苦和屈辱,杨赐派了个手下去劝告王允。

这人对王允说道:“大人因为一点儿小事得罪宦官张让,一月之内两次下狱,很明显是这阉贼有意跟您过不去。如今大人凶多吉少,性命难保,为了成就大志,您何不先退让一下?大丈夫能屈能伸,如果一味好强,恐怕他不会放过您。请您仔细思量思量。”

对于王允二次入狱,他手下的从事也深感忧虑,想方设法地营救他。有一个下属去狱中探望王允时,痛哭流涕地劝他向张让认错赔罪,请求网开一面,但被王允严词拒绝了。

于是这名下属就找来一杯毒酒,对王允说:“您既然如此保全自己,不如就喝下这杯酒,也免得在狱中受别人的折磨!”

但出乎下属的意料,王允一把夺过酒杯,厉声说道:“我乃堂堂天子重臣,君主赐罪于我,我应当接受惩罚,依照王法在街头斩首示众,让天下人都以我为戒,不再违反法律。这样也算是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我怎能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而私自吞喝毒药!我绝不干这种自绝于人民、自绝于朝廷的事情!”说完,王允便把酒泼在了地上。

张让一看,王允这小子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一直不肯向自己赔罪认错,于是便进一步夸大王允所谓的罪行。

不久,王允案要被提审了。他的部下和朋友,以及朝中很多官员都特别着急,想制止张让陷害王允。连大将军何进、太尉袁隗、司徒杨赐都联名向灵帝上书,替王允求情,希望他能赦免王允。

灵帝拿到这些奏章,一看这么多朝中重臣都替王允求情,就赦免了王允的死罪。不过死罪虽免,活罪难逃,王允仍得待在大狱里,等待重新定罪。

到了冬天,又逢朝廷大赦。但由于张让作梗,王允仍然不在赦免之列。于是何进、袁隗、杨赐三公要员继续给皇帝上书,要求赦免王允。一直到第二年,王允才被免罪释放。

当时朝中奸宦当权,张让等阉党凭借权势,横行霸道,为所欲为。王允刚出狱时,虽然对张让等人的行径深恶痛绝,但他深知自己势单力薄,只好改名换姓,离开都城洛阳,辗转于河内、陈留之间。等到灵帝驾崩,王允借吊丧之机,才又回到洛阳。

那时,大将军何进正利用各地方官吏奔丧的机会,大肆拉拢、结交这些人。王允一到洛阳,就被何进紧急召见,并被任命为从事中郎,也就是军部的参谋。

但是,何进优柔寡断,棋差一着。没等他除掉宦官,就先被宦官给灭了。他一死,张让等人挟持少帝和陈留王半夜出逃。当时朝中公卿大夫都被骤变的局势吓得不知所措,不敢卫护少帝,只有王允当机立断,派遣一部分士兵跟随尚书卢植一起保驾,迎奉少帝回宫。

跋扈太师显淫威

董卓进京,废掉少帝,改立献帝。王允很快就受命于危难之际,担任了司徒职务,位列三公。

献帝登基后,外戚与宦官的斗争仍在继续,各地乱军风起云涌。地方割据势力趁机发难,借讨宦官为名,纷纷问鼎中央政权。东汉王朝已是日暮途穷,奄奄一息了。

董卓一进洛阳,王允就敏锐地意识到,这厮必将成为祸害朝廷的最大隐患,必须要采取措施遏制并除掉他。

但董卓手中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党羽众多,而且他本人凶残毒辣。如果王允主动出击,无异于以卵击石。所以王允表面上一味地听任甚至顺从董卓,好让董卓放松对自己的戒备,暗地里却在细心谋划,周密布置,以图诛杀国贼。

董卓进入洛阳后,为了站稳脚跟,扩大势力,曾极力拉拢朝中有影响力的官员。王允不动声色,顺势归顺,不仅尽力迎合他,有时甚至还不惜矫情屈意,偏违原则,以换取董卓的信任。

董卓一看王允不但有才识,而且对自己忠心耿耿,便把他视为心腹,将朝中大小事务都托付给他处理。王允借此时机,对外补救缺失,对内为朝廷出谋划策,主持了一系列恢复皇室权威、发展社会经济的实事儿。他非常有大臣风度,不论是天子还是百官,都很信赖他。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董卓被孙坚打败后,来到了长安。为了显示淫威,他命令公卿都要到城门口迎接自己,并到自己的车前参拜。

董卓对公卿大臣尚且如此,对百姓就更不客气了。他命人把官员和百姓中儿女不孝顺父母、弟弟不尊敬兄长、臣属不忠于长官、官吏不清廉的人都登记入册,一律处死,财物由官府没收。

董卓这么干,不是为了进行道德教化,而是奔着人家的财产去的。一时间,人们互相诬告,含冤而死的人数以千计。百姓惶恐不安,道路以目。不仅如此,在讨伐诸郡的战争中,董卓的部队更是沿途抢掠,所经之处,人民几乎死亡殆尽。

为了牢牢地掌控朝廷,董卓让自己的弟弟、侄儿都掌握兵权,他的宗族、亲戚都在朝中担任大官就连他的小妾刚生下的小儿子都被封为侯爵,拿着金印紫绶当玩具。

董卓乘坐的车辆、穿的衣饰都与皇上一样。他对百官发号施令,尚书以下官员都得到他的太师府汇报、请示工作。他还在当时的陕西郿县(今宝鸡市眉县)修建了一个巨大的堡坞,即郿坞。郿坞的墙高七丈,厚七丈,里面存放了足够吃三十年的粮食。董卓的如意算盘是:若大事成,就以此雄踞天下;若不成,还可以退守在里面终老。

里应外合才能灭董贼

当时讨董联盟内讧不断,成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董卓又在朝廷上肆意妄为。王允等朝中大臣一看,既然指望不上袁绍,为了挽救国家,只能自己想办法灭了董卓。

王允一面敷衍董卓,一面暗中组织、筹备反董力量。他首先与司隶校尉黄琬、尚书郑公业共同商议诛杀董卓的计划。为了掌控一定的武装力量,王允极力向皇上推荐杨瓒,保举他行使左将军的权力;还推荐执金吾(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卫戍部队司令)士孙瑞担任南阳太守,掌握一定的地方势力;然后他命令士孙瑞以讨伐袁术为名,带领兵马出武关,实则为多路夹击董卓做准备。

但董卓因为之前吃过自己帐下名士的亏,将袁绍放虎归山,所以他对王允的这些行动产生了怀疑,加强了警备,这个计划最终没能成功。

后来,董卓表奏朝廷,封王允为侯爵,食邑五千户。王允本想拒绝,以免自己被天下士人耻笑,但士孙瑞对他说:“大事没成之前,咱不能露出丝毫破绽。董卓给您加官晋爵,还能让朝廷百官瞻仰您的崇高品节,何乐而不为呢?咱可不能意气用事。”王允一听有道理,便受命听封。

又过了一年,全国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连续下了两个多月的雨。王允和士孙瑞、杨瓒等人,借登台祭祀之机,紧急商议谋杀董卓的行动方案。

士孙瑞说:“去年岁末至今,太阳阴晦不明,淫雨连绵不断,这种暗无天日的日子应该有个头了现在时机已基本成熟,如果不把握天机,先发制人,恐怕后患无穷。”

王允很赞同士孙瑞的意见,决定伺机行动,尽早诛杀董卓。但是董贼爪牙密布,戒备森严,而且他本人力大无比,有万夫不当之勇。如果不采取万全之策,一旦失手,后果不堪设想。个人性命事小,国家安危事大。最后王允提议在董卓营中安排内应,里应外合,杀他个措手不及。这个时候,王允就瞄上了董卓帐下的猛将——吕布。

灭贼杀手锏——美女!

吕布不仅精于骑射,力气超常,还是三国第一型男。董卓知道自己待人寡恩无礼,害怕遭到暗算所以无论去什么地方,都要让吕布做自己的随从侍卫。他非常宠信吕布,与其情同父子。

当然,也有人认为董卓这么做是想控制吕布。因为吕布不是他西凉军的嫡系,谈不上心腹,但却是只猛虎。所以董卓必须看着他,才觉得安心。

虽然吕布低三下四地伺候董卓,但还是有伺候不到的地方。伴君如伴虎,俩人之间也有矛盾。

董卓刚愎自用,为人刻薄。他曾经为了一件不合心意的小事儿,拔出手戟,掷向吕布。幸亏吕布身手矫捷,避开了手戟,然后赶紧低声下气地向董卓道歉,这才平息了董卓的怒气。

吕布也是一员大将,他心中是怨恨董卓的,但他忌惮董卓的权势,所以表面上没敢发作。可是有了这次矛盾之后,董卓和吕布俩人虽然表面上和好,但是已经有了嫌隙。

不久,吕布和董卓的一个侍女私通。在中国古代,侍女的含义是很广泛的,有的时候也跟姬妾差不多。这就等于说,吕布和董卓的女人勾搭上了,他跟老板的小三儿好了。这事儿要是让荒淫残忍的董卓知道,那还了得!吕布当然很害怕。

与吕布私通的这个侍女是谁呢?正史中并没有留下记载。《三国演义》里说,她就是大名鼎鼎的貂蝉;有人说她本姓任;也有人说,她本来就是吕布的媳妇儿;还有人说,她是宫中的宫女,掌貂蝉冠,也就是管帽子的,所以名字叫貂蝉。

在罗贯中老先生的生花妙笔之下,她又成了王允的义女,在离间董卓和吕布的行动中,立了大功王允先是将她许给吕布,然后又让董卓把她接走,最后让她挑唆吕、董两人不和。所有的这些故事都让貂蝉成为了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最神秘的一位。

但在史书的记载里并没有这个人。与吕布偷情的侍女到底叫什么,已经无从考证。那就姑且按评书演义里讲的,叫她貂蝉吧!

最坑爹的干儿子

王允和吕布的关系一直不错。有一次上朝,吕布看到王允后,竟然主动告诉他自己几乎被董卓杀掉的事儿。王允一听,这可是个好机会,就趁机把准备除掉董卓的计划告诉了吕布,并且希望吕布能够做内应。

吕布一听,这事儿有点儿大,就有点儿犹豫了。他说:“我跟太师有父子之情,这事儿咋整啊?”王允一听,反问道:“你们有啥父子之情?你姓吕,他姓董,你俩有一毛钱关系吗?如今你顾虑自己的生死都来不及,还谈什么父子之情!他朝你扔手戟的时候,可曾念过父子之情吗?”

吕布思前想后,觉得王允说得在理。他心想:“这老小子不仁,就休怪我不义了!”加上他也害怕自己与董卓侍女私通的事儿会东窗事发,所以就答应干掉董卓。

几天之后,正逢皇上患病初愈,在未央宫大会朝中百官。董卓身穿朝服,乘车入朝。从军营到皇宫,道路两侧警卫密布,左边是步兵,右边是骑兵,戒备森严。吕布则全副武装,左右巡逻。

王允让士孙瑞把写好的诏书交给吕布。吕布让李肃等十多个亲信冒充卫士,身穿卫士的服装埋伏在北掖门等待董卓。董卓一进门,李肃举戟就刺,但是董卓朝服内穿有铠甲,戟没刺进去,只伤了董卓的手。

董卓跌到车下,大喊:“奉先在哪儿,我儿奉先在哪儿?赶紧来护卫!”没想到吕布却说:“奉皇帝诏令,讨伐逆贼!”

董卓这下明白了,他这干爹被干儿子给坑了!现在的人坑干爹,大不了就是在网上炫个富、开车撞个人,把老爹拉下台,吕布这个干儿子可是直接要他干爹董卓的老命!

董卓破口大骂道:“你个狗崽子,胆敢如此狼心狗肺!”吕布没等董卓骂完,就驱马向前,一矛刺死了他。

跟着董卓的那帮亲随,一时之间不知该怎么办好了。他们一看董太师被人杀了,就赶紧扑到他的尸身前。这些人谁上来,吕布就杀谁。随后吕布从怀中掏出诏令,现场宣读,说皇帝下诏,只讨董卓,其他人一概不究。官兵一听这话,首恶必办,胁从不究,于是都不动了,就地高呼万岁。

董卓被杀的消息传出后,百姓在大街上欢呼雀跃,纷纷唱歌跳舞来庆祝,将街市挤得水泄不通。长安城中的士人、妇女,卖掉珠宝首饰和衣服,用来买酒买肉互相庆贺。

董卓的弟弟、侄子,以及留在郿坞的董氏家族老幼,都被砍杀殆尽。郿坞中的宝物也全都被官府没收。董卓的尸体被拖到街上示众。当时天气炎热,尸身很快就腐烂了,董卓本身又胖,油脂都流到了地上。看守尸体的官吏就做了个大灯捻子,放在董卓的肚脐上点燃。这灯捻子昼夜不停地烧,一直烧了好几天。

受过董卓迫害的袁氏家族的门生们,把已经被斩碎的董卓尸体收拢起来,焚烧成灰,撒在大路上任人践踏。

献帝一看董卓伏诛也很高兴。在董老贼的淫威下,他的日子也过得战战兢兢。现在司徒王允为国家除此逆贼,真是太好了!于是献帝就让王允主持尚书事务,并任命吕布为奋威将军,封温侯,让他与王允一起主持朝政,待遇与三公一样。

所以说,天道好还,报应不爽。作恶多端的贼子董卓被自己视为亲信的吕布干掉了。由王允导演吕布主演的这场宫廷政变,完成了反董诸将们一直做不成的事儿。

那么,国贼既死,东汉朝廷的统治秩序能否恢复正常呢?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腾飞五千年:汉末三国(上下) (00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