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域名(9txs)被墙,请您牢记本站最新域名(00txs.com)
吴国自从开国皇帝孙权死后,经历了一段极为动荡的岁月。他的几个儿子轮流坐庄,辅政大臣也换了好几个,每个人执政两三年就被赶下台了。诸葛恪、孙最后都被灭族,吴国宗室也卷入其中,可谓血雨腥风。孙权绝对不会料到自己死后吴国的内政竟然乱成这样。
其实不止吴国,这时的魏、蜀两国也发生了权力的更替。自从开国的老一辈死后,三国内部其实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只不过相比曹魏和东吴的血腥,蜀汉的权力交接比较温和而已。那么,诸葛亮生前精心挑选了谁做自己的接班人?他们能否撑起时局,使蜀汉在吴、魏两国中间左右逢源、屹立不倒呢?
梦想成真的接班人
诸葛亮一死,蜀汉进入了后诸葛亮时代。后主刘禅的年纪也不小了,早就到了该承担法律责任的年纪。但是在诸葛亮时代,他被诸葛亮惯坏了,过惯了甩手掌柜的日子,对国家政事没有丝毫的兴趣,成天就知道吃喝玩乐,把国家大事都托付给大臣们。
刘禅心想:相父在的时候事必躬亲,我什么都不用担忧。现在相父没了也没关系,相父已经替我找好了接班人。咱就萧规曹随,按照他说的办。因此办完诸葛亮的丧事之后,后主刘禅就任命丞相长使蒋琬为尚书令,总管国事。这样,蒋琬成了诸葛亮死后蜀汉的百官之首。
早在刘备还在荆、湘一带的时候,蒋琬就开始追随他。蒋琬随刘备入蜀之后当了个芝麻绿豆大的官,可能是觉得官太小,不能发挥自己的才干,所以对这个工作不是特别认真,有点儿消极怠工。
有一天,刘备到蒋琬的地盘上视察工作。一看蒋琬诸事不理,还喝得大醉,刘备大怒,就想把蒋琬杀了。这蒋琬也真是糊涂,一把手来视察工作,你不拉点儿人,热烈欢迎一下,反而喝得醉醺醺的,不是成心找不痛快吗?
诸葛亮赶紧替蒋琬求情:“蒋琬乃国之栋梁,绝非平庸之辈。他推行政务都是以安定百姓为本,他不会做表面功夫来敷衍您,所以您来了之后没有净水泼街、黄土垫道,老百姓也没上街举花。希望主公三思。”
刘备听完诸葛亮这一番话,虽不再追究蒋琬的过失,但还是免去了他的官职。蒋琬被罢了官之后无事可做,只有回家赋闲了。
有一天晚上,蒋琬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有一头牛撞在他家的门上,地上流了一摊血。这个梦让蒋琬十分厌恶,就找人来解梦。
解梦的说:“但凡梦中看到了血,就说明事情有了分晓。牛角和牛鼻就像一个‘弓’字,说明您的官位必然会升到公卿,这是大吉之兆。”蒋琬一听很高兴。果然没过多久,他就当上了县令,后来更是一路高升。
丞相诸葛亮开府之后,蒋琬被征召入府,当上了丞相府参军,经常统理后方的军国事务。后来,他又当了丞相长史。
诸葛亮六出祁山、率军北伐,蒋琬成为蜀汉后方治理国政的最高负责人,负责为北伐军征集粮草和输送兵员,就像当年刘邦跟项羽争夺天下时萧何担任的角色一样。
诸葛亮多次对人讲:“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三国志·蜀书·蒋琬费祎姜维传》)他还告诉刘禅:“臣若不幸,后事宜以遗琬。”(《三国志·蜀书·蒋琬费祎姜维传》)意思是说我要是死了,国家大事就交给蒋琬。
蒋琬成了得到诸葛亮生前认可的接班人,诸葛亮死后,蒋琬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一把手。不过,蜀国的情况并不乐观。诸葛亮治蜀多年、深得人心,诸葛亮一死,人心惶惶,犹如天塌地陷,蜀国君臣上下如丧考妣。主心骨没有了,这可怎么办?
作为百官之首的蒋琬镇定自若,既没有因为失去领袖而悲观丧志,也没有因为当上了大官而得意忘形,神态举止如同平日。大家看见他,就好像吃了定心丸,慢慢地心就安定了下来。
小使者和吴大帝交锋
诸葛亮的死讯传出后,除了在蜀汉国内民众之间引起很大的惶恐,对蜀国的外交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蜀汉是诸葛亮一手缔造的,现在他没了,蜀汉今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就成了未知数。吴国害怕魏国借机攻打蜀国,自己跟蜀国是盟国,如果魏国攻蜀,自己帮还是不帮?于是,吴国开始增强吴蜀边境的守卫力量。
吴国这么做是出于双重考虑:一是打算救援,如果魏国攻蜀,我们两国是联盟,我得去救蜀国;二是魏国如果真的把蜀国灭了,就趁机分一杯羹。
蜀国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加强了吴蜀边境的守备,防止非常情况发生。后主刘禅派人出使吴国。当时吴国的皇帝还是孙权,就问来使:“吴国跟西蜀犹如一家,但现在听说你们增加了白帝城的守军,你们为什么这么干啊?”
使者赶紧回答:“臣以为吴国和我们蜀汉增强各自的守卫,这都是符合实际的必然举动,不必互相询问。贵国增加军队,我国没问为什么;我国增加军队,贵国也问不着。我们两国同仇敌忾,其利断金大敌当前必须互相信任,绝对不能在这个时候互相猜忌。”
孙权听完哈哈大笑,称赞这个使者不卑不亢、言无所隐,吴蜀两国因此才没有产生芥蒂。
谋反怎能当口头禅
就在蒋琬主政,努力维护孙刘联盟北抗曹魏的时候,蜀汉内部却有人开始闹事了。这个人是谁呢?杨仪。诸葛亮在世的时候,杨仪和魏延二人水火不容,后来杨仪杀了魏延。魏延死后,杨仪自认为立了大功,应该做诸葛亮的接班人。
诸葛亮认为杨仪胸襟狭隘、性情急躁,不是自己理想的接班人选。大队人马撤回成都后,蒋琬成了一把手,杨仪担任中军师,没有统管具体工作,相当于当了个没人顾没人问的顾问。这让杨仪很是接受不了。
刘备在位时,杨仪担任尚书,蒋琬只是尚书郎,杨仪比蒋琬官大。后来两个人虽然都曾担任丞相参军长使,但是杨仪每次随诸葛亮行动承担的任务都比蒋琬重,杨仪认为无论是资历还是才干,蒋琬都不应该排在他前面当第一把手。
杨仪的心胸本来就不够开阔,不满的情绪就渐渐表露出来了,逢人就诉苦,一肚子的牢骚怨气,跟深宫怨妇一样。大家害怕受到杨仪的牵连,都不敢跟他来往了。
有一天,后军师费祎去探望杨仪。杨仪又对费祎发泄自己心中的怨气,如此这般又说了一大堆。他还跟费祎讲:“当初丞相刚刚去世的时候,我如果率军投奔魏国,今天也不会落到如此田地,我太后悔了!”
费祎一听这话就慌了,他这是要叛国啊,就把这些话秘密上奏给了后主刘禅。刘禅即便再糊涂、再不理朝政,他也知道这事非同小可,便立刻下诏将杨仪免职,贬为平民,流放在外。
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杨仪到了流放地之后,心里觉得更加委屈:我才说了两句,就给我安了一个谋反的罪名,这也太小题大做了吧,我也没有实际行动啊!他想不通,依旧我行我素,口出狂言最后落得一个被迫自杀的下场。
蒋琬宽仁治西蜀
蒋琬待人十分宽厚。有一个官员名叫杨戏,性情十分孤傲。蒋琬跟他交谈的时候他经常不应答,也不知道是真没听见还是装没听见。有个人要陷害杨戏,就对蒋琬说:“您看杨戏故意不回答您的问话,轻慢上司,太过分了,不处分他不能以儆效尤。”蒋琬并没有理会,这点儿小事值得处分吗?
还有一个官员杨敏,曾经诋毁过蒋琬,说他“做事愦愦,诚非及前人”(《三国志·蜀书·蒋琬传》),就是说蒋琬跟古人根本没法比,糊涂蛋一个。有人把这件事报给了蒋琬,主管官吏要求将杨敏治罪。但蒋琬不打算深究,在微博上把他拉黑了就完了。杨敏后来犯事被关押在狱中,蒋琬也没有公报私仇,反而使他脱去了重罪。
蒋琬为政追随诸葛亮,明察善断、循法治国,不喜阿谀奉承、不听信谗言,颇有诸葛遗风,所以群臣悦服、乐于效命。他又能发现人才,并不拘一格地使用人才。
因此,诸葛亮虽然不在了,但是蜀汉的政局并没有太大的波动。蒋琬对内沿用诸葛亮的治国方略,对外也沿袭老丞相的策略——联吴抗魏、北伐中原。
公元238年,魏国权臣司马懿率军讨伐辽东的公孙渊,蒋琬率军进驻汉中,等待时机跟孙吴夹击魏国。蒋琬在汉中驻军,一驻就是六年,魏军不敢来犯。
在此期间,蒋琬多次命令大将姜维率偏师西进,采取了积极进攻的姿态,但收效不大。陆路进兵不够,蒋琬就想从水路进攻。他认为诸葛亮生前之所以六出祁山均以失败告终,就是因为出兵秦川道路艰险、来往不便,不如沿汉水东下,进攻魏国的魏兴、上庸二郡。于是蜀国大造船只,准备出兵。
蜀汉朝中有很多官员认为从水路出兵虽然突击容易,可万一失败返回就难了。当年先帝刘备征吴就是因为水路进兵不容易撤回,夷陵之战才全军覆没,因此,众人认为此非上策。
蒋琬的这一举措引起了邻国东吴的怀疑。东吴有很多大臣都认为蒋琬打造水军意在东吴,幸好孙权比较相信蜀汉,力排众议。
不料此时蒋琬旧疾复发,出兵一事只能作罢。后主刘禅一看蒋琬病了,赶紧派费祎、姜维到汉中跟蒋琬商议大计。蒋琬深感惭愧,给后主上书说:“为汉室扫平贼寇是臣子的职责,但由于臣资质驽钝,又兼疾病,来汉中六年并无进展,臣为此寝食不安。曹魏强大,北伐不易。臣与费祎商议,认为凉州地势险要、进退可据,羌人和胡人心向大汉,不如命姜维为凉州刺史。姜维出军西北,我当率军后继。涪县水陆通达,万一东北有变应付也不难。”
刘禅采纳了蒋琬的意见,让他到涪县驻守,国事就交给了费祎。蒋琬不久就病逝了。蒋琬虽然北伐无功,但他在才能不如诸葛亮的情况下,沿用诸葛亮的成规,以静治国,注意选拔人才,兼之气量宽宏心存大局,使蜀汉在失去诸葛亮之后仍然维持了比较稳定的政治局面,蜀汉的国力不仅没有衰退,反而还有了很大的提高。
蜀国飞来只“金凤凰”
蒋琬一死,蜀汉政界的第一把手就变成了费祎,依然是按照诸葛亮生前的推荐。
费祎年轻的时候跟董允在蜀中都是闻名遐迩的名士,董允的父亲认为他们俩旗鼓相当,很难分出高下。
有一次,董允跟费祎一起去参加一个丧礼。董允的父亲给了他们一辆简陋的马车。董允神色不安,心想人家全都是开奔驰、奥迪、劳斯莱斯,我就开一个奥拓,太没面子了。而费祎却安然自若,没有丝毫不悦。董允的父亲知道后,认为费祎在德行方面胜过自己的儿子。
刘备立太子的时候,费祎和董允都是太子刘禅的属官,属于太子党。但费祎并不单是凭借这一身份上了台,他的才学和机变也得到了诸葛亮的赏识。
费祎多次出使吴国。有一次,孙权故意让大家不等费祎来就开饭。等费祎来的时候,只有孙权停下筷子来迎接,大臣们还在埋头吃个不停,不仅没人搭理费祎,甚至连头都不抬一下。
费祎一看,说:“有凤凰飞来了,麒麟吐哺停食,奈何驴子、骡子无知。”我凤凰飞来了,麒麟都懂得吐哺停食,指的是孙权;而驴子、骡子无知,就知道吃,所以你们这帮人就是一群牲口。费祎把吴国大臣骂了个痛快。
每次魏延和杨仪闹别扭,费祎都从中调和。诸葛亮之所以能够尽魏延、杨仪之所长,全赖费祎从中调停。诸葛亮死后,也是费祎冒险去魏延军中探得魏延的心意,然后做了相关的部署,这才诛杀了魏延避免了一场祸乱。
公元244年,魏军大举攻蜀,刘禅派遣时任大将军的费祎率领各军救援汉中。费祎将要出发的时候朝中有人来送别,俩人就一起下围棋。
当时战地文书一个接一个地送到,士兵和战马都已披挂铠甲,出发的命令已经下达了,只见费祎仍镇定自若地跟来人下棋对弈、面无厌倦。
来人非常佩服,说:“我是故意来考验您的,这时候跟您下棋是想试探您,现在看来您一定能够成功退敌。”果然,费祎这一次打退了魏军。也就是在这一年,费祎接替蒋琬担任尚书令。
费祎见识过人,审阅公文的时候略看一眼,就能知道段落大意、中心思想是什么,速度是常人的好几倍。而且他有过目不忘的本领,经常在早晨和傍晚的时候听取大家的意见处理公事,其他时间都用来接待宾客、下棋取乐,公私两不误。
后来董允接替费祎,也想效法费祎,但是他这么干了十天,所有的事情都给耽误了,玩也没玩痛快,事也没干好。董允就感慨道:“人的才能相差太大了,费祎这样做可以,而我却不行。”于是董允只能整天听取意见、处理公务,不得空闲。
从这一点来看,董允不及费祎,但是董允作为诸葛亮死后蜀汉政权的一位重要人物,自然也有他的过人之处。
连皇帝娶媳妇都敢管
公元227年,诸葛亮准备北伐,担心后主刘禅年纪轻,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就委任董允处理皇宫内的事务。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多次提到费祎、董允的名字,希望刘禅听取他们的意见。
董允敢于匡正刘禅的不当行为。后主刘禅人虽傻,但有一件事他跟所有皇帝一样爱干,就是广选民间美女,充实后宫。
董允就说:“古者天子后妃之数不过十二,今嫔嫱已具,不宜增益。”(《三国志·蜀书·董允传》)你的老婆早就够数了,不能再添了。刘禅对此无可奈何。刘禅不是暴君,只是个昏君,胆子又比较小,此后就更加畏惧董允了。
等到刘禅渐渐长大,开始宠信宦官黄皓。黄皓想擅权专政,董允正颜厉色,匡谏刘禅,而且多次责备黄皓。黄皓也十分惧怕董允,始终不敢为非作歹。董允活着的时候,黄皓的官就只当到黄门丞。
董允为人谦虚谨慎,从来不高高在上。有一次他跟费祎约定时间驾车出游,车驾都已经准备好了,郎中董恢正好前来拜见,董允马上亲自接待他。
董恢当时年少官微,一见董允如此礼贤下士,心中甚为不安,请求离去。但是董允不答应,说:“本来出行的目的就是要跟志同道合之人游玩畅谈,现在君来见,刚要一起开怀畅谈却要去赴别的约,这是不合适的。”于是他就取消了和费祎的出游计划。
诸葛亮在时,蒋琬、费祎、董允三人共同辅政,蜀人称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为“四英”。这四个人都是了不起的人才。可惜的是,蒋琬去世后不久,董允也去世了,蜀汉就只剩下费祎一个人独撑政局。
小人作乱显凶兆
费祎处理政事很有能力,但在选拔人才方面却看走了眼。董允死后,费祎选用陈祗接替董允担任侍中。陈祗虽然长得端庄威严,多才多艺,但是他的心机很深。
费祎认为陈祗贤能,越级提拔任用。陈祗迅速跟后主宠爱的宦官黄皓内外勾结。由于陈祗的推荐,黄皓开始参与政事,并且多次升迁,最后官至中常侍。东汉末年灵帝、桓帝在位时,经常作乱的就是这帮中常侍。黄皓操弄权柄,最后断送了蜀汉政权。
费祎性情谦逊朴素,治理国家的功绩和名望与蒋琬不相上下。蒋琬、董允相继去世之后,费祎虽然说话还算数,但在背地里已经有人开始算计他了。费祎回到成都后,有个风水先生对他说成都城里没有宰相的位置。费祎相信了这个人的话,没有进城,而是向北驻扎在外。
趁着费祎不在朝中,陈祗、黄皓等人围着刘禅只会阿谀奉承,把刘禅越带越坏。
背后指使者是谁
蜀将姜维俘获了魏将郭脩,蜀汉朝廷任命郭脩为左将军。谁知郭脩想刺杀蜀后主,只是苦于找不到接近的机会。恰逢刘禅做寿,他借上寿之机,一边跪拜,一边往前靠近,刚要刺杀就被左右的侍卫阻止了。
郭脩刺杀刘禅虽然没成功,但是他却干成了另外一件震动朝野的大事。蜀汉延熙十六年(公元253年)正月,大将军费祎和帐下众将在驻地汉寿举行宴会,郭脩当天也在座。费祎在酒宴上喝多了,郭脩突然跳起来,刺杀了费祎。
费祎当时五十来岁,因为他性情宽厚,从来不怀疑别人,就让郭脩钻了空子。曾经有人对他说:“你现在位尊权高,对诡谲之人要特别小心,以免东汉初年岑彭被刺的悲剧在你身上重演。”但是费祎根本没往心里去,终于祸及自身。
费祎被刺,凶手是郭脩没错,但幕后主使是谁却有很大的疑问。有人说是魏国,还有人说是姜维。
费祎这么大的干部被杀了,魏国过了很长时间才嘉奖他,因此有人说这事跟魏国没关系——如果真是魏国指使的,就会立刻封赏郭脩。
所以,很多人认为郭脩的幕后指使是姜维。郭脩是姜维收的降将,而且姜维对费祎一直不满。因为费祎属于鸽派,姜维是鹰派。姜维主张北伐中原,继承诸葛丞相遗志。费祎主张保境安民,先壮大自己的实力。姜维为了实现自己的主张,很有可能会想方设法取而代之。
但是这都只是猜测,谁也拿不出确凿的证据。从公元253年到现在,已经过去一千多年了,这个历史悬案早已无从考证。
费祎主政的时候,蜀国对外没有发动大规模战争,蜀国得以休养生息,积聚了一些国力。可惜费祎不幸遇刺,他生前的努力很快就化为乌有了。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腾飞五千年:汉末三国(上下) (00txs.com)”查找最新章节!