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引狼入室

作品: 腾飞五千年:汉末三国(上下) |作者:袁腾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7-21 16:54|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00txs.com)

大将军何进征召地方势力入京,不仅没有灭掉宦官,反而为自己引来了杀身之祸,还让野心勃勃的董卓有机可乘,祸害宫廷。那么堂堂何大将军是怎么死的?他招惹来的董卓,又是如何进京并掌控朝政的呢?

猪油蒙了将军心

袁绍多次向大将军何进建议,要把宦官来个连锅端,一举铲除,但是何进杀猪在行,杀人就哆哆嗦嗦,当断不断了。更糟的是老何家人心不齐,何进的老娘和弟弟受了宦官的贿赂,净帮着宦官说话。如此一来,东汉朝廷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何太后,也不知道听谁的好了。

后来,袁绍又给何进出了个馊主意,让他征召地方豪强带兵入京。自古以来,都是枪杆子里头出政权,如果地方军阀带兵入京,那朝廷能Hold住吗?所以很多人就劝何进千万不能这么干,这么干就是脑袋让门框挤了、让驴踢了、让电梯门夹了。曹操也认为这是一着臭棋,臭棋篓子才能下这棋。但是何进脑子短路,听不进劝。除了征召地方豪强,还派自己的亲信到地方上招募士兵,作为后援。

再说董卓这个野心家,虽然人在地方上当州牧,但是心向中央,一直关注朝廷动态。他为人很跋扈,在张温、皇甫嵩这些名将帐下的时候,就经常不听号令。后来他实力强大了,就更不把朝廷当回事儿了。对于朝廷的明升暗降,剥夺军权,董卓一概不理;皇上征召他,他也不来。朝廷拿他一点辙也没有。

如今,杀猪将军要召这么一个人带兵入京,简直就是被猪油蒙了心!

董卓接到入京命令后特别高兴,他心想:“我老董大闹京城的机会来啦!”他立马带兵上路,一刻都不耽误。不仅如此,董卓还上书朝廷,给何进助威。

他上书中写道:“中常侍张让等人,利用皇帝的宠信,搅乱天下。我曾听说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疮痈溃烂虽然疼痛,但胜于向内侵蚀脏腑。从前赵鞅统率晋阳军队,来清除君王身边的恶人,如今我击鼓鸣钟来到洛阳,就是要逮捕张让,清除奸邪。”

这是赤裸裸的武力威胁啊!但是何太后仍然不为所动,拒绝除掉宦官。董卓看到朝廷没动静,就一路带兵前进——这正中他的下怀,如果宦官被除,那他再带兵入京就没借口了。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何大将军有点儿明白过来了,他脑子突然灵光乍现:“不对呀,我这么干,不是吗?如果连张温、皇甫嵩,甚至灵帝都指挥不动的董卓,带着骄兵悍将来到洛阳,那我还有好日子过吗?”

何进越想越害怕,他急忙派谏议大夫种劭,拿着皇帝的诏书去阻止董卓,告诉他到此为止,不能再往前走了,之前的诏书都作废了。

但是董卓不肯接受诏命,一直进军到河南。种劭在城外迎接并且慰劳董卓的部队,再次劝董卓退兵。

此时的董卓怎么可能听从朝廷退兵的命令呢?他命令部下持刀威胁种劭,刀都架到种劭脖子上了还好种劭有种,当即大怒,并以皇帝的名义斥责他们犯上作乱。士兵们一害怕,就散开了。

接着,种劭就上前责问董卓:“你是怎么搞的?圣旨让你不许再往前走,你还走,你想抗旨不遵吗?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董卓理屈词穷,只好撤军,但只是退了一箭之地。而此时,他已经离洛阳非常近了。

宦官逆袭求自保

袁绍看到何进想改变主意,就威胁何进:“现在矛盾已经形成,行动迹象已经显露,将军您还等什么呢?事情拖久了就难以控制了!”

何进被这么一吓,立刻任命袁绍为司隶校尉,有不经请示逮捕、处死罪犯的权力,然后又任命王允为河南尹——这两个职位都是京师要职,这些行为暗示着京师洛阳将有大事发生。

随后,袁绍命令洛阳地方政府的侦缉队去侦察宦官的行踪。同时,他还暗中联络董卓,请董卓再发奏章,扬言即将进逼洛阳城西的平乐观。

此时,何太后才意识到大祸临头了。除了一批与何进交好的亲信宦官被留下继续伺候外,其余的全被罢黜,遣返回家。这些被赶出皇宫的宦官纷纷晋见何进,请求得到他的宽恕,并且认,表示一切都听何进差遣。

袁绍建议何进趁此机会,将宦官一网打尽,通通杀掉。但无论袁绍怎么说,何进就是不许。袁绍当然不肯就此罢休,于是发公文通知各州郡,声称奉大将军指示,要他们逮捕那些宦官的家属。

何进和袁绍密谋诛杀宦官的时间太长了,以致很多消息已经泄露了。宦官们也明白,何进迟早要把他们一网打尽。他们虽然恐惧,却不想束手待毙,想要扭转颓势,就得拼个鱼死网破!

高级宦官张让的儿媳(即张让养子的妻子)是何太后的妹妹。张让向自己的儿媳叩头请求说:“我现在犯下罪责,理应返乡,但是我家几代蒙受皇恩,如今要远离宫殿,心中恋恋不舍。我想再入宫伺候一次,见见太后,这样死无遗恨。”

于是张让的儿媳去向母亲舞阳君说情,舞阳君又入宫向何太后说情。其实让这些长期伺候自己的宦官们离开,何太后也不忍心,于是她下诏让宦官高层全部回宫服侍。

中秋节时,何进进宫晋见妹妹何太后,再次请求诛杀全体宦官。何大将军做事真是优柔寡断,整个一妹子风格,有机会不下手,反而去征求妹妹的意见,真是蠢到家了。

何进入宫的事儿,自然躲不过宦官的耳目。宦官们寻思着大将军前些日子总说自己有病,既不参加先帝的葬礼,也不送葬到墓地,而今忽然身手矫健地匆忙进宫,肯定是有要紧事儿。

这帮宦官放心不下,派人偷听何氏兄妹的对话。一听不得了,原来何进要把他们都干掉!他们不甘心就这么完蛋,决心来个绝地大反击,以图自救。

死路一条,自找的!

宦官们率领数十名党羽,手持武器,从侧门进入,埋伏起来。何进一出宫,张让就告诉他说皇太后有事,又要召见。何进也没多想,就毫无防备地再度入宫。

看到何进孤身一人入宫,宦官们就将他团团围住。张让出面责问他:“天下大乱,这事儿可不能全算在我们宦官头上。你姓何的要想想我们对你们的恩惠。先帝曾跟皇太后闹矛盾,皇太后几乎被罢免囚禁,是我们掉着眼泪向先帝求情,各人献出家财千万,才平息了皇上的怒气。我们这么做为啥?还不是为了托付身家性命,图个日后照应。而如今你竟然想灭掉我们,如此恩将仇报,太不是东西了!你说我们污秽不堪,你们公卿里又有几个好玩意儿?”

张让的话一说完,何进就发现势头不对。自己孤身一人,周围全是宦官——中计了!他转身就想跑。

没等大将军转过身来,宦官们就拔剑冲了上来,一时间,剑光四射,把他砍死了。何进当断不断,送了性命。随后,张让等人拟写诏书,任命了新的司隶校尉和河南尹。

尚书们看到诏书后很疑惑,前几天才任命了袁绍和王允,怎么突然又换人了?于是他们就想请大将军出来商议。结果宦官们直接把何进的人头给扔了出去,还说何进谋反,已经被处死了。

其他人这时才知道出大事了!大将军早上进宫请求杀宦官,没承想自己的脑袋反而被宦官砍下来了,这还了得!

何进的部下一得知消息,就要率军入宫,但这时宫门已经紧闭了。虎贲中郎将袁术和何进的部下一起进攻皇宫,用刀劈砍宫门;而宦官手持武器,组织防守。

黄昏时分,袁术等人纵火焚烧南宫的宫门,想以此威胁宫中交出张让等人。张让这帮人赶紧到后宫禀告何太后,说大将军何进的部下谋反,纵火烧宫,并且进攻尚书门。随后他们裹挟着何太后、皇上和陈留王刘协,挟持宫内的其他官员,逃向北宫。

当时的尚书卢植手持长戟,怒斥宦官。正抓着何太后的宦官一害怕,就放开了她。何太后还真行从窗口跳出来,得以幸免。

宦官末路大逃亡

袁绍得知何进被杀的消息后,立刻和自己的叔父袁隗假传圣旨,召来并处斩了宦官们任命的官员随后,袁绍和何苗率军驻扎于朱雀门(南门),捉拿并就地处斩了一个宦官高层。

何进的部下一贯怨恨何苗与大将军不同心,甚至怀疑他勾结宦官,所以何进军中盛传是车骑将军何苗杀了大将军。为了报仇,他们就召来董卓的弟弟——奉车都尉董珉,一起攻杀了何苗。

随后,袁绍关上北宫门,开始派兵捉拿宦官,不论老少一律杀死,一时间,鲜血与刀剑齐飞,杀了两千多人。宫中的官员有的不是宦官,是郎官,但是因为没有胡子,有不少被误杀。以至于有的郎官,一看见袁绍的兵提着刀进来,就急忙脱裤子以示身份。

苦守了两天后,张让等人困窘无策。这样下去,皇宫迟早会被攻破。于是他们只能裹挟着皇帝刘辩、陈留王刘协,几十个人步行,逃出了洛阳城。

到了深夜,他们逃到了小平津,也就是黄河渡口。皇上用的六颗玉玺都没带,三公九卿这样的高级官员,也没有一人随同。

正值凄惶之际,尚书卢植和大臣闵贡带人追来了。闵贡厉声斥责张让等人:“你们如今还不快死我就要来杀你们了!”然后拔出宝剑,砍死了数名宦官。

此时前有黄河,后有追兵,张让等人走投无路,又惊又怕。这一帮人朝皇帝叩头辞别:“我们要死了,陛下您自己保重吧!”话一说完,全都跳进黄河自杀了。

至此,东汉末年危害巨大的宦官集团算是彻底完蛋了。

闵贡扶着皇上,带着陈留王刘协一路徒步回宫。这帮人在饥渴交迫中跋涉了好几里地,才从老百姓家搞来了一辆板车代步。后来他们好不容易才找到马,皇上独自骑一匹,陈留王刘协和闵贡合骑一匹。再往南走,才逐渐有公卿前来护驾。

董卓趁乱显身手

董卓此时正屯兵于洛阳附近。他远远望见京城起火,心中暗喜:“出大事了,该我大显身手了!”他下令急行军,天还没亮就抵达了洛阳城西。

情报说皇上正在北郊。于是董卓带领着精锐部队,与一批闻讯而至的高级官员,赶到北郊迎接皇帝刘辩。

此时的皇上虚岁仅十五。经历了这几天的大变故,忽然之间看到刀枪耀眼、盔甲鲜明的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出现,他顿时吓得面无人色,放声哭泣。

为了减轻小皇上的恐惧,三公告诉董卓,天子诏令军队撤退。但此时的董卓仗着将士都在身边,哪还把三公当回事儿?他不耐烦地回应道:“你们号称国家栋梁,却不能辅助皇家,以致君王流亡在外,现在还有什么脸面叫我撤退?”

公卿大臣此时敢怒不敢言,只好任由董卓行事。董卓上前参见少帝刘辩。小皇帝看见一身甲胄、粗鲁无礼,带着大队人马赶来的董卓,估计都吓傻了,说话语无伦次。

董卓拜见完皇帝,又向皇弟刘协询问事变经过。九岁的陈留王一一回答,有条有理,毫无遗漏。

董卓一听很高兴,心想这皇弟比皇兄强得多呀!加之陈留王又是董太后亲自养大,董卓自以为与董太后同族,五百年前是一家,所以这时就暗暗生起了废掉刘辩,立刘协为帝的念头。

在公卿大臣和董卓将士的簇拥下,皇帝一行回到了宫中。安顿好后,大家发现皇上六玺之中的五玺找到了,但用和氏璧做成的传国玉玺却丢了,一时间人心惶惶。

此时,骑都尉鲍信来到洛阳,与老相识袁绍会面。他对袁绍说:“董卓现在统率强兵来到京师,肯定会有不轨打算。如果咱们不早动手,必将被他控制。如今他人马刚到,兵马疲惫,咱们应该趁机发动突然袭击,生擒董卓!”

但是袁绍畏惧董卓的势力,不敢发动进攻。鲍信一看袁绍也不足与谋,而且料到大难将至,就率领部队走了。

这时很多人都看出了董卓的野心,但是董卓对自己的实力没底气。因为他初到洛阳,手下只有三千步骑兵,要是别的将领不服,他还真控制不住局势。

为了造成兵力雄厚的假象,每隔四五天,董卓就会派军队夜里悄悄出发,第二天早上再严整军容大张旗鼓地返回。洛阳城中没人知道他的底细,所以大家都以为董卓的援军源源不断地来到了洛阳。

很快,何进、何苗的部下都投靠了董卓。董卓为了吞并京城卫戍司令丁原的部队,还暗中指使丁原的部下吕布杀死了丁原。

吕布,字奉先,是汉末三国响当当的一号人物,当时人称“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三国志·魏书·吕布传》注引《曹瞒传》)。吕布生得英俊潇洒,武力过人。他善使一把方天画戟,在三国武将战力榜上排名第一。

但是吕布这个人见钱眼开,道德品行很不好。因为贪图董卓许的富贵,吕布杀了待自己如同亲子的义父丁原,投靠了董卓。从此,董卓不仅兵力大增,还得到了一员猛将,实力越发强大。

横刀相向谁怕谁

孔圣人说过,名不正则言不顺。董卓实力再强,也只是个并州牧,属于地方官。他本应该在并州管理州郡,治理百姓,安抚边疆,如今却老在中央待着,成天吆五喝六、拍桌子瞪眼的,这算哪棵葱?

对此董卓心里也明白,于是他暗示朝廷:“你们看这雨老下个不停,这是天灾呀!是天灾就得有人来承担责任。按道理讲,皇帝应该下罪己诏。可是皇上还小,继位的时间又短,所以皇上肯定没错。既然皇上没错,谁来承担过错呢?那只有三公——司徒、司空、太尉来承担了。”

董卓这是要求皇帝罢免司空的职务,自己来接任。

此时的董卓以大军威胁朝廷,在朝廷上已经是说一不二了。朝廷面对董卓的暗示,哪敢说个不字于是刘弘的司空一职被罢免,由董卓接任。这样一来,董卓位列三公,还兼着并州牧,手中又握有大军,终于能名正言顺地在京城待着,为非作歹了。

但区区一个司空是不能让董卓满足的,更何况此时的京师洛阳已经完全被董卓的凉州军掌控了。

上文提到,董卓对少帝刘辩不满意,而中意于陈留王刘协,所以他想行废立之举。也不知道董卓是咋想的,按理说皇上越傻、越没本事就越好控制,可他非要废了傻的,换个伶俐的。唯一的解释,可能就是因为刘协是董太后养大的吧。

但董卓毕竟只是一介武夫,他初到京师,需要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支持。这时,董卓就看中了袁绍袁绍四世三公,世代显宦,此时又官居司隶校尉,占据要津,而且俩人之前又有过联系。

于是董卓找到袁绍,对他讲:“皇上本应由贤明的人来担任。每当想起灵帝,就使人愤恨!”看来不是只有后人骂灵帝,他刚一死,底下的大臣就敢骂他了。“这个董侯看似不错,我现在打算改立他为皇帝,不知道他是否能胜过史侯呢?”

董侯就是刘协,史侯就是刘辩。董卓的意思是让刘协代替少帝刘辩,问袁绍行不行。

“有的人小事聪明,大事糊涂,谁知道董侯又会怎么样呢?如果他也不行……”董卓试探着说,真是不臣之心呼之欲出了!

袁绍一听不干了,他坚决不同意废皇上:“大汉朝治理天下四百年,深恩厚泽,万民拥戴。如今皇上年龄尚幼,又没有什么过错传布于天下,您想废嫡立庶,恐怕众人不会赞同吧?”袁绍的意思就是这事儿坚决不能这么干,要这么干就成乱臣贼子了。

董卓一听非常生气,他手按刀柄斥责袁绍:“小子,你胆敢这样放肆,我跟你商量是给你脸,你别给脸不要脸!天下大事,难道不是我来决定的吗?我想这么干,谁敢不从!”说完就把佩刀一横。

袁绍一看董卓要耍横,就说:“此国之大事,请出与太傅议之。”(《后汉书·袁绍传》)这是国家大事,咱俩谁说了都不算,必须要把我叔叔太傅袁隗请出来商量商量。

董卓一听,心想:“咱俩说了都不算,你叔叔说了算,那跟你说了算不是一回事儿吗?拿你叔叔来压我,你当我傻呀!”

于是董卓又说:“刘氏种不足复遗。”(《后汉书·袁绍传》)刘家不值得留种,这大汉朝趁早推翻了算了!

此话一出,惹得袁绍勃然大怒。袁绍毕竟是世家子弟,有实力,所以他并不惧怕董卓。

袁绍毫不示弱地说:“天下英雄豪杰,难道只有你董公一人吗?”说完也把佩刀横了过来。袁绍心想:“你董卓不是要拔刀吗?我也挎着刀呢,要不咱俩现场比划一个试试?我怕你?!”

董卓一看这小子有种,加上袁家累世高官,在洛阳的根基比他这个初来乍到的地方军阀要深,一时也不敢杀害袁绍。袁绍向众人作了个揖,转身就走了。

随后,袁绍挂印辞官,逃离洛阳,跑去冀州投奔了老袁家的故吏韩馥。

袁绍就这样跑了,那么计划废掉少帝另立新君的董卓,会怎样处置袁绍呢?董卓的废立之举又能否成功呢?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腾飞五千年:汉末三国(上下) (00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