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谋诛宦官

作品: 腾飞五千年:汉末三国(上下) |作者:袁腾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7-21 16:54|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00txs.com)

大将军何进以外戚的身份把持朝政后,开始铲除异己。虽然他的权势越来越大,但是他对自己的宿敌——宦官集团下手时,却犹豫不决;甚至还不顾手下谋士的反对,执意征召地方势力入京,希望借助他们的力量,铲除宦官。究竟当时宦官集团有何能耐,会让大将军何进如此畏首畏尾?何进铲除宦官的计划,为什么又招致一片反对之声呢?

大公公被宰了

荒淫无道的汉灵帝刘宏终于挂了,汉少帝刘辩接班继续干。何皇后晋升为何太后,参与听政。太后的哥哥何进成了大将军,弟弟何苗成了车骑大将军——杀猪的一家如今摇身一变,成了东汉帝国最有权势的人。

虽然大将军何进与宦官同为吊丝出身,但彼此就是看不上。灵帝刚死,宦官蹇硕就想设计杀了何进,可是没成功。何进执掌朝廷大权后,越发憎恨蹇硕,密谋将其除掉。何大将军心想:“蹇硕你个阉贼,敢在太岁爷头上动土,看我现在怎么收拾你!”

此时,何进的手下袁绍也来出主意:“光杀一个蹇硕不过瘾,咱们干脆把所有的宦官一勺烩,全部干掉算了!反正现在都是您老何家说了算,这帮阉贼本就不得人心,咱们斩草除根,天下士人都会支持咱们的!”

前文讲过,袁绍是个“官四代”,他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袁绍和他的堂弟——虎贲中郎将袁术,又为天下豪杰所拥戴,所以何进十分信任袁绍,对他的这一提议很是赞同。

何进的杀气让蹇硕心里惴惴不安。蹇硕已经猜到,这位杀猪出身的大将军正在磨刀霍霍,准备把自己当猪给宰了。蹇公公心想:“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是等死啊!我不能束手待毙,我要先下手为强。”

蹇硕现在还掌握着部分禁军,他赶紧从这帮弟兄中找帮手。同时,他还写信给其他的宦官高层,痛斥大将军何进兄弟把持朝政,独断专行,并且表示他们如今正与天下党人谋划,要诛杀先帝近臣,灭了所有宦官。

蹇硕不断煽风点火,告诫其他宦官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他还提议关闭宫门,把何进逮捕后处死。

但并不是所有的宦官都一条心。他们也是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狼上狗不上这种事儿,也是很常见的。

宦官郭胜与何进是老乡,俩人关系很好。当年汉灵帝要废何皇后的时候,就是郭胜求情把何皇后保下来的,何家能有今天这等宠贵地位,郭胜功不可没。

这位郭公公就联合其他公公拒绝了蹇大公公的提议,不仅如此,他们还把蹇公公的信送给何进看何进一看,正想瞌睡呢,有人送枕头来了!他立刻下令逮捕蹇硕,下狱处死。这样一来,何进就掌握了全部的禁军指挥权。

狠话一撂真要命

汉朝的最高军职是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何家两兄弟,一个是大将军,一个是车骑将军而骠骑将军则由灵帝母亲董老太后的侄儿——董重担任。

董重对何进一家独大非常不服。他觉得杀猪将军是外戚,自己也是外戚,凭什么都得听杀猪的呢?

此时,董老太后还活着,地位相当于太皇太后。董将军是这样想的:“我是太皇太后的侄儿,你何进是太后的哥哥,论辈分咱俩虽然是平辈,但是要从我姑姑那儿论,我还得压你一头。”因此,董重要与何进争权。

董老太后虽然是皇帝的奶奶,但手中无权。她对自己儿媳妇何太后听政这件事情非常不满。她也想干预朝政,但却遭到何太后的百般阻挠。老太后一怒之下,当着何太后的面,撂了句狠话:“你们现在气焰嚣张,不就是仗着你哥哥何进吗?我现在就下令,让骠骑将军董重砍下何进的人头,你信不信!”

一听这狠话,何太后就跑去对自己的大哥何进说:“董老太太要干掉我,还说杀咱们全家都易如反掌。”

何进一听这还了得,当即决定必须把董家人弄死,让老何家成为独一无二的外戚。他指使大臣共同上奏,说依照汉朝的惯例,藩国王后不能留驻京城,请董太后迁回本国。

董太后虽然是天子的奶奶,但是从规制上讲,她只是王太后,而不是皇太后。因为当年桓帝的皇后是窦皇后。桓帝死后,灵帝继位,灵帝认的皇太后是窦氏。而董氏嫁给桓帝时,桓帝只是个诸侯王,所以她也只是个王太后。

何太后和何进里应外合,批准了这一奏章。紧接着,何进就派兵包围了骠骑将军府,逮捕了董重免除了他的职务。董重一看大势已去,只好自杀。

如此一来,董太后又忧又怕,突然间也死了。至于她是怎么死的,也就成为千古悬案了。

有力除贼,无心单挑

灭掉董氏后,何家成为了唯一的外戚,但何进仍不放心,总担心有人害自己。因为上次被蹇硕搞的阴谋整怕了,所以连给先帝爷办丧事,何进都自称有病,不敢入宫,也不敢送灵帝的棺椁到墓地。

这时候,袁绍再次向何进提建议:“如今,您兄弟二人统率禁军劲旅,部下将领、官吏都是俊杰名士,乐意为您效命,这是铲除阉贼的天赐良机,万万不可错过。一举功成,您定能名垂后世!”

何进一听,回答说:“这事我一个臣子哪做得了主,我得去问问我妹妹。”

于是何进去问何太后:“妹妹啊,咱们能不能把所有基层宦官都撤换掉,委派郎官(正常人)代替他们的职务呢?”

何太后想了想说:“从古至今,都是宦官管理皇宫内的事情,这也是咱们汉朝的传统制度,岂能废掉?何况先帝刚去世,我一个妇道人家,怎么能与士人相对共事呢?要和男人打交道,我也肯定得通过宦官啊。”

何进一听这话在情在理,也就不敢违背太后的意思,但他还是想让太后点头,允许他诛杀最跋扈的宦官。

在袁绍看来,最亲近太后和皇帝的就是宦官。皇帝的诏命、百官的奏章都是由他们来回传递的。如果现在不将他们彻底除掉,将来一定后患无穷。

但是,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弟弟车骑将军何苗,都曾多次接受宦官的贿赂。他们知道何进想消灭宦官后,便屡次向何太后进言阻止,甚至不惜离间自家骨肉,说大将军擅自杀害左右近臣,专权独断,是要削弱国家,非国家之福。

这话听得多了,太后心里也犯起了嘀咕,不知道是听哥哥的,还是听老娘的。这何家人更是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老娘拆儿子的台,弟弟拆哥哥的台。

何进此时虽已身为大将军,独掌兵权,但他毕竟是暴发户出身,底气不足。从吊丝一步登天的他之前对宦官是又敬又怕,即使他赞同袁绍的建议,也渴望得到为天下除残去秽的美名,可终究心里是没底的。因此铲除宦官这件事,就这样被拖下来了。

袁绍一看,何进这是有贼心没贼胆,想吃鱼又怕腥啊,只好继续给他出谋划策。袁绍劝何进召集各地英雄豪杰,让他们率军向京城洛阳进发,以此威胁何太后,迫使她同意铲除宦官。

何进说:“这招儿不错,那咱们就这么干吧!”何进的主意刚拿定,主簿(相当于现在的高级秘书)陈琳就赶紧出来劝阻。

陈秘书说:“如今将军身集皇家威望,手握兵权。您要对付宦官,就好比用炉火烧毛发那般轻松这件事上应天意,下顺民心,只要您一声令下,找几个手下就能把他们都给办了。可是您却要放弃手中的权柄,征求外援。等到各路大军云集京城,必然会有豪强趁机称雄作乱。您这么做,是把剑柄递给别人,自己拿着剑尖,让别人杀咱们。这事儿闹大了,会天下大乱的!”但是何大将军却不以为然。

典军校尉曹操听说这件事后,哈哈大笑:“在宫中服务的宦官古今有之。如今他们的权力大到了这个程度,只能怪皇帝给了他们大权和宠信。所以要惩治他们,只需除去首恶。这事儿派一人便可搞定,何至于纷纷攘攘,征召各地部队?这举动也太大了。我看这事儿成不了,没戏!”

一代枭雄始出道

典军校尉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是汉末三国的风云人物,也是中国历史上颇具争议的一代枭雄。

曹操出生于沛国谯(今安徽亳州)的官宦世家。他的养祖父宦官曹腾,侍奉过四代皇帝,到桓帝时受封侯爵,有一定的威望。曹操的爹曹嵩是曹腾的养子,灵帝时官至太尉,相当于今天的总参谋长。

曹操年轻时虽然机智警敏,但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他既不修品行,也不研究学业,当时几乎没人看好他。只有担任过太尉的桥玄,认为曹操不平凡。

桥玄曾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意思是天下大乱,只有曹操能安世定邦。

桥玄还向曹操建议道:“你最好去结交一下许劭先生,这对提高你的知名度有好处。许先生情商很高,善于鉴定他人的品行和能力。他与他的堂兄都颇有名望。俩人喜欢在一起评论本地的知名人士,还会根据这些人的所作所为,逐月更改评语和‘许氏名人榜’的排序。当官的都很重视他们的评语。为了得到许先生的好评,大家都积极地改善自己的操行。”

于是曹操就去拜访许劭,向他咨询:“许先生,您看看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呀?”

许劭不喜欢曹操,拒绝回答。

“你要不说,我就弄死你。”曹操威胁许劭。

许劭只好下了评语:“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异同杂语》)曹操听完后哈哈大笑。这句话也成为了曹操一生的评语。

二十岁时,曹操被举孝廉,来到京都洛阳当了郎官。不久,他又被任命为洛阳北部的治安官(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分局局长)。

洛阳是东汉的都城,是皇亲贵戚聚居之地。这帮“皇二代”“贵二代”们住在一起,什么荒唐事儿都干得出来,官府根本不敢管。

曹操这位“京官儿”一上任,立刻申明禁令,严肃法纪。他还造了十几根五色大棒挂在衙门左右言明“有犯禁者,皆棒杀之”。

深得皇帝宠信的大宦官蹇硕的叔父违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地用五色棒把他揍死了。曹操连皇帝宠臣的叔父都敢往死里揍,这下再没人敢违反朝廷禁令了。

但曹操也因此得罪了蹇硕等一批当朝权贵。碍于曹操的爹曹嵩的面子,权贵们把曹操明升暗降,调到远离洛阳的顿丘担任县令。这一年,曹操二十三岁。

黄巾之乱爆发后,曹操官拜骑都尉,奉命与皇甫嵩等人合军攻打颍川黄巾军,斩首数万,大获全胜。曹操也顺利升官,做了济南国相,统管济南国内大小事务。

济南国有十多个县,各县的长吏大多依附权贵,贪赃枉法,有恃无恐。曹操治事如初,一上任就大力整饬,屁股都还没坐热,就奏请朝廷免掉了十分之八的长吏。济南全国震动,贪官污吏纷纷逃窜。一时间“政教大行,一郡清平”。

当时正值东汉政治最黑暗的时候,朝廷公开卖官鬻爵。曹操因为不肯迎合权贵,所以托病回乡,过起了春夏读书、秋冬弋猎的隐居日子。直到黄巾之乱平息之后,汉灵帝为了巩固统治,设置西园八校尉,曹操才因其家世被任命为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再度回到京师洛阳。

对于袁绍提议征召各路豪强入京,威胁太后铲除宦官一事,曹操觉得这简直就是脑子短路的行为在他看来,何进是大将军,手握禁军大权,只要谋划周密,除掉宦官是手到擒来的事儿。

但事到如今,何进确实已经脑子短路了。他不顾众人反对,大力征召各地猛将入京。这其中有一个叫董卓的人,后来果真闹出了一番大动静。

董太师的发家史

董卓是陇西(今甘肃)人,出生于殷富的地方豪强家庭。他自小养尊处优,年少时就形成了任性放纵、粗野凶狠的性格。长大后的董卓不仅体魄健壮,而且通晓武艺,上马擒贼、左右驰射对他来说都易如反掌。

董卓的家与西北羌人的居住地相邻,他年少时常去羌地游历。倚仗着地主豪强的出身和富足的资产,董卓与羌人的部落酋长来往频繁。而羌人因惧于董卓野蛮凶狠的性格和强壮的体魄,对他也不敢有丝毫怠慢。羌人的首领豪帅大都为了保全自己,极力迎合董卓。他们还经常带着大量牲畜、财物来拜望董卓,与他称兄道弟,以求相安无事。

董卓见羌人如此敬畏自己,而自己又很熟悉羌部的情况,这正是控制、利用羌人的大好时机,于是开始在羌人中网罗、培植亲信,为以后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

在野心的驱使下,董卓毫不吝啬地花费家产笼络羌人。每当羌人酋帅到家里做客,董卓都令人杀牛宰羊,送金送银,以取得羌人首领对自己的支持和拥护。董卓的作为使羌人既畏服于他的凶悍,又感恩于他的豪爽,纷纷归附于他,愿听他调遣。

有一次,一个羌人豪帅看到董卓为招待自己,把家里的牛羊宰得所剩无几后,专程从大老远赶来了上千头牛赠给董卓。由此可见当时董卓在羌人中的影响力之大。

除了结交羌人,董卓还特别注意保持自己在当地豪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凭借着非凡的才武,董卓积极地拉拢、兼并其他势力,不断巩固、扩大自己的力量。他还经常扮演游侠豪杰的角色,以“健侠”之美名收罗大批失意落魄的无赖之徒,以自己的义气感动这些人,使其死心塌地为自己卖命。

一时间,董卓成了陇西的风云人物。他黑白两道通吃,不论是在官府还是在民间,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一哥地位。

后来董卓当上了军司马,跟随中郎将张奂征讨并州反叛的羌人。征战中,董卓充分发挥自己勇猛强悍的优势,纵横冲杀,左右开弓,屡立战功。

由于战绩突出,董卓升任郎中,后来一路升迁,官拜并州刺史、河东太守,平步青云,锐不可当但是在一次镇压黄巾军的战斗中,董卓惨遭失败,获罪革职,又被贬回了陇西。

汉灵帝时,边章、韩遂两人叛乱。叛军势力迅速增强,他们不仅杀死了当地的朝廷命官,还以讨伐宦官为名,率领大军入寇三辅,侵逼园陵。

此时,东汉政权已是岌岌可危。汉灵帝急忙征派几乎所有的强将精兵,抵御边章、韩遂的进攻,董卓东山再起的大好时机降临了!

很快,董卓被拜为破虏将军,与司空张温屯兵美阳,护卫园陵。由于在战斗中立了功,董卓被封为乡侯,食邑千户。

随后,韩遂集结十万余乡人进攻陕西,又联合周边的马腾、王国等人,合兵攻三辅,声势浩大,势不可当。

两年后,韩遂、马腾攻到了陈仓,危及长安、洛阳。灵帝急忙拜董卓为前将军,命他与左将军皇甫嵩共解陈仓之围。大败韩遂、马腾后,董卓又得到了朝廷的封赏。

在不断的征讨中,董卓的势力急剧扩大,他手下的兵将也越来越多。这些人逐渐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了。因此,朝廷也开始有所顾忌,生怕董卓势力大了不受控制。

有武装才能谋上进

为了抑制董卓权势的增长和蔓延,朝廷征董卓为不掌实权的少府,明升暗降。董卓多精明啊,立刻婉言拒绝,不肯就任,朝廷也拿他没辙。

灵帝病重时,下诏升任董卓为并州牧。汉朝一共才有十三个州牧,这相当于省部级的大官了,很厉害,但前提条件是让他把军队交给皇甫嵩指挥。

董卓死活不肯放下兵权,他给朝廷上书:“臣既无老谋,又无壮事,天恩误加,掌戎十年。士卒大小相狎弥久,恋臣蓄养之恩,为臣奋一旦之命。乞将之北州,效力边垂。”(《后汉书·董卓传》)意思是我老而无谋,也不能打仗。蒙陛下信任,让我掌兵权十多年,全军上下都培养起了对我的感情,将卒都感念我的恩德,愿意为我效死。所以我请求您,准许我把这支部队带到并州去,为国家守卫边疆。

董卓和皇甫嵩本来就不和。他俩过去一同征讨王国的时候,王国的部队疲惫不堪,解围撤退。皇甫嵩下令进军追击,但董卓却认为穷寇勿追。于是皇甫嵩独自进攻,大获全胜。董卓觉得丢面子了,就与皇甫嵩结了仇。

皇甫嵩的侄子一看事情发展成这样,就对皇甫嵩讲:“现在全国的兵权都掌握在您跟董卓手里,你们又结了仇怨,势必不能共存。朝廷命令董卓交出军权,但他却上表请求带走军队,这是公开违抗朝廷诏命。现在朝中局势混乱,董卓这老小子心怀奸诈,他按兵不动,拖延时间,这都是不能赦免的大罪。而且董卓凶暴残忍,不受将士拥戴,您现在身为大将,依仗国威去讨伐他,上可表忠义,下可为朝廷除害,肯定无往而不利。”

皇甫嵩为人迂腐,他对侄子说:“董卓违抗诏命是有罪的,但如果朝廷不批准,我擅自讨伐他,我也有罪。所以不如公开奏报此事,由朝廷来裁决,咱爷俩别拿主意。”

于是皇甫嵩就给朝廷上书,问皇上怎么办。灵帝当时已经是有气出没气进,半死不活了。他虽然下诏责备了董卓,但也没后文了。董卓虽然接到诏书,心中却是不服,仍就把军队驻扎在河东郡,以观时局变化。

当何大将军征召边将入京时,董卓的手下已经形成了一支以凉州人为主体,间杂胡汉的混合军队实力非常雄厚。朝廷虽然对董卓加以抑制,但无实际效果,以至于他羽翼日渐丰满,自恃战功与威望,野心勃勃,目中无人。

屯兵河东后,整个陇西都成了董卓的势力范围。他手握强大的武装力量,不仅是地方的军阀豪强还是朝廷命官、边陲重臣。董卓的野心开始极度膨胀,越来越想飞了。

董卓开始着手设计问鼎中原的具体步骤。虽然人在地方,但他精心安排的眼线、耳目遍布中央,对于朝廷内幕,董卓了然于胸。

得知灵帝驾崩的消息后,董卓心中窃喜。他准备采取相应措施,见机行事。终于,杀猪大将军掌了权,董卓被召入京。

董卓是个什么鸟呀?大家太知道了,于是纷纷反对。

大臣郑泰对何进讲:“董卓为人强悍,不讲仁义,贪得无厌。假如朝廷授他兵权,靠他支持,他必将为所欲为,威胁朝廷安全。您身为皇亲国戚,掌握国家大权,原本就可以独断专行,惩治罪人,根本就不用依靠董卓,引狼入室。而且事情不宜拖久,恐生其他变化,您要赶快决断!”

尚书卢植也反对召董卓进京,但是何进谁的话也不听,气得郑泰辞职而去——爷我不玩儿了,伺候不起我躲得起!郑泰走的时候还对其他人说:“你们也赶紧走吧,挑子一撂别干了。何进傻缺一个,辅佐他是没前途的!”

何进除了征召地方豪强入京,还命令手下回乡招募军队,企图形成我在朝,而且我地方上还有人带兵,相互照应的局面。何进意图靠这种方式,迫使何太后同意铲除宦官。那么何进的计划能成功吗?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腾飞五千年:汉末三国(上下) (00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