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武夫乱国

作品: 腾飞五千年:汉末三国(上下) |作者:袁腾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07-21 16:54|

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00txs.com)

一介武夫董卓倚仗着强大的军事后盾,成为了东汉政权的实际操控者。他不仅废立天子,还玩弄权术,残害人民。在他飞扬跋扈的统治下,东汉王朝加速走向衰败。唐太宗李世民曾评价董卓:“人神所疾,异代同愤。”为什么董卓会在历史中留下如此恶劣的形象?掌权后的他究竟又做了哪些令人发指的事情呢?

废天子跟玩儿似的

袁绍虽然跑了,但这并不耽误董卓召集文武百官开会,商议废立之事。

在会上,董卓蛮横地讲:“如今皇上没能力,干啥啥不灵,吃嘛嘛香,这小兔崽子不可以奉承宗庙,做统治天下的君主,所以我想依照伊尹、霍光的前例,改立陈留王为帝,大家觉得怎么样?”

这话虽然是以询问的语气说的,但是董卓腰间佩刀,不怒自威,谁敢说个不字?况且朝堂之上,全是董卓带来的骄兵悍将,一个个钢刀出鞘,亮闪闪地在文武公卿面前晃。

公卿大臣们十分惶恐,没人敢回答到底怎么样。董卓这时又高声说道:“从前霍光定下废立大计大司农田延年手握剑柄,准备诛杀反对的人。现在谁胆敢反对这项计划,军法论处!”

这就是赤裸裸的威胁,直吓得在座的人都不敢说话。只有尚书卢植,他是平定黄巾之乱的前辈,打过仗的人,有胆量站出来讲:“商朝的时候,太甲继位,昏庸不明,前朝昌邑王有千余条罪状,所以伊尹、霍光才行废立之事。而当今天子年纪还小,又没有大的过失,所以伊、霍两个人的例子恐怕不适用于今日吧?”

卢植这话说得很对,皇上才坐上龙椅没几天,还没来得及干坏事呢,就遭到了一系列的变故,都快被吓傻了。

但此时的董卓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他就是要废皇帝,别人说什么都是白搭。他征求大家的意见,实际上是让大家选边站,表一表对自己的忠心。

卢植这一蹦出来反对,董卓勃然大怒,当场就要杀掉卢植。幸好一直以来很受董卓器重的大儒蔡邕,此刻站出来为卢植求情。另外一个大臣也劝董卓说:“卢尚书是全国有名的大儒,微博大V,您要是杀了他,影响就太坏了。”

这么一来,董卓才没下杀手,只是免去了卢植的官职。

卢植一看朝廷是个虎狼窝,再待下去说不定哪天就没命了,他心想:“我还是等到政治清明的时候再出来混吧,拜拜了!”很快,他就逃往外地隐居去了。

董卓把废立皇帝的计划送给太傅袁隗看。袁隗的侄儿袁绍得罪了董卓,跑路了。袁绍虽然跑了,但袁家一门上下的命还都在董卓手里攥着呢!袁隗本来就害怕董卓会翻脸,干掉自己,现在一看董卓把废立皇帝的计划送来了,他哪还敢说半个不字?

于是董卓召集百官,在大殿上威胁何太后下诏废黜刘辩。他让人代写诏书,说当今皇帝在为先帝守丧期间,没有尽到孝心,而且缺乏君王应有的威严,所以废为弘农王,改立陈留王为皇帝。

何太后在明晃晃的刀剑威胁下,哪敢不同意?太傅袁隗面含羞愧地上殿,把刘辩身上佩戴的皇帝玺绶解下来,进奉给陈留王刘协,然后扶着刘辩下殿,让刘辩向刘协称臣。

何太后哽咽流涕——她亲儿子被废了,自己还得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幕,半个不字都不敢说。群臣们心中也很悲苦,但没有一个人敢说话。

可怜刘辩在皇位上待了不到半年,就被人赶下了台。即使当不了皇帝,刘辩想当个太平王爷也不行。董卓觉得刘辩是个威胁,没过多久,就指使自己的亲信李儒用毒酒害死了刘辩。

此时,九岁小娃娃刘协继位,他就是东汉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

换了皇帝之后,董卓还是不满意。皇帝是换了,但废帝他妈还是太后呢,这不成。所以董卓又忽悠大臣们,说何太后曾经逼迫她婆婆董老太后,使其忧郁而死,严重违背了礼数。于是何太后被赶到了偏殿居住,很快也被毒死了。

何太后对自己的婆婆固然是不孝,而且她婆婆确实也死得不明不白,但毕竟没有证据证明董老太后真的是被何家弄死的。可是董卓用毒酒害死何太后,却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儿。

在给何太后下葬的时候,董卓命令公卿以下官员不穿丧服,只穿简单的白衣,里边还是花的,该啥色啥色。之后他又下令把何太后的弟弟——何苗的棺木掘出,取出尸体肢解后砍为几段,扔到大道上。然后他又杀了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将其尸体扔到御花园的树丛下。

这些人当初都反对何进诛杀宦官,到最后,他们不但连累何进身首异处,自己也不得善终。

就这样,董卓——一个边疆地区的粗鄙武夫,来到京城不足十天,就凭借武力,废天子,弑太后掌握了至高无上的权力。

火箭提拔古胜今

东汉政权的基础是豪强大族。他们力量强大,经常不听中央的话,动不动就跟中央撂挑子,扯旗造反更是常有的事儿。所以董卓虽然能擅自废立皇帝,但是他必须拉拢地方上的世家大族,对士人集团示好。

因为宫中的宦官都被袁绍杀了,没有人在内廷服务,所以董卓就任命朝中公卿以下官员的子弟为郎官,填补原来宦官担任的职务,在宫廷里伺候皇帝。

董卓还让士人杨彪、黄琬位列三公,并且让这些人重新审理陈蕃、窦武党人的案件。对于被宦官所害的党人,董卓一律恢复其爵位,并且还派人去祭拜他们的坟墓,拔擢他们的子孙为官。

而董卓自己担任相国,拥有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这三项特权,即参拜皇帝时不唱名,上朝不趋行,佩剑穿鞋上殿,威风极了,俨然同大汉开国功臣之首——萧何的待遇一样。

董卓他娘被封为池阳君,越礼配备了司机、秘书和保姆,甚至连警卫员也给配了,待遇与皇家公主相当。

董家的男孩从小就被封了侯,女孩被封了君——君跟侯是一个级别的。小屁孩儿还没断奶就是侯爷,这可比现在二十多岁当市长还厉害。

与此同时,董卓为了取得士大夫阶层的支持,征召了很多有名望的士人入朝,比如前文提到的大文豪蔡邕。蔡邕因为得罪了宦官,被灵帝流放到朔方郡,大赦后才得以返乡。没想到老家的太守是一个宦官高层的弟弟,指控蔡邕诽谤朝廷,又开始整他。

于是蔡邕被迫流亡江湖,辗转十二年之久。董卓听说了蔡邕的名声,就要征召他做自己的僚属。蔡邕知道董卓就是个粗鄙军阀,比宦官强不到哪儿去,所以不肯接受征召。

董卓大怒,他威胁蔡邕说:“我能把你们全家杀得一个不剩,你信吗?”蔡邕一看,这老小子比宦官还狠!无奈之下,他只得接受了任命,来到京师洛阳当了司空祭酒,相当于全国最高学府的校长。

董卓虽然丘八出身,但也喜欢附庸风雅,至少表面上表现出对文人尊重。这种心理就跟民国年间的军阀一到孔子的诞辰,就会穿上长袍马褂,把军帽脱了,到学校去给教师作揖行礼,是一样的。

所以威胁归威胁,董卓对蔡邕还是表现出十分敬重的样子。董卓以考绩优秀为理由,举荐蔡邕,使其三天内升迁了三次,而且是在三个不同官署任职,最后被任命为侍中。

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劝说董卓校正桓帝、灵帝弊政,征召天下有名望的士人,以便争取民心董卓采纳了这一建议。他让周毖、伍琼与尚书郑泰、长史何甬一起,组成了一个四人考评委员会,淘汰贪赃枉法的官员,选拔被压制的士人入朝。

考评委员会派使者到荀爽家乡,任命他做平原国相。荀爽在赴任途中,刚走到半路,又被升职任命为光禄勋;到任办公三天,又被升为司空。从他接受征召到升任三公,一共九十三天,堪称火箭提拔!

一些士人害怕董卓的残暴,被征召之后不敢不来。只有一位叫申屠蟠的人,接到征召命令后没动身。别人劝他去,他也只是笑而不答。董卓到底也没能勉强他做官。

随后董卓又任命了一批士人,担任地方上的太守、刺史。但董卓的亲信却没有担任高官的,他们只是在军队中担任中郎将、校尉等武职。不过枪杆子里头出政权,虽然董卓的亲信没有在朝中做大官,可是他们掌握了兵权——这就足够了!

人神共愤的董老贼

董卓入京之初,虽然摆出了一副要跟文人士大夫合作的姿态,但是他粗暴无礼,性情很残忍。如今他大权在握,拥有全国的武装力量和国库中的珍宝,因此便更加不懂得敬畏,对诸侯公卿也是蛮横无理。他曾对门下的宾客说:“就凭爷这副长相,就是尊贵无上的!”

有个官员拜见董卓时,因为没有解下佩剑,当场就被董卓打死。还有一个官员为董卓分析天下的军事形势,董卓说:“我百战百胜,胸中自有主张,你懂个啥?再敢胡说八道,小心我的宝刀!”

董卓性情残暴,特别爱杀人,一天不杀人他就不爽。有一次他率领军队来到阳城,正好百姓集会祭祀土地神。董军当场砍了所有男人的脑袋,把所有的妇女都捆绑起来,押在车上,然后把砍下的人头系在车辕上,唱着叫着回到了洛阳。随后,董卓命令手下将领把头颅集中起来烧掉,还把妇女和财物赏赐给士兵。董卓告诉部下,这都是打了胜仗的战利品。

史籍记载:“洛中贵戚室第相望,金帛财产,家家殷积。卓纵放兵士,突其庐舍,淫略妇女,剽虏资物,谓之搜牢。人情崩恐,不保朝夕。及何后葬,开文陵,卓悉取藏中珍物。又奸乱公主,妻略宫人,虐刑滥罚,睚眦必死,群僚内外莫能自固。”(《后汉书·董卓传》)

洛阳城里住着众多的皇亲国戚,宅第相望,家家都堆满了金银财宝。董卓指使部下士兵,冲入其内宅抢夺财物,奸淫掳掠妇女,致使人心惶恐。他甚至盗皇陵、奸公主、污宫人,种种大逆不道的事,董卓全干了!

由此可见,此时董卓才是大汉帝国实际上的统治者,刘氏皇族只不过是他手中的玩物。那些以忠孝节义自勉的文人士大夫们根本不可能与如此野蛮之人合作。

没文化真可怕

对于反对自己的人,董卓向来不客气。他第一个想弄死的就是跑路的袁绍。

周毖、伍琼劝董卓说:“废立天子这种事,岂是一般人能明白的?您大人有大量,才有这个见识袁绍这小子不识大体,得罪了您以后,他心里害怕,溜了。如今您急着悬赏捉拿他,势必会逼他反叛。袁家四世恩德,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假如袁绍收罗豪杰,聚集党徒,其他人也趁机起事,那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您不如赦免袁绍,再给他个官儿做,他一定会感谢您的恩德,咱也免了后患。”

董卓一听这话有理,就派人去任命袁绍为渤海太守,还将他封为邟乡侯。事实证明,这是周毖、伍琼哥俩给董卓下的套。董卓毕竟是武将,心眼儿太少,傻乎乎地就着了道。

董卓大军开进洛阳的时候,曹操也在京城。当时曹操手中有一定的兵权,所以董卓一入洛阳,就想拉拢曹操。但董卓是个什么鸟,曹操太知道了!他拒绝与董老贼合作,并且迅速不辞而别,逃离了洛阳。

在罗贯中老先生的生花妙笔之下,有“谋董贼孟德献刀”这一出,讲的是曹操要借给董卓献刀之机刺杀他,但是董卓突然醒了,没杀成。但这不是事实,只是小说虚构而已。

董卓对袁绍、曹操这些人都委以官职,但是他们不领情,最后还都组织军队来讨伐他。董卓很生气,于是就把袁绍在京城的叔父——太傅袁隗、太仆袁基以及袁家包括婴孩在内的五十多口全部杀害了。

后来,袁绍组织了联军,即所谓的十八路诸侯征讨董卓。此联军规模不小,动静也闹得很大,一开始确实给董卓造成了压力。与此同时,董卓的老根据地西凉也有人起兵,这让董卓很惶恐。

但是董卓很快就把自己的老窝安定了下来,并且准备大规模发兵讨伐袁绍。董卓认为自己师出有名:“现在我就是朝廷,你袁绍反我,就是反朝廷!”

这时候,尚书郑泰劝董卓说:“为政在德,不在兵多。”董卓听了这话很不高兴:“那照你所讲军队就没用了是吧?”

郑泰赶紧解释:“我不是那个意思,而是认为袁绍不值得您出动大军去讨伐。您在西北边陲长大年轻时就出任将帅,熟悉军事,而袁绍呢?他不过只是一介纨绔子弟。联军中的其他人,要么是忠厚长者,要么只会纸上谈兵,全无军事才能。临阵交锋,他们都不是您的对手。何况他们的官职都是自封的,未得朝廷任命,尊卑无序,名不正言不顺,迟早自己就乱了。您现在放弃德政,动用军队,这损害的可是您的威望!”

董卓一听这番话,才又高兴了:“你说得对,看来他们不值得我劳神费力。”

其实,这是郑泰给董卓挖的一个坑,董卓兴高采烈地跳下去了——没文化是真可怕啊!

假面皮被戳破了

没过多久,董卓发现讨伐自己的军事联盟声势浩大,诸侯实力不容小觑,于是他打算把京都由洛阳迁到长安,躲避一段时间。

长安虽说是西汉故都,但如今大家都在洛阳待了上百年了,田庄、财产都在这里,谁都不愿意西迁,只是没人敢说。董卓想选个人当副手,专门处理迁都的事儿,但是谁都不愿意干。

有一天,董卓召集公卿商议迁都,他说:“高祖建都关中共历十一世,光武帝建都洛阳,到如今也十一世了。按照一本预言书(《石包谶》)的说法,咱们应该迁都长安,以上应天意,下顺民心。”百官听后都默不作声,只有司徒杨彪站了出来。

杨彪说:“迁都改制是天下大事,可不能轻举妄动。殷朝盘庚迁都,引起殷民的怨恨。从前关中地区遭到王莽破坏,所以光武皇帝改在洛阳建都,历时已久,百姓安乐。如果现在无缘无故抛弃宗庙和先帝陵园,只怕会惊动百姓,导致天下大乱。您说的那本书乃是一本邪书,怎么能信呢?”

董卓回应道:“关中土地富饶,所以秦能并吞六国,统一天下。而且陇西出产木材,杜陵在孝武皇帝时,就留下了烧制陶器的窑灶,如果全力经营,很快就能安顿好。这件事不需要百姓同意,如果他们反对,我就派大军在后面驱赶,让他们直赴沧海都行,甭说迁到长安去了!”

“动天下容易,安天下难,希望您能慎重考虑。”杨彪仍旧不松口。

董卓一听这话变脸了。这时太尉黄琬也站出来说:“此乃国家大事,杨公所说的恐怕也有道理。”

司空荀爽见董卓已经很生气了,知道后果很严重,所以赶紧缓和说:“难道相国乐于这样做吗?联军起兵,不是一天可以平定的,所以要先迁都,以对付他们。这正与秦朝和我朝立国之初的情况相同嘛。”这番话才稍微平息了董卓的怒气。

太尉黄琬退下之后,再次给朝廷上书反对迁都。董卓一看,心想:“这老小子不能留了!”没过几天,董卓就以天降灾异为借口,上奏皇帝,免除了黄琬、杨彪的职务,任命赵谦、王允接替,以此来扫清迁都的障碍。

不料想伍琼和周毖坚决劝谏,反对迁都,董卓大怒:“我杀不了那俩人,难道还杀不了你们吗?老夫刚到中央的时候,是你们两个劝我选用良善之士,我听从了。这些人到任后,都起来反对我,这全是你们给我下的套!”于是董卓下令逮捕伍琼、周毖,并处斩了他们。

杨彪、黄琬此时深感恐惧,就去给董卓谢罪。董卓也因为杀了伍琼、周毖,正感到后悔——自己本来一副亲近士人的假面皮,硬是被戳破了。为了挽回颜面,他赶紧上表,推举杨彪、黄琬做了光禄大夫。

百年繁华付之一炬

董卓想迁都长安,首先就得保证长安完全处于自己的掌控之下。此时名将盖勋、皇甫嵩正率军驻扎在长安附近。早在董卓刚入洛阳的时候,盖勋、皇甫嵩就计划讨伐董卓。后来董卓控制了天子,俩人才没敢行动。

这时候董卓为了安定长安,剪除异己,就以朝廷的名义征召盖勋为议郎,皇甫嵩为城门校尉,目的就是要解除他们的兵权。

皇甫嵩的部下提出建议:“董卓在京城抢掠,随自己的心意废立皇帝。如今征召将军,往大了说将军将有性命之忧;往小了说,定会受到羞辱。您不如趁现在董卓还在东边,皇帝来到西边,统率大军迎接皇帝,然后奉天子以讨不臣,向各地将领征兵。袁绍在东边进攻,您在西边夹击,定能生擒董卓!”

皇甫嵩这个人向来迂腐。他对朝廷太忠诚了,以至于分不清国家和政府、民族与国家的区别。他虽然知道朝廷是董卓的朝廷,但既然命令是朝廷下的,自己就不能不接受。所以他没有采纳部下的建议,而是接受了征召,动身去了洛阳。

盖勋因为自己兵弱不能独立,也只好去了洛阳。

献帝刘协西迁长安后,董卓抓捕洛阳城中的富豪,任意给他们罗织罪名,没收其财物,死者不计其数。同时他还下令驱赶剩下的百万居民,向长安迁徙。

洛阳离长安有好几百里地,中间要穿过山区,交通不便。董卓命令步骑兵在后边逼迫迁徙的百姓一路马踏人踩,互相拥挤,加上饥饿和掳掠,百姓不断死去,尸体堆满了道路。

董卓还命部下纵火,将洛阳城中的宫殿、官府、百姓住宅全部烧毁,鸡犬不留——这是要断了所有人的念想,你们必须去长安,没有回头路!

宋朝司马光诗中写道:“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过洛阳故城》)董卓一把大火,将洛阳城方圆二百里烧为白地,一百多年的繁华全没了,比圆明园还惨。圆明园是外敌烧的,这可倒好,自己一把火全给烧了!

董卓狠到什么程度呢?他命吕布率兵挖掘历代皇帝陵寝和官员的墓地,搜罗珍宝。因为厚葬的传统,这些人死后也不得安宁,甚至死无全尸。

除了烧杀抢之外,董卓还虐杀战俘。他捉到了一帮袁绍反董联盟里的山东兵。为了泄恨,董卓派人把布浸满了猪油,裹到这些山东兵身上,然后从脚点火,将他们活活地慢慢烧死。

汉献帝到达长安后,先是在京兆尹的府中住下,然后把西汉时候的宫殿稍加修整,才搬入宫中。这时董卓还在洛阳,没跟天子在一块儿。如果有人这时候控制献帝,完全可以讨董。可惜皇甫嵩太过迂腐,错失良机!

董卓在洛阳干吗呢?他正在跟以袁绍等人为首的讨董联盟打仗呢。那么讨董联盟是由哪些人组成的呢?这帮人能取得讨董战争的胜利吗?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腾飞五千年:汉末三国(上下) (00txs.com)”查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